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杏花村文学遗产研究

2014-03-28纪永贵

池州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杏花村池州文人

纪永贵

(池州学院 中文系,安徽 池州 247000)

杏花村文学相关文学作品的作者虽然多为历代文士政客,但大多数是生活于民俗境界中的地方文人和地方官员,因此其文学特性表现出更多的民俗性。杏花村文学遗产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历代文学作品中杏花村文学意象的传承,二是历代文人对地理杏花村所在地的吟咏成果及相关民间传说。对第一块文学遗产的研讨已有先声,笔者曾作《论杏花村的文化属性》①、《杏花村文学考源》②、《杏花村:从文学意象到文化象征》③、《重审杜牧〈清明〉诗案》④等论文,虽然明清以来的杏花村文学意象尚有探讨的空间,但其间新意已然锐减,今特作文研讨关涉地理杏花村文学遗产的相关问题。

杏花村本是创自唐诗的一个文学意象,自南宋署名杜牧的《清明》诗出,杏花意象与酒意象进一步相融合,致使杏花村成为酒家的代名词,在此意旨之下,历代吟咏不绝。从南宋始,地理杏花村便可见零星记载,天下地理杏花村不下十数处,而现实地名也许更多。但自明代中叶以来,将杜牧《清明》诗与地理杏花村相联系者仅有贵池杏花村。所以,天下所有杏花村之说,唯有贵池杏花村留下丰富的文献资料,而他处杏花村并无此文献优势。贵池杏花村的文献主要有两部,一部是编印于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年,1685年)的《杏花村志》,一部是编印于民国四年(1915年)的《杏花村续志》。

1 历代文人

杏花村之所以成为“天下第一诗村”,并不是此地山水天下绝佳,也不是此地文化举世无双,而是历代文人的诗意推介。杏花村之得名固然是因为杜牧的题咏,而杏花村之传名则要归功于历代文人的文学关怀。历代题咏者不绝,但从《杏花村志》所载的诗文来看,这些作者基本都是在明代中叶贵池杏花村被确认之后、尤其以明末清初的文人为多,而最多的则是与村志编辑者郎遂相互唱和的作者。

《杏花村志》卷四专门设立了“人物”传,所录人物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外地来贵池任职的官员或者因故来贵池的游客;一类为生活于杏花村里的名人。杏花村名人大多都有题咏。现简要复制《杏花村志》的介绍文字,稍作删减,将来往杏花村有题咏的文人选择重要者介绍如下。

1.1 唐代文人

1.1.1 杜牧 字牧之,佑之孙也。第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复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从兄悰更历将相,而牧困踬不自振,颇怏怏不平,卒年五十。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1.1.2杜荀鹤 字彦之,杜牧遗腹子也。性豪放,志经史。尝筑别业于杜坞,与同里顾云、殷文圭、康骈辈为好友。登昭宗大顺元年榜,及第第一人,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诗律自成一家,称晚唐格,所著有《唐风集》。郡人刘廷銮《池上诗人集》为人十有九,荀鹤其一也。罗浮姚子庄重刻《杜翰林诗集》行世,板藏池州石埭。

1.1.3 李昭象 字化文,父方玄。尝刺池州,裁减蠧民者十馀事。又树九华楼,筑翠微堤,凿齐山北面,得岩洞怪石,不可名状。后迁去,老稚攀辕,留家池州。懿宗末年,昭象以文谒相国路岩,问其年,曰十有七矣。岩年尚少,尤器重之。荐于朝,将召试。会岩贬,遂还秋浦。与张乔、许棠辈为友。龙纪中,杨行密贲宣州,以书招之不就。

1.1.4 罗隐 字昭谏,号江东生,馀姚人。乾符间,父罗则为盐铁小吏。迁秋浦尉,值黄巢乱,遂同隐、虬、邺三子隐于梅根浦。郡守窦潏作别墅居之,遂籍本州岛。有《文选阁》、《文孝庙》诸诗。隐以钱镠辟为从事节度判官副使。所著有《三罗诗》三卷、《江东集》十卷、《甲乙集》十卷、《吴越掌记》十卷,皆自为序。 又有《谗书》、《湘南集》、《淮南寓言》等书。

1.1.5 伍乔 贵池人。贫约自甘,访道庐山国学。方夜诵,窗外忽一巨掌入,中书“读易”二字。乔遂取《易》治之,探索精微,深契其旨。有僧梦一大星坠,人曰伍乔星也。及访得,因资俸之。南唐保大十三年春,试画《八卦赋》,举进士第一,为歙州通判。寻召为考功郎,诏令刊《八卦赋》于国学门以式四方。国除,耻仕易姓,遂归隐。有《游西禅院诗》,即今乾明寺也。

1.2 宋代文人

1.2.1 梅尧臣 字圣俞,宣城人,历官员外郎。家贫好饮,与欧阳修为友。其序《宛陵集》曰:“世谓诗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尝有人得西南夷布,其织文乃尧臣诗。庆历中令建德,有《咏西禅院竹》诗。

1.2.2 黄庭坚 字鲁直,号山谷,分宁人。以绍圣元年九月辛丑过池阳,与兄黄士临、弟叔献、叔达,率子孙题名蕉笔岩,并有《昭明庙纪事》诗。

1.2.3 朱熹 字符晦,婺源人。父松,究心河洛宗旨,成大儒,为尤溪尉卒。熹年十四,奉遗命依刘子羽,寓居崇安。晚徙建阳,集诸儒之大成,发宣圣之秘要,谥曰“文”,封徽国公。曾游池州,有《九日登湖山和杜韵》诗。

