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考核提升区域护理人员三基水平的做法与体会
2014-03-27吕琴丽张文容张惠林
权 渝,沈 余,吕琴丽,张文容,张惠林
执业护士定期考核是为加强执业护士管理,提高护士基本素质,保证护理质量与医疗安全。根据《四川省执业护士考核管理暂行办法》[1]及五通桥区卫生局《2013年五通桥区执业护士定期考核实施方案》[2],批准我院成为全区护士定期考核主管单位,利用此契机,全面开展对区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执业护士进行“三基”水平培训,收到较好效果,现将主要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培训考核对象 共组织两年一次的定期考核两期,培训考核对象为:2009~2010年和2011~2012年度内已注册并正在执业的全区的区医院、镇乡卫生院、村卫生室27家医疗机构共计430名护士。其中男性13人,女性417人,年龄22~63岁,平均36.62岁。
1.2方法
1.2.1建立组织管理架构 区卫生局成立了以卫生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定期考核领导小组,对定期考核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各科护士长为成员的考核委员会,对执业护士的考核具体组织和实施。
1.2.2确定考核内容 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以《基础护理学》第5版为蓝本;基本知识主要源于《护士条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及《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基本技能考核项目源于对来我院参加护理操作培训的个人发放自制的《基层医院护理技能现状及需求调查表》,确定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必考)、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抽考)、肌肉注射法(抽考)、输氧法(抽考),以上操作均含六步洗手法。
1.2.3组织实施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考试:考核委员会根据上述考核内容拟定理论复习题,要求各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复习,时间为1个月。然后在不影响区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正常工作,考虑村卫生室人员的基础水平和45岁以上的大龄执业护士的情况下,分3批次3套题进行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笔试。
基本技能考核:按照考核委员会要求,由区医院操作考核组规范操作步骤及考核标准,制定考核表。考核组示教人员先对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总护士长、骨干护士进行示教,并全面指导人人过关,直到合格为止,学员回院后再以点带面,全覆盖培训。考核委员会根椐我区地域分东、南、西、北4个片区,组织4个考核组进行巡考,到各医疗机构后对护理人员进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考核,再按30%比例进行其他项目的随机抽考。对在考核中不合格者进行现场指导,直至考核合格为止。
2 结果
2.1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 从表1可见,护士定期考核成绩较好,操作考核成绩合格率达到100%,理论成绩合格率也基本达到或接近100%。显示考核前的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2参考护士的反馈 从参考护士中随机选择50名发放《基层医院护理技能培训效果反馈调查表》,现场填写后收回。表2统计汇总显示,有90%的人员了解到了最新的操作规程,100%的人员学到了正规的操作技能、86%的人员表示提高了专业知识。
表2 基层医院护理技能培训效果反馈调查表汇总[n(%)]
表1 2011~2012年护士定期考核汇总结果
3 体会
3.1领导重视是关键 由区卫生局牵头,在全区大力宣传护士定期考核工作,各级医疗机构派专人到区医院进行操作培训,回院后全面铺开培训工作。提高各级医疗机构领导的认识,深刻理解执业护士定期考核工作的重要性。严格规范各种技能操作,重视“三基”训练,对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确保医疗安全,促进医院的业务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
3.2建章立制是保障 根据五通桥区卫生局的部署和要求,我院制定了《执业护士定期考核工作制度》及《执业护士定期考核实施方案》,并建立了考核委员会,全区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按制度要求执行,由考核委员会根据实施方案确定考试内容、考核流程、考核项目,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确保了考核工作顺利完成。
3.3流程细化是基础 成立考核委员会,制定《执业护士定期考核实施方案》及全区执业护士定期考核活动日程表,严格按照日程表实施。从每个步骤、每个环节做起,在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程序及上报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求最便捷、最实用的程序,确保短时间内高质量、高成效地完成考核工作[4]。
4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组织实施两个周期的考试、考核,基本建立起一套全面、系统、常态化的考核体系,但还需要不断探索与改进[5]。为了在今后的定期考核中做得更好,对前面两个周期组织的定期考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努力去整改:(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因为其受外出培训、学习、继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定期考核中致个人理论操作水平有较明显差距;(2)参差不齐的学历使得最后各医疗机构的考核水平不同;(3)高职称护士在经验上也占一定优势。因此,在理论考试中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的方法不够完善。虽然在出题上已考虑分批分卷,但从实际情况看,并未针对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不同职称、不同学历等分别出题,对最后考核结果的评判较为笼统。(4)在组织操作培训过程中,因为受时间、地域及考虑各医疗机构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等因素影响,我们只是召集了各医疗机构的护士总长、带教老师到我院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再由其回院后进行全院辅导培训。但他们各自回院后带教培训水平及标准的把握上不统一,使最后的考核结果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距。因此,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进行认真梳理,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在拟定理论复习题范围及制定考题上,充分考虑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学历、职称、年龄等因素,分别拟定复习范围及制定不同的考题;(2)在操作培训上,由我院制作完整规范的操作视频发至各级医疗机构,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各级医疗机构进行现场培训、指导。
通过全方位执业护士的学习、培训、示教、考试、考核,区域内护理人员“三基”水平均得到明显提高,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9.5%,操作考核合格率为100%。定期考核以患者为中心,是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实行定期考核不仅为加强医疗安全提供了保障,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动态管理,改变了以往只要通过执业资格考试便可终身执业的问题,突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了继续医学教育[4]。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执业护士考核管理暂行办法[S].2011.
[2] 五通桥区卫生局.2013年五通桥区执业护士定期考核实施方案[S].五卫医,[2013]9号.
[3] 董彩云.临床医师“三基”技能考核标准研究[J].中国水电医学,2008,1:53-54.
[4] 王珩,都鹏飞,余永强,等.临床医师定期考核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10(9):26-28.
[5] 王辰,郑宇同.医师定期考核方案探讨[J].中国病案,2012,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