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阳江镇红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4-03-26吴小林
吴小林
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每年吸引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然而,海南也是红色革命老区,拥有较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国家利益的战略统筹下,要实现旅游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就必须注重本土红色旅游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
红色旅游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特色主题旅游形式,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红色旅游指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在革命战争中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性事件、革命历史根据地、革命历史遗迹、革命领袖人物故居、革命纪念园、革命精神等为旅游卖点,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发展红色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对人民进行革命精神的熏陶,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也可以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红色旅游资源有别于自然资源,是开展红色旅游的基本条件,更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阳江镇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热”的兴起,全国各地争相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海南也不例外。阳江镇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是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琼崖革命老区——“乐四区”的所在地,同时也是举世闻名的“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地,以及琼崖革命先驱王文明烈士的故乡和故居所在地,在海南红色革命史上素有“小南昌”“海南红色第一镇”的美称,海南省史上第一所“琼崖高级列宁学校”、红军医院、红军军械厂都设立于阳江镇,海南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以及第二、第三次党代会均在这里召开。如今,阳江镇还保留着“23年红旗不倒”的光荣红色历史的16个会址、场景、阵地等红色旅游资源。其中,保护完好的重大革命旧址、遗迹共有19处,包括:革命烈士王文明同志墓、琼崖地委诞生地 “室墩李氏祠堂”、阳江镇高朗村“琼崖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址、阳江镇白水磉村“中共琼崖第一次党代会”会址、阳江墟“中共琼崖第二次党代会”会址、阳江镇土地岭村“琼崖高级列宁学校”校址、乐会“(县)列宁学校”校址、阳江镇内园村红色娘子军成立地、阳江镇红色娘子军沙帽岭战斗场地、阳江镇文魁村文魁岭战斗场地、阳江镇白水磉村白水磉战斗场地、阳江镇大佳寮村红军二师师长被捕地、文市学校拔除国民党“文市炮楼”战斗场地、阳江镇三乐塘红色娘子军练操场地、阳江墟30年老街、琼崖乐会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庞世泽先生旧居、国民党乐会县县长黎必文先生旧居遗址、乐四区乐会县政府成立地(上科村庞氏祠堂)和红色娘子军战士冯增敏纪念亭等。
阳江镇对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工作非常重视,目前,正在全力对革命战争时期留下来的遗址进行整理和修复。其中:完全修复的遗址10个、已立保护碑的遗址13处;正在修复完善的红色旅游资源包括“中共琼崖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会址、阳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革命烈士纪念园等。独特的海南“红色精神”使海南省丰富的红色资源独具特色,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带动红色旅游的红火[1]。
(一)阳江镇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笔者发现阳江镇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国内知名度不高,不具备规模经济效益。通过百度检索显示,与我国西柏坡、南昌、延安、井冈山等国内知名红色旅游资源相比,阳江镇的红色旅游资源人气指数远远低于以上地区。阳江镇本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诞生了举世闻名的“红色娘子军”,琼崖革命先驱王文明也出生于此,据知现在阳江镇管辖的大部分行政地区都属于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所以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具有先天性优势,但由于海南岛开发较晚,经济发展缓慢,对外宣传上缺乏持续性、针对性,该地区除了“红色娘子军”有较高知名度外,其他地方的红色旅游资源鲜为人知。与此同时,红色资源的利用没有和当地其他旅游形式相结合,本地人还是热衷于靠热带经济作物和乡村游来致富,对红色旅游资源认识不深,不能从根本上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2)开发深度不足,主题思想不鲜明。阳江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当地对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定位模糊,不能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和信息,对市场的需求变化反应迟钝,往往将资金投入到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上,这就导致了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各地区的景点当地特色不突出。游客主要来自岛内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及学校,且游览时间集中在国家重大节假日,客源利用率低,旅游产业收益不高。在旅游产品的推广宣传展示方式上,手段单一、缺乏创新,在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方面略显不足,所以,这类资源对游客形成不了视觉上的冲击,没有震撼力。如革命纪念馆及名人故居类的景区,在游客看来显得非常枯燥乏味,只是简单的物品摆放加以图片文字解说,形式不够新颖,不能满足现在游客的需求。许多红色旅游景区缺乏鲜明的主题,对红色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深层次精神价值内涵缺乏高度的归纳、升华,更没有很好地与当代文明思想有机联系,使旅游者在参与过程中难以理解红色旅游资源所反映的伟大革命精神,更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非常有限。
(3)基础建设滞后,红色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海南观光线路仍然比较单一,许多投资者由于挤不进这一单一的线路,投资效益无法得到保证,从而降低了投资积极性。另外,地方财政收入捉襟见肘,阳江镇内的红色旅游资源没得到充分的开发及利用,即使已经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也存在着诸多如景区规模小、整体实力弱、活动内容简单乏味等问题,旅游产品基本处于初级开发的粗放阶段,整个镇内红色旅游资源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景区内没有形成吃、住、游、购、娱等旅游配套服务,产业链条没形成,无法促进当地经济更好地发展。镇内各乡村虽然修通了乡村水泥公路,但是道路等级低,加上该镇处于山区,旅游型大车不便进入景区,且景区内的供水、供电能力不足,资源利用率低。
(4)红色革命遗址、旧居的修缮及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不到位。笔者深入当年琼崖土地革命琼崖中心“小莫斯科”考察时发现,该遗址破陋不堪,通往该地的一段小路杂草丛生,旁边是果地,若不是联系当地村委,外人根本无法进入此地。进入文物保护区后,发现里面除了几张反应当时土地革命时期的图片外就是农具,上面积满了厚厚的灰尘,遗址保护堪忧。但不可否认的是,白水磉村的“中共琼崖第一次党代会”会址保存得挺好,进行了修复并重新对外开放。
(5)专业旅游从业人员缺乏,整体素质偏低。阳江镇红色景点基本上都是全天候开放,但没有配备解说员,更谈不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加上当地各景区各自为政,分布区域广,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犹如一盘散沙。
(二)阳江镇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之原因探析
(1)海南岛经济发展长期落后。对比上海、北京、西安等大城市,它们发达的经济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阳江镇位于海南,经济发展落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没有必要的经济保障,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必要的经济推动力。
