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14-03-26张国慧饶龙林陈晓婷黎广坚陈艳君莫旺新

当代医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穿刺针支气管镜

张国慧 饶龙林 陈晓婷 黎广坚 陈艳君 莫旺新

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为除经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灌洗、钳检及经皮肺穿刺活检外[1-3],另外一种肺活检方法。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特异性较高,在对纵隔和肺癌分期及肺门部肿物定性诊断中均具有重要作用[4]。因此,本研究对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医院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 24 例,年龄为 16~75 岁,平均年龄为(51.03±8.39)岁。胸部CT检查显示,18例为单纯纵膈淋巴结肿大,14例为支气管腔外压性狭窄,45例为肺部病变合并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的心电图、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等检查中,均未发现异常。

1.2 方法 本组77例患者,均进行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检查及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使用设备包括WANG氏穿刺针、中央型细胞学穿刺针,及周围型细胞学穿刺针[5-7]、气管镜和组织学活检针。

首先患者取平卧位,按照胸部薄层强化CT扫描结果,根据WANG氏定位法,对穿刺部位、角度及深度进行确定。根据患者病变部位,将穿刺点定为隆突前(L1)、隆突下(L8)、右气管前(LS)、右气管旁(L3)及左气管前(L6)。气管镜经鼻孔进入气管隆突。对腔内观察有无可视性病变。将WANG氏穿刺针,沿着气管镜的活检通道进入至气道,即将气管镜前段处于自然状态,并且位于可视范围之内的气道中央,以防止损伤气管镜及气道黏膜[8-9]。最大限度垂直刺入预定位置,即软骨环间的气道黏膜。采用推进法,并与咳嗽法和孟刺法进行结合,穿透气管壁,刺入腔外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于镜下看到组织活检针完全刺入气管壁内刺入的深度为10~15mm,拔出针芯。将60mL的注射器连接于穿刺针尾端,抽吸到40mL容积,并且持续35s左右维持负压。同时,对穿刺针进行反复抽动,以提高获取标本几率。注意穿刺针,应确保不脱出气管黏膜。解除负压并拔除穿刺针,将穿刺物用力从针管推出。进行涂片、固定后,送至细胞学或者病理学检查。对于每一个部位而言,其均应穿刺2个点及以上,以增加阳性率。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完成后,如在官腔内存有可视病变,则对病变组织进行钳取,采用细胞刷反复进行刷检。标本涂匀涂于玻片上,进行固定后送检。

1.3 统计学方法 组间数据对比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77例患者中,经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检查确诊者为33例,包括支气管镜黏膜活检及刷检,诊断阳性率为42.86%(33/77);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检查确诊者为61例,诊断阳性率为79.22%(61/77);两种方法联合确诊者70例,诊断阳性率为90.91%(70/77)。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及联合检查,其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组77例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感染、大咯血、气胸等并发症,仅有部分患者出息痰中血丝。

3 讨论

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可对气管周围,肺门旁淋巴结、隆突下或者纵膈占位性病变进行活检,进而对肺癌进行术前分期,为胸外科医师提供手术依据。同时,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对黏膜下病变、肺周围结节及肿块支气管内病变组织可行病理学检查。上述部位病变,如采用活检钳及毛刷取材均较为困难,甚至无法进行。本组研究显示,进行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对77例纵隔和肺部疾病患者进行诊断,与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相较,其阳性诊断率明显较高,并且可对恶性病变进行病理分型及分期,与相关报道类似,说明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敏感性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取代创伤大、费用高且检查范围较小的纵隔镜及开胸探查。但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即针吸标本量较少,大部分标本仅可以进行细胞学诊断;少数患者穿刺部位,难以确定,造成假阴性;其诊断阳性率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细胞病理学医生的专业水平。为增加经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的诊断阳性率,建议临床医师对纵隔淋巴结及其相邻组织结构的解剖位置,和病变与纵隔解剖结构的关系进行熟练掌握。

[1]邵杨,姜淑娟.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1,4(2):109-113.

[2]赵军,杨瑞青,郑法德,等.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肺部及纵隔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3):509-511.

[3]张燕,吴宏成,吴仕波,等.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4):302-303.

[4]荣福,郭苏,左六二,等.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对叶段支气管腔外肺癌的诊断作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2,8(12):50-51,61.

[5]徐桂香.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与实时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对胸部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

[6]朱鸣,胡杰贵.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对纵隔及肺部疾病的诊断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09,13(9):1156-1157.

[7]胡鸿,陈海泉,陈颖,等.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诊断纵隔病变的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11,33(10):787-790.

[8]张健,欧阳火桂.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术在诊断肺部疾病的临床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2(5):14-15.

[9]贾䶮婷.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在纵隔及肺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D].山东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穿刺针支气管镜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呼吸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已出版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基于Web及知识推理的宠物狗疾病诊断专家系统
CD10表达在滋养叶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痰热壅肺证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象表现初探
静脉壶插入法在血透结束后穿刺针拔除时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