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心育“绿”意
——议低碳生活的道德意识培育

2014-03-28周怡波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道德人类环境

周怡波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红”心育“绿”意
——议低碳生活的道德意识培育

周怡波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环境道德意识的树立和普及,对低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更为根本、更为长远的意义。低碳生活不仅仅是一种时尚,而是有着环保精神的人,怀着敬畏自然、善待万物的“红”心,去践行敬天惜物的“绿”色事业。低碳生活要求从道德上尊重万物,树立人类整体意识和未来意识,塑造环境道德人格,提升人之生命境界。

低碳生活;环境道德;道德人格

“低碳”本是一个技术用语,现在则俨然成了街谈巷议的流行词,“低碳”是指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较少。由此引伸而来的低碳生活,则是倡导人们的生活作息使用、耗费的能源要尽可能减少,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是一种健康、自然、安全,同时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方式的构建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多方面进行革新,同时也有必要以人们价值观的转变、道德觉悟的提高为着力点,催生和推广绿色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道德观的树立和普及,对低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更为根本、更为长远的意义。

生活中经常看到、听到不少关于低碳生活的报道,比如建筑物的墙上栽种了花草、纸张是用石头制造的、衣服以废塑料瓶为原料、包上印着“低碳”字样、T台秀上尽显绿色魅力、设计师声称自己的作品是环保型的,等等,这些行为和表达对推动低碳生活发挥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低碳生活不是标新立异,不是时尚标签,不是宣传广告,也不是形象设计和政治需要,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行为选择,一种美好追求,一种道德境界,是有着环保精神的人,怀着敬畏自然、善待万物的“红”心,去践行敬天惜物的“绿”色事业。“红”,寓意热心、奉献与高尚;“绿”,内涵自然、持久与健康。在生态化的新时代里,需要以环境道德之“红”心与智慧,培育和维护“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环境伦理学家认为,传统伦理学将道德调整对象仅归于人类的观念需要加以革新,动物、植物、生态系统乃至整个自然界都应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人类要

以博大之胸怀、慈爱之本心建立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指出:“人的生活要遵循自然:即意识到大自然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大自然对我们的行为的承受极限。否则,我们的生活将处处碰壁;我们会不知天高地厚。大自然没有为我们的人际事物提供伦理指导,但人类的行为必须采取一种适当的方式以适应我们的环境,适应世界给我们提供的条件。这是环境道德的核心,也是爱默生的观点——道德行为就是与自然规律保持一致——所力图要表达的智慧。”[1](P56)环境问题的解决建立在全社会动员的基础之上,需要从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多领域入手,需要诉诸新的伦理信念,热爱生命、珍惜万物,关怀自然。只有这样,人类与自然的对立状态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水平的提高,人的道德觉悟是会不断提高的。有人提出道德扩展的共同体理论,用大树的年轮做比喻,最中心的年轮是自我,向外不断增扩年轮,分别代表对家人、亲属、邻居、社区、民族、国家、人类及未来世代人的义务,进一步延伸为对家养动物、野生动物、植物、濒危物种、生态系和整个地球的道德义务。这种理论认为,人们最初只对与自己亲近的人们有道德关爱的感情,随着认识的变化,慢慢地,原来不被认同的人群也会被纳入道德共同体之中。[2](P402—406)在当代社会,环境伦理学家们坚持认为,道德共同体可以将人之外的其他存在物吸纳到其调整的范围之中。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其认识能力和觉悟是不断提高的。人有更多地占有自然的欲望冲动,但人类行为带来的环境危机使人已经觉悟到过度贪婪的危害,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力图把道德关怀的对象延伸至自然万物。罗尔斯顿强调大自然的价值是多种多样的,有生命支撑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塑造性格的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辨证的价值、生命价值和宗教价值等14种之多,“14种价值的保护都从属于‘保持生命的神奇’这一伟大命令。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生命支撑系统、资源系统和文化基础。”。[1](P34)人与自然相伴而生,人的幸福生活源于自然、取自自然,理应尊重和爱护万物。有了这样的认识,人才从根本上理顺了自身与万物的关系,低碳生活所追求的低消耗、低成本便有了伦理根基。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系统,要求我们用整体性视野去看待,要顾及其中个体成员自身的权益,更要对全局和整体负责,包括对人类整体承担义务。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成员之一,其生存与繁衍当然也要消耗自然资源,而人的消费有其特点,是通过生产加工原料为人类提供生活物品。工业革命使人改造自然的力量快速膨胀,人们加工资源的手段由手工劳动提高为大机器生产,改造范围由地上到地下,从种植和养殖有生命繁殖更多地转向无生命的采掘和加工,对资源的利用由分散变为集中,经济模式由自然经济转向了商品经济,大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资源环境是“公共土地”,“传统经济学的物品供给理论认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容易产生外部性和搭便车行为。”[3](P54)从而导致自然资源只用不管、生态环境随意破坏的现象随处可见。在消费主义文化施虐横行的当代社会,许多人将更多消费视为幸福的终极目标。但事实也在教育人们,过度贪婪必酿恶果。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不断地提醒人们,过度消费不仅是环境伦理学上的一种不道德行为,同时也是对环境的一种掠夺,是一种粗鲁的行为。人类需要树立起对地球、对人类的责任感,合理抑制自我欲望,节约使用资源能源,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道德的普及,应该从社会每个成员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的点滴细节做起,注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培养良好生活习惯。2008年“世界环境日”期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了一份报告,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七项具体建议,包括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把跑步机上的锻炼改为到公园慢跑,乘坐轨道交通,让衣服自然晾干,适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等。正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出台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出行指南》,为国内外参观者提供绿色出行的相关建议和指导,以促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环保主义者倡导适度空调、大众交通、小排气量汽车、适宜户型住房等,都是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

