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脑血管痉挛影响因素分析

2014-03-27唐志鹏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7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唐志鹏

[摘要] 目的 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脑血管痉挛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钙水平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保护因素,而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和再出血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P <0.01)。 结论 高血钙能够减少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Hunt-Hess分级和改良Fisher分级越高,发生再出血,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痉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7-0046-02

颅内动脉瘤破裂在脑血管意外中占较大比例[1],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症状较重,而术后脑血管痉挛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预后较差,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情况加强预防,积极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 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颅内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诊断明确,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排除非脑动脉瘤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共纳入90例患者, 其中男37例,女53例,平均年龄(42.1±7.8)岁。

1.2分析方法

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术后血管痉挛分为痉挛组29例和非痉挛组61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分布、再出血情况、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血钙水平等指标, 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29例患者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占32.2%,另61例未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钙水平越低,患者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比例越高,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越高患者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比例越高,发生再出血的患者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比例越高(P均<0.05)。见表1。

2.2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钙水平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保护因素,而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和再出血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P<0.01)。见表2。

表2 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多因素分析

3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局部血管结构改变而形成的瘤样突起,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动脉弹力层和肌层缺失是导致颅内动脉瘤的主要原因[2]。另外部分患者因动脉硬化过程中,纤维组织代替血管基层,血管壁受损等,在血流冲击下而出现动脉瘤[3]。颅内动脉瘤破裂可导致剧烈头痛,患者会出现脑压升高侧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危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脑疝而危及生命。

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研究显示,发生痉挛的血管有炎性细胞浸润,并且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脑血管痉挛的过程[4]。临床上一旦出现术后脑血管痉挛,常常预示患者病情重、预后差,死亡率较高[5]。术后脑血管痉挛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种。部分患者并不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而只是在辅助检查时发现异常。另一类是患者除了辅助检查异常外,还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研究显示出现症状的脑血管痉挛预后很差,病死率较高。

本次研究中,年龄和性别与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血钙水平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保护因素,血钙水平越低,患者越容易发生脑血管痉挛。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红细胞崩解,大量氧自由基供给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钙离子内流,血清钙离子则下降,大量的钙离子进入血管内皮细胞,与钙调蛋白结合时肌球蛋白结合收缩,导致血管痉挛。因此在临床上,会使用钙离子拮抗剂预防脑血管痉挛[6]。血清低钙水平是钙离子内流的结果,而血清高钙预示患者发生血管痉挛的可能性比较小。Hunt-Hess分级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的病情评价,症状和体征越重,患者的预后会越差[7,8]。本次研究中,症状和体征越严重的患者越容易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改良Fisher分级是根据辅助检查结果中出血量和分布情况而进行评级[9,10]。出血量越大,突破入脑室的患者越容易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再出血是影响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另外一个危险因素。通常患者发生再出血时出血量会大于第一次出血,血液对血管壁的刺激会导致脑血管痉挛。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保护因素有血钙水平,而危险因素主要有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和再出血。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积极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赵少坤,张恒柱,甄勇,等. 前循环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0):671-675.

[2] 薛彦忠,庞守良,姚金国,等.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栓塞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2,2(3):15-19.

[3] 王国伟,高建忠,郑虎林,等.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3,24(14):2050-2052.

[4] 高岩升,宋来君.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3, 29(9):1432-1435.

[5] 黄国栋,李维平,高永中,等.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34): 58-61.

[6] 张树葆,张克石,郭传军,等. 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防止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J]. 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 77-80.

[7] 谢滨. 介入与手术相结合治疗Hunt-Hess分级Ⅲ~Ⅳ级颅内动脉瘤16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 35(29): 69-70.

[8] 郭百海,周丽,彭德强. 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大小联合Hunt-Hess分级对治疗和预后的评价[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1): 41-43.

[9] 常谦,刘俊,岑键昌. 改良Fisher分级与破裂动脉瘤患者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关系[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7):1209-1210.

[10] 李照凯,姜长斌,尹琳. 改良Fisher分级在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中的预警作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4): 489-490.

