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函电》课程改革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
2014-03-28孙金琳
孙金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经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6)
在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下,市场需要大批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性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外贸函电处理能力是外贸业务员岗位的职业特定技能,外贸函电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也需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
一、外贸业务员职业能力的构成
根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研究,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可以划分为三部分: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核心技能。其中职业特定技能和行业通用技能根据不同的职业和岗位有不同的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而职业核心技能,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8年所颁布的标准,共分为7个模块的内容,即与人交流、数字运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
按照上述职业能力的三部分,外贸业务员岗位的职业特定技能包括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市场营销能力、函电处理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目前研究对于外贸行业通用技能没有统一的说法,大多数研究认为外经贸行业从业人员都应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外贸业务员岗位也应当具备上述七项职业核心技能。函电课程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函电处理能力,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研究者和外贸企业都认为“非专业技术职业素养及其培养在提高外经贸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1]71。
二、《外贸函电》教学现状
(一)教材编写模式与内容陈旧
1. 教材编写模式陈旧。目前外贸函电的教材很多,但教材的编写基本以知识为体系、实践为附属的传统教材编写模式。以发盘这一单元为例,通常的教材编写即是第一部分先介绍发盘信的模式,第二部分列出一些例信,第三部分列出单元重点词组表达法,第四部分是练习。练习的编排也是完全以语言知识为体系:通常包含介词练习,词组汉英互译,句子汉英互译和信函写作。虽然教材按照外贸流程来编写,即建立业务关系、资信调查、询盘、发盘、还盘、反还盘、接受、签约、催证、审证、改证、安排运输、办理保险、处理争议,但全书例信的选择没有连续性,几乎没有教材的例信是同样两家公司从建立业务关系到一笔业务结束的函电往来,每一单元例信的选择都是关于不同的商品,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之间,这样很难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关于一笔业务函电往来的清晰思路,而容易使学生认为学习目标就是掌握词汇、语法和篇章,偏离了结合实际情况撰写得体信函的能力目标。
2. 教材编写内容陈旧。“外贸英语函电教材仍有大篇幅介绍电报和电传,但是事实上外贸业务的联络已经通过电子邮件和传真进行”[2]145。目前教材不仅内容陈旧,其信函的形式也没能与时俱进,“目前外贸函电教材内容仍然以传统的外贸信函作为学习样本,没有考虑电子邮件”[3]237的形式作为学习的样本。“传统信函中的有些格式,例如信头、日期、收信人名址以及相关格式已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自动生成三条信息,即收件人地址(To),发件人地址(From)和日期(Date)”[4]238,而且“电子邮件的用语有极大的随意性,其文字、语气更接近口语体”[5]238,外贸电子邮件的形式和内容也应当在教学中体现。
(二)教师教学受到限制
教材的编写思路体现了教学目标并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以知识为体系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层面,强调对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文化层面、素质层面和能力层面。选取以知识为体系的教材,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大多采用语法讲授法、翻译法。语法讲授法和翻译法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很难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不是特别好。而且,教师的语言观、课程观、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语言观通常有两种即“结构观”和“功能观”。结构观认为学习语言是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能够说出语音和语法正确的句子。而功能观认为学习语言是学习语言的社会功能,学会在合适的场合使用语音、语法正确的句子。持结构观的教师上课就会侧重词汇语法,忽略了结合实际情况撰写得体的信函的能力目标,而教师授课时追求“全、难、繁,……一味追求英语语言知识的语法正确性和表达模式化,脱离实际工作需要,降低与实际工作要求的联系”[6]107。学生只是“记下了大量孤立的词汇,不了解中西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差异,也不懂得如何组句成章以实现语言的情景交际功能”[7]93。课程观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课程以知识为体系,实践是附属,一种认为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体系,知识是附属。教师的课程观会影响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知识为体系的教材和语法翻译教学法也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实现培养职业能力的目标。
综上所述,目前外贸函电课程教材的编写、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语言观、课程观和选取的教学内容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外贸函电课程亟待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三、《外贸函电》课程改革建议
(一)打破传统的教材编排模式
外贸函电课程的教材需要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体系的编排模式,按照实际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来设计编写,知识由工作实际操作过程的需求引出,知识是实践的附属。例如每个单元有学习目标、工作任务、对任务的示范操作、相关知识和能力实训。全书设定一个详细的仿真的背景并贯穿始终,学生在该背景中扮演外贸业务员角色且贯穿始终,全书所选例信是学生所扮演角色所在公司与另一家公司从建立业务关系到一笔业务的达成的所有信函往来。“大量采用涉外企事业单位业务往来的真实材料,打破教材条条框框”[8]154。以建立业务关系这一任务为例,学习目标是学习开发客户,撰写建立业务关系信。带着明确的目标,学生就很自然地想要知道怎样开发客户,怎样写第一封建立业务关系信。在示范操作部分,介绍开发客户的渠道,并给出例信。这样的编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效果比直接呈现知识要好。能力实训部分可以设置另一个仿真的情景且贯穿整部教材,这一部分就是课后练习,但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会明确学习的目标是提高撰写函电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词汇、语法和篇章。
除了以实际工作来编写,外贸函电教材的案例也应当选取外贸公司的实际业务函电,并且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呈现,且电子邮件的外观样式也要仿真。另外“外贸函电的教学中可以深度扩展教材内容,把企业文化因素注入教学内容”[9]62,增加国际经贸知识、跨文化交际、外贸职业道德等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技能。以工作过程为体系所编写的教材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职业技能的养成和提高。
(二)强化教师任务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选用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体系的教材,每个学习任务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产生认知需求。教师可采用模拟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和实训教学法等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研究者研究发现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授信函之前给学生布置撰写信函的任务,“以输出任务为先,促使学生产生认知需求,这样的学习效果要远大于直接向学生提供课文输入的学习”[10]51。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采用实训教学模式后,结果显示学生的外贸函电考试成绩显著提高”[11]87
教师自身要保持终生学习,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语言观、课程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当局限于教材,而应当根据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补充关于世界及中国外经贸形式和发展趋势、跨文化交际、外贸企业文化、外贸职业特征和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知识,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另外政府、高校和企业也应当相互配合培养双师型教师。
综上所述,外贸函电处理能力是外贸业务员岗位职业的特定技能,外贸函电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以知识为体系编写的教材和以词汇语法讲授法、翻译法的教学方法未能有效实现提高学生函电处理能力。外贸函电课程教师应当更新自己的语言观、课程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采用以工作过程为体系编订的教材,使用实训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正华,陈贤慧,覃娜.培养外经贸高职生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71-74.
[2]李雯艳.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45-146.
[3][4][5]李丽.外贸电子邮件的语篇特征与外贸函电教学[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37-240.
[6]许力.构建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核心的高职《外贸英语函电》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研究,2009,(11月中旬):107-109.
[7]倪伟清.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5):91-96.
[8]杨楚欣.高职院校外贸函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154-155.
[9]房丽军,谢冰.高职外贸函电教学与外贸业务岗位对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8):62.
[10]王丽霞.高职外贸函电任务型教学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4):50-51.
[11]王玮韦.外贸函电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