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2014-03-28肖慕鸿
●肖慕鸿
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肖慕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客观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需要,我国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经历了重大变革,逐步趋于规范与完善。但由于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目的与原则等不同,客观上必然存在差异,同时中国各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同,发展不平衡,因此税法中各种特殊条款、优惠措施及相关差别规定大量存在,从而在客观上造成相同性质征税对象的纳税人税负存在高低差异。企业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差异,往往就会造成一定的税务风险。
一、税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因素介绍
(一)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外部成因
现代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经济环境、法律和政策环境、执法环境等的变化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税务风险。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阶段,各项税收法律法规正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税法变动频繁。当国家税收政策和地方性税收规定发生变化时,除了会影响到企业的纳税金额外,还会因税法前后衔接的一致性问题而使企业的税务风险加剧,企业若未能准确领会税收政策精神,及时调整纳税行为,很容易使原本合法的纳税行为变成违法行为。
(二)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内部成因
1、企业管理层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层有较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习惯于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方面,在经营管理中通常比较重视企业的生产、销售、研发等环节的管理,而忽视涉税合规目标的管理,对于税务风险和风险爆发后产生的危害往往认识不够或者存在时滞效应。当税务风险对当期利润不会产生影响时,企业管理层就不会把税务风险作为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来考虑。在调查中发现外资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比较成熟,管理层税务风险防范意识较强,税务风险一般相对较低,而国内很多企业则参差不齐,有的建立了风险管理制度,有的设立专门的办税岗位和人员,另有少数企业未设立相应的机构,由财务科兼带有关事项,这部分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较弱。更有个别企业为了增加利润,无原则地进行纳税筹划,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税务风险。比如个别企业提前计提不该计提的费用,将超行业标准发放的福利分散于各项费用中,过度筹划。
2、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能力欠缺,预警机制未能有效建立,无法及时识别化解税务风险。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合理与科学,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能力,及时识别和化解税务风险离不开一个完善的内控机制。部分重点税源企业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全面,事前谋划不足。由于重点税源企业规模较大,经营多样,部分财务人员对税收政策的变更没有及时或完全掌握,精神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彻,虽然主观上没有偷税的意愿,但在纳税行为上却没有按照有关税收规定操作,出现适用税率不准确、申请优惠政策不及时或没有用足优惠政策的情况,而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使企业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
二、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理念,依法进行税务风险控制
一是各级税务部门应继续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税务风险知识的宣传,引导重点税源企业在税务筹划、经营决策、会计处理等日常经济活动中,树立正确的税务风险理念,自觉依法纳税,按税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对企业具体业务进行审核,建立健全税务风险防控体系、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提高税法遵从度,有效控制税务风险。二是要继续强化税收政策宣传,加强税企交流与沟通,及时传递相关涉税信息,帮助企业涉税人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努力构建全方位的纳税服务体系。
(二)引导企业完善内控制度,变事后管理为事前服务
税务部门应将税务风险管理思想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指导协助重点税源企业组建税务风险管理机构、完善内控制度,制定税务风险评估操作规定,使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由事后转向事前,从管理转向服务。一是帮助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各项内控机制,规范各项涉税事项,通过开展风险测试、纳税评估以及税务检查,督促企业加强内部审计,引导企业在内部审计时高度关注涉税事项、定期对涉税业务和税务风险防控情况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和堵塞企业管理或制度执行中的漏洞,把税务风险消灭在企业自查自纠阶段。二是充分利用征管信息系统及第三方信息,确定风险疑点,对高风险企业重点跟踪监控,通过信息提示、集中约谈、评级评估等措施,及时向企业提示风险。三是引导重点税源企业规范会计核算、强化财务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批程序、资金调度程序等,根据自身条件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为涉税事项提供专业化的保障,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事中管理,提前发现和预防税务风险。
(三)积极构建预警体系,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的智能识别水平
一是各级税务部门需要继续完善预警制度建设,加大相关功能软件开发力度,建立科学的税源监控指标体系和行业风险评估综合管理模型,完善分析指标体系,逐步构建风险特征库,努力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税源风险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及时预警,防微杜渐。二是将相关预警软件与企业分享,开发统一的服务企业的税务风险评估预警管理软件,对可能产生税务风险的行为及时发出风险提示,积极帮助重点税源企业防范税务风险,使重点税源企业对税务风险能做到“事前控制”。开发建立税源风险控制系统平台,通过从其他部门导入的数据,形成预警风险模型指标,并将同一行业的所有纳税人根据相关指标处理,建立行业风险模型,按风险值高低确定预警对象,作为列入日常预警、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名单的依据,对企业在风险水平接近临界值时及时地发出警告,提示企业进入到“应急”状态。
(四)完善纳税人分类管理,为重点税源企业提供更好的纳税服务
税务部门要按照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继续完善纳税人分类管理。一是按照“高风险、高防范、高标准”的原则,对存在不同风险的纳税人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实行一般风险一般管理、较高风险重点“照顾”,努力实现重点税源企业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二是针对重点税源企业组建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按企业个性化需求,提供点对点的近距离纳税服务,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能,为重点税源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纳税服务。三是充分发挥纳税评估在重点税源企业风险防控中的作用,不断完善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实现由排除风险点到治理风险面、控制风险源的转化,发挥基层税务部门对控制重点税源企业税务风险的最大作用,提高重点税源企业对税收风险的防范能力。
(五)加强税企联动,优化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实现税企双赢
一是通过重点税源企业与税务部门的风险预防协作,畅通税企沟通渠道,通过税企座谈会、政策通报会、各种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帮助重点税源企业开展税务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训与辅导,把强制管理转为自我约束为主,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实现自我遵从。二是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建设,畅通企业与税务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税法的收集和更新系统。当税收法律、税收政策等发生变更情况时,税务部门应迅速汇编税法政策、站在企业视角尽可能详尽地罗列变更点,以各种形式的纳税辅导及时向企业传达,使企业对相关税务信息能及时收集、处理和深刻领会,从而使企业能审时度势,正确利用国家税收政策,大力降低因为政策变化而给企业带来的税务风险。三是完善监督改进机制。引导企业要定期对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审核,不断改进和优化,使风险管理真正取得实效,而非流于形式。■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