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育人的视角构建高校资助管理体系
2014-03-29张红艳
张红艳
(淮阴工学院 人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从育人的视角构建高校资助管理体系
张红艳
(淮阴工学院 人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不断上升,大学生的质量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国家政府在各大高校实施了助学贷款、助学金等资助形式,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问题。但是由于措施不完善,在资助育人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对高校资助管理现状进行剖析,并从育人的视角对资助管理措施进行研究。
资助管理;奖优;育人
一、我国高校资助管理现状
(一)各高校的资助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家教育部门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学子享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设立了助学贷款等制度,但在资助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贷款在校期间是没有利息的,这一政策导致很多非贫困生也去争取。其次,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贷款是没有担保性质的,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及时还清贷款。最后,贫困生助学贷款的主体方不够明确,没有详细给出学校和政府所承担的权利、义务。
(二)各种助学方式不够科学、合理
我国目前的助学方式有多种,包括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其资金投入非常可观。相比而言,国家每年给予优秀大学生的奖励是微不足道的。社会人士的慈善资助在时间和金额上不确定。这种奖励不能制度化和政策化,使得奖励和助学严重失衡,不能形成助学奖优的良好氛围。
(三)资助结构不完善
完善、科学的资助结构应该是以高校和政府为主体,其它社会团体为辅的结构。随着社会发展需要,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慈善协会,其结集一些企业家、社会名流和其他有一定实力的资助群体来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这些只是个体行为,没能和高校、政府形成正式的合作关系,也没用一定的制度和程序来约束。
(四)强化资助的育人效果
国家资助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真正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现社会公平。但是,实施上的失误导致“资助为主、忽略育人”的状况,特别是忽略了对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诚信、自强不息等方面的教育。
二、高校资助管理措施
(一)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人性化”措施
资助体系包括“奖、贷、助、补、减”等多项,要针对不同学生状况选择不同的服务内容。服务一般由三大块组成:其一,提前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体大力宣传,让学生有事先了解资助体系政策和咨询解惑的时间。其二,高校辅导员要配合学生处积极为学生服务,如主动提供学生的在籍证明、资助申请和回执。其三,主动帮助贫困学生联系相关教育部门、相应金融机构、校级管理部门等,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办理过程中的困难。
(二)加强对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管理
加强资助育人工作过程的科学管理是整个资助工作的根本。辅导员要主动和学生谈心,解决其心理障碍,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学生管理队伍、建立奖惩制度、进行学生满意度测评等方式促进资助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资助方式要因人而宜
国家的资助体系包括奖、贷、助、补、减。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经济条件,采取不同资助对策,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四)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关心
要及时了解参加助学贷款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要进行心理干预。学校可以通过个人谈心、开座谈会、开展学生满意度测评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学校工作的看法。
三、对高校资助资金发放的改进意见
首先,科学地建立助学贷款或助学金的管理机构。目前,各大高校资助管理机构主要设立在校学生处和二级学院的学工办,程序由辅导员操作,包括资助评选、资金发放工作等。校学生处的权力明显大于二级学院的学工办,对学工办辅导员的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科学的评选管理和发放往往取决于辅导员的实践经验和道德素质。学生处和学工办的相互协作对资助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二级学院学工办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家庭经济档案。在大一学生入学,辅导员即可建立专门档案,以便日后的重点照顾和管理。档案包括学生现有经济状况、资助性质、何时受过何种资助、资助金额等。档案建立后,辅导员要经常与学生家长或学生干部进行沟通,获得真实资料,及时更新档案库。
最后,校方在资助管理中要根据学生的各科成绩、贫困程度、受资助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确定评选制度。一方面,把学生综合素质作为考评对象,包括德、智、体、美、劳等要素。考评中要把各个要素成绩乘上权重,并把这一结果作为二级学院年度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的主要评定依据。另一方面,鉴于高校学生经济条件的复杂性,要把大学生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包括经济条件好的、已经被资助的、等待资助的、普通待资助的等等。
四、确保高校资助管理模式的高效率和长效性
(一)打破集中资助模式
以往的资助管理都是由学校集中办理。鉴于此种模式存在许多弊病,后改为各生源地分散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国家教育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有效帮助的改革成果。首先,它能使国家信贷部门更准确、直接地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家庭实际状况,减少信贷的风险性和欺骗性。其次,它能减少国家信贷部门的事后追偿管理。分散资助模式的实施健全了高校资助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细化,确保了高校资助管理模式的高效性。最后,为了进一步改善高校资助管理模式,还可以进行试验担保贷款,其优点是:为国家信贷部门减少风险,约束学生及时还款,使资助模式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二)改高校资助管理无偿化为有偿化
有偿资助的方法有诸多益处:第一,有偿资助的方式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有益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态。第二,资助方式有偿化调动了资助主体和被资助者双方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了资助行为本身的合理化。第三,资助有偿化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非贫困生对于资助名额的抢占。
(三)改直接资助为间接资助
学校常常向贫困生发放一些物品和现金,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的健康心态,对于其将来走上社会、面对社会有害无益。为此,可以采用间接资助的方式,如很多高校的职能部门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此外,把助学基金的一部分用于建设学生用工服务中心,使得贫困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自食其力的机会。高校都有自己的以实践为主的实践基地,不仅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实践的机会,而且也解决了他们切实的经济困难。当然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这种合作有合约保障,合约中要明确单位和实习生之间的权利、义务。
[1]吴正勇,黄玮.重视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教育探索,2010(1).
[2]岳耀,郑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
[3]袁媛.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难点分析及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2010(3).
[4]李晓鹏.试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发展[J].北京教育,2010(11).
[5]郭涛.我国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研究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11(4).
2013-12-04
张红艳(1975- ),女,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学生工作研究。
G647
A
2095-7602(2014)02-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