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词义演变的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
2014-03-27章凤花
章凤花
(金陵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语言的词汇部分是个开放系统,其成员数目庞大且不断扩充。语言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词义也是如此。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新词新义每天都被创造出来。这就造就了人类语言的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指一种词汇形式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1]认知语言学认为词汇的意义最终都来自于人类的身体经验。[2]人们对于周围真实世界的感知和范畴化决定了词语所表达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结合使用。[3]因此,从认知视角认识理解语言至关重要。[4]一词多义引起了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关注,新事物、新现象和新概念的涌现及社会心理的变化是旧词新义产生的社会基础,语言学家们倾向于认为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在特定的语义机制引申而成的,一词多义的发生和发展是隐喻化的结果,隐喻性思维的普遍性决定一词多义的普遍性。[5]
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认知活动,作为意义动态建构的理论,具有很强的认知解释力。概念整合理论是对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合成理论更为深刻地揭示了隐藏于隐喻背后的在线动态心理认知机制,认为隐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理空间在概念上的合成,诸心理空间中各相关语义要素经过投射和合成,并且在合成的新的空间中产生层创结构,该过程即隐喻意义的在线构建过程。[6]在日常交流和思维中,概念整合过程就是把隐藏于语言形式背后的潜在发生的各种语义、文化因素和语用信息等相互作用和相互整合的过程。隐喻是认知科学的既定的基本观点,隐喻投射无所不在,它在意义建构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概念整合则对概念隐喻观具有补偿性的功能。[7]
词的产生与发展,变化与延伸都表明人类认知是一词多义形成的源泉。认知语言学为一词多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认知视角,成为分析词义的动态建构的强有力的工具。从概念隐喻和概论整合理论视角探究现代汉语“晒”的意义建构过程,试图对汉语新义项的建构提供认知语言学解释。
一、概念隐喻和“晒”意义建构
近代概念隐喻理论观点认为隐喻既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更加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为人类组织思维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它是人们看待和认识事物认知视角。Lakoff & Johnson对隐喻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隐喻是构建概念的系统方法,“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8],体验哲学认为,感知体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认知主体认知总是用具体熟悉的事物来理解抽象不熟悉的事物,把一个概念域即始源域的概念特征整体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即目标域,使目标域具有始源域的一些特征,而在映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隐喻义。Sweetser指出一个词的词义发展大多是隐喻作用的结果。[9]隐喻是语言产生新义位的主要机制,语言中绝大部分词都是多义的,其中心意义可能是任意的,而非中心意义则主要是通过隐喻延伸而来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于对两个概念相似的认知,来源于认知领域的相似联想。相似性是隐喻成立的基本要素,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利用的是事物之间人们已感受到的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则是将原来并不存在的相似的两个事物并置在一起,构成隐喻,从而使人们获得对某一事物新的观察角度或新的认识。[10]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这样解释“晒”:(1)太阳把热投射到物体上。如:烈日晒得人头昏眼花;(2)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比如:晒粮食,让孩子们多晒点太阳。(3)〈方〉表示置之不理;慢待。如:我让他晒在那儿。目前,“晒”延伸为泛指将自己的罕有物或特殊技能等展现给别人的行为(类似炫耀;也可作一般展示用),与人分享,任人评说。由此,“晒”的语义由只是把东西放在太阳下使干燥发展出新的语义:(4)展示、公开;(5)分享、共享;(6)炫耀、显摆。下图是“晒”词义的延伸和新义位产生过程。如图1。
图1 “晒”语义延伸过程
图2 晒(2)始源域到目标域晒(3)和晒(4)的概念映射
王文斌指出,词义的演变过程不是朝单一方向发展的,也不是以单一方式推进的,还是辐射型变化中交织着连锁型变化,即隐喻性词义变化的仙人掌发展模式。[11]“晒”的语义发展经历了多次语义延伸。“晒(1)”是自然现象,“晒(2)”则体现人类认知和利用自然。根据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生论,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经验。人在外部大自然中无法阻止或选择是否接受太阳的暴晒,基于认知经验,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接受阳光蒸发去除湿气,因此,“晒(2)”是人类有意识、有选择的行为,“晒(1)”到“晒(2)”体现的是人类认识利用自然的过程,是语义的第一次延伸。抛开“晒(3)”方言用法不说,有其认知语言学解释。为了去除湿气或霉气,物体被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一般情况下都无人看管,任其接受阳光的爆晒,因而有忽略、不管其状态之义,由此引申出无人看管、无人看护和无人在意,而且如果人在太阳下长久暴晒,往往会产生头晕眼花之不舒服的感觉,这与怠慢别人的意图吻合,从而延伸到“晒(3)”态度上的“暴晒”之“怠慢,置之不理”,“晒(2)”与“晒(3)”通过心理感受相似性实现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概念映射。