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尝试
2014-03-26杨岳容
杨岳容
【摘 要】阅读教学不仅关系着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小学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正积极倡导实施教学改革,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
【关键词】阅读兴趣 以“读”为本 感悟学习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要突出“以学为主”,积极倡导个性化的阅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教师应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其次,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阅读教学中挖掘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应尽可能挖掘课文中蕴含的创新点,启发学生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作者在第一段写看到许多人都来追悼伯父鲁迅先生,“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作者当时不明白。在此我们可以问学生:“你想可能因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学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基础上,我们也可挖掘一些创新因素,设计一些“扩展性练习”,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潜在的情节等,进行富有创造而合理的想象,形式有句段扩写,留白(省略号)补写,结尾续写等等。如《卢沟桥的狮子》一文中,描写卢沟桥的狮子形态各异,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写了五种形态后是省略号,这里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就先问学生这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学生明白后,让他们想象其他的形态,扩写这个段。学生对这个练习很有兴趣,当堂讲出了许多种别的形状,写作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得到了训练。我们要善于抓住所学课文中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诱导物,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三、以“读”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
1. “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也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以“读”为本,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
2. 任何形式的朗读都是要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中。南宋朱熹主张:“逐句玩味”“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 小学阶段,在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点拨、启发、激励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四、倡导感悟学习,探索个性化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选择、个性化的质疑、个性化的积累、个性化的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张扬。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可以使教学方法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达到让学生自读自悟,即感悟。那又该怎样感悟呢?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所以从教学策略上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例如《夜莺的歌声》一课教学中,在课前播放关于各种鸟类的鸣叫声,出示有关小英雄的图片,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时,抓住环境、人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把文中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我们必须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措施,不断加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为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质量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