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片名英译意象美的识别与再现

2014-03-27李永红

关键词:金陵英译战争

李永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郑州 450046)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全球化的发展,国产影片冲击欧美市场,进军好莱坞的势头越来越强劲,为国产片配备英语片名的需求越来越普遍,对英译片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需求不大相称的是,有关片名翻译的学术论文大多都是关于英语片名汉译的,较少有人关注汉语片名英译问题,从翻译美学的视角探讨汉语片名英译的更少。

二、翻译美学视角下汉语片名英译的原则

基于接受美学、阐释学、格式塔等文学和认知学理论,翻译美学提出,在翻译活动中,原文和译文是审美客体,译者和读者是审美主体,译者既是原文美学要素的识别者,也是译文美学要素的构建者,译者从其本人及目标读者的文化、审美、认知需要出发,会对原文中的美学要素进行弥补、转换或重构,使其更易与目标读者审美期待视野相融合,使原文美感在译文中得到创造性的再现[1-2]。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在当今的经济社会里,首先是一种商品,被大众所消费,为投资者带来经济利益。其次,它也是一种大众艺术形式,起着愉悦大众、启迪大众和传播文化的作用。电影片名就像影片的商标,起着招揽观众的召唤功能,为实现此功能,片名通常要借助匠心独具的语言和形式最大程度地激发观众的想象力,给予他们美的感官体验。因此,片名同时具有美学功能,这也是电影作为大众艺术形式的体现。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考察,和文学翻译一样,片名翻译也是译者对原片名美学要素进行识别和解读、进行建构的过程。译名一旦产生,就要接受读者的检验,其成功与否,取决于目的语读者这一审美主体对译名美学要素的识别和接受。不被读者识别或接受的美学要素是毫无疑义的。因此,译者在建构译名美学要素时,必须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认知和审美需要,对原美学要素作出灵活处理,必要时甚至可以舍弃原文形式,建构新的美学要素,使之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相融合,创造性地实现译文美感。

三、《金陵十三钗》汉语片名的意象:古典美与含蓄美

《金陵十三钗》片名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文化色彩,“金陵”和“钗”这两个词随着历史的演进已退出中国人的日常词典,一般只出现在古籍或固定搭配的书面语中,这两个词的使用为片名平添了许多古典气息并激活读者相关的认知图式。首先,南京的古称“金陵”折射出的是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会引发观众关于此历史名城的一系列联想:六朝古都、文人骚客、昔日繁华、秦淮灯影……其次,用古代女子典型的头饰“钗”来指代年轻女子,简洁而生动,读者似乎看到一群环佩叮当的婀娜女子款款走来。最后,“金陵十三钗”整体上是对古典名著《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仿拟,影视作品对经典名著的一再演绎使得“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形象已深入人心,由此及彼,读者会想到影片主人公应该也是年轻貌美的女子,她们可能也像“金陵十二钗”一样尚在青春韶华就香消玉损,令人惋惜。同时,人们又会好奇心大发,想知道这比“金陵十二钗”多了一钗的“十三钗”到底是谁,在她们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

此影片从女人的视角描写了南京大屠杀这一悲惨历史事件。从字面上看,《金陵十三钗》这个片名与影片的战争题材和主题有很大距离,其实这正是编导们匠心独运之处,中国文化注重表达的含蓄婉约,尤其是在提及令人不快的事物与现象时。片名刻意回避提及战争,而是借助读者的想象营造了一个唯美的意境——历史名城和娇媚的女子,以及与之相关的浪漫与诗意。此意境与战争的残酷与毁灭形成极大的反差,影片的悲剧效果也由此更为突出,观众为之叹息的不仅是被战火吞噬的13个秦淮姐妹,还有千年的古都,扭曲的人性,以及所有毁于那场史无前例浩劫的美好事物。从这个角度看,片名运用间接手法不仅反衬了影片主题,其所具有的古典含蓄美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期待。

除了丰富的意象,此片名的发音还符合“平仄仄平平”的诗歌韵律,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极具乐感,形式上虽不是惯常的四字格,但由于“金陵十二钗”的说法已为大众耳熟能详,因而,此片名也很容易被读者接受和识记。

四、英译片名的意象:模糊美与反差美

对有着截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英语读者而言,不管是“金陵”这一地名,还是“十三钗”的文学联想意象都是极其陌生的。如果采用惯常的音译加意译方式,将片名译成The 13 Women of Jingling,则原文所蕴含的美感丧失殆尽。如果补足缺省的文化信息,则译文会变得冗长,不符合片名简洁经济的原则。在此情形下,译者断然舍弃原文表达形式,另起炉灶,创造性地将片名翻译成“The Flowers of War”,更符合英语表达简洁直接、朴素平实的美学准则,同时“flowers”与“war”所营造的意象也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把握,新的审美要素符合英语观众的认知、文化、审美期待视野,为英语读者创建了意境美。具体分析如下:

