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探索
2014-03-29吴暇
吴 暇
(长春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吉林 长春 130032)
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探索
吴 暇
(长春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吉林 长春 130032)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授课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经验缺乏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此门课程授课的实效性,没有很好地起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本文通过借鉴社会上就业培训机构的授课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师分配及授课模式上对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以期通过增强此门课程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指导课;教学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以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为基础,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出能够熟练地将自身专业技能有效运用到工作当中,且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各项技能的能力集合体。[1]这种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不仅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还包括创新能力、应聘能力、实践能力等。大学生各种就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消除凭兴趣找工作、视跳槽为时髦、视自主为自由的想法;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包括提高简历制作能力,注重求职礼仪,提高面试技巧;有利于提高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如善于团队合作和人际协调,懂得沟通技巧和搜集有用信息。这些能力的提高无疑为毕业生找到工作增加砝码,成为促进就业的内在动力。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
1.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
当今很多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不满意,多数课堂还停留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上。很多学生反映,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死板,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应用到这种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中,导致学生和教师之间缺少互动,不能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同时由于任课教师以辅导员为主,没有就业专职教师,导致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所教授的内容与现实脱离,使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缺乏全程化、个性化的指导,使就业指导课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起不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2.就业培训机构教学模式的借鉴
在构建主义学习方式指导下,就业培训机构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模式体现得更加突出。在教学中重视实践训练,如团队项目管理、模拟面试等。培训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自身情况,如兴趣爱好、专业背景等,确定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授课效果。
3.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经验的借鉴
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不仅局限于课堂授课,还包括网络课程、企业家讲座、讨论会等形式。在加拿大、德国的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一般都是复合型人才,不仅有心理学、哲学等学科背景,而且部分教师还有企业的从业经验,避免了就业指导的纸上谈兵。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探索
(一)改变就业指导课课程设置,利用实践课增加授课效果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选择职业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课,通过灵活多变的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学实效性。
(二)对授课教师进行重组,提高每个教学模块的授课效果
当前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主要由就业指导处教师、学工系统教师、社科部教师及行政人员等兼职教师构成,由于工作性质和所学专业的限制,他们对就业相关知识不甚了解,所以很多学生反映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内容涉及法律、政策、求职技巧、心理、礼仪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要想讲好此门课程,需同时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某些教学模块对某一方面的知识要求很高,如讲授大学生就业法律相关内容时,就要求教师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熟练掌握,而一般法学专业的教师对这一模块很感兴趣,且能讲得透彻明白。因此,应按教师所学专业及个人知识特长将教师进行分组,并与所教模块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进行匹配,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达到提升每个教学模块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改变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1.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或模拟场景和机会,呈现或还原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2]。体验式教学的师生关系不再简单的是“你教我学”,而是在教学场景中相互交流和理解,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领悟教学内容。具体来讲可以进行以下应用:一是组织体现就业法律知识的“话剧表演”。二是进行“模拟面试”,邀请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校外指导师主持招聘,使学生在实际面试体验中总结面试经验并真正掌握面试技巧。
2.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
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是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一种,这种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气氛活跃和谐,非常适合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如开展以“大学生毕业即创业还是先积累工作经验再创业”为主题的辩论赛,使学生在自发搜集辩论材料时就已经进入学习状态,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针对某一典型事例积极讨论,以讨论的表现积极与否计入学生总成绩。
3.竞赛式教学模式
竞赛式教学模式是指将学习内容编入竞赛题目,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极具趣味性和科学性,符合寓教于乐的原则。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表现欲强,因此可以通过激发大学生自我荣誉感的方式进行知识渗透,竞赛式教学方式正可以使他们的表现欲得以发挥。通过竞赛将大学生获胜的动力转化成学习动力是此种教学模式的目的所在。
4.“一对一辅导”式教学模式
每个人的个性、素质和能力各不相同,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一对一辅导”教学,首先是指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家庭背景、个人意愿、综合能力、表现的问题等多个方面对学生作一个综合评定。根据综合评定结果,再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针对个人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一对一辅导”可以更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因此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模式。但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一般都是大班授课,要实现所有学生的“一对一辅导”不太实际,因此各高校可以开通就业指导热线和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室,安排任课教师轮流值班,提供直接沟通和交流的就业指导平台,起到“一对一辅导”的教学效果。
[1]韦天翼.基于高校就业指导课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7).
[2]陈永庆.对就业指导课进行,竞赛式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教学改革,2008(6).
2013-12-18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H12238)。
吴 暇(1981-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2.0
A
2095-7602(2014)03-01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