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门决算账表一致性核查情况分析与对策
——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

2014-03-28邹祥利朱白冰

财政监督 2014年9期
关键词:财政部门核查报表

●邹祥利 朱白冰

部门决算账表一致性核查情况分析与对策
——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

●邹祥利 朱白冰

根据财政部和省财政厅部门决算工作的部署,湖南省衡阳市本级2012年在全省市州率先开展了部门决算核查和批复工作试点后,2013年,市本级以继续开展部门决算账表核查、全面批复部门决算和准备公开部门决算为契机,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日常会计核算,强化财政部门履行决算工作的职责,为部门决算公开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一、基本情况

衡阳市2013年全面开展部门决算账表核查和批复工作,2014年将根据“预决算同步公开”的原则启动部门决算公开工作。

(一)主要做法

1、分步实施。衡阳市本级部门决算核查和批复工作按照 “核定部门收支、强化财政审查、规范预算执行”的原则,分步进行。6月份,预算单位自查;7-8月份,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科室普遍核查;9-10月份,国库科、监督检查局联合组织重点抽查。10-11月份,在部门决算核查工作基础上,参照财政部、省财政厅“谁批复预算,谁批复决算”的模式,国库科牵头组织各部门预算管理科室按照统一的格式批复预算单位2012年度部门决算。

2、组织人员。根据衡财监【2013】269号文件要求,为确保部门决算核查工作顺利完成,成立衡阳市财政局部门决算核查工作小组。

3、确定对象。2013年,部门决算核查工作小组对市法制办等20家市直单位开展了2012年度部门决算账表一致性重点核查工作。

4、核查内容。2012年度部门决算核查主要内容:“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2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 07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9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11表),“资产负债简表”(财决12表),“三公经费”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表(库补02表)等。其中重点核查部门收入中的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上年结转和结余,部门支出以及年末结转和结余,“三公”经费支出等。

5、认真整改。部门决算核查中若出现账表不一致的情况,预算单位必须查找原因,进行调账或调表,整改到位。财政部门根据部门决算核查的结果,在调账或调表的基础上,按单位的真实数据进行决算批复,并详细说明情况。预算单位如果调整了结余数据,应在编制2013年度部门决算报表时按决算批复数进行结转,并在报表说明中说明情况,附报表一同报送,保证2013年度部门决算账表一致。

(二)主要特点

1、领导重视,组织有力。为确保2012年度部门决算工作顺利完成,衡阳市财政局国库科多次向局领导专题汇报部门决算核查、批复和公开工作,争取领导的重视;成立衡阳市部门决算工作联系小组,严格按照部门决算工作方案和时间安排,分部门分阶段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召开全市和市本级决算工作布置会并进行培训,多次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决算工作经办人员参加座谈,认真研读相关文件,学习新形势下的部门决算工作特别是部门决算公开工作的要求与政策,督促各相关科室和县市区财政局按时按质完成部门决算核查与批复工作。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一是在近几年的部门决算工作布置会上,通过认真分析新形势,强调部门决算核查、批复与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增强部门决算经办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二是在市财政局部门决算工作座谈会上,通过分析部门决算核查、批复与公开三者的关系,即决算核查是决算批复的基础,依法批复决算是决算公开的前提,要求作为部门决算批复主体的财政部门,要认真履行决算核查和批复工作职责。三是在开展部门决算核查工作时,强调预算单位是部门决算的公开主体,要对本单位公开的内容负责,要努力提高部门决算工作质量,为下阶段部门决算公开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制定方案,明确职责。部门决算工作历时长、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业务性强,需要全体编报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必须制定详细的部门决算工作方案和时间安排表,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市财政局是本级财政预决算、汇总“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的主体;市直各预算单位是本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的主体。财政国库部门负责部门决算的牵头组织、部署、培训以及汇总、分析、上报等工作;财政各部门预算管理科室负责归口管理单位决算报表的收集、审核、汇总、核查与批复等工作。

4、认真核查,依法批复。市本级部门决算账表一致性核查工作采取单位自查、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科室普遍核查、财政国库部门联合监督检查局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首先,预算单位作为部门决算编报和公开的主体,认真进行自查,对部门决算报表和财务账簿进行反复核对,确保账表一致、账实相符,并配合财政部门开展决算核查工作。其次,财政部门作为部门决算核查与批复的主体,到单位实地查看账本、会计凭证等,核实部门决算账表是否一致、是否规范,并根据核查结果依法批复部门决算,维护部门决算工作严肃性。

5、加强指导,规范管理。通过部门决算账表核查,重点对各预算单位2012年度部门预决算收支余情况、资产负债情况、人员机构以及会计基础工作等情况进行了核查和了解,发现了不少以往单纯依靠单位上报决算数据进行审核所不能发现的问题。同时,通过与受检单位面对面沟通与交流,指出单位在日常核算和决算编报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单位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有效提高部门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实践证明,财政部门开展部门决算核查与批复,既是对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一次监督检查,也是一次上门指导和“一对一”培训,受到被检单位的普遍欢迎和一致肯定;不仅强化了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财务监管的职能,规范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也进一步凸显了部门决算在改进部门预算编制、规范预算执行等方面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预算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部门决算核查工作小组重点核查的20家单位情况来看,只有7家单位的财务账簿与部门决算报表数据完全一致,占35%。大部分单位存在“账表不一”和“调表不调账”现象,有的单位年末结余数账表不符,需追溯到2008年甚至是2005年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移交时点。具体体现在: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一是会计制度使用不当。个别行政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导致账表不符。二是错误使用会计科目。有的单位随意设置 “专款收入”等一级会计科目,有的单位混用、错用会计科目。三是对银行账户疏于管理。有的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仍留存银行账户,而银行存款余额上下年度没有变化,单位也未与银行对账。四是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核查发现,有2家单位未打印2012年度纸质会计总账和明细账,有3家单位未生成、打印会计报表,部分单位的会计报表只有年终结转以后的资产负债表,未生成结转前的资产负债表。

