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思想的行者
——略谈校长的文化使命
2014-03-28蔡淑卉
■蔡淑卉
做一个有思想的行者
——略谈校长的文化使命
■蔡淑卉
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领头人,要思考的问题很多,下面我着重从校长的文化使命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
1.以愿景来吸引人——构建学校愿景文化
九十多年前,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以经亨颐为首的春晖人创生了“人格自尊,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的共同愿景,吸引了众多名师,夏丏尊、李叔同、丰子恺、朱自清、叶圣陶等人都成为了春晖的教员。璀璨群星使得春晖成为中国现代中小学的典范,它的影响绵延至今。
学校教育需要激情,需要教师对教育全身心的投入和无私的奉献,这种要求靠简单的管理和制度是得不来的,应孕育在学校愿景管理之中。如果说校长是领导学校的灵魂人物,共同愿景则是学校文化之魂。一个优秀的校长首先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在不断反思学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能够正确指引学校发展的愿景,并且要以自身的垂范导引教师接受并深刻理解自己所信奉的教育理念,从而转变成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将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发展规划之中,落实在学校的计划之中,实施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和育人活动中。
2.以制度来约束人——构建学校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从本质上讲,每个人都有为社会作贡献的愿望,都有积极上进、争当先进的进取心理,但人活在大千世界,是有情有欲、有血有肉的,惰性是人性中最大的天敌。用制度来约束,才会制约惰性,才会抑制人们思想上出现的“落伍”行为。此外,中国人自古“不患穷,患不均”,用权力管人,容易感情用事甚至仗势压人,而以完善的民主的制度约束人,方能彰显管理的公平,确保学校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良性运行。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制度的优质生成,此项工作的着力点主要是对于制度文本的完善,打造的是静态的“文本化”的制度文化;二是确保制度的高效执行,此项工作的着力点主要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打造的是静态的“人文化”的制度文化。制度生成是基础,制度执行是重点也是难点。
3.以关怀来凝聚人——构建学校关怀文化
教师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良心活”,投入还是不投入,多投入还是少投入,很难用制度规范和衡量。因此,凝聚人心才是保持学校活力的良策。
(1)信任是前提。校长对教师的信任,是学校能否产生凝聚力的基础。信任可以提高非权力性的影响力。他的潜在力量不仅在于能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教师能充分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了学校的主人,以主人翁的态度群策群力办好学校。校长对下属的信任,能融洽关系,拉近感情,使人产生愿意与校长同舟共济的情感。
(2)赏识是动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性中最深切本质就是被赏识的渴望。”任何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渴望别人的认同与赏识。在校长财权极有限的今天,我们无法采用重赏之下必有猛师的狠招,至少要多一点对教师工作的精神认同。赏识教师,也许教师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3)双赢是根本。让每一个教师把教育当作事业,这是我们的期待,却无法强求。我常常会听到身边的校长抱怨老师境界不高,热情不足。殊不知,很多老师认为她是没有义务一定要为校长排忧解难的,所以智慧的校长要构建双赢文化。简单说就是除了要求教师达到学校的要求外,还需要更多地顾及教师的利益,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要善于给教师提供充足的机会来满足其个人发展专业、爱好的需要。让校园不仅仅成就学生,成就校长,也能成就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唤起教师的归属感。
4.以环境来熏陶人——构建学校环境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校园建筑风格、绿化美化的环境、自然景物的特色、现代化的设施等。具有生命力的环境文化对人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国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文化环境熏陶人的经典范例。
作为一名校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绝非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在办学条件受各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我依然愿意做一个有思想的行者,做一个执着教育的追梦人,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作者单位:武汉市钢城二中)
责任编辑 吴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