(2)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缺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对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应当编制相关旅游发展规划,明确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包括红色旅游的文化建设、形象推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阳江镇,红色景区的管理涉及旅游、文物、宣传等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缺乏必要的协调合作,人人可管而人人不管的尴尬局面时常出现,导致管理责任上的相互推卸,红色资源不能有效发挥“红色效应”。
(3)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既能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市场经济又具有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等缺点,当地群众追求短期投资利益最大化,忽视了红色旅游资源内涵价值的挖掘。
(4)“红色产业”经济效益不被重视。由于海南省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当地民众把主要精力放在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上,以及发展橡胶、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对于红色旅游资源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其开发利用价值没有自然风景大,投入产出比率低且资金投入回收难度大,低估甚至根本未认识到 “红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5)缺乏红色旅游资源人才引进机制。当前,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业竞争已日趋激烈,人才已成为每个红色旅游景区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2]。阳江镇红色旅游人才缺乏,不仅仅是指导游、解说员缺乏,还包括旅游策划人才、行销专业人士。要切实发展当地的红色旅游,必须做到人才先行,提升人才竞争力,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进而提高当地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进一步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积极作用。
三、阳江镇红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其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建党90周年来,红色旅游热一浪盖过一浪,如何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机遇
自从“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岛的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红色旅游的发展也恰逢良机。阳江镇作为海南省红色旅游标志性地区,更应该抓住这个机遇,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外资,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当地经济,支持红色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蜜罐原理”告诉我们,游客出游总会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国民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整体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这就使旅游者对所参加的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红色旅游作为一种富含精神文化内容的旅游,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为阳江镇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生存空间和后发优势。国际旅游岛建设将美丽海南岛推向全世界,当地政府可以当好宣传员,顺势将阳江镇的红色旅游资源向全世界进行宣传。
(二)政府调整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在政府职能方面,要做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专项规划,对特定区域内的项目、设施和服务功能配套提出专门要求,规划和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到与本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相衔接。除此之外,还要理顺管理体制,避免各职能部门间的交叉性管理矛盾或无人可管的尴尬,形成管理集中、职责明确、利益共享的管理体制。政府应适时根据国家政策指导,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倾斜,在财政上给予必要的补贴;加强对本地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宣传方式要多样化;引进与培养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和高素质人才,提高从业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尽力做到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配套服务,为红色产业的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确保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特点,稀缺才会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红色旅游资源更是如此,有其生命周期。在开发销售红色旅游资源这一产品过程中,要围绕其从产生、发展、衰退的规律,注重人文精神价值的融合,保证红色景点的长远发展。要注意红色旅游资源的局限性,消费者对它的需求是有限的,不要盲目做大这些项目,以免浪费资源,可以适当开发,有深有浅,把它当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建设,在这些景区可以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体验革命战争时期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后代人要铭记历史,努力实现“中国梦”。
(四)打造具有地域特性的红色旅游品牌
通过实地调查当地甚至全国消费者的旅游偏好需求,在民众对自然景点产生视觉疲倦的情况时,他们就把看点转向红色景点,海南红色景区看琼海,琼海红色景区看阳江,必须抓住这一市场需求,及时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保持其独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在营销管理方面,以举世闻名的“红色娘子军”为起点,逐渐向外界推广本地的红色文化,利用它的知名度,实施“走出去”战略,吸引游客参观。同时,开辟红色旅游线路,与其他各种旅游形式相结合,不要盲目做大红色旅游景区。海南红色旅游起步慢,到目前仍没有一条相对固定的红色旅游线路,这需要循序渐进,可开展“重走红军革命路”,让红色旅游与户外训练相结合,在体验深层文化内涵的时候提高身体素质。
(五)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形成红色产业链
微观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因经济规模的扩大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缩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特色红色旅游资源,当地的一些革命旧址、名人故居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当地人主要靠生态游和热带经济作物维持生计。根据规模经济效益理论,应坚持多元化开发,将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相结合,以革命遗址为旅游卖点,以乡村生态游、农家乐游为核心,建设红色旅游风情镇,着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的产业链,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2012年开始,阳江镇已经着手修复一些革命遗址,如“红色娘子军”操练场等,新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基地在阳江镇会进一步扩大,由于引进民间资本 (海航集团),其市场化程度将会大大提高。目前,全镇已建成了文明生态村76个,当地淳朴的村民正在积极发展农家乐、阳江山区特色家乡菜、“红色娘子军”行军菜等富有浓郁阳江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可以大力推广。
总之,海南在保护、开发利用本土红色旅游资源上,既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博采众长,又要凸显本地特色,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要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同步,努力打造红色旅游海南模式,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与各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型主题旅游。
[1]何雁.海南红色旅游如何“红”起来[J].今日海南,2011(6)
[2]卢丽刚.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