2、财务工作和人员不受重视。大部分单位的财务人员只是事后记账,对经费支出的真实去向和用途并不知晓,无法将单位的经费支出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分别进行核算。有些单位的财务人员是兼职的,甚至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的财务人员身兼数职,年底事情多,没时间学习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对决算报表填报口径了解不够深入,随意拼凑罗列决算数据,敷衍完成决算编报。

3、日常会计核算不规范。一是会计科目设置有误。有的单位没有区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混淆填报或将所有支出都作为基本支出,人为造成基本支出水平偏高;有的单位未按政府收支功能分类科目和经济分类科目进行辅助核算。二是会计账务处理有误。部分事业单位未进行年终结转账务处理,收支科目未结转到结余科目,也未进行结余分配,造成年终会计报表的收支科目未清零;部分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对“其他资金”确认时间有误,造成收入虚增。

4、部门决算账表不符。一是部门决算数据不真实。存在科目间随意调剂、拼凑数据现象,没有真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二是部门决算口径反映不完整。有的单位未反映上级、本级其他部门的拨入经费,有的单位甚至未反映收支结余。

5、会计电算化水平不高。部分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陈旧,功能缺失,有的甚至不能生成会计报表,不能打印账本,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个别单位还是手工记账。

(二)财政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严重脱节。一方面,财政年初预算安排不足,与实际需要相差很远,难以保障单位正常运转,致使单位将项目经费挪作公用经费的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大量财政拨款通过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下达,部分单位的非财政拨款收入以及上年结转收入未完全纳入部门预算等原因,造成部门预决算间差距很大,部门预算“刚性”不足,缺乏约束力。此外,财政多年前出台的差旅费标准、接待费的限额比例等政策,已严重不符合当前实际,单位财务无法执行。

2、财政对单位财务监管职能弱化。一是对专项资金重分配轻管理。部门预算管理科室普遍存在一个错误观念,认为财政安排给单位的基本支出有缺口,单位挪用专项资金是迫不得已,因此对单位专项经费的使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很多项目资金下达到单位后就脱离了财政部门的监管。二是对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监管乏力。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财政未出台新的行政事业单位报表格式,大多单位也未向财政报送财务月报表。另外,部分科室人员认为到单位去不能解决单位的经费问题,因此很少到单位过问财务情况,更谈不上财务监管了。三是财政部门近年来对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少,效果也不佳。

3、财政对单位的部门决算报表审核把关不严。部分科室在审核决算报表时只审核财政拨款数额,其他资金由单位自行填报,甚至未列入部门预算和决算,脱离了财政的监督。有的科室人员对报表业务不熟,对单位情况不明,错误调整单位决算报表,如将国库集中支付单位在“其他资金”户上的往来资金作为单位的“其他收入”,虚增了单位的收支;将对社保对象的抚恤金、医疗费等经费列入单位的基本支出,虚增了单位的基本支出水平;将基本医保经费从“社会保障缴费”中调整到“医疗费”等,不符合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使用要求。

三、相关对策

(一)加强部门预决算间的有机衔接

要让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必须编制好部门预算,建立健全科学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合理确定单位维持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的基本需求,均衡部门间公共支出水平;其次,要严格预算执行,减少预算追加,强化预算约束力,缩小部门预决算间的差距。第三,真实、完整、准确编制部门决算。这样,预算编制通过预算执行加以验证,预算执行的结果形成决算,决算经过反馈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形成 “预算→执行→决算→预算规范”的预算管理链,实现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的有机衔接,促进预算编制和执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加强部门决算工作

一是要规范部门决算工作程序,推进部门决算编制、核查、批复等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理顺决算工作各方面关系,完善部门决算考核评比机制,提高部门决算工作质量。二是稳步推进部门决算公开工作。按照“预决算同步公开”原则,拟公开15家市直单位2013年度部门决算、28家市直单位2014年度部门决算以及所有单位2015年度部门决算。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对部门决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部门决算经办人员工作责任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作为。四是要加强部门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充分发挥部门决算对加强预算管理和财政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单位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配备持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员。对无证从事会计工作人员,财政部门要严格依法进行处罚;加大培训力度,指导单位正确使用现行政府收支功能分类科目和经济分类科目,规范日常核算。财政部门组织会计人员培训要增强培训内容针对性,提升培训的实际效果;加强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真实、准确填报部门决算报表。

(四)加强对单位的财务监管

要明确财政国库科、国库集中支付局、部门预算管理科室和财政监督检查局在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和日常财务管理的工作职责,加大对部门预决算编制内容的真实性、部门预算的执行和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部门决算的编制质量等方面监督检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促使单位自主规范预决算编制和加强日常财务管理。■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财政局)

猜你喜欢

财政部门核查报表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LabWindows/CVI中Excel报表技术研究
从三大报表读懂养猪人的成绩单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财政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思考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