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话”的钥匙打开心智之门
2014-03-28陈红艳
陈红艳
品德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让学生与生活对话,与教材对话,与小伙伴对话,与自我对话,在对话中感悟生活、提升道德。笔者认为,真正的对话不是“是不是”“行不行”“对不对”之类的简单对答,而应该是思想的交流、体验的共鸣、情感的融合、道德的引领,它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做作,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只有在用心灵感动心灵的彼此接纳、用智慧开启智慧的机智碰撞中,师生对话才能散发出恒久的光辉。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用“对话”这把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智之门呢?
一、创设对话的情境和氛围
要说对话,《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堪称千古之经典。师生围坐共话志向,孔子并没有展开为什么立志、怎样立志之类的说教,只是营造了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弟子无拘无束,各言其志。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之间更是平等的。因此,在对话中,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要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能做的和该做的,就是以一颗童心与学生对话,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和表达。
在生本对话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面对的教材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满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教材本身的生命性和灵动性,使它成为生本对话的主体。我们在教学中应利用教材巧妙开启对话,每学一课,就犹如引领学生进入了一个特定的精神家园,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中与教材里的人物对话,与编者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交流彼此的思想、感悟、经验等。要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学生目视文字,进而在头脑中产生画面,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融合,建构自己新的感悟和体验。
二、形成对话的期待和深度
当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而显露出勃勃生机的时候,当学生乐于交流的时候,你是否感到,课堂上你说、我说、大家说,师生问答、生问生答、讨论交流,一片热闹的背后,却似乎缺少点深度,“对话”成了过去的“串讲串问”“师问生答”?如果只停留在这种表面的对话上,显然就难以实现文化的熏陶、思维的拔节、生命的跃进,有失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老师的期待往往相差甚远,他们原有的学识、习惯、态度、思维方式等与教师、与文本之间客观上也存在着落差,老师深深陶醉并感动了的,不一定能感动学生。所以对话的关键在于如何寻找对话点,这个对话点就是进入文本,激活文本,与文本形成思想碰撞、个性交融、视域融合的过程。 找出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设置悬念,才能形成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期待。
比如教学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9课《我从哪里来》,老师先用游戏“点名点将”,让小动物发言说出自己从哪里来,接着用幻灯片出示不同月份的胎儿图,问学生:“我们又是从哪里来的?你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就这样,通过游戏、幻灯片、提问等方式调动起学生兴趣,使他们产生阅读文本的迫切愿望,促成了他们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对话深度是引起对话期待的重要元素,两者相辅相成。在学生思维不深刻或没有完全打开思路时,教师要诱使学生谈论更多、更深入的内容和观点,可以用一个小问题或是小故事、小活动、小话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从抽象的意识情感走向真切的生命经历。
比如苏教版《送给新年的礼物》一课“不乱花零用钱”一节的教学,现实的学情是:在学生的心中,总认为家里有钱,爸妈给点零用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次对花钱是无所谓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了解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同学管理零用钱的调查对比”“走进西部儿童的生活”“重拟自己的零用钱管理计划”等活动,使对话层层深入,逐步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三、关注对话中的倾听和言说
对话总是要涉及倾听和言说,没有倾听或者没有言说,都不能构成对话。
倾听,就是获取“理解”;言说,就是释放“理解”。首先是倾听文本,让学生接触文本,体验文本,就是用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与文本互动,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其次,是倾听他人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并从中受到启发。作为教师,在与教材对话的时候,不仅要由教材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也要作为一个倾听者,深入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翻版,才能更好地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上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言说,一是师生把“倾听”文本的结果进行交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以达到在交流中共享与升华的目的;二是让学生在课本的“留白”处,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写写画画等方式创造性地表达出来。言说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因此不仅要关注学生针对“文本”的表达,还要关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这需要教育情怀和教育机智。只有用多种方式保证学生言说的真情实感和丰富内容,教学中的对话才是有效度、有意义的。
“对话”式教学是一个既普通又永恒的历久弥新的教学路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作者单位: 徐州市解放路小学江苏徐州 221009)
责任编辑 李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