1.2.4 周必大 字子充,一字洪道,庐陵人。嘉泰元年,御史施康年劾必大首唱伪徒,与赵汝愚留正皆为罪首。四年薨,年七十有九,赠“文忠”。宁宗题篆其墓碑曰:“忠文耆德之碑。”自号平园老叟,著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按:周益公泛舟山浙一录,所至必游,所游必核。尝两过池州,有“天遣江山助牧之”之句。

1.2.5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会稽人。年十二能诗,荫补登仕郎。锁厅荐选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明年试礼部,主事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嘉泰二年,修《孝宗光宗实录》成,升宝章阁待制,致仕。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卒年八十五。按:放翁游池州时,乾明寺尚名光孝也。

1.3 元代文人

1.3.1 贡奎 字仲章,号云林,宣城人。甫十岁辄能属文,既壮,通经史,以文学发身。大德五年授池州路齐山书院长。有《游铁佛寺》诗,凡秋浦古迹名胜皆有题咏。官至检讨,谥“文靖”。按:文靖之子名师泰,历官国子司业。父子俱擅词藻,既从游秋浦,当亦歌咏杏村,今诗佚不传,徒令人追慕于千载之下矣。

1.3.2 张正卿 至大间,任池州同知,尝捐五十金刻《文选》于池州,贮板昭明庙。

1.3.3 余琏 以大德九年祀官池州,累官肃政廉访使,后于至大间,即池故地归老。撰《重刻文选序》。

1.4 明代文人

1.4.1 陶安 字主敬,当涂人。锐志濂溪关闽之学,元至正间,授明道书院长。洪武初,以迎车驾授左司员外郎,升翰林学士。赐对曰:“国朝谋略无双,翰苑文章第一。”池州境内题咏最多,西郊有诗。

1.4.2 沈昌 号野航,鸾乡人。弘治间,以岁荐廷试第一。不乐仕进,归隐梅山下。其自题诗曰:“我是梅山旧主人,寒香惟我得平分。年年分得知多少,欲献君王羞自云。”所著有《池阳怀古诗》,合前后两集,共二百首,杏花村名胜,俱有题咏。长林杨暹得之村塾。

1.4.3 佘翘 字聿云,铜陵人,吏部验封司敬中子。生四岁,颖异绝伦。稍长读书,目数行下。善属文。万历辛卯中,应天乡试,屡上春官不第。归治一画舫,曰“浮斋”,往来湖上。杏花村名胜多有题咏。

1.4.4 顾元镜 字韵弢,归安人,天启末守池州。文采风流,以杜牧、欧阳修自比。登山临水,有康乐风。建杏花亭于村中,建阆亭于齐山湖,同僚属饮酒赋诗。时江南熙皞,政事画一,略无更张,吏民便之。崇祯末,复为池太道,声誉悉如治郡时。又十馀岁,留仕粤西以终。

1.4.5 李学沆 字靖孩,生潇湘云梦间。少负才节,汪洋浩瀚。万历时侍父一凤来令贵池,日与池缙绅文学登眺檀婆、大楼、万罗诸名胜,把酒问天,以寄其萧疏旷远之致。天启末复贰政,兹邑才人不得展其抱,牢骚愤激之感时时发之歌咏。所著《秋浦集》中有《杏花村》诸诗。

1.4.6 潘之恒 字景升,歙县人。性豪迈,为太学生,自髫龄辄以古文词受知于汪道昆、王世贞。年四十不得志,溯江而上,历浔阳,陟匡卢,登玄岳,经武昌、齐安、郢中诸名胜,徘徊想望,意趣洒然。已,复放舟东下,从青阳跻九华,盖兴尽而返之时也。自题其游草曰《涉江集》。所撰有《湖山窥园记》。

1.4.7 吴光裕 字宽生,九华人。善诗赋,精六书,工大篆、小楷、八分,文翰并妍,不以才名自矜异。晚应崇祯贡,年已六十有一。所著有《离骚副墨》、《申椒园集》、《饮和社草》诸书。所题《杏花村窥园》诗卷墨迹,犹藏董氏后人。

1.4.8 郎大征 字仲久,秋浦人。生平慷慨多奇,雄豪自喜。甲申变作,遂同遁迹高淳石臼湖,与刘征君城、戴司李重为逃世友。久之各别去,大征归杏花村,誓隐不出。其卒也,江上名人挽之,有《薤露集》。《江南通志》、《池州府志》别有传。

1.5 清朝人物

1.5.1 宗观 字鹤问,江都人。负才积学,多著述。由庚子贡元司训贵池,自号杏花村客。课士之暇徒步登临,凡池名胜无不留题。

1.5.2 郎必光 字孟照,号亮庵。尝自署堂名曰“还朴”,因别号“还朴居士”云。晚年,以先世卜居杏花村,因命子著《杏花村志》。书成把阅每称快,四方名人酬赠诗文最富,名曰《爱日编》。

1.5.3 钱又选 字幼青,青浦人。性洁,好奇,工画。山水、人物、禽鸟、花卉诸种画成,多自题跋。生平有花癖,或浮居,或旅舍,到处必购小轩,迟留久之,种花为娱。遇佳山水,辄登临嘨咏,而不忍去。虽生于吴,而秦、晋、楚、蜀、燕、齐、豫、越之区,足迹殆遍。康熙间侨寓秋浦,郡守喻公成龙延为上客。与里人郎遂交最善,尝同游湖山、杜坞之间,为作杏花村名胜诸图绣之梓。所著有《游子吟》,云间彭师援、龙眠李雅序之行世。