如果把物体置于太阳光下接受光和热,就必须经过把物体从室内或暗室移动到室外,使物体暴露在阳光下的过程,因此“晒(2)”本义就含有使被晒对象暴露在阳光下的动作过程。拿出曝晒的过程就是把捂着、藏着处于暗室的事物暴露在阳光下,公开化的意思,由此可引申出“公开、展示”之意。“晒(2)”把在太阳下暴晒物体过程的意象图式整体映射到目标域“晒(4)”,创造了两个概念域的过程和心理相似性,达到语义延伸。“晒(4)”的“公开、展示”可引申出“炫耀、显摆”和“分享、共享”两个新义。“公开”、“展示”表示的是晒东西的人把所晒之物拿出来公之于众,犹如人在太阳下曝晒,暖意融融,光明磊落,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当展示的东西是别人没有的或是超越一般人群能拥有的就有了“炫耀、显摆、夸耀”之意,带有贬义的情感色彩,如“晒收藏”、“晒房子”、晒奢侈品”;而如果展示只是为了让那些需要的人知道,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即有了“分享、共享”之意,如“晒经验”、“晒文字”、“晒思想”、“晒小孩”。“晒”从始源域映射到经济、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因此就有了“晒玩具”、“晒收入”、“晒黑”、“晒税表”、“晒初恋”等更多新用法。如图2。
二、“晒”意义建构的中西语码的概念整合
有一种说法:“晒”新义位来源于英文单词“share”[12]。对此笔者并不赞同,认为“晒”的新义位延伸是共同语、方言和外来语的共同作用。概念隐喻是“晒(2)”到“晒(3)”和“晒(4)”新义位的认知基础。概念整合是新义位“晒(5)”抽象化和泛化的重要原因。概念整合是一种极其普遍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进行思维和活动,尤其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人类在交谈或思考时不断建立起心理空间,然后在心理空间之间进行映射,并以不同的方式合成新的空间。概念整合是由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等四个空间构成的网络。[13]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和共有的信息被投射到类属空间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我们就是系统地运用这种概念整合网络来进行实时意义建构的。人类正是逐步通过概念合成,并在整合了的概念基础之上形成新的合成空间,从而不断地认识世界和人类本身的。
概念整合有四种关系网络,其中一种是镜像关系网络(Mirror networks),是指输入空间各各自的概论框架,且都参与概念映射,但诸输入空间共享一个概念框架。在语义动态的建构过程中,人们会运用各种语义要素、各种角色、各种策略及各种关系来建立这些空间域。[14]“晒”与“share”共享一个把自己的东西展示于别人看的“分享”的概念框架。概念“晒”与“share”在词汇意义无形中的吻合,实现了中西语码的概念整合,从而加速了“晒”新义“晒(5)”的“分享、共享”的快速传播,即加速了“晒”新词义抽象化和泛化。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对“share”的其中一条解释为:to tell other people about your ideas, experience and feelings,即“分享、共享”的意思。“晒”就是把自己的心爱之物,包括饮食、装备、创意、宠物等所有生活中的事情拿出来与他人分享。“晒(5)”与“share”在发音上的对应程度也为两者之间的概念整合提供了先天条件。“晒(5)”的“分享”义的前提是“公开”,没有“公开”就不存在“分享”,而“公开”与“置于阳光下”意义有联系,根据相似性联想,可以推导出“晒(4)”的“公开”、“展示”含义,这也符合概念整合的双向映射的原理。图3是晒”与share的中西语码概念整合。
图3 “晒(5)”与“share”的中西语码概念整合
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新词意义的构建提供认知原理和推理机制。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中,两种理论都是解释概念结构,二者都可以解释新词新义的生成。在新义生成的解释中,概念隐喻理论使用两个固定语域之间的映射,而整合理论使用心理空间之间的整合来或来完成意义的初始构建。对新意义的解释,整合理论和概念隐喻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有互补性。新词“晒”新义位构建过程中,概念隐喻是基础,概念整合则对新义位的迅速传播和广泛接受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LYONS J. 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550.
[2] HALLIDAY M A K,HASAN R. 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M].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1985:7.
[3] UNGERER 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278.
[4] GOLDBERG A E.Constructions:a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J].外国语,2003(3):1-11.
[5] 蔡龙权.隐喻化作为一词多义的理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5):111-117.
[6] 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J].外语研究,2004(1):6-12.
[7] 孙 毅,陈 朗.概念整合理论对概念隐喻观的补偿性阐释功能[J].宁夏大学学报, 2009(5):171-175.
[8]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5.
[9] SWEETSER 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8.
[10] 束定方.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72.
[11] 王文斌.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13-17.
[12] 唐玉环.网络新词“晒”的形成和发展:语言符号与传播的互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5):130-133.
[13] FAUCONNIER G,TURNER M.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cience 22,1998(2):133-187.
[14] FAUCONNIER G. Mental Spaces[M].Massachusetts:The M IT Press,1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