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血肿清除术在白血病合并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2014-03-27李庆中

医学综述 2014年8期
关键词:开颅白血病粒细胞

李庆中

(高阳县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高阳 071500)

白血病是临床十分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白血病属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的一种,主要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增殖方面的失控以及凋亡受阻,在骨髓或者是其他造血细胞中的大量增殖以及浸润所造成的[1]。该类疾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白血病细胞使组织正常造血功能的衰退,从而导致凝血机制的异常,颅内血肿轻者可导致患者出现颅内高压的表现,影响正常生活,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2]。对于白血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在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微血肿清除术在白血病合并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高阳县医院进行治疗的白血病合并脑出血患者64例,入组的64例患者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者3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者1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者12例;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以及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微血肿清除组和开颅手术组。微血肿清除组患者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1~68(52.6±4.9)岁;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者1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者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者6例。开颅手术组患者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29~66(50.2±5.8)岁;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者2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者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者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白血病种类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微血肿清除组采用微血肿清除术。在出现颅内出血3 h至3 d之内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后以血肿最大的部位为中心,并且注意在手术中患者较为重要的血管以及功能区域,避免损伤血管和患者的正常神经,之后按照患者的体表穿刺位点与血肿中心之间的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在该工作完成后,使用电钻将患者的颅骨打穿,将穿刺针套入塑料针芯之后,送入到患者的血肿腔,分层进行抽吸直到患者的血肿中心。首次应注意抽取<40%的血量,然后对血肿腔室内注射尿激酶,用量为4万U,对患者的颅腔放置引流,每日抽取1次,在4 d之内抽完。开颅手术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方法参照李浩等[3]的开颅手术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观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4]:Ⅰ级患者生活可以自理;Ⅱ级患者在大多数时间内生活可以自理;Ⅲ级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他人的帮助;Ⅳ级患者虽然意识较为清楚,但是需要长期卧床;Ⅴ级为死亡患者。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2微血肿清除组和开颅手术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微血肿清除组中Ⅰ+Ⅱ级患者所占比例为68.75%,开颅手术组中Ⅰ+Ⅱ级患者所占比例为43.7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98,P<0.01)。

表3 微血肿清除组和开颅手术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比较结果

3 讨 论

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白血病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生成以及降低血小板的正常止血功能,造成出血的发生,白血病细胞可以对患者的血管壁进行侵蚀,使血管缺氧坏死,影响血管壁参与止血功能[5],出血不仅是白血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同时也是白血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6],因此白血病合并脑出血的治疗对于缓解症状以及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中,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是治疗脑出血最常用的手段,通过开颅去除血肿以及去除骨瓣,有效降低颅内压,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该手术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盖延廷等[7]在研究中发现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极容易导致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其并发症显著高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本研究显示,在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而采用微血肿清除术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这可能与微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操作相对较为简单,手术时间持续不长,对患者造成的刺激较小有关,因此应激性溃疡造成的消化道出血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杨军等[8]认为,微创血肿清除术不仅可以显著降低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创伤,而且可以与开颅手术得到相似的血肿清除效果。施雪英等[9]报道在高血压脑出血当中,微创手术的血肿清除率与开颅手术的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在血肿清除方面微创手术能够达到与开颅手术相似的效果。

微血肿清除术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但是其对于白血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的影响目前还不十分确切,刘必松等[10]观察到在对基底核脑出血大鼠进行微创血肿治疗过程中,微创血肿对于前肢抓取功能的影响要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的患者,并且有利于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张桂茹等[11]在研究中观察到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较保守治疗能够更为显著地改善脑出血血肿患者的痴呆程度以及神经功能。

本研究显示,微血肿清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开颅手术组的患者,说明微血肿清除术较开颅手术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的创伤更小,也可能与开颅手术手术时间所需较长,从而更容易造成患者脑组织缺氧有关,而且微血肿清除能够更为快速的缓解血肿的压迫,避免血肿对于神经功能的影响。

综上所述,微血肿清除术能够更安全、有效地治疗白血病合并脑出血。

[1] 王晔恺,周吉航,周世权,等.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hPer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去甲基化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5):317-321.

[2] 曾惠,周合冰.急性白血病并发颅内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8):2847-2849.

[3] 李浩,刘文科,王昆,等.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治疗探讨及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8):764-767.

[4] 王荣飞,邵明,陈玲,等.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4):273-276.

[5] 王兆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止血异常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9,30(3):212-214.

[6] 刘洛锋,杜春花,房博.幔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帽状腱膜下血肿1例[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6):556-557.

[7] 盖延廷,贾丕丰,贺子建,等.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CD].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4(5):360-366.

[8] 杨军,胡新平,彭纯清.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两种微创治疗方法的比较[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1):3350-3351.

[9] 施雪英,袁良津,蒋鸣坤,等.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杂志,2010,8(3):314-315.

[10] 刘必松,郑兆聪,王如密.微创血肿清除治疗对基底节脑出血大鼠锥体束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12):1212-1216.

[11] 张桂茹,翟明明.微创血肿清除治疗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和经济支出的影响[J/CD].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2,6(4):203-205.

猜你喜欢

开颅白血病粒细胞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