“人物传”收录人物较多,也不都是有作品之人,我们选择介绍了24位与杏花村结缘的文人。这些人中,唐宋两代的文人都是一流人物,元明之后的多为地方文人。如佘翘、潘之恒都是戏曲名家,郎大征、郎必光是郎遂的家人,大征是郎遂的祖父,必光是郎遂的父亲。

这些入传的人物都是已经作古之人,与郎遂同时的文人并没有选入其中,比如与他交往密切的东至人王尔纲等。其他诗文作者,只在卷五至卷十二中随诗附有作者小传,有些是名声很大的文人比如吴应箕、曹曰瑛、尤侗等人,也没有选入其中,但大多数都是与郎遂相识的文人。

2 文学作品

贵池杏花村文学遗产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历代文人对贵池杏花村的吟咏成果,二是民间传说。第一类是贵池杏花村文学的主体,是文人雅士的情怀,第二类是民俗世界的展现,是村落文化的精典。

2.1 诗文作品

《杏花村志》、《杏花村续志》两志搜罗了历代文人关于杏花村的诗歌和相关文章,内容丰富,主题突出。作品主要是以杏花村各景点为中心而展开,创作则往往以相互唱和的形式而启动。仅就诗歌而言,其实包含着山水诗、田园诗、咏史诗、唱和诗、抒情诗、咏物诗、言志诗、游历诗、送别诗、题画诗、远寄诗、农事诗等各种主题的诗。

《杏花村志》卷五题咏是七言绝句,卷六题咏是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七题咏是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卷八题咏是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五言绝句、词赋,卷九宸翰是制、敕、文章,卷十文章是序、引、启、檄、笺、疏、赞、教、上梁文、墓志铭、祭文、书事等,卷十一有传奇一篇,卷十二杂记虽可视为文学小品、诗话之类看,但多为备忘录。另外,卷前有序言多篇,卷一亦有诗文若干,在介绍杏花村地理景点时,也有多处引用诗文之例。可见,全书十二卷,三分之二为诗文。

《杏花村续志》共三卷,搜集了《杏花村志》刻印之前未收录的少数作品以及《杏花村志》之后诗人的作品。该志只有三卷,分为卷上、卷中、卷下。其中,卷中为题咏、词赋,卷下为碑记、笺启、杂记,所载诗文,占全书三分之二。

这些诗歌与文章只写了一个主题,就是杏花村里的人和事,所写人事繁多,感慨深浓,五彩缤纷,眼花缭乱,但是若从文学创意上来,那是要大打折扣的。写杏花村意象的作品,基本都在杜牧《清明》诗意上打圈圈,其他景点的诗也都今古相因、人我相和,很难说有多高的文学价值,从来往文人惺惺相惜、心怀村野的视角来看,杏花村文学的民俗价值才是其最核心的价值之所在。

2.2 民间传说

两部村志中记载了一些流传于杏花村周边的民间传闻以及众多的创作诗话,记载的文本可以视之为民间文学,主要录存在介绍村中景点、人物以及杂记等文字中,这些传说为地方传闻,在文献上有的是孤本,可从另一个方面真实保存了当时的生活原生态。

2.2.1 窥园的来历 窥园在杏花村“村中”的昭德坊附近,有明代人董模所建的一处园子。明代万历年间徽州著名戏曲家潘之恒来到杏花村,有感于窥园的意境,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叫《窥园记》,详细介绍了窥园的来历。

原来歙州学博董模先生(字子修)在杏花村湖山上建了一个园子。董模的祖先汉代著名大儒董仲舒因为爱学习,连偷看一眼窗外园子的时间都没有,这个故事叫“学不窥园”。董模说:“我祖上以不窥园而著称,我恰恰相反,喜欢窥视园外秀丽的景色”。

从这个园子向外看,景色宜人,近处可窥见齐山,以石著称,人们称为“小九华”。董模曾对潘之恒说:“贵池城西的湖山下有一个湖叫白浦圩,水面如镜,倒影空碧,附近有玲珑古刹,可以隐居,还有稻田树林点缀其间。又有黄公清泉,泉水可以解渴。可以远眺铁佛寺,可以近吊文选台。而更妙的是杏花村里有美酒可沽。这些美景都可以从我的园子里一览无余。我每天看着园外的景致,坐享这些赏心乐事,所以将我的园子命名为窥园。”郎遂曾写了一首《窥园》诗:“十载下帷曾此地,何嫌业就一窥园。遗文收入名山注,易代萧条迹尚存”。

董仲舒的不窥园是好学的象征,而董模的窥园,则是风雅的体现。闭门学习固然重要,但融于山水更能陶冶情操,与经典的传说相背而行,确能取得让人为之一振、耳目一新的精神愉悦,所以窥园成为杏花村里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景点。

2.2.2 关帝托梦 在村中的钵顶山上,有一座祭祀三国大将关羽的关帝庙。左边有火神庙,右边有马王庙。这个关帝庙是非常灵验的,明代就有一个传说。

明代贵池人方仪凤,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成绩不大,到了三十六岁时,想弃文学武。有一天他从浯溪山来到杏花村里关帝庙投宿,希望能够得到关帝的梦兆,这天晚上果然梦见关帝给他托了一梦。过了二十年,他参加万历丙辰科的考试,竟然考中第一名,后官至南路副总兵。到了八十多岁时才挂冠回归故里。

方仪凤平生做了许多梦,大多实现了。据民间传说,方仪凤小时候在寺庙里读书,听到和尚念经,嫌其太吵,常常要求师父们停下来,可是没人理他。于是他为那座庙戏题了一首诗,其有“斋公寡妇”之语,因为这庙是一个寡妇赞助修建的。一天晚上,他梦见神对他说:“你命中注定,将来会考中高第、名扬天下的。但是你写的这首诗,实在有损于你的将来。不过,你的功名已经注定,不能更改,若能弃文习武还是照样可以成名的。”

