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丹寨:三项措施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2014-03-28陈贵旭,潘贵荣,刘世会

财政监督 2014年9期
关键词:厘清行政村三资

贵州省丹寨县农村集体 “资金、资产、资源”以“收进一个口袋、支凭一支笔头、中心一套账、审计全程跟进”为抓手,加大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督审计力度,确保“三资”在“阳光晾晒”,牢牢扎紧农村“钱袋子”。

一是强化“三资”厘清工作,确保监管到位。将农村集体“三资”纳入全县反腐倡廉“阳光监管”总体规划,县财政、监察、审计、农业等部门深入全县161个行政村开展清产核资的审计工作,以农村集体会计账为依据,采取“以物对账、以账对物、账实相符”的方式,全面清点资产的品种、规模、型号、数量,查清资产资金的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采取实地勘测丈量的方式,查明资源实际数量及其权属,彻底对“三资”的账内外、库内外、村内外全面厘清“三资”,做到不留死角、不重不漏的同时,及时在公示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三资”厘清的真实性。

二是发挥职能作用,确保管控到位。充分发挥乡镇就地就近的监管职能,围绕管住资金使用权、资源处置权、资产管理权和审批服务权,建立登记台账,健全管理制度,并实行“村财乡管”、“村事乡助”,加大对农村资金收付监管、资产处置管控、资源整合调整的全盘跟踪,确保“三资”规范有序、经营有效、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常态化监管到位。针对部分村村务监管工作中出现弱化、同化、异化等因素,制定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和办法,依托民生资金电子动态监管系统,创建农村集体“三资”公开平台和服务平台,将161个行政村的集体“三资”管理纳入监管网络,实行集中管理、全程监控,确保“三资”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发挥保值、增效、增值的杠杆作用。

(陈贵旭 潘贵荣 刘世会)

猜你喜欢

厘清行政村三资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厘清“浸没”“浸在”
厘清概念 “能”“能”不同
化繁为简 厘清关系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帮你厘清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并村重在并心
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