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困境与出路

2014-03-28羊悦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志愿价值观大学生

羊悦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困境与出路

羊悦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基于对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困境的分析,认为要推进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需要坚持文化塑造、动力提升和创新发展三大策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核心路径,完善以健全项目管理和协同发展体系为内容的管理路径,实施以完善激励评价和运行机制为内容的保障路径。

高等教育;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机制,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进家庭。”①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积极参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理解和分析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存在的困境,提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策略和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现实困境

(一)资源与投入乏力是发展屏障

高校志愿服务事业不同于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它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志愿者资源的丰厚“储备”是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优势,但志愿者资源又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在社会舆论、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又显得“不足”和“乏力”。当前,人为因素仍是志愿服务组织获取资源与投入保障的主要解决渠道,人为因素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志愿服务事业所需要的资源不确定性增加,存在较大的波动性。根据调查,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中,相对较为稳定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资源与投入有相对稳定的保障,但是一些学生根据意愿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组织存在资源紧张与投入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如组织随意性、目标趋同性、经费单一性等。而根据对比分析,在影响因素中经费因素和资源因素又起到最主要作用,严重制约着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和品牌化发展,很多好的项目往往因为资金投入不足而宣告“流产”,很多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又往往因为好的项目被“流产”而逐渐失去做好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的信心。

(二)机制与组织建设缺失是发展束缚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是在高校共青团组织领导下的学生组织,其组织性质主要以“学生社团”的身份呈现,如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爱心社等。因此,志愿服务工作要在高校共青团各级组织的“赋权”范围内开展,无论是活动的资金支持,还是活动的方案制定、组织、实施。由于“赋权”所产生的是“学校行为”,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行为”,进而出现“被志愿服务”的现象。高校志愿服务机制与组织建设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保障性机制的缺失,如经费保障不充足、制度保障不完善、人员保障不连续、组织保障不到位等;二是组织建设机制的缺失,如志愿组织缺乏民间活力、志愿者管理缺少动力、学习培训缺少合力等;三是创新机制的缺失,主要表现在项目设计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力度不足,不能将传统项目深化和创新项目长效化。

(三)内容与项目供给失衡是发展短板

内容与项目是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高校志愿服务的内容和项目更是承担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导向和精神引领功能。内容与项目的供给直接影响着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教育引领效果。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上投入的力度较大,在关爱行动、交通文明、生态环保、赛会服务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关注和投入。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如一些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团队在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存在“头重脚轻”的现象,例如在活动宣传、过程组织和取得效果方面,往往比较倾向于活动的发起和宣传,在内容质量和项目选择上则没有做过多的论证和考虑。志愿服务项目除了统一组织的服务重大活动的项目有明显的成效外,其他一些志愿服务项目明显缺乏生命力和活力,缺乏科学性、实效性和长效性,难以常态化和长效化。

二、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策略

(一)文化塑造策略

高校是深化学雷锋活动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坚持用先进文化育人和塑造人,是推进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决反对“四化”思潮的错误引领。高校率先推进志愿服务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公民社会”视野下,志愿服务文化主要体现为服务他人、完善自我的理念。只有当志愿服务并不仅仅表现为一次爱心行动,而是升华为社会精神、社会文化,当全社会能正确认识到志愿服务的价值,能够充分给予志愿服务者以尊重,能够同时回报志愿服务者以感谢、关爱与互动,志愿服务才能得以常态化,健康地延续与发展[1]。文化塑造策略主要包括:一是文化宣传。文化宣传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志愿服务是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参与社会管理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制,同时也是一种生活风尚、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二是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从多方面、多渠道引领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江苏理工学院开展的“七彩丝带”行动,“七彩丝带”行动按照分类引导,看板管理,项目统筹,团队发展,塑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途径,设计和开发品牌LOGO、微电影,发挥志愿服务基地、道德讲堂基地、“四点半课堂”等平台功能,有效发挥活动“微行动,大价值”的积极作用;“七彩丝带”行动主要包括“生态环保绿丝带”行动、“活力青春橙丝带”行动、“文明修身黄丝带”行动、“关爱助困蓝丝带”行动、“实践成长紫丝带”行动、“健康公益红丝带”行动、“美丽佳人粉丝带”行动。“七彩丝带”行动开展以来,全校共成立40个项目团队,开展200余次“七彩丝带”行动,累计参与人次达1万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文化载体。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建立志愿服务文化宣传平台。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标志系统,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的文化产品供给形式,丰富志愿服务文化产品内容。