关于梦兆,在古代社会是一种普遍的信仰。这个传说用事实来“验证”了梦兆的可信,其目的是让人尊崇佛家,不轻易发表有损别人信仰的话语。同时让人相信,若能虔诚改过,认真学习,适时调整学习方向,还是能够取得骄人业绩的。

2.2.3 铁佛的兴废 在村中的乾明寺里,有一座宋代绍兴辛未年所铸的铁佛,后人为其写过不少诗文。

明代万历年间,铁佛差点被销毁。当时民间有谣言,说铁佛寺应当拆除,因为郡龙从西边来,对池城不利。地方官信以为真,于是命人拆去后殿。不久,又想拆除前殿,铁佛就供在前殿。铁佛因为太重,难以移动,有人建议将铁佛碎成三段搬运。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之下,方才没有拆毁铁佛寺前殿。

康熙年间,郎遂的好友、吴应箕的族弟吴非写过一篇《游乾明寺铁佛记》,介绍他所见到的寺中铁佛,并且考证了历代“冶金为人”的历史,如以铜佛、铁佛的事迹。陆游到池州,曾游光孝寺,他在书中说“光孝寺即乾明寺”。

吴非进入乾明寺后,看见铁佛像垂膝而坐,脚趾着地,头触屋顶,高约二丈。过去贵池人刘城来游时,曾记录说它为万历辛丑癸卯间修补空残及宋绍兴年月、姓名的大概,但想了解铁佛何时所铸却不得而知。吴非发现,佛背积满灰尘,有一寸多厚,扫去灰尘字迹仍然可辨,上写着:“都干缘永平内院僧某,敕干缘赐紫沙门某,以绍兴辛未二十一年十一月日铸佛讫”。吴非说“铁佛则自高宗辛未迄于今甲午,凡五百又四年”,可见历史悠久。

清代地方官姚子庄,为了重建铁佛寺山门,曾写过一篇《铁佛寺重建山门募引》,介绍了更多铁佛寺的情况。明代嘉靖年间,地方上又用铁八千余斤,对铁佛进行了重新补铸。此后该寺所得捐俸施财不断,琳宫宝殿,渐次增华,香火非常旺盛。明末天下大乱,铁马金戈、尘埋贤劫之际,铁佛安然如故。清初戊戊年,有一个白汉和尚,戒珠素洁,意志坚定,入住铁佛寺。他进寺一看,寺中长满兔葵燕麦,庭前尽是断础残垣,他于是克勤克俭,整理修缮,一段时间后,铁佛寺又略具规模了。

但是,清代咸丰三年五月,太平军攻陷贵池城,火烧乾明寺而去。咸丰五年,太平军头领吴采苹等,屯兵于贵池西门外,因缺乏钱钞,竟然销毁铁佛以铸钱。相传毁佛之时,佛背上有“绍兴辛未仲冬月,宗越募造”十一个字,许多人都亲眼见到了。

清末民初,胡子正和朋友们寻访过村西铁佛寺。他们看见遗址上仅存茅屋数间,有一个道人,大约六七十岁,守着香火。他们询问铁佛寺被毁时的状况,老道人一声不吭,叹息很久,才拿出一块方铁,厚约一寸,黝然发光,让大家传看了一番。又过了多年,胡子正重过其地,发现已经一无所有,连茅庵也不见了。

有一个半禅道人曾题铁佛寺一联云:“有人相说是铁,有我相说是佛,无人我二相,即佛是铁,即铁是佛;执慧空见是佛,执尘空见是铁,浑慧尘一空,何铁非佛?何佛非铁?”又有人题铁佛寺对联云:“佛自西域来,大冶洪炉,是铁皆堪铸;僧从十方至,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这两幅对联都非常有深意,展示了铁佛的佛性。

从宋代绍兴辛未至清代咸丰乙卯,铁佛存在了七百多年时间。初造铁佛之时,初衷一定是希望佛像能够穿越时间,长久存在,但是即使是铁铸佛像,也未能逃过被毁灭的命运。

2.2.4 郎必光孝行 郎遂的曾祖父叫郎思舜,祖父叫郎大征,父亲叫郎必光。郎思舜的墓在杏花村的村东,关于他的墓,还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

明代崇祯末年,宁南侯左良玉兴兵南下,两下池州,所至之处,剽掠一空。因为该部队士兵无行,沿江墓棺多被发掘。当时郎思舜夫妇的棺木还未安葬,放置在江边的百牙山上。郎遂父亲郎必光病得很厉害,心里非常担忧两具棺木的安全,日夜悲号。郎必光的父亲郎大征当时在湖州,其兄郎大受隐居在山中,都不知道家中之事。其他长辈都很害怕,不敢出头露面。夏五月二十六日,郎必光孑然一身,带病用绳索从城墙下到城外,从百牙山扶两柩合葬于杏花村。其时,棺木尚未入土,忽然北方兵队已经到了跟前,从池口至吊桥,一路上老百姓都惊散逃窜,郎必光独自一人,抚棺号泣。北兵见之,有人问道:“今天是什么日子?”郎必光随声应答。北兵看此情景,都说道:“这真是一个孝子慈孙啊”,并且还轻声宽慰郎必光。郎必光抚棺二日,等部队入城安定后,才请人帮忙将棺木深葬。这件事一传开,大家都说郎必光因为至孝,所以才能感动了莽横的士兵。

