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月悦心,春柳愁肠
——清代女诗人许飞云、阮恩滦诗赏析

2014-03-29徐美秋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名作欣赏 2014年14期
关键词:飞云

⊙徐美秋[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新月悦心,春柳愁肠
——清代女诗人许飞云、阮恩滦诗赏析

⊙徐美秋[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月亮和柳树在中国文化传统里都是柔美多情的存在,几乎出现在每个诗人辞客的作品里。清代女诗人许飞云和阮恩滦,一咏新月,一赋春柳;前者清新动人,情感欢快;后者句句含典,雅致深婉。二诗笔法不同,却同样传神地写出了新月与春柳的形态和情韵。

许飞云《新月》阮恩滦《春柳》诗歌赏鉴

月亮和柳树在中国文化传统里都是柔美多情的存在,从《诗经》“月出皎兮”(《陈风·月出》)和“杨柳依依”(《小雅·采薇》)开始,她们曼妙的身影几乎出现在每个诗人辞客的作品里,传达着诗人们的种种情思。月亮和柳树的形象与意蕴更契合中国古代女子的情感与审美,清代女诗人许飞云和阮恩滦,一咏新月,一赋春柳;前者不用典故,清新动人,情感欢快;后者句句含典而不著痕迹,雅致深婉。

一、许飞云《新月》

许飞云,字天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诸生王又溟的妻子。许飞云虽为女子,却读书刻苦,而且注重道德修养。她善绘画,作品深受世人珍爱;能歌咏,著有《浮家集》《燕游草》和《含英杂咏》。据王贞仪《德风亭文集》记载,许飞云还著有《读诗私笺》四卷,其自序说自己从小到大都很喜欢读《诗经》,颇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又用心考查各家诗本,广泛参考他们的意见,对《诗经》疑义进行疏证。可见她文才、学问、道德兼修。

《新月》一诗被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收录,诗云:

远望云山暮霭浮,初生纤魄挂南楼。树头宿鸟惊弓影,水面游鱼怯钓钩。

淡淡画眉微有恨,深深学拜便含愁。广寒风动银河浅,罗袜新裁夜出游。

月亮是宇宙间亘古不变的存在,皎洁、柔和、美丽、神奇,充满了魔力,最为古往今来的人们所倾慕和赞叹,也成了古典诗词中永恒的存在。自《诗经》开始,月亮就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传诵不衰的经典诗词里总有月亮的倩影。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似乎人世的种种情事都可以在柔和的月光中得到慰藉和宣泄。也因此自古吟咏月亮多以抒情为主,只从旁点缀月的形状或光亮来营造氛围,衬托情感。许飞云《新月》却是一首难得一见的咏物诗,首联点题,颔联写新月之形,颈联写新月之韵,尾联由月及人,宕开一笔作结。全诗层次分明,形神兼备,富有情致。

首联点题,描写开阔背景下一弯新月的纤纤秀姿。黄昏时候,远山云雾轻浮,新月初生,微光纤弱,细细挂在南楼上空。魄,指月初出或将没时的微光。纤,既指新月纤细,又可指月光柔弱。以“纤魄”二字写新月,贴切生动,再衬以远山、暮霭、南楼,越发显得新月娇柔动人。

接下来颔联、颈联四句,诗人连用四个比喻,多侧面摹写新月的形态和情韵。颔联写形,弯弯新月挂在空中好似弓影,惊动了夜宿树梢的鸟儿;倒映在水面上的月影又像钓钩,让向光而来的游鱼不敢上前。弓影、钓钩的比喻不仅形象逼真,还由喻体联想到林鸟、游鱼的情状,展现了一幅富于生机和野趣的画面,“惊”“怯”二字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惹人遐思。咏物诗单是刻画形似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写其神韵。诗人显然深谙此理,颈联由月及人,写月下少女梳妆拜新月的情态。诗中“画眉”有两重意,既指少女梳妆拜月,而眉儿弯弯又似新月。学拜,指拜月。唐宋以来诗词中常见女子拜月、拜新月的意象。女子拜月时祷告心愿成真,如祈求觅得如意郎君或希望远方的丈夫早日归来等。古代女子拜月祝祷时很虔诚,要认真梳妆。如晚唐司空图有句云“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与李生论诗书》),苏轼有句云“拜月无人见晚妆”(《望海楼》)。诗里“淡淡画眉”“深深学拜”二语也表达了少女拜月的认真与虔诚。此诗云“学拜”,可见是一位年龄还颇小的女孩。小女孩学拜月,反映了一种民间风俗,而且使人感到所谓“有恨”“含愁”,其实有点儿“强说愁”的味道,将少女的娇憨情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首联“远望”,视野开阔;颔联、颈联聚焦新月;尾联上句又将视线转向广阔的夜空。新月渐升渐亮,微风轻扇,银河星光闪耀,有如波光粼粼,夜空如此辽阔,如此清爽,如此美丽。末句写女子穿着新衣新袜迫不及待地出去游玩了,情感欢快。前面“初生纤魄”“弓影”“钓钩”“画眉”都已说明是“新月”了,最后还于末句点明题中“新”字。沈德潜评此诗“中二联写景写情。‘新’字于末句借点,布置极工”,良是。