(二)动力提升策略

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需要内在动力的驱动和外在动力的推动。完善以激励评价机制为核心的动力提升策略是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是促进大学生从“要我志愿服务”向“我要志愿服务”改变的策略之一。完善动力提升策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政策动力。提升动力机制的关键是要有合理的政策作为导向,这种导向就是要以“政策措施”引导大学生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提升自身精神内涵的一门“必修课”,高校志愿服务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将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推优入党等因素纳入志愿服务评价体系。二是精神动力。建立健全精神动力激励机制,深化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机制的融合,积极开展优秀志愿者、杰出志愿者等评比,开展“我的青春故事”“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典型宣传活动。三是物质动力。物质动力的提升主要是从学生这一群体的实际出发,在交通补贴、物质激励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考虑。

(三)创新发展策略

高校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根本策略在于创新,出路在于创新,要做到“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的根本转变。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创新策略涵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平台载体创新等。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存在“短期”多于“长期”,“形式”多于“价值”等现象和困境。因此,“创新”是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核心方向,是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根本策略。创新发展策略主要包括运行机制创新、组织管理创新、互动机制创新、平台载体创新、激励评价机制创新等方面。如,江苏理工学院在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工作中,实施“1+X+Y”的项目团队机制,即“1”个品牌,“X”名团干,“Y”项子行动,促进了志愿服务活动团队力及项目化发展。同时,又实施开展“协同管理”模式,即实行志愿服务活动与社区、企业、单位的协同,切实做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长效化。

三、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路径

(一)核心路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要通过志愿服务引导大学生实践“三个倡导”基本内容。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根本就是要通过志愿服务这个有效载体实现核心引领和育人发展的目标,核心引领就是引领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坚定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育人发展就是通过志愿服务引领大学生自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成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根本是培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进而锻炼自己、弘扬精神。通过志愿服务这一“媒介”引导大学生树立“三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需要充分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意愿,促进其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就必须反对全球泛滥的新自由主义,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志愿服务的全过程。

(二)管理路径:健全项目管理和协同发展体系

项目管理指的是用于计划、评估和控制工作活动的一套技术方法,通过这套技术方法按时、按预算、按规范达到工作活动的理想效果,它包括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和结束过程。对志愿服务进行项目化管理,主要特点是在立项、资金筹措、执行、管理、评估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上都可以制定具体的标准,进行量化评估,并明晰项目分工和责任。志愿项目的临时性和独特性的特征,吸纳了大批新志愿者的参与;志愿项目的时限性则保证了项目的更新,实现了志愿者随着项目的更新而不断地滚动流转,使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是有效开展志愿服务的“润滑剂”和“助推器”,运用科学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不断开发和实施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实效明显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的项目管理,一般包括立项、资金筹措、招募、培训、执行、管理、评估、激励、总结等基本过程,其特点在于对于以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可以制定具体的标准,进行量化评估,并明晰项目分工和责任。如江苏理工学院团委在志愿服务项目管理过程中引入了“项目招投标”制度,采取“谁投标,谁负责”的办法,学校团委主要负责监管,执行“甲方乙方”的项目管理模式,很好地促进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所谓协同发展,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健全高校志愿服务协同发展体系,充分利用多方社会资源和平台,弥补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在资源、平台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建立健全高校志愿服务协同发展机制,建立“志愿服务协同发展中心”以更好地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高校要构建志愿服务理论教育和实践平台,立足社会需求、贴近社会需求,依托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组织管理体系,协同开发设计优质志愿服务项目[2]。

(三)保障路径:完善激励评价和运行机制

推进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建立常态化和长效化的志愿服务发展机制,有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不断完善保障措施,使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取得的经验、成果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完善公平公正的激励评价机制、完善畅通高效的运行机制是根本保障。基于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现实困境,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在完善激励评价体系方面,可以尝试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来保障志愿服务的有效开展。同时,实行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星级评价机制,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综合测评和评优评奖的范畴,激励志愿服务行为,既让志愿者承担义务,更要保障志愿者权利。在完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方面,需要从经费保障、管理制度、运行模式、评价模式等方面制定出符合高校志愿服务发展实际的规章制度。应该建立科学的志愿服务体系,不能把简单的现场志愿服务结束作为整个志愿服务的结束,应该利用各种形式及时帮助志愿者克服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各种类别的志愿服务协会可以利用开展“服务后期小组”的方式进行总结;学校也应建立同班导师队伍,对志愿服务过程进行总结[3]。

注释: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http://cpc.people.com.cn/n/2013/1223/c64387-23924110-5.htm l,2014年7月10日。

②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2014年第2期,第21页。

[1]陶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志愿者成长的制约因素及培养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26-28.

[2]王锐兰.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的应然、实然与或然[J].江苏高教,2012(6):135-138.

[3]蔡建淮,李荣志.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南京N学院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1(3):55-57.

责任编辑:庄亚华

D297

A

1673-0887(2014)05-0110-04

10.3969/j.issn.1673-0887.2014.05.24

2014-07-28

羊悦(1982—),男,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志愿价值观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我志愿……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大学生之歌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