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观察
2014-03-27刘艳红陈亮刘进娜
刘艳红 陈亮 刘进娜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于蛛网膜下腔注入0.25%布比卡因1.5 mL,对照组于蛛网膜下隙注入0.25%布比卡因2.5 mL。观察两组术中生命体征情况、麻醉情况、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麻醉效果相当,实验组术中生命体征情况较对照组变化小,麻醉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结论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在剖宫产术中用量少、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布比卡因;硬腰联合麻醉;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7-0078-03
腰硬联合麻醉(CSEA)起效迅速、阻滞完善,可延长麻醉作用时间,在剖宫产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1],但其低血压的发生率高达30%~60%。布比卡因作为麻醉常用药,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具有起效迅速、镇痛完全、肌松满意等效果,本文旨在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60例,ASA I~II级,均为单胎初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29.50±2.17)岁,身高152~171 cm,体重54~86 kg,平均(69.21±6.57) kg,妊娠38~41周,平均(37.52±0.86)周。将60例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排除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肝肾功能障碍、妊娠高血压、血液、神经系统等疾病患者。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重、妊娠周期、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入手术室后检测心电图、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静脉输注平衡液300~400 mL,于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蛛网膜下腔穿刺针,观察组注入0.25%布比卡因1.5 mL(0.75%布比卡因0.5 mL+灭菌注射用水1 mL),对照组注入0.25%布比卡因2.5 mL,注射时间20 s,留置硬膜外导管,仰卧位调节麻醉平面至T8以下,若麻醉效果不完全则追加硬膜外给药2%利多卡因5 mL。血压下降超过治疗前30%时,用麻黄素10 mg 静注;心率≤ 55次/min时,阿托品0.3 mg静注,术后行硬膜外镇痛。
1.3观察指标
连续监测麻醉前及麻醉后2、5、15、20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测定麻醉阻滞平面: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记录麻醉后15 min节段最高阻滞平面,并观察麻醉效果、麻醉恢复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1、5 min)及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评价标准
由手术医生对麻醉、肌松效果进行评价。效果评价标准:优:切皮不痛,肌松好,患者安静无反应;良:切皮不痛,术中轻度牵拉痛,肌松尚可;差:切皮痛,术中牵拉痛,肌松差,需要辅助用药[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轶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术中生命体征情况较对照组变化小,观察组麻醉后2 min、5 min 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15、5.347,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后15 min 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1,P=0.0088)。观察组SPO2麻醉后5 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632,P<0.01)。
2.2两组麻醉情况比较
观察组麻醉后15 min最高阻滞平面为T(6.72±1.24),对照组为T(5.34±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1.86±0.34)h vs (2.94±0.4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 1 mi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低血压、头痛、牵拉反应、呼吸困难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情况比较
2.3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优27例(90.00%),良3例(10.00%),对照组优25例(83.33%),良5例(1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28,P>0.05)。见表3。
表3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3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CSEA)具有起效快、肌松良好、镇痛完善、用药量少、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剖宫产麻醉[3]。布比卡因为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阻滞完善的特点,对新生儿无明显抑制,其不良反应可见低血压、心率减慢、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4]。但若应用剂量过大,能导致严重的心脏毒性[5]、循环不稳定、阻滞范围过广等不良反应[6,7]。本文旨在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程学武等[8]在布比卡因1.5 mL小剂量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结果显示其临床麻醉效果起效快、肌松好、牵拉痛少、患者痛苦小且胎儿娩出时间短。汪飞翔[9]研究结果显示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麻醉效果安全有效,对血压、肺功能、子宫收缩的不利影响小,且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杨建春[10]观察经蛛网膜下腔注入7.5 g/L布比卡因1 mL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显示腰硬联合麻醉用小剂量布比卡因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手术开始时间短,肌松效果好,且并发症不增加。endprint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生命体征情况较对照组变化小,观察组麻醉后2min、5min MAP,观察组麻醉后15min HR、麻醉后5min 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后运动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显示麻醉阻滞平面达T4时,胸式呼吸及膈肌活动幅度会受限,观察组麻醉后15min最高阻滞平面为T(6.72±1.24),对照组为T(5.34±1.34),说明观察组阻滞平面基本控制在安全有效的范围,且本文结果显示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血压、心率影响较小,低血压、头痛、牵拉反应、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少。以上结果提示,观察组麻醉后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平稳,对呼吸基本无影响,且起效快、作用持久、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安全有效,与以上文献报道结果相符。
综上,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效果较好,且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庆,张晓辉,殷英杰,等.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体会[J]. 临床麻醉学杂志,1998,14(3):195-196.
