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情绪管理探析

2014-03-29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负面情绪心理

刘 英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050)

高职学生身体发育已经成人化,但心理的发展正处在所谓的“心理断乳期”;他们的自我认识趋于成熟,注重探索心理自我,但是因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与冲突,自我认识普遍表现出矛盾性和不统一性。这种因自我认识发展阶段性造成的矛盾性,较为明显地表现为情绪的复杂多变,人的多愁善感。他们大部分因为学业成绩较差而进入高职院校,有的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选择高职院校,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或多或少存在失落、焦虑、自卑等一些负面情绪。基于这些现状,在高职这个获得更多独立与自主、社会关系更加多元的阶段,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1 高职学生情绪困扰的状况

情绪是指人们对环境中的某种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态度的身心体验,而情绪困扰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由于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或个体内部发生矛盾、冲突又无法及时有效解决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情绪体验。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由社会自我已经发展到心理自我,努力地探索与认识自我,但自我同一性差,内心常常出现矛盾冲突。譬如成就期望与现实失望的冲突、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自信心与自卑感的冲突、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冲突、理智与激情的冲突等。对于情绪觉察能力差的学生,这种冲突就表现为莫名其妙的烦恼,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较长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累积成心理障碍。

部分高校的调研表明,约有20%~2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高职学生由于经济状况的困扰和学业、就业的压力,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持久的消极情绪体验,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类:自卑、焦虑、抑郁、易怒等。这些负面情绪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表现为没有安全感,对未来的前途很悲观;形成过度内向的交往障碍,不能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在与人交往时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也都有消极倾向;甚至导致自我封闭,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2 情绪管理的内涵

情绪管理,即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科学的情绪宣泄和调控机制,自觉克服和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具体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调控、情绪表达、自我激励等很多方面。对职高生的情绪辅导一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1)觉察情绪,培养情绪认知能力。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是愤怒,是焦虑,是忧伤,是委屈,还是失落等,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在此过程中逐步体会到健康情绪不是指时刻处于阳光状态,而是,一个人所表现出的情绪应与他所遇到的事件呈现出一致性,从而慢慢接纳这些负面情绪的存在,并像对待“朋友”一般,与它相处、沟通,从而认识到这些负面情绪到来的真正原因,找寻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调节负面情绪。

(2)接纳正常的情绪,并调节自己的情绪。研究表明,很多时候人的痛苦并不是来源于情绪本身,而是来源于对情绪的抵触。所以,当情绪体验符合客观事件时,暗示自己:现在的情绪是正常的,这样一暗示,情绪张力就会下降,内心自然恢复平静。情绪调节和控制的方法很多,不同的理论流派有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对高职生适用的积极调节方法主要有:①转移和升华。通过参加运动和培养爱好等,将蓄积的能量释放出来。②倾诉。特别是写心情日记,在写的过程中,内心慢慢平静,能较为理智地对待情绪背后的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缓解情绪的作用。③认知重建。情绪ABC理论表明,引起情绪反应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事件的发生与否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改变对事件的看法进而调节情绪;另外,还可以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催眠暗示和想象放松等来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合理地表达情绪,发展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情绪,可以让他人了解你,同时他人因为你的真诚,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此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真诚、更牢固。通常,当一个人处于负面情绪状态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内心的感受上,急于寻求摆脱这种情绪的方法,此时情绪表达的方式往往会不大恰当,更多的是指责对方。所以应当在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基础上,恰当地表达情绪,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而言,情绪表达需要考虑对方的特点,譬如对方的气质、性格等,需要考虑时间因素。有时需要及时表达情绪体验,有时需要延时表达情绪体验;还需要考虑情境因素、看场合,要注意他人在看到某种情绪表达后的内心感受等。

(4)陶冶情绪。面对具体的情境,除了需要适时管理情绪,情绪管理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及锻炼,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尽量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了,情绪自然也就会规律,稳定了;培养至少两项兴趣爱好;照顾或帮助他人;时常听轻音乐或者大自然音乐;与情绪稳定的人交往;至少有两个可以谈隐私的知心朋友。

3 情绪管理的基本途径

3.1 特色课程与活动的开展

某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开设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学等课程,系统地培养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其次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方式宣传相关知识,再次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活动进行体验。这一切课程与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此期间反思、体验、领悟和成长。

3.1.1 团体心理辅导

该院的团体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以“素质专用周”的形式开展。它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1)课程的开展。

