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2014-03-29刘君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8期
关键词:胸水结核性胸腔

刘君财 林 奕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刘君财 林 奕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4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2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246例采用传统胸腔穿刺抽液。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方法简便,操作安全,对患者损伤小,舒适度高,患者经济负担减轻,明显优于传统胸腔穿刺抽液。

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胸腔抽出胸液是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的必要手段,此类患者常需反复穿刺抽取积液,痛苦大、易感染,治疗费用高且医务人员工作量大。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技术治疗498例胸腔积液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98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技术)252例,其中女96例,男156例,平均(62.9 ±5.2)岁;其中结核性247例,癌性5例。对照组246例(采用传统的胸腔穿刺术),其中女93例,男153例,平均(62.1±5.4)岁;其中结核性242例,癌性4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术前B超定位,胸水厚度>2.5 cm,根据病情取坐位或半卧位,常规消毒,予2%利多卡因在体表定位点局麻。穿刺针沿麻醉路径进针,插入导丝,再扩张皮层及皮下组织,拔出扩张管,导入中心静脉导管至胸腔内约为10~15 cm,固定导管,退出导丝,碘伏消毒穿刺点,用敷料覆盖,接三通管、引流袋,缓慢持续引流出胸液。根据患者有无心慌、胸痛等不适感决定是否关闭引流开关。24 h引流液<50 mL,B超显示最大液性暗区<10 mm时即可拔管。对照组应用胸腔穿刺术抽取胸水,每次不超过1000 mL,每2~3d抽取1次。两组胸水均多次送检,并予相应化疗及抗痨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3个月时根据胸腔B超判断。痊愈:胸水全部吸收,无胸膜肥厚粘连;显效:胸水吸收,肋膈角变钝或胸膜增厚<0.5 cm;有效:胸水吸收,胸膜肥厚粘连为中度;无效:胸水吸收时间>2个月,胸膜广泛增厚>1 cm或形成包裹性积液[1]。

2 结 果

治疗组痊愈164例,显效56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有效率96.0%;对照组痊愈71例,显效83例,有效47例,无效45例,有效率81.4%。治疗组较高(P<0.05)。治疗组胸水消退时间、胸穿次数、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均较低(P<0.0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胸水消退时间(d)胸穿次数 住院时间(d)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组 252 10.8±2.8** 2.5±1.2**18.7±4.8** 1.19**对照组246 18.3±8.2 4.5±3.1 26.2±5.9 25.6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

①物品准备:单腔中心静脉包一个,常规消毒物品,2%利多卡因,治疗药品,急救药品,三通开关,一次性引流袋,胶布,引流管标识及防脱管标志等。②患者准备:由于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的必要性、可靠性、安全性、手术费用等产生顾虑,护士主动介绍成功的实例,介绍医护人员个人资历和精湛技术,以增加安全感,消除恐惧、焦虑心理。穿刺前30~60 min协助并鼓励患者适当进食。术前排大小便,术中若有不适,及时举手示意。签定手术同意书。③环境准备:病室整洁舒适,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备好抢救物品。④医务人员的准备:衣帽整洁,戴口罩及无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3.2 术中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因医师操作时很多是面向患者的背部,不易观察到患者表情,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术中引流速度不超过50 mL/min[2]。

3.3 术后护理

①一般护理:置管后嘱患者卧床休息4~6 h,经常变换体位,使液体顺利流出体外。禁洗淋浴,睡眠时保持健侧卧位,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②引流管护理:采用间断引流,制定引流计划,控制引流速度,行缓慢引流,每次抽液量不超1000 mL,24 h不超过2000 mL;防止中心静脉导管扭曲,折叠,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等。结核性胸膜炎常根据病情需要行胸腔内注药,最常应用的药物为盐水20 mL+异烟肼0.3 g+地塞米松5 mg。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或液体漏出,皮肤有无红肿。拔管指征为24 h引流液少于50 mL,B超检查胸腔积液基本放尽。加强术后健康教育, 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整个引流系统的固定。

4 讨 论

单纯胸腔穿刺每周两次,反复穿刺易发生血胸、气胸、胸腔感染等并发症。与之相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一次穿刺即可持续引流,最大限度地将胸腔积液排净,使注入抗结核药物及化疗药物充分的接触胸膜,提高胸腔内药物浓度[3],具有痛苦少、疗效好、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重点在于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穿刺点的保护及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是重要前提,保持导管的固定通畅,防止导管脱落及预防穿刺部位感染是治疗的关键[4]。此项技术,患者容易接受,还可带管出院,定期到医院接受胸腔内抽液及注药,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及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值得推广应用。

[1] 郭新美,王俊玲,马纯翠,等.改良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J].山东医药,2005,45(16):33-34.

[2] 席明霞,王良辉,曹小华,等.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观察和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4):7-9.

[3] 阿依努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291例[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5,26(4):303.

[4] 魏长春,刘彦彦,董秋兰,等.大量胸水不同排液方法的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1):26.

R473.5

:B

:1671-8194(2014)08-0220-02

猜你喜欢

胸水结核性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胸水CEA、CD40、CYFR21-1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并腔内化疗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