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与城市发展”学术圆桌会议综述

2014-03-28

城市观察 2014年5期
关键词:民办博物馆

◎ 李 钧

2014年8月28日,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举办“中国皇后号”首航广州23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特别组织了美方代表团博物馆界的学者、中美贸易后裔、清代广州十三行行商后人、广州市文博专家、中央电视台《海上丝路》纪录片摄制组等30多人,其中包括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顾涧清、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江滢河、美国费城海事博物馆馆长克里格·布伦斯、纽英伦华人历史协会总裁曾雪清、福布斯博物馆董事罗伯特·福布斯、中美贸易历史资深学者潘德明等,在广州开展了“博物馆与城市发展”学术圆桌会。会议围绕中美博物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城市博物馆的管理与经营、民办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博物馆之城”的认识和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系统和深入的研讨,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对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城市博物馆的发展需要创新经营管理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博物馆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和形象的代表。城市博物馆,在塑造社会文明方面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博物馆文化事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建有博物馆4165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354家,非国有博物馆811家。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博物馆传统的收藏和展示功能正面临着强劲的冲击,一味靠政府资助的运营模式更是受到了的挑战。城市博物馆要在保持其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前提下,既能与时俱进地发挥如教育、展览、观光、休闲等更多功能来适应当代社会变革,又能经受得住经济市场规则的考验,唯有在管理和经营上创新和改革。

如何创新城市博物馆的管理和运营,使其真正推动博物馆文化的发展?可以借鉴以史密森博物馆群为代表的国外发达国家的有关做法。美国博物馆通常是将自身作为一个“商业”运作机构看待,即使史密森学会属于一种半官方的机构,但其属下的博物馆却是由一个私人企业形式组建的独立董事会来管理的。这种现代公司制的经营模式,为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水平不好、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说,美国博物馆之所以从藏品的数量规模、建筑设施、公众服务到产业收入都走在了世界之前列,与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和手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城市博物馆可以成立独立的法人企业来参与各类经济活动,日常的管理经营活动也可以进入市场,按照工业化、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同样成为可能。

首先,城市博物馆要拓展多元化社会筹融资渠道。随着我国社会财富的日益积累,对文化的投入逐渐从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转变。而城市博物馆特别是民营博物馆往往面临着经营和后续发展上的巨大压力。同样,小型博物馆相对大型博物馆而言,在市场上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更大危机,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其资金来源渠道除了门票收入外,还包括政府拨款、各类纪念品销售、博物馆会员费、个人和社会团体的捐赠、专项基金运作收益、授权和特许销售费以及展览费等。

其次,城市博物馆要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博物馆的文物收藏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艺术源泉和文化宝库,而博物馆拥有对文物的开发版权,可以创新开发出蕴含独特内涵的文化商品。一般说来,博物馆所销售的纪念品都特立独行,具有“排他性”,观众在参观完展览后,只有到这家博物馆才能买到与之相关的纪念品。因此,博物馆要在文物藏品的研究、文物需求的分析、文物信息的提炼、文物载体的选择等方面下足工夫,才能创作出符合当代社会文化及审美需求的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

二、民办博物馆的生存呼唤完善政策法规

一是要依法明确民办博物馆的经营性质。经营是民办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国家尚未把博物馆经营这一世界性课题提到议事日程,在主观上尚存在误区,即认为博物馆作为公益事业就不可以经营。所以出现了民办博物馆的身份界定不明的问题。现行法律规定民办博物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使得其既不能像国有博物馆享受到政府财政拨款,同时又要缴纳税赋,甚至还要实行免门票制度,这实际上挤压了民办博物馆的生存空间。可以把民办博物馆定性为“民办法人公益组织”,允许民办博物馆开展多渠道的经营活动,以筹措运营资金,并受到法律和社会的监督,把运营的利润再投放到博物馆的发展中去。

二是依法确立民办博物馆的法律地位。民办博物馆相对国有博物馆而言,只是办馆藏品、经费来源和举办者不同,其办馆方向、藏品保护和服务目标等方面都是一致的。因此,我国要保障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享受同等法律地位,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在国家立项、政策扶持、土地使用、税费减免、银行信贷、从业人员职称评定、文物划拨、免费开放等方面与国有博物馆享有同等待遇。

三是依法制定各项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举措。政府相关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博物馆的专业指导,要积极探索民办博物馆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办法,通过法规、政策、标准、评估、督导等措施为博物馆的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提供服务。民办博物馆在技术准入、人员培训、陈列展览等方面要与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地位平等。国家要鼓励国有博物馆对民办博物馆的业务活动实施帮扶,要加强博物馆行业协会建设,制定行业规范,鼓励支持民办博物馆加入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等社会力量向民办博物馆提供捐赠。

三、 “博物馆之城”的建设要求厘清几点认识

一是何为“博物馆之城”。自2008年实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提出“博物馆之城”的目标。如2010年3月,古城西安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把西安建成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的发展目标,力争用3年时间,使博物馆的总数突破100家,形成富有西安特色的博物馆发展新格局。2012年,武汉市也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奋斗目标,到2016年,博物馆总量将突破100家。一时间,“博物馆之城”的概念在全国多个城市兴起,我国博物馆事业又迎来一次大发展机遇。正当全国多地掀起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热潮时,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目前存在认识上的一些错误,一些地方政府只片面追求博物馆的数量,忽视了如何提升博物馆质量的问题,导致一些博物馆只有牌子和空壳子,没有藏品,服务社会的水平也低下。应该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之城”不仅应具有一定数量的博物馆,而且博物馆的分布要合理、种类要多样、藏品要丰富、体系要完善、教育服务水平要高。

二是如何建设“博物馆之城”。首先要注重传承,在继承中寻求发展。目前,很多博物馆大多数是依托文物古迹而建成的,可谓“遗址类”博物馆,算是传统的综合、历史、艺术等类型的博物馆。因此,就博物馆的功能而言,这些博物馆纪念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博物馆的基础设施总体水平难以提高,配套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博物馆在展陈、教育、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功能难以获得很好的发挥、服务公众的能力难以提升。因此,建设“博物馆之城”要在保护和利用现有文物古迹的同时,注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力提升博物馆的基础设施水平,尤为重要的是要将博物馆为公众服务的水平摆到更加显著的位置。

其次要查漏补缺,大力提升博物馆质量。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严格区别。新建一座博物馆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特别是在建设“博物馆之城”时,更应站在全市的角度,统筹规划好博物馆的类别、布局,并与当地城市特点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因此,一方面要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全方位地摸查现有博物馆的分布特点、功能定位及馆藏文物情况。鼓励优先设立填补博物馆门类空白和体现行业特性、区域特点的专题博物馆,既加强大型博物馆的建设,也支持中小博物馆的发展,从而为规划好“博物馆之城”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认清各自地区博物馆建设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制定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博物馆的建设,以提升现有博物馆的质量。

猜你喜欢

民办博物馆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以四川工商学院为例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博物馆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露天博物馆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