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与俄罗斯经济贸易探究

2014-03-29景冬影吴振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经贸边境黑龙江省

景冬影,吴振刚

(1.佳木斯大学 人文学院;2.佳木斯大学 国际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与俄罗斯经济贸易探究

景冬影1,吴振刚2

(1.佳木斯大学 人文学院;2.佳木斯大学 国际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自2004年俄罗斯进行入市谈判起,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与俄罗斯经贸交流迈入新的台阶,对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互利共赢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交流中存在的政府对官民贸易整合力度不够、跨区域物流畅通度不够、交流模式相对单一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深入探究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与俄罗斯经贸状况,对黑俄、中俄的经济交流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俄罗斯;官方;民间;经贸

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地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与俄罗斯边境线长相距580多公里,有同江、抚远、绥芬河等多个边境口岸城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与俄罗斯进行广泛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官方与民间贸易的双重作用下,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与俄罗斯的经济贸易合作为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互利共赢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1 官方与民间的经济贸易现状

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与俄罗斯的经济贸易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趋向.俄罗斯入市后的经济增长、政治稳定,给黑俄经贸交往带来了新的契机.

1.1 官方贸易的区域化、综合化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并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与俄罗斯积极开展各项经贸活动.它打破了过去零散的赶集模式,以政府政策为桥梁,搭建黑俄贸易平台,形成结构优化、视角独特的区域性经贸中心.例如,2014年佳木斯市与俄罗斯纽尔巴区代表团召开农机产品展会议;绥芬河与俄罗斯开展的第四届中俄旅游节圆满落幕;2014年黑龙江省桦川县参加中俄大型企业项目合作对接会等.据统计,2007年佳木斯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突破1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贸易额的增长来源于俄罗斯. 2010年,黑龙江省绥芬河与黑河等十个东部边境城市的贸易额为60.69亿美元(占全省对俄贸易额的81.19%),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萝北和嘉荫,同比增长分别高达125.66%和105.69%,同江、绥芬河、东宁和密山的增率均超过了30%,尤其是萝北、同江和嘉荫的出口额在成倍地增长.①这些成果都表明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与俄罗斯的官方贸易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交流.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依托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吸引国内外诸多企业落户于黑俄之间,在此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带动了如餐饮、电子商务、物流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大大拓展了产业发展链条,并且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引领跨国旅游风潮.具体体现在:2014年双鸭山市集贤县打造对俄贸易中心物流集散地;俄罗斯鄂伦春族代表到黑龙江省交流民族文化;第五届中俄文化节启幕等.

1.2 民间贸易的跨越式、升级式发展

中俄交界区的民间贸易一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使得黑龙江省乃至中国的百姓对俄罗斯的巧克力、格瓦斯、套娃、小镜子等并不陌生.同时,中国的茶叶、丝巾、围脖等也以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为中转站快速涌入俄罗斯的消费市场,极大地改善了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和生产,“MADEINCHINA”已随处可见.

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对外出口商品的种类包括:粮油食品(植物油、干果、调味品、蔬菜、肉蛋);土畜产品(松节油、蜂蜜、香菇、土特产);纺织品(服装、毛针织品、毛毯、床上用品、人造毛皮);轻工产品(壁纸、文教用品、陶瓷、不锈钢餐具、鞋类、玩具、日用百货);化工产品(钛白粉、油漆、涂料、化工原料及产品);五金矿产(水泥钢材、铝材、铁钉、焊条);医药保健(西药、中成药、中药材)类等.②2010年黑龙江省民间贸易完成对俄贸易额62.57亿美元,占全省对俄贸易额的83.72%;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对俄贸易额(约0.19亿美元)增长100.16%,外商独资企业对俄贸易额(约0.53亿美元)增长150.81%.③

近年来,黑俄人民不再受自然条件限制,打破户外定时定地的有限交易,转向不受客观环境约束的室内无限交易.俄罗斯精品店、龙江国际文化展览有限公司等室内交易,避免了外部环境造成的耽误贸易、阻止交换的状况.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对俄罗斯的民间贸易逐渐从中低档消费转入高档消费;从局部地区转向全俄市场;从单一的贸易转向交换、加工、包装等多项并行的贸易方向.目前此类型的贸易市场在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正在建设中.