郎遂编写《杏花村志》,在记录杏花村的历史文献时,也对自己的家事、个人的作品进行了录存。志书里有郎家的户牒、谱系,有郎家的一些名人的事迹。这则故事确实能让人感受到郎必光的孝行与胆识。

2.2.5 梅林洲梦梅 在村西的秋浦河杜坞对岸,有一处水中高地叫梅林洲,又叫梅里洲,即今梅里镇。相传,宋元以来,洲上梅花极盛,因此而得名。福建诗人陈元钟到此游览,爱此地清幽,很想在梅里洲上筑一处居所隐居。后来陈元钟到了霍丘,仍然怀念此地,写了一首怀旧的诗:“曾拟梅林作隐丘,赋诗论史共浮游。侍闱归计今方切,未识山灵许我不?”有一本书《雪浪馀闻·纪梦梅》记载了一则陈孝受的传奇故事。

陈元钟,字孝受、孕采,福建连江人,年轻时曾随父亲在池州官署里生活过。在池州,有一天晚上,梦见同乡的孝廉林初文来访,于是二人一同步行于梅花树下赏梅,其时梅花盛开,芳香朴鼻。林初文告别时,写了一首诗赠给陈孝受,诗曰:“常疑人是画,却看画中人。携手梅花下,梅花君后身。”

陈孝受醒来后,感到非常惆怅,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梦到过梅花的往事。梦中梅花盛开,有一位绝色女子,倚靠在梅树上,手持花枝,柔情缱绻,与陈孝受极相亲昵。分别时,陈孝受对女子说:“卿言此花,梦耶?醒耶?”女子笑着对陈说:“君疑此身,人耶?鬼耶?”于是手指梅花,索要诗篇作为信物。陈孝受梦中赋诗一首,其中有“枝横云上下,影共月徘徊”之句,其余醒来都记不起来了。他感到非常遗憾,特意将梦中之诗补全:“梦为梅事发,梅向梦中开。皎洁分明是,芳芬仔细猜。枝横云上下,影共月徘徊;欲折陇头寄,凄凉隔夜台。”

这其实是一则优雅的诗话,但更像是一篇唯美的聊斋故事,梦梅、咏梅、赏梅、爱梅,皆因为梅花的缘故,所以陈元钟来到梅林洲,很想寄隐于此。这则故事也为梅林洲增添了浓厚的梦幻色彩,美丽、清淡、悠远。

贵池不仅杏花繁盛,自古也是梅花遍地开。除了梅林洲梅花极盛之外,从现存地名中就能感到贵池的梅花之盛,如梅村、梅街、梅山、梅根、梅埂、梅垅、梅冲、梅子岭、团梅岭等。

2.2.6 杜坞庄归隐 杜坞庄在杜湖的岸边,明代贵池人丁昴曾在此归隐。明熹宗相国丁绍轼在修《丁氏家乘》时,特意为丁昴立传。丁昴是杏花村里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丁昴小时候学习儒业,非常明白晓畅,但是他个性很强,不太合群,不喜欢受人约束,小试不利,即弃文习武。习武不到半年,就捷取武科第四,中隆庆甲子、丁卯两轮解元。甲戌年参加会试时又得第三名探花。原来,当时主考官是前状元范屏麓,本来拔丁昴试卷第一,对其极其赞赏,不巧范屏麓此时病倒了,副考官于是将丁昴排在了第三名。范后来非常生气,授官时特意将丁昴分到条件较好的汝宁去当守备,明神宗万历皇帝为此还下了一道《敕河南汝宁府守备丁昴》的诏书。

丁昴到汝宁去之前,丁绍轼的父亲赠给他六个字:“尊黄石、礼盖公”,意思是做人要低调,但丁昴却听不进去。到汝宁后,有一次出题考武生,按惯例当时是太守主事,但丁昴自以为娴熟于文艺,于是将考题出得太难,让太守很不高兴。丁昴与文官下棋时从不肯谦让,并且还说:“下棋就相当于打战。我是武臣,怎么能够有败局呢?所以不可能让棋的。”大家都看不惯他,所以过了不到两年,便只好罢官归家。

回到贵池,他隐居于杜坞庄上,整天以打渔为生。他打起渔来,连老渔民都自叹弗如,过了三十多年,都不改初衷,家里也变得略为富饶。有的人劝他再出去做官,但他一概不予理会,远近的人于是把他看作是陶朱公。丁昴特别爱好黄老道家之言,与一些潇洒人士有时持螯烂醉,有时下棋长啸,有时大叫狂言,有空时则拥抱着三五个小妾对棋醉酒,真是自得其乐之士啊。

丁昴身材魁梧,高大俊伟,声音洪亮,辨博纵横。但是这个世界竟然抛弃了他,而他也怡然抛弃了这个世界,最后,一代俊杰竟然以打渔而终,实在让人感到悲哀啊!

