APP下载

青少年迷恋网络问题分析

2014-03-29张永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利用网络网络空间心理健康

张永辉

(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青少年迷恋网络问题分析

张永辉

(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运用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在生活与学习方面为青少年提供了便利.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了一定的负面的影响.如何在21世纪信息化的时代引导青少年合理、科学、健康的上网成为了青少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网络问题;青少年;教育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的运用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世大实惠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容轻视的负面影响.而青少年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正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如何让青少年在这个关键时期正确运用好网络成为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问题.

1 青少年的上网的心理分析

从整体上分析青少年上网的心理有助于我们从根源上更好的分析容易造成青少年不恰当使用网络的原因并为如何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提供依据.青少年上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互联网上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而且形式多样,极易吸引正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的好奇心,从而促进青少年对新事物学习的积极性和急切掌握网络知识技能的需求.

第二,对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的需要.网络空间因为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的特点,互联网在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中扮演着自由平等的平台.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不分国籍、种族、等互相传递信息进行交流,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这种交流的氛围很符合青少年对于平等自由交流的渴望,所以青少年会表现得积极参与到网络交往的活动去.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第三,回避社会现实的压力.在社会压力激增的今天,青少年做为这个社会的重要成员同样也需要面对许多的压力.学业和生活方面压力对于一个心理正逐渐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这个挑战中往往有一部分思想相对不成熟的青少年感到难以应付.而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的网络空间恰恰给了这些青少年一个逃避现实、寻找自我解脱的环境.

第四,由于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等特点,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交往过程中可以打破社会及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容易打破由于年龄、身份、社会地位等传统人际交往关系中的局限性,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可以在虚拟的空间实现以往的梦想.在从事网络活动中获得的成就感能增加青少年对自我价值的实现的满足感.

2 造成青少年网络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外部社会环境的不和谐,造成青少年网络空间的不完善.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受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唯利是图、色情主义、金钱至上等倾向日趋严重.网吧在管理上存在着“多头管理难司其职”的现象,公安、工商、文化等各部门“每人管一段”,看上去好像都在管,实际上谁也管不好[1].因此,很多网吧出于利益考虑存在提供不良网站或提供暴力、色情等游戏来吸引人们来上网.而这些人当中大部分是青少年.网络上的信息丰富多彩对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来说是充满诱惑的.而在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中,如果不及时让青少年接受正确的运用网络知识,容易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如何梳理一个健康、合理的外部社会环境,营造一个完善的网络空间,将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第二,学校和家庭缺少积极地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

当今网络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我们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却对青少年的上网引导和关注不够.学校的相关部门对学生的上网引导的重视不够,在学校的教学与校园生活中没有开设相关的引导课程.同时校园相应的社会生活和校园文化生活不够丰富让正处于精力充沛、好奇心强的青少年通过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活动来打发时间.这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对网络上不良的诱惑还没有足够的抑制能力,从而参与传播不良网络行为,甚至沉溺于网络.家庭不良成长环境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造成青少年网络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发挥学校和家庭的正能量,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值得我们教育者与家长深思.

第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青少年充满了激情、好奇心与猎奇心很强但情绪的把控能力不足.加之缺少父母的管束,青少年就更容易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当代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社会阅历浅、辨别判断能力弱,面对网络的冲击和诱惑不能正确处理.在生活富足年代里大部分的青少年尚未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容易使青少年形成自私自大的利己心理.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无法避免地在网络世界里出现道德认知模糊、价值认同失衡、道德观念错位和价值取向畸形等现象[2].只有从青少年本身开始正视面对这个问题,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积极发挥青少年自身的力量,才能从根源上让互联网对青少年发挥正能量,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

3 青少年网络问题的

造成青少年网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网络做为人们交流的一种新平台.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来了便利同时也给我们带了一些困惑和麻烦.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仅要充分的利用网络给我们带的正面作用,而且应该最大限度的抑制其负面作用.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

解决青少年的网络问题如同大禹治水一样,互联网作为一种生活和工作的媒介,单纯的压制青少年上网是不可行的,只有从青少年的内心深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正确的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而不是无节制沉迷于网络游戏等,才能从根本上做到解决青少年网络问题.让青少年有一颗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目标.而做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一支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业务熟练、道德高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思政教育工作,对能充分掌握网络技术并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从而促进网络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第二,提高青少年网络能力,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的网络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是搞高青少年网络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青少年在面对大量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处理上,应当加强辨别信息的能力,提升对互联网信息选择和掌控的能力,提高在不良信息面前的免疫力以及对网络的利用能力.健康的上网心理同样很重要,青少年的心理还不成熟,容易在利用网络过程中出现不合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学校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在校园内针对青少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自我调节的技能.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才教育、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3]利用网络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同时,学校和家庭要配合起来主动帮助端正青少年的上网心理,加强对形成网络问题的青少年的教育引导.

第三,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首先,学校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将正确的网络运用观念贯穿其中,同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学会正确的交流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其次,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和联系,家庭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网络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在孩子网络教育上的积极作用.最后,需要动员全社会一起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等公共场所的整治与监管.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完善法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避免造成管理漏洞,加强网络监管和网络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为青少年创设更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在网络时代,只有健全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体系,全力提高网络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形成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最终促进青少年网络认知水平和网络运用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的发展,网络与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引导青少年合理运用网络,是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当前,应该引导青少年形成一个健康的上网心理、加强青少年的网络认知和运用能力、提高网络学习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全面提高青少年网络运用能力,帮助青少年避免或者早日脱离网络问题.

〔1〕钟文艳,余俊波.大学生网络问题行为心理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1):119-120.

〔2〕麻铧文.大学生网络运用存在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3):282-283.

〔3〕姚宗玉.从“王刚之死”看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J].教育与科技,2011(07):199.

G444

A

1673-260X(2014)03-0088-02

猜你喜欢

利用网络网络空间心理健康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验证房地产灰犀牛之说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信息技术课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策略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