2 官方与民间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地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拥有抚远、同江等多个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和国际空港,是我国对俄贸易的桥头堡和枢纽站.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与俄罗斯的经济贸易在官方和民间双重带动下,顺应时代要求,全方位部署,多渠道交流,使黑俄及中俄之间的贸易呈现出一片大好趋势.为了更加深层次、高优化的发展,黑俄在官方和民间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我们注意:

2.1 政府对官民贸易整合度不够

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对俄罗斯的经济贸易在官方、民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官方与民间的经贸发展却是相对独立的,这种相对独立性使黑俄贸易在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上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在官方贸易中,政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对俄开放优势,高度关注对俄罗斯的经贸交流,制定相应的法规与优惠的政策、并且加大对俄贸易投入,加快构建对俄贸易区.但是这些政策、法律法规绝大多数是政府主导从官方进行的,缺乏与民众的联系.

就民间贸易而言,民间贸易过多的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现实和政策的结合.他们凭借世代流传下来的语言、经验和方法同俄罗斯人进行简单的贸易往来.一方面,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拥有独特的优势和资源,但民间贸易仅涉猎贸易类型的一小部分,缺乏理论的指导和综合发展的眼光.例如,家电、服装等轻工业产品不是黑龙江省边境城市地区的优势产业;农副产品价格优势不足;进出口附加值低等问题.另一方面,民间贸易更多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以满足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享受型消费额几乎为零,缺乏专业贸易人才、科学的管理机构和营销手段.

2.2 跨区域的物流畅通度不够

物流业的畅通度是衡量一个城市生活成本高度的重要标准之一.畅通的物流能够加速地区间贸易往来,缩短贸易时间差,拉近贸易距离,促进地区间经济贸易的超速发展.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与俄罗斯仅一江之隔,然而在这相当短小的距离内,两地间的物流业并不发达.

其一,黑俄贸易多以船运方式进行交易.虽然黑龙江东部边境城市多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交汇地带.佳木斯市有抚远、同江等5个运河口岸,可航运3000吨级船舶.但是水位线相对较浅,承载船运量有限.黑俄地处高纬度地区,大陆气候影响严重,季节变化影响大,结冰期长,严重阻碍了物流业的发展.

其二,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位于我国最东部,经济相对欠发达.虽然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地区有哈佳、佳鹤、佳富及同江铁路等干线,但是存在时速慢、路径短、连接点窄等弊端.火车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运输量大,受天气不良情况影响小的特点,也是各国经贸往来的主要运输方式.由于黑俄之间缺少铁路轨道,铁路交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使黑俄贸易的成本大大提高.因此以桥梁为纽带的黑俄公路、铁路建设应成为黑俄贸易备受关注的话题.

2.3 经贸交流的模式相对单一

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对俄罗斯频繁的经贸交往,为中俄经济贸易的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但黑俄经贸交流模式相对单一和保守,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经贸的发展,这需要我们打破常规,积极调整,加以修改.

其一,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对俄贸易多为小商小贩,档次较低、模式相对单一,未能形成大规模的团队企业;深层次的贸易交流多集中于哈尔滨等省会或大城市,仅考虑到大城市人流密集,却忽略了资源饱和.

其二,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对俄贸易以中低档生活消费品为主,贸易的种类狭窄.在旅游业、物流业等高档次消费领域缺乏实质性的进步和理论性指导.

其三,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对俄贸易,采用“一对一”模式,缺少“一对多”的一站式的集群化、规模化、系统化的贸易平台和以交易、展览、采购、仓储、配送、综合服务、检测、设计研发等为一体的国际贸易中心.

政府对官民贸易整合不够,跨区域的物流畅通不够,经贸交流相对单一的模式等问题极大的降低了黑俄经贸间的辐射力和带动力,限制城市知名度的推广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解决黑俄贸易中的不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

3 官方与民间经济贸易发展建议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经济贸易在提高国民生产总值,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为了给黑俄人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需要克服困难,改正缺点和不足,加快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与俄罗斯的经济贸易交流,促使黑俄贸易朝良性发展态势稳步前进.