丁绍轼笔下的丁昴是一个狂放无羁、文武双全的人,但是他性格狂傲,真诚率直,毫无穷酸习气。与人共事时很容易得罪人,虽然有过好的开头,但最后还是归隐乡间,打渔为生。

武举在贵池,明清时代很有成就。丁昴开贵池二百年武科之始,继之者有贵池舞鸾乡纪元宪,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中武进士,后官至征西挂印大将军,福建、广西副总兵,纪元宪是丁家的外甥。

2.2.7 圣母桥兴废 在贵池城西四里处,即村西的西湘,有一条小河,只有八九尺宽,与西庙相邻。有一条驿道正好跨越小溪,溪上过去有一座小桥,叫圣母桥,俗称娘娘桥,据说此桥于唐代最早修建。圣母,据说是指明太祖朱元璋敕封的镇泗州水道之神,但不知为何用于贵池之桥。此桥经过历年的水流冲击,已经残缺倒塌,过河的人都感到很头痛。

元末至正年间,杏花村里有一个叫管云甫的人,看这圣母桥年久失修,有志于将这座桥修缮好。他回家与妻子游氏商量,游氏非常支持。于是他们自己出钱,请人测量溪水的深度与河面的宽度,用石料修葺该桥。不幸的是,桥还没有修成,他的妻子游氏便去世了,但管云甫不改初衷,认真仔细地打磨工艺,经过两年多时间,桥终于修成了。他在桥旁立石,记载修桥之事。此桥可以济车途之往来,壮远近之观瞻,祈望来往者安然过桥。

三百多年后,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圣母桥作为古迹,已经倒掉了,但遗迹犹存。池州地方官秦懋义重修西庙时,经过圣母桥遗址,看到它崩塌了,于是写了一道《告示》贴在上面。《告示》说:“贵池有此古迹,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既然大家那样敬仰西庙里的神,却为何不把这座桥重新修好呢?修好之后,可以壮神灵,也可以通两岸。”当地人纷纷解囊捐资,万历甲寅年的冬天,圣母桥重新修好了。后人为了纪念秦懋义,在圣母桥附近,修了一座秦公祠。

康熙年间,郎遂来看此桥时,桥只剩下遗址,桥上原来有鳝鱼石,后来藏在荆棘丛中了。

圣母桥桥畔过去有一处遗爱祠,祀田甚多,就在桥的附近。明代池州太守、《正德池州府志》的主修者何绍正,为了祭祀包公特建遗爱祠,后来池州人以包、何二公并祀于该祠。遗爱祠后被迁移到贵池城的东门毓秀门内。至今,西庙遗址附近仅存有“青宫遗爱”石柱一根,而圣母桥已不知何处。

这是一座来历已不明、但名称却令人敬畏的小桥。桥在民间文化中就是度人之道,修桥补路,是积德累功之事。圣母已不知何指,但元末杏花村村民管云甫的妻子游氏,慷慨支持丈夫出己资修桥,此举即是贤惠通圣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看,以她为“圣母”也无不可。

2.2.8 谢瘫子佚事 明代万历年间,杏花村里有一个残疾人,外号叫“谢瘫子”,常常臀部着地,用手衬足而行。大家见了他,都很同情他,送些饭食给他吃。丙寅年冬的一天,他在村里偶然捡到了二十两银子。第二天,他看见有一个人惶惶张张、大声呼叫着从他身边跑过,好像在找什么东西。谢瘫子便问他:“你是来寻找丢失的银子吗?我帮你保存在这里,一点也没有少,你拿回去吧。”那个人听见此说,取回银子,不胜欣慰,急忙作揖打躬,申谢不已。此时,谢瘫子不知不觉中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瘫子,竟然站起身来,向那个人回礼。等他作完揖后,他的两腿忽然可以伸展自如。他便移动双脚,试着走路,竟然能阔步前行了。

从此之后,谢瘫子成为杏花村远近闻名的一个相面算命的师父,说到别人命运的好与坏都非常灵验,人们以为是神授予了他这个本领。这个故事后来被写进了县志,有一个诗人叫章曼卿,经过杏花村时,还写过一首长诗来歌颂表彰他。

谢瘫子的故事是中国民间故事里很常见的故事类型,目的在于宣扬“好人有好报”的民俗理想。这似乎是神在考验一个需要帮助的弱者,在利益与道义之间,谢瘫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道义。他的拾金不昧的精神,即使在今天也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2.9 高僧传说 在杏花村里,流传着好几个关于得道高僧的传说,现讲一讲周金和尚和觉源和尚的故事。

在村西的西庙前,有一座墓,墓主是明代的周金和尚。周金和尚本来是嵩山少林寺的高僧,慕名来到九华山,正好此时,明代著名理学家王守仁(字阳明)第二次来游九华山,也在山上,周金和尚便去拜望他。王阳明先生赠给他一副偈:“不向少林面壁,却来九子看山。锡杖打翻龙虎,只履踏倒巉岩。这个泼皮和尚,如何留在世闲!呵呵,会得时,与你一棒,会不得时,且放在黑漆桶里偷闲”。

嘉靖戊子年,周金和尚从九华山回到罗汉寺。有一天中午,他严肃地向其他和尚说了一偈:“千圣本不差,弥陀是释迦。问我还乡路,日午坐牛车。”说完,跏趺而坐,安然圆寂。后来人们将他安葬在杏花村里。

这个传说主要是宣扬王阳明与周金和尚的两首偈立意高深,二人的偈都写得都极具有禅意,参透了人生的玄机。这个通脱高僧最后守在杏花村里,是村人的一种安慰,他的墓也成了村里供人瞻仰的一处景点,人们可以从他的传说中得到人生的启示。

在村北湖山的北麓,也有一座觉源和尚的墓。觉源和尚本来是岭南人,明代万历年间,作为行脚僧,来到池州,在贵池城内的祝圣寺里修行。他独自坐在一个龛子里,常常连续十多天只喝点水,却不吃任何东西。有一天,他向庙里的和尚一一告别说:“我十三日就要走了。”师父们以为他又要行脚到别处去,都没有在意。当那一天到来时,大家看见觉源和尚趺坐、圆寂于龛中,才明白他原来是一个高僧。师父们将他葬在湖山上,建了一坐僧塔来纪念他。