[2] 金沐,陈秉学,潭洁芳,等. 0.75%罗哌卡因与0.7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评价[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1,21(6):337-339.
[3] 樊梅,彰宁,黄科,等.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效果的比较[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4):1263-1264.
[4] 钟宝琳,徐庆,黄桂明,等. 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布比卡因最适剂量的探讨[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 27(6):848-849.
[5] 祝袆,徐龙河,张宏. 布比卡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钙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12(8):865-868.
[6] 孟凡珍,丁月东,汪允珍.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1,17(33):65-66.
[7] 江剑.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的体会[J]. 河北医学,2010,16(12):1498-1499.
[8] 程学武,张云霞. 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0,3(5):246-247.
[9] 汪飞翔. 小剂量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04,6(3):250,252.
[10] 杨建春. 小剂量布比卡因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J]. 四川医学,2011,32(5):754-755.
(收稿日期:2013-11-25)endprint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生命体征情况较对照组变化小,观察组麻醉后2min、5min MAP,观察组麻醉后15min HR、麻醉后5min 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后运动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显示麻醉阻滞平面达T4时,胸式呼吸及膈肌活动幅度会受限,观察组麻醉后15min最高阻滞平面为T(6.72±1.24),对照组为T(5.34±1.34),说明观察组阻滞平面基本控制在安全有效的范围,且本文结果显示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血压、心率影响较小,低血压、头痛、牵拉反应、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少。以上结果提示,观察组麻醉后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平稳,对呼吸基本无影响,且起效快、作用持久、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安全有效,与以上文献报道结果相符。
综上,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效果较好,且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庆,张晓辉,殷英杰,等.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体会[J]. 临床麻醉学杂志,1998,14(3):195-196.
[2] 金沐,陈秉学,潭洁芳,等. 0.75%罗哌卡因与0.7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评价[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1,21(6):337-339.
[3] 樊梅,彰宁,黄科,等.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效果的比较[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4):1263-1264.
[4] 钟宝琳,徐庆,黄桂明,等. 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布比卡因最适剂量的探讨[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 27(6):848-849.
[5] 祝袆,徐龙河,张宏. 布比卡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钙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12(8):865-868.
[6] 孟凡珍,丁月东,汪允珍.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1,17(33):65-66.
[7] 江剑.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的体会[J]. 河北医学,2010,16(12):1498-1499.
[8] 程学武,张云霞. 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0,3(5):246-247.
[9] 汪飞翔. 小剂量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04,6(3):250,252.
[10] 杨建春. 小剂量布比卡因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J]. 四川医学,2011,32(5):754-755.
(收稿日期:2013-11-25)endprint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生命体征情况较对照组变化小,观察组麻醉后2min、5min MAP,观察组麻醉后15min HR、麻醉后5min 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后运动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显示麻醉阻滞平面达T4时,胸式呼吸及膈肌活动幅度会受限,观察组麻醉后15min最高阻滞平面为T(6.72±1.24),对照组为T(5.34±1.34),说明观察组阻滞平面基本控制在安全有效的范围,且本文结果显示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血压、心率影响较小,低血压、头痛、牵拉反应、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少。以上结果提示,观察组麻醉后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平稳,对呼吸基本无影响,且起效快、作用持久、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安全有效,与以上文献报道结果相符。
综上,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效果较好,且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庆,张晓辉,殷英杰,等.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体会[J]. 临床麻醉学杂志,1998,14(3):195-196.
[2] 金沐,陈秉学,潭洁芳,等. 0.75%罗哌卡因与0.75%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评价[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1,21(6):337-339.
[3] 樊梅,彰宁,黄科,等.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效果的比较[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4):1263-1264.
[4] 钟宝琳,徐庆,黄桂明,等. 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布比卡因最适剂量的探讨[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 27(6):848-849.
[5] 祝袆,徐龙河,张宏. 布比卡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钙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12(8):865-868.
[6] 孟凡珍,丁月东,汪允珍.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1,17(33):65-66.
[7] 江剑.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的体会[J]. 河北医学,2010,16(12):1498-1499.
[8] 程学武,张云霞. 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0,3(5):246-247.
[9] 汪飞翔. 小剂量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04,6(3):250,252.
[10] 杨建春. 小剂量布比卡因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J]. 四川医学,2011,32(5):754-755.
(收稿日期:2013-1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