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病护理中分级人文关怀模式的应用效果

2014-03-27孔德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血液病关怀分级

孔德煜 回 春*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血液病护理中分级人文关怀模式的应用效果

孔德煜 回 春*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对应用分级人文关怀模式对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4例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血液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分级人文关怀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液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疾病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分级人文关怀模式对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分级人文关怀;血液疾病;护理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治疗和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医学和护理学所关注的已经不仅仅是广大患者的所患的疾病,而是要在治疗的过程中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满足患者的整体需求,这一点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1]。本次研究对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分级人文关怀模式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45.8 ±1.5)岁;血液病患病时间1~17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1±0.5)个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例,骨髓纤维化患者3例,溶血性贫血患者1例,血友病患者1例;治疗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26~84岁,平均年龄(45.7±1.6)岁;血液病患病时间1~18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2±0.7)个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5例,骨髓纤维化患者3例,溶血性贫血患者1例,血友病患者1例。上述4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①我院确诊的血液病患者;②排除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③病情表现相对稳定不会有生命危险;④血液病患病时间在2年以内;⑤患者年龄在25~90岁;⑥患者沟通能力正常;⑦能够严格执行医嘱;⑧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①非我院确诊的血液病患者;②合并患有其他疾病;③病情表现不稳定随时会有生命危险;④血液病患病时间在2年以上;⑤ 患者年龄在25岁以下,或在90岁以上;⑥患者沟通能力存在异常;⑦不能够严格执行医嘱;⑧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4 方法:采用常规血液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分级人文关怀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三级人文关怀护理模式:①入院时实行首诊负责制;②住院治疗期间每个治疗和护理环节充分体现人性化理念;③出院时进行全面科学的健康教育。二级人文关怀护理模式:①在三级人文关怀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心理及情绪护理;②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保证态度和蔼技术娴;③充分调动和发挥家属及社会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一级人文关怀护理模式:①在二、三级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设立急重症绿色通道;②及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③积极努力开展关注服务和亲情服务[2]。

1.5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对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血液疾病治疗方案实施时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血液疾病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6 护理满意度评价方法:血液病治疗结束当天或前1 d,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治疗期间患者对护理服务方案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问卷主要采用不记名打分形式,设置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分为100分。得分在80分以上为满意;得分在60分以上,但没有达到80分为基本满意;得分没有达到60分为不满意[3]。

1.7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显效:血液疾病症状表现彻底或基本消失,相关血液指标恢复正常水平;有效:血液疾病症状表现明显减轻,相关血液指标水平有显著改善;无效:血液疾病症状表现没有减轻,相关血液指标水平没有任何改善[4]。

1.8 数据处理方法: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血液疾病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有9例血液疾病达到显效标准,15例有效,13例无效,血液病治疗总有效率为64.9%;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有13例血液疾病达到显效标准,20例有效,4例无效,血液病治疗总有效率为89.2%。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血液疾病治疗时间:对照组患者血液疾病共计治疗(13.49± 3.25)d,观察组患者血液疾病共计治疗(8.94±2.13)d,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4 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对照组患者在血液疾病治疗期间共有14例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在血液疾病治疗期间共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大多数血液疾病患者为恶性疾病患者,由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用药,极易产生自卑、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部分患者由于担心并发症或经济原因等影响易对治疗丧失应有的信心。通过对其实施分级人文关怀护理,针对知识缺乏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其多参加有益的群体活动,用乐观向上积极态度感染患者。护理人员用美的心灵、语言、环境为其提供护理服务,可使其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以使其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出现、减轻病痛程度[5]。分级人文关怀护理服务计划的实施可以使护理人员、患者本人、患者家属融为一个整体,随时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对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对为其提供整体的服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充分满足患者需求;针对不同病情,实施不同等级关怀,让护理人员具有可操作性与规范性,充分考虑个体化和人性化因素,为患者营造入院放心、住院安心、出院舒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6]。

[1] 李惠玲.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1,40(11):878-880.

[2] 王菊吾,严林娟,钱君,等.护士对实施关怀照护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0(18):562-563.

[3] 郭肖华,闫茹.诌议医患关系中的人文关怀[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11(21):160-162.

[4] 冯静静,张金钟.人文关怀与医院可持续发展[J].医院管理论坛, 2009,28(11):101-102.

[5] 张炜.人文关怀护理对癌症化疗病人心理的改善作用[J].中医药临床志,2010,22(15):403-404.

[6] 张基灵,刘迪,鲁晓芬.基层医院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践与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12):160-161.

R473.5

:B

1671-8194(2014)33-0310-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血液病关怀分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三位一体的浙江分级诊疗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