这两则传说都意在说明,高僧因为参透了生于死,对自己的死期都是看得很通透的,这种观念在古代社会是一种普遍的民间信仰。

3 文学作品的来源

《杏花村志》中所载诗文出自何处?或者说,这些诗文是编者郎遂从何处所得?通过对志书的通览和爬梳,不难看出,诗文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从史籍或者是地方志中所得,二是从前人或时人的别集中所得,三是与编者相唱和的作品。后编的《杏花村续志》也大体如此。杏花村诗文这三个来源,两志的共同特点是,第三个来源点有最大的篇幅,这也与编者广泛传播、用心搜罗、甚至故作唱和而混为史料之举不可分割。

《杏花村志》在开首提供了一篇《考据书目》,一共录有92种103部著作。这一百余种书籍,为一部村志提供材料,可谓丰富。既然书目非常明晰,可见编者是亲眼目暏的,不能说均能据为己有,但借观、抄录当是必定的。可是,这些书目只有11种录有简要注解,其他92种书籍均没有提供版本、作者信息。有的是流传甚广的书,没有注明版本的必要,但地方上一些文人的诗集,还是很有必要作一个信息交待的,因此甚至让人怀疑编者是否对这些所录书籍都真的过目了。当然末尾的12种一定是很清楚的,因为那是编者自己的作品,不过这些书籍肯定不是都有刻本的,有可能大部分是抄本。

第1-26种均为历史与地理著作,主要引录其中关于池州的历史地理信息的。从第27种《唐诗纪事》开始到第91种多为唐宋元明清文人诗文作品,其间混有《万姓统谱》、《五灯会元》等杂书。而后所补的 《还朴堂撰著书目》12种乃为作者个人著作。明以前作品,应是取其印本,清初或同时作品,应是抄本居多,而最有价值的部分应该就是这些不为一般目录学著作著录的作品集子。

两志所载文学文献,一是出自明清之交的诗人别集,一是来池游历的文人相互赠答之作,一是当地文人的作品。《杏花村志》和《续志》中都有相当一部分是与编辑者相唱和的作品。这些诗文,主题集中,均为咏诵与杏花村相关的景点,被搜罗成一集。而民间传说则是作者根据村中口耳相传的现实材料记录下来的。

4 文学遗产的价值

两部《村志》采录了这么多文学作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将之搜集成册,传之后世,那么它们的价值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4.1 文献价值

贵池杏花村之所以青史留名,而其它杏花村在历史上只不过一闪即逝,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个就是始作俑者官员兼诗人杜牧的诗意探寻,第二个原因则要归功于清代初年和民国初年两位乡人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杏花村志·凡例》有一条:“康熙甲寅(1674年)春月起稿,距今乙丑(1685年)仲夏,授梓成书”。可见,郎遂以十一年心力修成《杏花村志》,及时保留了许多第一手史料。这些史料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康熙初年的村庄格局与文物留存的描述,第二个部分是对历代文人题咏杏花村作品的搜集与归类。第一类文献是非常珍贵的,否则我们今天很难知道这一小片山水在历史上曾经的繁荣,第二类文献则构成了对杏花村的诗性塑造,没有这些文学作品,我们将无从品味、追慕、咀嚼杏花村的甘甜。

在郎遂的那个时代,文献资料的获得是非常艰难的,而且他本人也只不过为地方上一个名声不显的文人,描画一份村落文化地图是容易的,但要全方位地搜集到这么多文学作品是有相当大难度的。即使今天文献资料检索方便,若没有郎遂的筚路蓝缕之功,我们要编成这么一部文献资料集,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许多文人的资料今天都已失传了。

而胡子正在郞遂之后230年,细心搜罗,得诗文一卷,也弥足珍贵。也许他搜集得还不够全,但关心杏花村的最大人群应该还是杏花村里人,而这些地方文人的作品是很容易流散的。从胡子正到如今又过了100年,这百年间题咏杏花村的风雅之事从来没有停止过,可是我们并没有发现一部搜集整理好的诗文集存世。1949年之前,一定有相当数量的旧体诗在吟颂杏花村,1949年之后,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各种体裁的杏花村诗文作品已相当可观。但像郎遂、胡子正这样以个人之力广搜文学文献之举已经消停不继,这百年间的杏花村文学文献正有待查考。因此,我们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杏花村文学文献的重要价值之所在。

4.2 认识价值

杏花村文学作品的认识价值也是非常明确的,虽然这些作品只不过是一些文人面对杏花村的个体咏叹,但其字里行间均透露了那个时代、那个地点、那些文人骚客的社会历史心理信息。

认识价值可以分解为:(1)文人在杏花村里的交往情况。这是历代文人活动的通则,相互之间就山水之情抒发感慨,惺惺相惜,互相唱和。(2)诗文对杏花村景点的确认。诗人经过某处景点,触景生情,借题发挥,在这一层主旨之外,却也为后人指明了此处景点的存在方式与内涵意蕴。(3)志书编辑者的编辑过程。因郎遂与胡子正在两部志书里都留下了表明自己编辑志书的志向、邀请朋友为其作诗写序以及相互唱和的作品,这就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些作品其实还包含着志书编写过程的信息。

4.3 传播价值

《杏花村志》编辑完成后,于康熙二十四年刻印出版,这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文献复印行为。一个文件一旦复制了很多份,就会不胫而走,传播四方。《杏花村志》印了多少册,印好之后送给了哪些人,是否形成了商业价值,我们都不好判断了。但这部书是确凿无疑地传开了,不仅在刻印后,而且在刻印前就已在朋友圈子中传读了。郎遂编好草稿后,携带着它走四方,每到一处都会寻找机会、邀请名流为之题序,而题序者自然要将其手稿阅读一遍,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传播。