表现。对普通人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一种觉悟,而不是能力,“节约是一种美德”、“简朴是一种境界”、“低碳是一种能力”应该成为一种时尚理念和生活追求。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立,需要具有环境道德的人做载体。生活的改变关键在观念和意识的革新,在于人类心灵的转变,在于人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悟性与灵觉,需要环境道德人格的养成,而环境道德人格的培养主要在于教育和引导。美国1970年便通过了《环境教育法》,1971年成立了全国环境教育协会。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国际环境教育规划署,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和普及环境教育。环境教育面向整个社会,除了传授有关环境及其问题的基本知识、发展基本技能外,非常注意环境道德感教育,包括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确定适宜的环境道德准则、培养环境审美意识、鼓励参与环保活动、塑造尊重与热爱生命的品质,等等。环境道德品格是现代人道德水准的重要内容。人格的培养既要有强制手段(政策法规等的约束),也需要软环境的熏陶(包括教育宣传等),还要有先行者的示范引领。我们需要通过一种大文化、大宣传格局,通过政府、学校、媒体、各种社会组织的通力合作来营造和培育公众的环境道德人格,形成环境道德意识。

环境道德人格的养成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同时生态环境对人本身的发展与完善也有积极作用。罗尔斯顿指出,“只有人以一种恰当的敏感态度对待自然事物时,他的品性的某些完美之处才能得到显现。大自然就像美术、文学和音乐一样能提高人的品性,这使大自然成了一种更精致的资源(就像在日常生活中它是一种功利性的资源那样)”“我们需要从大自然中获得科学的、娱乐的、美学的、塑造性格的和宗教的这类高质量的体验。”[1](P160)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梭罗(Henry David Thorrau)认为,亲近自然是人类精神健康的构成要素,自然是生命的源泉,自然的简朴、纯洁、美丽能够医治社会中许多罪恶,更新和提高我们的灵性,使人性得到升华。可见,大自然提供给人的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人满足情感和精神需要的宝库。

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物质财富,当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之后,更需要崇高的精神享受。探求真理、创造艺术、提升道德、开发人的潜能等将丰富人们的生命体验,感受真正的幸福生活。有媒体报道,“清贫”生活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流行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并不崇尚丰厚的物质享受,而追求一种精神充实、实用节约的简朴生活。法国穿羊毛、羊绒织品的人越来越少,德国人家庭用的多是排气量很小的轿车,美国宾馆里的电视机大都比中国落后十年!过去,我国的物资匮乏,物质生活水平低下,人们想拥有富裕的生活可以理解,但走在富裕的道路上,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坚持科学发展,倡导低碳生活,崇尚生态文明。

环境事务不仅涉及生活在同一时期同一社会中的人,也与生活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中的人们相关,不仅关乎当代,也关乎未来。

推行低碳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或消除人类日常行为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滥用,以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与续存,从而也使人这一族类能够在地球“枝繁叶茂”的美好环境下繁衍生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自己的福利,是对后代人发展权利和环境权利的剥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和对后代人的不公正。环境道德要求人类必须具有未来意识。当代人有义务维护后代人的权益,使其拥有与当代人同生命、同基因和较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我们推崇低碳生活,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些琐碎的生活小事,其实蕴含着一种庄严的使命,是一种人性光辉的绽放。老子曾经说:“我有三宝,持而有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里的“不敢为天下先”,应该也有这样一种意思,即不敢只顾自己眼下欲望的满足而忘记天下还有其他人也有需要,包括后人。为子孙后代的福祉着想,为人类的未来绸缪,展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长”自觉自为的伟大品性,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也会使我们的江山万古长青。

罗尔斯顿指出,在任何一个共同体中,不受伦理限制的力量都是粗鄙的、破坏性的。在人与生态资源构成的共同体中,倘若人的行为和生活没有了道德的规约,“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便不可能和谐美好。推行低碳生活,须以良好的环境道德感,较高的环境道德觉悟做基础,惟其如此,低碳生活才可能在全社会普遍施行,也才可能成为一般民众自觉自愿的日常行为。推行低碳生活,要求生活于当代社会的人们以友好的态度对待自然,树立人类整体意识,提高人生境界,护佑子孙后代,以“红”心美德,培育“绿”色情操,践履生态文明。

[1](美)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美)彼得·S.温茨.环境正义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董敬畏.公共文化物品困境与俱乐部物品[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4.

[4]杜向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杨通进.生态十二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6](瑞士)克里斯托弗·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董金荣]

B82-058

A

1008-8466(2014)03-0028-04

2014-03-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伦理问题研究》(13XKS014)、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居民绿色环保出行方式研究》(10H049)的部分研究成果

周怡波(1991— ),女,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道德人类环境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人类第一杀手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