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博弈下的成长主题解读
——以成长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为例

2014-03-26刘芳宏杨劲松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伊莎贝尔跨文化欧洲

刘芳宏,杨劲松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经贸学院,广州 510520;广东医学院外语教学部,广东东莞 523808)

跨文化博弈下的成长主题解读
——以成长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为例

刘芳宏,杨劲松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经贸学院,广州 510520;广东医学院外语教学部,广东东莞 523808)

《一位女士的画像》作为一部美国成长小说,通过主人公伊莎贝尔从天真、受骗到觉醒、成熟的几个成长过程,展现了欧美大陆文化的博弈以及生活在欧洲的美国人的众生相。文章试图从伊莎贝尔的成长历程和文化冲突的角度解读作品的成长主题。

跨文化;博弈;成长主题

成长小说涉及的对象是年青人,他们在历经艰辛和体验痛苦后,或发生了世界观的嬗变,或发生了性格的改变,或兼而有之。他们从童年的天真世界转向了成人的复杂而又真实的世界,他们本人也从幼稚发展成熟[1]。巴赫金认为,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是动态的统一体,人物本身及其性格的变化使得小说有了情节意义[2]。

《一位女士的画像》[3]正是关于成长主题的叙事,作品建构在特定的跨文化博弈环境中,其小说人物反映欧美文化冲突在美国人中产生的心理矛盾。小说通过对主人公伊莎贝尔独特个性、文化的重复以及不可避免的悲剧色彩的描述,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作品背后复杂而深沉的内涵。与此同时,该小说也是一部“国际题材”的力作,作品从头至尾一直穿插着欧美文化的交流与冲突。同时,也极其深刻地揭示出了新旧大陆之间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尚的冲突,究其本质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以第三人称为客观视角进行叙述的,地地道道的美国姑娘在得到姨妈的青睐后,跟随富有的杜歇太太来到欧洲开始新的生活。在欧洲,她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许多青年男子,美国的工厂主戈德伍德、英国的贵族沃伯顿勋爵都相继向她求婚,但是她都以自由为理由拒绝了。她本以为自己能够继续保持着独立自由的思想继续在欧洲追求自己的理想,可是姨夫的死去使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兄拉尔夫很喜欢伊莎贝尔,想要帮助她继续保持独立自由的品质,而说服父亲将自己财产的一半转送给表妹,期望表妹在以后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不为金钱所烦恼。但正是这大笔的金钱使得伊莎贝尔难逃命运的悲剧。大笔的遗产直接提高了她在欧洲贵族中的地位,也使她成为奥斯蒙德和梅尔夫人觊觎的对象。最终她与伪君子奥斯蒙德结合,婚后的伊莎贝尔逐渐意识到自己被骗,在经受煎熬之后,她依然回到奥斯蒙德的身边去接受生活给予自己的未知的考验。

作者亨利·詹姆斯笔下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在经历不同的文化博弈后,追求“一些归于平静”的努力,展现了接受美国文化又生活在欧洲文化下的美国人的众生相。

1 跨文化博弈中的成长主题解读

在作品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成长话题最引人注目,这个美国姑娘,在欧洲大陆上的生活经历使她从一个追求独立自由的少女变成一个成熟稳重的少妇。这些人物的种种行为,如几股冲突的势力在交锋,形成了女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博弈场。

在伊莎贝尔成长的道路中,有多位指引人引导她的成长,但是这些人物在她成长的道路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这些人中,有的想要倾其所有去帮助伊莎贝,让她保留自己独立自由的品质;有的想让她成为自己的盘中物。

可以说,伊莎贝尔人生的转折是遇到了杜歇夫人。倘若没有杜歇夫人,伊莎贝尔会一直生活在新大陆美国,被杜歇夫人带回欧洲大陆后,她的人生就开始了一种新的旅途。可以说,冷漠孤傲的杜歇夫人对伊莎贝尔来说是个引路人,把她从美国文化引入到欧洲古老的文化背景中,也正因为有杜歇夫人,才使得伊莎贝尔获得自己富足的生活。