《杏花村志》在乾隆年间被搜入了四库全书编辑馆,后被录为存目类书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明确地记载这本书是“浙江巡抚采进本”,可见在乾隆年间此书已在浙江民间传承了。而今仍然保存了几份此书的样刊,也是该书刻印后,传向四方、得以保存的明证。

而在传播过程中,文学作品的传播会更具有魅力。外地人对杏花村景点是陌生的,若不亲历其地,很难产生亲和感。但文人对诗文作品非常敏感,读到别人的尤其是朋友关于杏花村的好诗,总会技痒难耐,于是和上一首或几首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诗人间相互唱和就是一种文学传播的好形式。相互唱和的诗人不一定都在一个酒席之上,有的相距甚远。有许多外地的官员、文人来到杏花村,受到感染,当他离开此地后,就会有一些怀旧的心情需要打理,于是杏花村就像一粒文化种子,随着这些文人的来往穿梭,传播到远处,传承到今天。

4.4 美学价值

说到杏花村文学,一定不能忘记它们首先是一组主题鲜明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诗歌的美学价值是其作为文学作品的本质价值之所在。这些诗文作品主要都在吟咏什么呢?为什么要吟咏?是怎样吟咏的呢?

不容置疑的是,这些诗文作品只是围绕着一个主题,一个中心,那就是杏花村意象以及杏花村里的众多景点。从杜牧《清明》诗开始,杏花村就已经从地理概念升华为文学意象,拥有了自己的文学品格。此后的历代文人均从杜牧的这一层意旨出发、展开、延伸、变形等,总脱不了杏花村里的杏花、杏花的花色、杏花的凋落、杏花的象征意义以及村落、牧童、酒家、江南、春雨等,这个意象群共同营造出一份“杏花春雨江南”的美学境界。

他们用什么方式在那里吟唱呢?古代文人表情达意的最佳工具就是古体诗词,这些诗歌以格律诗为主体,篇幅最多,而和《清明》诗相类的七言绝句最为常见。词赋比较少,竟然还有一支曲子即王尔纲的《杏村醉雨》。文章体裁繁多,如制、敕、碑记、记、序、引、启、檄、笺、疏、赞、教、上梁文、墓志铭、祭文、书事等,令人眼花缭乱。文人们使用不同的文学手段来赞美杏花村,其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杏花村意象的美感令他们无法平静,只有通过不同体裁的摹写才能抚平他们被搅动的情绪,同时,既然有了这些传统的表达方式,为何不去尽情的采用,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4.5 民俗价值

杏花村文学作品产生于不同时代,诗文中所展露的时代气息不仅表现在历史文化背景上,而且处处都体现着不同时代的民俗印记。生活是民俗的海洋,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会在诗文中留下蛛丝马迹。

在杏花村文学作品中,我们能体会到历代官员与文人在闲暇时光,前去西郊寻胜的优雅生活,可以体会到他们拜谒昭明庙及各处寺庙时的虔诚与敬畏之情,可以体会到他们对历史人物传说的津津乐道,可以体会到他们在古人墓前的沉思,可以体会到他们面对平天春涨、茶田麦浪、西湘烟雨和白浦荷风时的舒畅情怀,这些都是生活的原生态,在现实视野中都已无踪可觅,但却可以借这些诗歌得以永存。

诗歌里反映的民俗内容表现在很多方面,生动鲜活。比如民间信仰,杏花村里有庙宇多座,有关帝庙、栖云庵,有供奉、纪念、祭祀昭明太子的西庙,昭明太子在贵池已衍化为地方保护神。比如生活方式,有杏花村演武场,为明清时期地方演练兵备之所,有黄公酒垆,乃时人饮酒之所。比如有窥园、丁家花园、焕园等私家园林,有各种纪念牌坊等等。比如前引的几则民间传说,则更能体现出民俗价值。

不仅作品里保留了许多民俗生活的内涵,就连作者本人也是民俗表演的主体,乡人郎遂也是一位诗人,他的民俗表现最为丰富。我们可以想象,他是如何走村串巷,寻访故旧;如何徒步寻芳,考察遗踪;如何奋笔疾书,思如泉涌;如何邮筒远寄,问道知音;如何抄写留存,联系刻印等等生活场景,这些都在他与朋友的作品中留下了丝丝痕迹。《杏花村志》卷十一竟然还载录了杏花村里他自家的“户牒”与“族系”,以及朋友吴非、陈元钟等人歌咏这些民俗材料的诗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 “至于郎氏族系亦附录其中,则并非志乘体矣”,其实这只是纪晓岚等学究先生的老生常谈。试想,如果没有两份民间资料,我们对明清时代民间生活就不会了解得这么细致。郎氏《户牒》是一份鲜活的民俗档案,可以穿越六百多年的时光,让我们回到洪武四年(1371年)的杏花村,感受那些饮食男女的生活起居和家族传承的谱系,真是不可多得的民俗历史资料。

注释:

①《论杏花村的文化属性》,《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3期。

②《南大语言文化学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06年第2辑。

③《第二届皖江历史与文学研讨会论文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重审杜牧〈清明〉诗案》,《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1]郎遂.杏花村志[O].康熙二十四年刊本,民国八年刊本。

[2]胡子正杏花村续志[O].民国四年印本。

猜你喜欢

杏花村池州文人
池州学院二级学院商学院简介
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
文人与酒
文人吃蛙
杏花村更新重建探讨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文人与石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不同出路
银幕上的《圣经》——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