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浅析
——以党建为切入点

2014-03-29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德育环境思想

陈 伟

(三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新时期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浅析
——以党建为切入点

陈 伟

(三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德育工程是旨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一套完备体系,此项工程的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德育环境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十分关键。新时期,如何以党建促进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一项工作。

党建;高校;德育环境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国要发展、要前进,除了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同时还有赖于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1]。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德育环境对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德育环境指的是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人的德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德育环境的优劣对于德育目标的顺利达成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整体优化高校德育环境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育人环境建设属潜在课程范畴,与物质、学校组织及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高校党建在德育环境建设中的作用,用优良的党建工作保障德育环境建设,对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大的意义。

一、积极发挥党的思想建设作用,引导德育环境建设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行

党的思想建设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在思想理论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党的思想建设,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改造和克服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是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思想建设的实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保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和党的先进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科学把握党执政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提高党的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是党始终保持先锋队性质,提高党的凝聚力的根本措施;是胜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党的思想建设、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优秀的国家建设者。同时,高校党建在对志同道合者的凝结效应、对组织成员的规范作用以及对身边人群的示范效应较为明显,具有较强的德育潜能。

由于受到高校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思潮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们经受着各种思想的影响。在复杂的环境之下,如何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并弘扬社会主旋律,成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一项难题。高校党建工作运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该用旗帜鲜明的党建工作引导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利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活跃高校德育环境,使其更具感染力

党建工作本是一项具有政治色彩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其内容必定带有一定程度的枯燥性。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党建工作的成效。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严肃性的工作,但我们不能因其严肃性而否定了其生动性、艺术性和大众性。现在,高校党建活动已开始向生动活泼、充满趣味、富有艺术性的方向发展,比如开展党章知识竞赛、十八大报告知识问答、廉政(洁)文化展、廉政建设话剧演出等。应以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的方式逐步将主流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将需要传达的信息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带动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

三、以网络为媒介,拓展党建领域,带动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建设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环境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网络环境对人们的主观世界的影响越发复杂和突出。网络中的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提供者。网络环境是以网络为媒介,任何人或组织只要具备登陆到互联网上的条件,都可以参与到网络环境中去。网络环境在时空上具有极强的超越性,用户在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鼠标和屏幕进入到其想进入的网络空间中去,可以凭借鼠标进行永无止尽的下一个链接,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甚至用户也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形成一个崭新的网络空间。网络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的超强超越性,和在管理平台上提供的高度自制性客观上给主体一个空间可以尽情无限的自我发挥,这也是相对于主体最具吸引力之处。

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2%。在新增加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在众多的网民中,学生网民占据非常大的比例。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使网络文化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2]。“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直接作用。”[3]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对事情的顺利进展意义重大。多元化、开放性的网络环境激发了人们自主参与的热情,唤醒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个体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因为网络提供的是一个较为透明的公开的环境,它作为传播媒介的同时又提供了一套监管机制,为营造一个开放民主自由的网络德育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广大受众之间的顺畅交流提供现实可行的媒介。

因此,牢固占领网络这块阵地对于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凡的意义。当下高校都已意识到了这一点,逐步重视将党建工作渗透到网络中,几乎每所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红色网站”。校园党建论坛也开展得红红火火,配备了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应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并定期对网络的信息进行更新。这些网站有党中央重要文件精神学习板块,有国内外大事板块,有综合新闻和评论板块等等。这些板块通过专人管理,广泛、及时地搜集新闻线索,并将之及时地予以发布。学生通过上网浏览,能够把握国内外的社会发展动向,及时地消化中央重要文件的内涵。高校党建工作在网络领域取得如此明显的成效,为网络德育环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党建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尚有很大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所建立的“红色网站”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远远不够,与在其他门户网站相比竞争力还比较弱。“红色网站”的建立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和德育环境建设手段创新的重要一步,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就必须尽可能地增大网站的吸引力。只有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避免网站出现“空壳运行”的状况。

在当下的环境中,教育者必须利用网站作用的高效发挥必须改变网站内容陈旧的现状,网站的专业负责人员及时地更新相关信息,使网站内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展现网站本身所应有的活力。网站负责人员要积极探索和发现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应用于网站的优化上,使网站变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富有趣味性,将其从无人问津的角落推放到众人面前。高校党建工作需要在新环境中积极争取创新,以此带动高校德育环境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牢固的思想基础和保障。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3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

[3]朱银瑞.网络道德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54.

2013-12-14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2SJDFDY120)。

陈 伟(1983- ),男,江苏泰兴人,三江学院讲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G641

A

2095-7602(2014)02-0126-02

猜你喜欢

德育环境思想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思想与“剑”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