3.1 加强官民合一的经贸交流,推动边境与俄经济发展

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与俄罗斯在官方、民间贸易上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官民合一的经贸交流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官方贸易而言,坚持“官民合一促发展”的方针,帮助扶持民间贸易企业的建设;制定官方对民间贸易的优惠政策,提供理论指导,使民间贸易在雄厚的经验优势下加强理论建设;促进黑俄官方贸易往来,并为民间贸易发展提供宽松的政治环境.

就民间贸易而言,需要改变民间企业的短浅目光,拓宽民间贸易视野,使其积极参与官方贸易交流;提高民间团体的专业素质,吸收借鉴其他地区科学的管理方式和营销策略;在生活必需品贸易的基础上,加大高利润、高额度的高档精神消费贸易额度.

3.2 构建高速的物流平台,缩短边境与俄运输交换时间

物流业是经济贸易的桥梁和纽带,构建高速物流平台在加快黑俄贸易交流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缩短边境城市与俄罗斯的交换时间,提高贸易速度是黑龙江省边境城市与俄罗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灵活有效、切实可行的政策.根据总体商贸物流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城市商务区为核心,与三江经济区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和完善商业聚点,加强覆盖全区、服务周边的商贸流通网路建设;重点打造物流中心,建立城市综合物流体系.

其次,完善水、路、空三层次的物流运输.增加货船载货量,利用好黑俄地区季节性的水路优势;增建黑俄铁路、公路大桥,增修铁路轨道,增加铁路公路运输线;提高空运档次,开设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的新航线;将海陆空三种运输方式相结合,使三层次物流运输的功效得到最大发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方针;

最后,除商业物流外,文化物流也值得考虑.加强黑俄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拓展文化物流渠道,以文化物流带动商业物流,以文化贸易促进经济贸易;创立黑俄地区间新的文化契合点,以饮食文化、民族文化为标志,推动经济贸易中餐饮业、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发展;以黑俄的地缘优势,催化边境与内地城市、内地城市与俄罗斯的贸易发展,使物流平台的能量得到更大的拓展.

3.3 打破单一的经济模式,促进边境与俄多层次、全方位提升

打破单一的经济模式,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开创“一对多”的经贸交易模式,寻求新的交易方向,解决人才单一的大问题,推动黑俄经贸产业的升级和调整,促进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与俄罗斯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整合黑俄地区的一切资源,分类规划.开创“研究(research)、生产(product)、销售(sale)、服务(service)”多位一体的“RPSS”国际贸易中心,形成集体化、规范化、系统化、综合化的交易市场;利用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挥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资源的汇集和支配作用,实现现代产业的蓬勃发展.

改变以往物质消费贸易,转向物质消费、精神消费、享乐消费兼备的贸易方向;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宣传新的消费热点,优化贸易结构,建立本土品牌,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对外商贸合作经济圈.

重视经济人才培养,吸收借鉴彼此的优点.加强黑俄之间人才的相互沟通和交流,鼓励联合办学,支持互派留学生、交换生,培养黑俄经贸的语言人才、贸易人才、管理人才、研发人才等;拓宽对俄经贸深度和广度,为黑俄贸易储备复合型人才.

注 释:

①数据来源:黑龙江省海关进出口统计分析.

②进出口商品目录.第1—2页.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公司黑龙江分公司.

③数据来源:黑龙江省商务厅对俄贸易进出口统计分析.

〔1〕贯昌福.黑河市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西伯利亚研究,2013,40(2).

〔2〕米赫耶夫.中国与俄罗斯发展前景比较[J].俄罗斯研究,2003(7).

〔3〕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动龙江更好更快发展[J].黑龙江日报,2010-8.

〔4〕李春艳.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现状、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院学报,2013(6).

〔5〕李玉潭.东北亚区域经济概论[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6〕米赫耶夫.中国与俄罗斯发展前景比较[J].俄罗斯研究,2003(7).

F752.8

A

1673-260X(2014)12-0109-03

2014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410222049)

猜你喜欢

经贸边境黑龙江省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合作是处理中美经贸摩擦唯一正确选择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