相比于汉语片名,英译片名更具简洁美,仅用两个实意词“flowers”和“war”便点明了影片题材,浓缩了影片主题。War取其本意,明白无误地向大众传递出影片的题材信息——战争。Flowers一词则用其比喻义,只看题目,英语读者也能猜到,片中的主人翁应该是女人,而且是美丽的女人,影片的主题应该是反映她们在战争中所受的苦难,她们被无情地卷入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经历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人性的扭曲、挣扎与升华。

除了反映影片题材,突出影片主题,flowers和war各自都还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丰富的联想意义。尤其是“flowers”一词的意象异常丰富。首先,用花比喻女人,古已有之,中外相同,所以,此处用flowers暗喻片中貌美如花的13个秦淮姐妹和一群正值花季的教会女学生,生动而形象;其次,flowers还可喻指“人性之花”。片中13个风尘女子为救教会女学生,冒名顶替、挺身赴险,虽然她们身处社会的最底层,为主流社会和文化所不齿,但在危难关头,她们身上却放射出舍己为人的人性光辉,此“人性之花”堪称世上最艳丽的花朵;最后,战火吞噬的不仅仅是这些女人,还有世间一切像花一样美好而娇弱的事物,例如毁于战火的南京城的众多文化古迹。总之,鲜花给人的感官体验是细腻愉悦的,诸如芬芳、美丽、温暖、美好、让人怜惜、渴望拥有等等,它代表的意象也是多层次的。因此,“flowers”的使用使得英译片名具有了模糊美的特质。

与此相对,war在人们脑海中引发的一系列联想都是丑的,令人不快甚至恐惧的——死亡、伤痛、饥饿、流离失所、亲人离散……战争给人的感官体验是丑恶、冷酷、让人畏惧、想要远离,然而战争机器是强大的,个体无法抗拒。战火所到之处,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被吞噬,更别说娇嫩的花朵。译者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象并置,形成鲜明对比——美与丑、温情与冷酷、柔弱与强暴……这种认知反差对读者所起的冲击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在读音和形式上,此英译片名也具备简洁美和音乐美。The Flowers of War共有两轻两重四个音节,按抑扬格排列,且两个重音分别为一个元音组合和一个长元音,读时音重而调长,与两个轻音节自然形成了轻重缓急的音律美。两个核心词汇均为普通词汇,易识易记,令读者过目不忘。

当然,The Flowers of War这一译文并非十全十美,无懈可击。有人就在网上发帖,提出此译名“会使英语为母语的人…感觉这是赞美战争的片,战争太美了,像花一样美。”应该改译成“The Flowers in the War”[3]。这种说法有点太夸张,笔者认为任何理性的英语读者都不会如此曲解片名含义。但笔者也认为由“in”取代“of”,会使片名整体意象更清晰准确。“of”最常用的意项包括:一是表关系,前者属于后者,或两者是相关联的,如“The Great Wall of China(中国的长城)”,“Cancer of the breast(乳腺癌)”;二是表部分,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如a blade of grass(一片草)。不管基于哪个意项,“The Flowers of War”都会对英语读者产生误导,以为影片描写的是驰骋沙场的巾帼女英雄,在战争中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战争给了她们怒放的契机。然而,影片中的女子——无论是教会女学生还是秦淮姐妹——都是被动地卷入战争,她们无意在其中叱咤风云,只求找到一个临时安全的庇护所或者尽快逃离战火,她们不属于战争,战争更不代表她们的本色,战争不会给予她们滋养,只会加速她们的凋零。因此,如果将表所属和性质的“of”换成表处所或状态的“in”,即“The Flowers in War”,则更有助于目的语读者把握影片的反战主题和悲剧基调:战争机器的强大与残酷、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人们内心的恐惧与无助、人性的挣扎与升华。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金陵十三钗》汉英片名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实现英译片名的美学功能,译者不仅要善于识别原文的美学要素,更要从英语读者的认知、文化和审美期待视野出发,对原文进行创造性叛逆,基于影片内容、主题和风格,构建新的美学要素,创造性地实现译文的意象美,带给英语读者美的体验,最终实现片名的召唤功能——吸引他们买票观影。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2]毛永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7-10.

[3]阿番.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可能因英文译名得不了奥斯卡金像奖[EB/OL].[2012-8-25].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30852d0100z49d.html

(责任编辑 魏艳君)

猜你喜欢

金陵英译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张祜 题金陵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