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能力的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

2014-03-28邵利群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元器件电子产品岗位

邵利群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04)

0 引 言

近年来,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迅猛,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工业经济第一大产业和带动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据调查,大专层次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而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技能是电子产品制造企业技术员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作为一门以电子制造业的焊接工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在培养学生从事电子制造业领域所需的工艺知识和技能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子产品组装、调试与维修》、《电子产品的辅助设计与开发》等课程的基础。因此,对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服务于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提高高职电子专业人才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较之本科学历教育起步晚,许多教师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着学历教育的教学方式,偏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培养及受教育对象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知识老化、方法陈旧、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忠于教材,照本宣科,从头到尾“满堂灌”式教学,枯燥乏味,缺少参与和互动,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轻,实验多是演示性、验证性的,校内实习、实训场所不够,仪器设备不足;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动手能力差,能工巧匠奇缺。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所培养的学生达不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要求,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随着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员工除了必须具备专业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因此,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以岗位能力为导向重组课程内容

2.1 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在经过大量的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学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企业技术人员开展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通过职业岗位分析,明确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所培养人才面向的职业技术领域(或岗位群)为SMT操作员、SMT设备维护员、产品维修技术员、电子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通过对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电子产品的辅助设计与开发、电子产品的销售、采购及技术支持、焊接装配、电子产品组装调试与维修、电子产品的品质保证等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项目,通过对焊接装配工作项目分析归纳,得到电子元器件的手工焊接、表面贴装元器件的回流焊接、过孔元器件的波峰焊接、表面贴装元器件的波峰焊接、过孔元器件的回流焊接为焊接装配的工作任务,通过分析工作任务得到职业能力,最后根据职业能力确定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课程的内容(见表1)。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通力合作,发挥彼此的优势,对真实的工作项目进行剪裁和加工,转变成易于学生吸收的教学项目,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未来工作内容,缩短了学习和工作的距离。课程体现行业主流技术和标准、反映专业技术工作流程、具有做学交替特色。

表1 职业能力分析表

2.2 将企业案例、行业标准引进教学,使教学内容紧贴生产实际

将企业案例分析、焊接的缺陷及解决办法、故障分析、国际通用的行业标准IPC-610D 引进课程,确保项目化课程贴合企业生产实际,符合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从而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的相关性。

2.3 课证融合,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将课程学习和台湾TEMI电子元件拆焊及焊接能力认证、无线电调试中级工、电子表面组装技术中级工、高级工等职业资格认证结合,实现课证融通。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3 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围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以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引领,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要求实现理论课程教学与技能训练教学的融合。通过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实践,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融入相关知识点和职业素质要求,使学生通过训练,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培养了职业素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4 建立以能力为本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课程组老师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法,以体现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通过多年的探索,本课程构建了过程性评价和任务完成业绩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过程考核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任务完成质量、汇报质量、操作规范及5S等方面(见表2)。期末终结性考核注重专业理论掌握程度和专业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核。

期末终结性考核在学期末进行,分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主要考核学生有关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方面的理论知识,满分50分;实践考核主要考核学生有关焊接的技能,满分50分。期末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项目实施过程考核占70%。

表2 实践项目过程考核评分表

5 改革的效果

从学校改革班级学生的反馈意见来看,基于岗位能力的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在参加各级电子设计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同时培养了学生小组协作、与人沟通、创新等意识,使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赖晓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75-77.

[3] 陈振源.以就业为导向推动电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43-45.

[4] 汪涛. 基于项目式的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文山学院学报,2012,(8):67-68.

猜你喜欢

元器件电子产品岗位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装备元器件采购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基于DSP+FPGA的元器件焊接垂直度识别方法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炭黑气力输送装置主要元器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