(收稿日期:2013-12-16)endprint

[摘要] 目的 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脑血管痉挛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钙水平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保护因素,而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和再出血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P <0.01)。 结论 高血钙能够减少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Hunt-Hess分级和改良Fisher分级越高,发生再出血,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痉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7-0046-02

颅内动脉瘤破裂在脑血管意外中占较大比例[1],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症状较重,而术后脑血管痉挛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预后较差,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情况加强预防,积极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 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颅内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诊断明确,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排除非脑动脉瘤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共纳入90例患者, 其中男37例,女53例,平均年龄(42.1±7.8)岁。

1.2分析方法

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术后血管痉挛分为痉挛组29例和非痉挛组61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分布、再出血情况、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血钙水平等指标, 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29例患者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占32.2%,另61例未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钙水平越低,患者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比例越高,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越高患者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比例越高,发生再出血的患者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比例越高(P均<0.05)。见表1。

2.2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钙水平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保护因素,而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和再出血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P<0.01)。见表2。

表2 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多因素分析

3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局部血管结构改变而形成的瘤样突起,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动脉弹力层和肌层缺失是导致颅内动脉瘤的主要原因[2]。另外部分患者因动脉硬化过程中,纤维组织代替血管基层,血管壁受损等,在血流冲击下而出现动脉瘤[3]。颅内动脉瘤破裂可导致剧烈头痛,患者会出现脑压升高侧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危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脑疝而危及生命。

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研究显示,发生痉挛的血管有炎性细胞浸润,并且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脑血管痉挛的过程[4]。临床上一旦出现术后脑血管痉挛,常常预示患者病情重、预后差,死亡率较高[5]。术后脑血管痉挛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种。部分患者并不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而只是在辅助检查时发现异常。另一类是患者除了辅助检查异常外,还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研究显示出现症状的脑血管痉挛预后很差,病死率较高。

本次研究中,年龄和性别与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血钙水平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保护因素,血钙水平越低,患者越容易发生脑血管痉挛。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红细胞崩解,大量氧自由基供给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钙离子内流,血清钙离子则下降,大量的钙离子进入血管内皮细胞,与钙调蛋白结合时肌球蛋白结合收缩,导致血管痉挛。因此在临床上,会使用钙离子拮抗剂预防脑血管痉挛[6]。血清低钙水平是钙离子内流的结果,而血清高钙预示患者发生血管痉挛的可能性比较小。Hunt-Hess分级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的病情评价,症状和体征越重,患者的预后会越差[7,8]。本次研究中,症状和体征越严重的患者越容易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改良Fisher分级是根据辅助检查结果中出血量和分布情况而进行评级[9,10]。出血量越大,突破入脑室的患者越容易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再出血是影响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另外一个危险因素。通常患者发生再出血时出血量会大于第一次出血,血液对血管壁的刺激会导致脑血管痉挛。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保护因素有血钙水平,而危险因素主要有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和再出血。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积极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赵少坤,张恒柱,甄勇,等. 前循环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0):671-675.

[2] 薛彦忠,庞守良,姚金国,等.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栓塞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2,2(3):15-19.

[3] 王国伟,高建忠,郑虎林,等.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3,24(14):2050-2052.

[4] 高岩升,宋来君.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3, 29(9):1432-1435.

[5] 黄国栋,李维平,高永中,等.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34): 58-61.

[6] 张树葆,张克石,郭传军,等. 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防止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J]. 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 77-80.

[7] 谢滨. 介入与手术相结合治疗Hunt-Hess分级Ⅲ~Ⅳ级颅内动脉瘤16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 35(29): 69-70.

[8] 郭百海,周丽,彭德强. 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大小联合Hunt-Hess分级对治疗和预后的评价[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1): 41-43.

[9] 常谦,刘俊,岑键昌. 改良Fisher分级与破裂动脉瘤患者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关系[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7):1209-1210.

[10] 李照凯,姜长斌,尹琳. 改良Fisher分级在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中的预警作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4): 489-490.

