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诱因分析

2014-03-29邓献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8期
关键词:热性诱因家族史

邓献军

(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流 537400)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诱因分析

邓献军

(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 北流 537400)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复发的相关诱因,从而有效防治并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方法 对194例首发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为期4~5年的随访,并根据其是否有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59例和无复发组135例,对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家族史、发病情况以及生活环境等内容进行统计。结果 复发组中初发年龄(13.41±4.97)个月,体温(37.51±0.86) ℃,低于对照组(30.66±9.81)个月,体温(39.11±0.57) ℃;复发组复杂性FC占35.6%,FC阳性家族史占16.9%,生活环境在农村的患儿为50.1%,患儿家长对FC知识不了解者占45.8%,高与对照组20.7%,8%,40.1%,40.7%。结论 单因素分析以下5个因素与FC复发相关,包括初次发作时年龄<1岁、体温低于38 ℃、阳性惊厥家族史、复杂型惊厥和家长对患儿的护理不当。在医院的工作过程中应进行复发诱因评估并跟踪随访,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技能,适当预防性用药。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诱因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科急症,指发病在1个月~5、6岁儿童之间,一般由各种肺生津系统的急性感染所致的体温>38℃突然出现的惊厥,其发病率占2%~3%,初次FC后约有40%患儿会复发,少数复发患者可出现癫痫及后遗症,对患儿身心伤害极大。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FC患儿194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引起诱发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长期在我院就诊且能随访观察的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热性惊厥患儿194例,其中男102例,女92例。194例中,1年内复发59例。本组热性惊厥病例中,呼吸道感染病例占原发疾病的65.98%。

1.2 诊断标准

复杂型FC(CFC)诊断标准:①发作FC之前患儿有精神方面的表现异常;②以局灶性或者是不对称性发作为特点;③有相关疾病家族遗传史;④首次发病年龄<1岁或>6岁,发作持续时间>15~20 min,或者是24 h内反复发作惊厥,1年以内发作次数>4次;⑤惊厥发作前及发作后后体温均<37.5 ℃。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排除代谢异常者;排除曾有癫痫病史者[1]。单纯FC(SFC)诊断标准[2]:①首次发病年龄>6个月但是<6岁;②以左右对称性发作为特点,发作时间持续<20 min,以数分钟多见;③发作后没有意识障碍、偏瘫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或者是仅短暂表现;④短期内没有频繁发作;⑤没有围生期异常或者可能对脑功能造成不良影响的疾病。

1.3 方法

对初次发病的194例FC患儿进行随访,以有复发者为复发组,以无复发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家族史、发病类型、初次发病时体温以及患儿的生活环境和家长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以百分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94例初发FC患儿随访至2013年2月,复发59例(30.4%),复发组与对照组患儿资料见表1。

3 讨 论

FC是儿科常见急症,通常在发病率4%左右,且以出现发热性惊厥最多。FC易复发,有30%~40%的患儿可能复发,其中约有75%的患儿在首次发病之后1年内会再次复发,约有90%的患儿会在首次发病后2年内复发。目前对于FC的发病机制上不明确,考虑与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轴以及树突分支不全,髓鞘生成不完善,起抑制作用和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不够平衡,当受到高热等外界刺激时大脑就会产生强烈的兴奋和扩散,而发生异常发病,从而引起惊厥的发生,而且很容易复发,少数可转为癫痫,对学习和记忆有一定影响。研究证明,多数FC患儿治疗预后良好,但易复发。FC发生后患儿出现治疗异常或者是运动功能异常的可能性较高,在报道证明,在发生多次热性惊厥之后,大鼠的行为运动能力以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3]。

FC类型:FC分为单纯型和复杂性两种类型。前者患儿体温较高,可超过39 ℃,发作时间一般较短,且发作之后意识恢复快,多没有神经系统的体征。而后者可以使全身性的也可以使部分性的,持续时间较长,患儿可不表现为高热,而是低热,且发作频繁,在惊厥之后会有暂时的神经系统体征。因此相对于单纯型而言,复杂性更容易发生脑部损伤或者是引起原有神经系统发育的异常,也更容易复发。

在本次研究中初次发病的194例FC患儿随访近5年,复发率30.4%,观察发现复发的诱因有很多。首次发热温度低于38 ℃,对于小儿而言,如此高体温固然是一个较为强烈的刺激因素,但是低热同样可以引起惊厥,这说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稳定性确实较成人要差,在大脑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潜在病灶,而这也会加大患儿复发疾病或者是移行为癫痫的概率[4]。对于FC患儿初次发病年龄<1岁是增加期复发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这已经在相关研究中得到证实[5],这与婴幼儿大脑发育不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生儿脑部发育极为不成熟,学龄期儿童的脑发育已经接近于完善,因此这两个年龄的儿童并不容易发生FS,而6个月~3岁的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脑细胞结构相对简单,髓鞘化也没有完成,当机体发热时,神经的兴奋性会更容易升高,冲动也容易泛化扩散而引起患儿惊厥和复发[6]。在对遗传学的研究中,FC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双亲中一方有FC史,其复发率达50%以上。患儿家长缺乏FC相关知识以及生活环境较差都会增加患儿复发的概率,原因是当家长不了解FC复发时发热观察和紧急处理,导致患儿发病时不能及时得到救助[7]。所以年龄小,温度低,有FC家族史,复杂型对FC复发起到了诱导作用。

表1 2组FC患儿复发指标比较

综上所述,在对首次发生FC患儿宜尽快采取积极降温措施,同时行复发危险因素评估,对存在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预防复发。

[1] 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72.

[2] 钟炎皋,蒋莉,景学医,等.热性惊厥与癫痫的关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9):530.

[3] 周戬平,王帆.李瑞林,等.热性惊厥对大鼠行为运动及空同学习记忆的影响叨[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49-53.

[4] 林华,王玉平,王梦阳,等.中国10个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家系的临床特征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7(1):5-8.

[5] 董淮富,潘家华.小儿热性惊厥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实用全科医学,2004,2(4):351-352.

[6] 徐飞芬.引起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156-157

[7] Rosenbloom E,Finkelstein Y,Adams-Webber T,et al.Do antipyretics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febrile seizures in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meta-analysis[J].Eur J Paediatr Neurol,2013,17(6):585-588.

R720.597

:B

:1671-8194(2014)08-0142-02

猜你喜欢

热性诱因家族史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关于小儿热性惊厥,家长需要指导的9件事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
以互联网不良信息为诱因的高职学生犯罪研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