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

2014-03-27王云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期
关键词:丹红硝酸甘油稳定型

王云志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稳定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预后不良,如治疗不及治疗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凑的加快,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1]。自2011年以来作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4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均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45~77岁。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及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调脂、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20 mg口服,3次/d,4周/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4周/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静息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至正常,平板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静息心电图ST段恢复,或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倒置变为直立;无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心电图基本无改善或ST段降低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症状改善比较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3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积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改善,并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4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肝功能、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均未发生异常变化。

3 讨论

不稳定心绞痛是介于慢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脉内形成不稳定粥样斑块,继发管腔狭窄,粥样斑块破裂和出血、纤维帽裂缝、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使冠脉管腔狭窄加重和局部心肌血流量下降。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冠状动脉硬化,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黏度、减少血小板的聚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改善心肌血供是临床治疗的关键[2]。

曲美他嗪是一种新型抗心肌缺血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①降低游离脂肪酸代谢产生乙酰辅酶A,抑制心肌长链脂肪酸的β氧化,加强心肌细胞的葡萄糖氧化,提高ATP的生成效率,增强心肌的收缩功能,提高患者缺血心肌的摄糖能力和对运动的耐受量;②增强对氧自由基的清除,减少其对细胞膜的损伤,抑制Na+-K+-ATP酶的活性,增加内皮细胞中钙离子的水平,从而介导舒张因子生成;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及稳定粥样斑块[3]。丹红注射液是以丹参、红花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其有效成分为丹参酮、丹参酸和红花黄色素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丹参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减少血细胞的聚集、降低血液粘滞度等作用;红花黄色素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增加血流量,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作用[4]。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此,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和曲美他嗪液治疗,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尽快恢复组织缺氧的状态,对患者的病情的控制和转轨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丹红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患者的疗效及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1] 甄锦焕.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4):85-86.

[2] 李淑玲,朱成朔,刘国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2):210-212.

[3] 金曼,叶开升.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40例.中国药业,2012,21(11):105-106.

[4] 门晓燕.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2):118-119.

猜你喜欢

丹红硝酸甘油稳定型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丹红注射液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围手术期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