这首咏月诗,比喻丰富,想象奇妙,写月写人,情韵动人,末句点睛,读之令人心生欢悦。

二、阮恩滦《春柳》

阮恩滦(1831—1854),字媚川(又作“湄川”),江苏仪征人,著有《慈晖馆诗词草》。阮恩滦是阮元第三个孙女,出生时,她父亲正在永平知府任上,府城外为滦河,是古滦水,所以取名为“滦”。阮恩滦三岁失父,幼从母亲刘氏受教,能诗,善书画,尤擅琴。阮元偶尔到文选楼,必定让她弹几曲,称她为“琴女孙”,还亲手书写了一幅楹联给她:“古琴百衲弹清散,名帖双钩拓硬黄。”阮恩滦多才多艺,却英年早逝。她二十二岁时,招杭州沈霖元为婿,婚后一月回杭州,次年扬州陷于太平军,书信不通,阮恩滦担忧家人,又思念母亲,惊惧中埋下病根。结婚第三年患咯血之疾,母兄亲赴杭州探病。不久遂卒于杭州。

倦柳依依舞细腰,风丝轻拂鸟声娇。千门社鼓斜阳陌,一路酒旗红板桥。客梦远随流水去,春痕闲逐落花飘。是谁借与并州剪,剪出离愁万万条。

柳芽嫩黄漏泄了春光,柳絮飘飞又将送春归,折柳赠别情两依依。柳树最是婀娜多情,与骚人同怀惜春、恨别之愁。此诗吟咏深春垂柳,而春恨与离愁交融其中,情深语婉,余味悠长。

首联写春柳的风流意态,又淡淡含愁。微微春风吹拂,丝丝垂柳轻荡,犹如身形修长的美女款款舞动婀娜的腰肢,风情迷人;深深柳叶中,几声鸟鸣更显细嫩清润。倦柳,通常指秋天的柳树,色泽有些暗淡,枝条有点稀疏。如史达祖《秋霁》“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此处以“依依舞细腰”“风丝轻拂”形容“倦柳”,则指深春垂柳在微风中慵懒舒缓的情态,也有无聊寡欢之意,已暗含离愁。“蝉吟古柳声相续”(陆游《秋夕》),秋柳常有暮蝉悲鸣,春柳则多鸟声娇语。前蜀李《望远行》“琼窗时听语鹦娇,柳丝牵恨一条条”,北宋王十朋《咏柳》“萦萦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叶底黄鹂音更好,隔溪烟雨醉时听”,都以鸟鸣翠柳的美好春光反衬别恨重重,此诗用意亦同,却将别恨离愁包含于一“倦”字中,更为蕴藉温厚。

如果说首联是特写镜头,那颔联就是广角镜头。一眼望去,村村路旁、水边都是树树垂柳,绵延不绝,在夕阳余光里与酒旗一起飘动。夕阳金柳,青旗红桥,色彩明丽又柔和,勾起离愁无限。夕阳里的垂柳特别美丽,尤其动人情怀,白居易轻唱“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杨柳枝词》),李商隐也低吟着“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柳》)。社鼓,古时社日以村为单位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乡间村村鼓乐阵阵,欢歌畅饮,日暮而归。

折柳赠别,柳枝寄托了亲朋对行人的殷殷情意。而游子在他乡看到柳丝依依、柳絮飘飞,也不禁兴起了归家之思。李商隐常年羁旅,见柳则愁,“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柳》),北宋理学家邵雍也深叹“犹恐离人肠未断,满天仍看乱花飞”(《垂柳短吟》)。颈联紧接着上句写无边的柳色激起了游子思归之心,而飘扬的柳絮又在离愁里添了一重惜春之情。“客梦”指归思,“落花”指柳絮。“流水”暗指柳花,古人有“杨花入水化为萍”之说。“流水”“落花”也是伤春意象,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元人薛昂夫《最高楼·暮春》“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离愁与春恨“远随流水去”“闲逐落花飘”,看似轻淡自在,其实饱含着无可奈何、无由排遣之意。诗人《春日感怀》诗有“独有思亲泪,逢春洒更多”二句,可与此联相印证。

尾联让人一下子想到贺知章的咏柳名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并州剪,古时并州(即太原一带)所产剪刀,以锋利著称,在唐宋就很有名,诗词中常见。如杜甫“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姜夔“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等。末句“剪出离愁万万条”,将柳丝和离愁合而为一,新鲜又自然。尾联将前三联隐含的离愁明确点出,设问、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减轻了愁情的沉重感,变得温婉缠绵。

此诗写春柳,而离愁、春恨贯穿其中,景中含情。情语借着景语说出,情更悠长,耐人寻味。

月亮和柳树是古典诗词里最常见的两种意象,有着丰富的典故。许飞云咏新月,不用一典,清新动人;阮恩滦赋春柳,句句含典而不著痕迹,雅致深婉。二诗笔法不同,却同样传神地写出了新月与春柳的形态和情韵。

作者:徐美秋,博士,江苏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诗歌与诗歌批评。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飞云
扎尕那少年
基于Creo参数化建模的设备模型库建立方法
七绝·飞云
飞云江
梅大圣
飞云江的云
飞云江的云
临江仙·初度感怀
“飞云崖”咏
天净沙·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