“情绪词汇大比拼”环节,学生尽可能写出描述情绪的词汇,进而引导学生将这些情绪词汇进行归类,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有了情绪情感的存在,人们才能体验到喜怒哀乐,也才有生活的乐趣和世界的丰富多彩。

“情绪红绿灯”环节,指导老师要求每组学生表演自己所写的任意两种情绪,引导学生理解情绪的含义以及情绪表达的方式,进而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自我负性情绪探究”环节,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学生回忆曾经经历的一段负面情绪,找寻负面情绪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积极地应对负面情绪,明白情绪本身没有“好”与“坏”,只是这些“负面的”情绪往往会引发破坏性的行为,因此害怕这些情绪的到来。每个情绪的到来是带来内心的消息,它是一个非常忠诚于内心的信息员。每当情绪来临的时候,建议大家先说一声:“谢谢你的到来”,然后深呼吸,告诉自己:“平心静气,认真聆听情绪带来的消息”。从而会更有智慧选择思想和行为,让事情如愿发展。

“情绪故事分享”环节,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情绪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觉察到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而接纳这种情绪,同时进行合理的情绪表达,并且这种情绪表达更多地是谈自己的情绪状态,而不是指责他人。

“遭遇、反应、处理”环节,学生面对七个生活情境,表演出可能的情绪反应,从而共同探讨合适的处理方法。同时讲叙“情绪ABC理论”,使学生明白,事件本身无法改变,但是可以改变对事件的看法,从而调节情绪。

“我的心情我做主”环节,学生分享快乐事件,表达快乐情绪,传递快乐情绪。

(2)指导原则。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指导者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学会倾听。指导者要倾听所有的成员,而非正在发言的人。为做到这点,指导者要扫视全体成员,观察他们非言语的姿态,包括目光接触、身体语言、空间距离、沉默等。其二,反射(反馈)。在倾听的基础上,指导者需要重述发言成员的话语,如此可以帮助正在发言的团体成员更为清楚他正在说的是什么,同时让他知道指导者了解他的感受。其三,澄清。指导者帮助成员澄清,可以帮助该成员成长,也可以让其他成员参与,进而形成兴趣与能力。其四,提问。团体辅导的难度在于:在每个环节活动之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可以通过一个个问题加以引导,每一位学生在分享之后,指导老师进行简洁的总结,这样学生会感觉到自己的分享得到了认可,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分享的某些方面进行深度的挖掘,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

3.1.2 大学生心理学理论课

较之团体心理辅导,该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学”任选课更注重于理论的讲授与案例的分析,分为几个切合高职学生实际需要的模块,如绪论(大学生心理学简介)、自我意识与发展、爱情心理学、情绪管理、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在情绪管理模块中,结合典型案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情绪管理与调节的理论,具体包括情绪的含义,情绪的类型、情绪表达的方法、情绪管理的意义、情绪管理的内涵、情绪管理的具体方法等。同时,结合高职学生实际需求,重点探讨高职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如何看待负面情绪,以及调节负面情绪的方法。另外,自我认识的发展,也是学生情绪管理的基础。一个班级学期末的论文共收回180篇,其中近100篇涉及情绪管理方面。

3.1.3 其他活动

除了课程的教授,还需要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要引导大家关注负面情绪,努力发展积极情绪。例如,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方式宣传相关科普知识,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活动进行情境体验。在该院每年一度的“我爱我”心理健康节上,以“阳光心情”“我的心情我做主”等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关注个人情绪,主动地进行情绪管理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2 教育工作者的引领

人的情绪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应在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力量下开展情绪辅导。

首先,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情绪要高度敏感。对于有异常表现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及时的关注,并将异常情况告知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共同跟踪观察和疏导;其次,要加强自身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做学生情绪的引路人。这样学生在与教育工作者接触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良好的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进而受到感染与鼓动;再次,应走进学生日常生活中去,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困难与情感困扰。譬如,教育工作者要多下宿舍,多参与学生的集体活动,多进行深入沟通与访谈,对学生的情绪等进行及时的疏导与帮助,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4 结 语

情绪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人际关系、能力发挥、学习成绩、职业生涯等,因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人际交往,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工作者,教师等直接与学生接触的工作群体,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感染和引导学生积极地觉察自身情绪,及时地调节负面情绪,合理地表达情绪。

[1]叶素贞.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江光荣,梁宇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罗金艳.高校两困生情绪管理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15):40-42.

[4]许若兰.论大学生情绪管理与情绪教育[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4):116-118.

[5]周 静.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9):48-50.

猜你喜欢

负面情绪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