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化改革让外来人口更好融入城市
2014-03-28◎青舟
◎ 青 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已经成为城镇化发展中最为显著的人口现象。城市外来人口主要是指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人,具体讲就是指那些现居住在城市半年以上但其户口登记仍在外地的人口。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10年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2亿,约占当年总人口的16.5%。据预测,2050年流动人口规模将进一步增至3.5亿左右。如何使外来人口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尽快融入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
但是,当前外来人口融入城市却面临着一系列乱象: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利用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政策法规落后,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特别是由于极其特殊的历史原因,产生了与户籍挂钩在一起的“市民权”问题,由于在传统城镇化中存在着重物轻人,重增长轻服务,重速度轻质量等问题,推进人的真正城镇化遇到了巨大的体制机制障碍。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同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改革,促进外来人口更好融入城市,真正形成支撑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基础。
怎样更好地促进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既有现实紧迫性,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最重要的是逐步消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加快制定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规划,推进户籍和居住证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市居民,引导形成合理的人口城乡布局。将外来人口市民化作为衡量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指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人口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逐步完善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机制,进一步实现城市外来人口的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和文化交融。
同时,还要构建以落实外来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政策体系,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开展经济社会各项政策社会融合效果评估,研究提出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政策框架,制定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行动计划。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建立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要求,建立分层、分类、有梯度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加强流动人口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确立支持流动人口家庭团聚的社会经济政策导向,制定有利于保护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权益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城市流动人口家庭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