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4-03-28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何佳方舒
——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何佳,方舒
(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何佳,方舒
(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对南京晓庄学院的实地调研,针对社团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导、规范管理、提高活动质量、注重交流等措施,引导高校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建设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意愿和满足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生社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在新形势下探索出建设和管理高校社团的有效途径,笔者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进行了调查,找出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高校学生社团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目前,南京晓庄学院共有校级社团40个,院级社团54个,社团类型主要为学术科技类、文娱体育类、志愿服务类、社会科学类等。这些社团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是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的重要活动形式,对课堂教学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补充作用。
我们以南京晓庄学院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300人的问卷调查以及20人的个别采访,对高校社团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回收率达到98.7%。
(一)社团成员概况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社团成员主要是大一、大二学生,他们参与社团的积极性较高。大三、大四学生随着年级越高,参与度越低。参加一个社团的学生占了大多数,约占72.5%,参加两个社团的学生约占25%,参加三个及以上社团的学生仅占2.5%。
(二)学生参与社团的动机
关于学生参加社团的目的,通过调查发现:有63.5%的人参加社团是为了发展兴趣爱好;有46.5%的人认为参加社团可以丰富校园生活;有44.5%的人认为参加社团能够学习知识技能,拓宽知识面;有34%的人认为参加社团可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就业做准备;有33.5%的人认为在社团里能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9.5%的人参加社团是为了打发时间。由此可见,高校社团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生活以及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社团管理状况
根据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社团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59%的同学认为所在社团的规章制度完善并且认真执行,21%的同学认为社团内部虽有规章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仍有20%的同学不清楚社团是否有规章制度。
为了使社团更好地发展,根据学校的要求,不论校级或院级社团,必须配备指导教师。调查显示,28%的同学认为社团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并经常指导社团活动,52%的同学认为有专业的指导教师但很少指导社团活动,20%的同学认为社团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
(四)社团活动开展情况
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目前校园内社团活动情况的总体评价是比较积极的,有67.5%的人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有20%的人认为活动一般。关于社团活动状况以及成员参与积极性情况,通过调查发现:48.5%的人认为社团经常有活动,且活动丰富多彩,社员参加积极性高;38.5%的人认为活动一般,形式较少,社员积极性一般;12%的人认为活动少,单调枯燥,社员积极性较低。虽然社团活动整体情况较好,但社团成员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新意。
二、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社团在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也存在一些问题。及时找出问题并合理解决,对社团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调查,同学们认为社团建设与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社团凝聚力不够,对社团成员的培训不足,举办的活动质量有待提高,学校重视不够等。
(一)社团凝聚力不够,成员流动性较大
高校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的群众性组织,完全凭借共同的意愿和兴趣爱好组织活动。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学院、专业以及年级,组织结构较为松散,管理上有一定难度。社团凝聚力较差,成员随意进出,流动性大,缺乏稳定性。社团干部及成员平时除了参加社团活动,交流甚少,成员很难在社团中找到归属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大大下降。
(二)管理不够规范,制度不够完善
高校社团一般隶属于团委,由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统一管理。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对社团进行管理,事务性管理较多,具体的指导较少。在各社团的制度建设中,社团基本有制度,但制度针对性、实践性较弱,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奖惩与激励措施比较欠缺。部分社团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相对薄弱。即便大部分社团能够制定章程和相关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不能完全按照制度执行,对成员的约束力较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社团活动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总体上比较丰富,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社团活动虽然数量很多,但质量有待提高;娱乐性活动较多,提升素质的活动较少;校园内开展的活动较多,与社会交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活动较少。部分社团的活动重形式轻内容,只注重活动的形式与效果,而忽视了活动的内涵,忽视了社团成员的需求,致使社员的参与积极性低下。另外,社团活动的开展往往以常规型、传统型活动为主,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性,很难长期吸引广大学生。
(四)学校对社团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对社团的大力支持。很多高校的社团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缺乏活动场地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团活动的质量以及活动的频率。目前,社团开展活动的经费主要来自社员的社费,学校对社团的经费支援有限。部分社团由于社员人数较少,缺乏经费,也没有自筹经费的能力和渠道,活动开展的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另外,大部分社团缺乏固定的活动场地及办公地点,阻碍了社团的发展。
(五)指导教师指导力度不够
指导教师是社团的引导者,对社团的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社团的指导教师一般由学生社团自己聘请,很少由学校选聘并进行考核,对指导教师缺乏监督与管理。担任社团指导教师的大多数是专业老师,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压力,在社团的管理中,只是对一些专业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无法兼顾社团许多具体的活动,在时间、精力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六)社团成员培训不足
为了使社团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应注重对社团成员的培训。加强对社团成员的培训,使其更了解社团的性质和文化,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目前,高校社团对社员的培训并不多,社员对社团缺乏认识;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降低了社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另外,部分社团干部也缺乏培训。社团干部都是学生,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培训,容易影响社团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学校对社团的领导、管理与支持
高校社团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学分制的实行,传统的班级作用正在减弱,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的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学校对社团的领导和管理,积极推进社团建设。首先,学校应将社团工作放在学生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对社团的指导,关心社团的发展。其次,学校应在场地使用、经费等各层面为社团提供帮助和支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拓展活动经费来源渠道。
(二)规范社团内部管理
制度建设是社团管理的基本保障。在社团建设中,要加强社团内部制度建设,根据社团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规章制度。明确社团及成员的纪律规章,特别是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严格执行,确保社团制度在实践中能顺利推行。
另外,社团干部在社团发展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是社团活动开展的核心力量。因此应注重对社团干部的选拔与考核,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同时,加强对社团干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三)切实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
目前,社团活动数量虽多,但质量有待提高。要充分利用社团这一有效载体,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社团活动中,提升社团活动的思想性。社团活动要讲求实效,注重内涵,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从学生的需要与发展出发,开展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学生能真正增长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锻炼综合能力。
另外,创新社团的活动模式,明确社团定位,积极探讨社团与社会的合作交流。利用新媒体更广泛地宣传、开展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节省活动成本。
(四)加强教师的指导力度
社团要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指导教师的作用必不可少。指导教师的合理配备和精力投入对社团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加强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为广大社员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提高学生社团的专业水平,为社员的成长成才和能力锻炼提供坚实的保障。另外,高校应建立相关制度,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与要求;完善相应的考核和奖励体系,可考虑与教学、科研工作量挂钩,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稳定指导教师队伍。
(五)注重社团成员的交流
高校社团是自发性的学生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和谐的社员关系,较强的集体凝聚力直接关系着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在社团中,要重视社团的内外沟通。首先,要为社团成员的交流搭建桥梁,使社团及时了解社员的要求与想法,增强社员间的沟通,提升集体凝聚力。同时,加强社团之间、社团与学校之间、社团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使社员开阔眼界,提升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学生应努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高校社团为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社团的规模日益庞大,社员人数不断增长,活动形式日渐完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研究社团的发展现状,分析并探索有效对策,有利于促进高校社团健康、持续地发展。
[1]胡爱祥.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28-29.
[2]马绪亮,李姗,朱美龙.新形势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J].黑河学刊,2010(11):125-127.
[3]朱楠.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社团管理[J].大众文艺,2012(19):255-256.
[4]林良盛,朱瑞峰.广东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管理,2013(8):204-205.
[5]王春伟,王明峰.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8):122-123.
责任编辑:庄亚华
D297
B
1673-0887(2014)06-0103-03
10.3969/j.issn.1673-0887.2014.06.024
2014-07-23
何佳(1983—),女,讲师。
南京晓庄学院科研项目青年项目(2013NXY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