(收稿日期:2013-12-16)endprint

[摘要] 目的 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脑血管痉挛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钙水平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保护因素,而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和再出血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P <0.01)。 结论 高血钙能够减少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Hunt-Hess分级和改良Fisher分级越高,发生再出血,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痉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7-0046-02

颅内动脉瘤破裂在脑血管意外中占较大比例[1],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症状较重,而术后脑血管痉挛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预后较差,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情况加强预防,积极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 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颅内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诊断明确,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排除非脑动脉瘤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共纳入90例患者, 其中男37例,女53例,平均年龄(42.1±7.8)岁。

1.2分析方法

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术后血管痉挛分为痉挛组29例和非痉挛组61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分布、再出血情况、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血钙水平等指标, 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29例患者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占32.2%,另61例未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钙水平越低,患者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比例越高,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越高患者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比例越高,发生再出血的患者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比例越高(P均<0.05)。见表1。

2.2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钙水平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保护因素,而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和再出血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P<0.01)。见表2。

表2 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多因素分析

3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局部血管结构改变而形成的瘤样突起,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动脉弹力层和肌层缺失是导致颅内动脉瘤的主要原因[2]。另外部分患者因动脉硬化过程中,纤维组织代替血管基层,血管壁受损等,在血流冲击下而出现动脉瘤[3]。颅内动脉瘤破裂可导致剧烈头痛,患者会出现脑压升高侧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危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脑疝而危及生命。

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研究显示,发生痉挛的血管有炎性细胞浸润,并且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脑血管痉挛的过程[4]。临床上一旦出现术后脑血管痉挛,常常预示患者病情重、预后差,死亡率较高[5]。术后脑血管痉挛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种。部分患者并不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而只是在辅助检查时发现异常。另一类是患者除了辅助检查异常外,还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研究显示出现症状的脑血管痉挛预后很差,病死率较高。

本次研究中,年龄和性别与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血钙水平是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保护因素,血钙水平越低,患者越容易发生脑血管痉挛。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红细胞崩解,大量氧自由基供给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钙离子内流,血清钙离子则下降,大量的钙离子进入血管内皮细胞,与钙调蛋白结合时肌球蛋白结合收缩,导致血管痉挛。因此在临床上,会使用钙离子拮抗剂预防脑血管痉挛[6]。血清低钙水平是钙离子内流的结果,而血清高钙预示患者发生血管痉挛的可能性比较小。Hunt-Hess分级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的病情评价,症状和体征越重,患者的预后会越差[7,8]。本次研究中,症状和体征越严重的患者越容易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改良Fisher分级是根据辅助检查结果中出血量和分布情况而进行评级[9,10]。出血量越大,突破入脑室的患者越容易发生术后脑血管痉挛。再出血是影响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另外一个危险因素。通常患者发生再出血时出血量会大于第一次出血,血液对血管壁的刺激会导致脑血管痉挛。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保护因素有血钙水平,而危险因素主要有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和再出血。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积极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赵少坤,张恒柱,甄勇,等. 前循环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0):671-675.

[2] 薛彦忠,庞守良,姚金国,等.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栓塞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2,2(3):15-19.

[3] 王国伟,高建忠,郑虎林,等.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治疗后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3,24(14):2050-2052.

[4] 高岩升,宋来君.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3, 29(9):1432-1435.

[5] 黄国栋,李维平,高永中,等.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34): 58-61.

[6] 张树葆,张克石,郭传军,等. 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防止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J]. 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 77-80.

[7] 谢滨. 介入与手术相结合治疗Hunt-Hess分级Ⅲ~Ⅳ级颅内动脉瘤16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 35(29): 69-70.

[8] 郭百海,周丽,彭德强. 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大小联合Hunt-Hess分级对治疗和预后的评价[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1): 41-43.

[9] 常谦,刘俊,岑键昌. 改良Fisher分级与破裂动脉瘤患者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关系[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7):1209-1210.

[10] 李照凯,姜长斌,尹琳. 改良Fisher分级在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中的预警作用[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4): 489-490.

(收稿日期:2013-12-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