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对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良反应作用的临床观察

2014-03-27郭朝民商培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期
关键词:干扰素乙型肝炎西医

郭朝民 商培培

慢性乙型肝炎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肝脏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最多见的传染疾病之一,其传染率极高。据相关调查显示,全球约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且大约有100万人每年因乙肝致使的肝衰竭、硬化、肝癌而死亡[1]。因此,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全球瞩目的课题,目前,干扰素类制剂是治疗乙型肝炎的首要选择,疗效显著,不过此类药物不仅价格昂贵,治疗周期长,且伴有不良反应。此次研究,作者应用中药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78例,所有患者的症状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将17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3.2±6.3)岁;对照组88例,男50例,女38例,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32.3±5.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应用中药联合干扰素施以治疗。其中针对患者的湿热中阻证和肝郁脾虚证分别对症给予中药治疗;配合以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 -2b,500万IU肌内注射,在前两周肌内注射1次/d,两周之后1次/2 d,治疗周期为6个月。针对对照组,仅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体重、血常规、肝功能等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

1.3疗效评定 依据中医和西医结合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治疗效果[2]。显效:患者腹胀、口苦、乏力等症状基本消失,肝脾功能恢复正常,无痛感,病情无反复;有效:患者腹胀、口苦、乏力等症状有明显减轻,肝脾状况多变无常,无明显痛感,肝功能基本恢复;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各项检查指标均无变化。显效率和有效率的总和为总有效率。

2 结果

2.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应用中药联合干扰素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6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综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n,%)

2.2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两组中医证候均有减轻,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1%,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状况比较(n,%)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由相关病毒引起的严重疾病,西医对此有深入的病理学研究,提出其发病机制在于DNA病毒紊乱了人体的免疫介导系统,使得免疫系统在消除感染坏死肝细胞的同时,引发肝脏局部的炎症反应,进而损坏患者肝组织所致[3]。

基于此,西医常以干扰素作为主要治疗方案,本例中选取的干扰素为重组人干扰素a -2b,具有一定的疗效,178例患者以西医标准看,治疗总有效率超过了60.0%,这充分说明西医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疗效。但不容忽视的是,干扰素在治疗乙型肝炎的同时,也会同时引起诸多不良反应。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感冒、胃肠道不良反应、体重减轻、头晕眼花等精神症状,严重的还可能涉及到骨髓、血象等,这应该是由于干扰素能够诱导人体释放大量抗体,从而引发多部位多组织的损坏病变[4]。事实上,本例中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出现,这理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密切关注。

本例的研究进一步显示,以中药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论是站在西医诊断标准的角度,还是站在中医诊断标准的角度,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就是有利的证明。究其本质原因,作者认为这还是归因于传统中医对此类疾病已有系统化的研究。诚然,中医并未直接指明“乙型肝炎”这一疾病,但不少研究却显示,该疾病可以归于中医“黄疸”“积聚”等疾病的范畴,通过中医方案进行辅助治疗,显然应该成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进一步研究还显示,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明显降低,这也从侧面显示了中医治疗的效果。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看出,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虽然疗效显著,但容易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可以通过中医方案进行辅助治疗,提升预后。

[1] 龚建平,廖汪洋,何益平.Kupffer细胞与HBV慢性感染引起的肝损伤.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24):2735-2740.

[2] 钱金娟,裴豪.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04):198-200.

[3] 梁雪松,万谟彬.高病毒载量是急性乙型肝炎恢复趋势延缓的高危因素.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04):222-225.

[4] 叶嫦.中药对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良反应作用的临床观察.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干扰素乙型肝炎西医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