虽然杜歇先生在作品中死得太早,但是他在伊莎贝尔成长的道路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伊莎贝尔初到英国时,对这个古老的国度甚是好奇,杜歇先生会满足伊莎贝尔的好奇心。在对待沃伯顿勋爵求婚的问题上,虽然他很欣赏这位英国的贵族青年,可还是极为中肯地向伊莎贝尔提出建议,认为二人的身份存在着现实的差距。可以说,杜歇先生在伊莎贝尔成长的道路上充当了父亲的角色,想要用自己的所有为自己的孩子铺平道路。

拉尔夫是生活在英国的美国人,家境良好,但家庭的氛围颇为古怪,可这种古怪的家庭氛围并没有影响到拉尔夫;拉尔夫是一位风趣睿智的青年,但不幸的是他身患肺病。拉夫尔从看见伊莎贝尔第一眼起便开始暗恋她,由于生病,他只能将这份暗恋埋藏在心中。在伊莎贝尔成长的道路上,拉尔夫扮演的是倾听者、引导者的角色,他可以在关键时刻给伊莎贝尔提供有用的建议,他恰如一个细致入微的观察员一样,观察着这个世界,便于随时给他心爱的姑娘一些建议,甚至还说服自己的父亲把财产的一半赠与伊莎贝尔。可以看出,拉尔夫在伊莎贝尔成长的道路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给予了伊莎贝尔成长的力量。

梅尔夫人是一位欧化的美国人,她的自私与虚伪直接促成了伊莎贝尔的婚姻悲剧。她曾痴情于奥斯蒙德,因为对方的目空一切而没有结合,当她遇到她认为美好的少女后,便想撮合奥斯蒙德与伊莎贝尔。可以说,在伊莎贝尔的成长道路中,她扮演着破坏者的角色,一步步将杜歇夫人、杜歇先生以及拉尔夫为伊莎贝尔建构的安乐世界破坏殆尽。

奥斯蒙德是一位居住在意大利的美国人,没权,没势,没地位,没收入,可是他表面上的儒雅与和蔼深深地吸引了伊莎贝尔,使得伊莎贝尔不顾劝阻嫁给了他。奥斯蒙德同整个社会脱离,正是这种社会身份的缺失让伊莎贝尔看到了个性与自由。但是,她所谓的爱情是建构在别人的阴谋之上,可以说,奥斯蒙德在伊莎贝尔成长的道路上给了伊莎贝尔致命的一击。同时,也是他的欺骗才使得伊莎贝尔走向了成熟。

伊莎贝尔满心欢喜地嫁给了自己所爱的人,但是婚后的生活并没有让她继续在自由的道路上成长。奥斯蒙德并不爱他,但为了她名下的一笔巨大的遗产,想方设法与伊莎贝尔结婚。婚后的奥斯蒙德并没有把她当作妻子来看待,而是把她当作一件艺术品来欣赏,目的只是在物质和精神上控制伊莎贝尔。当帕茜嫁给英国贵族沃伯顿勋爵的计划失败后,他恼羞成怒地将帕茜关进了修道院。这个虚伪的“虽穷而高贵”的奥斯蒙德露出了自己可恶的嘴脸,也摧毁了自己在伊莎贝尔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当赫然发现自己的朋友梅尔夫人是丈夫的情妇和丈夫女儿的母亲时,伊莎贝尔从自己失败的婚姻中顿悟,完成了对人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正是该事件诱发的顿悟使得伊莎贝尔一步步走向了成熟。

婚姻下的欺骗,让伊莎贝尔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所认为的自由与独立。如果说反思和顿悟使得伊莎贝尔快速地成长,那么伊莎贝尔最后的回归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被理解为在成长道路上蜕变的标志。伊莎贝尔这位独立成长的新女性,在发觉婚姻骗局后,没有向人抱怨,没有离开,反倒默默地接受这个欺骗的婚姻。这一接受被好多人质疑,但是从成长主题的角度分析,伊莎贝尔的接受并不是屈服,相反她是胜利的,接受是为了重建失败的婚姻中已经垮掉的自由。丈夫奥斯蒙德想要控制她的一切的企图并不能实现,因为她的思想早已游离了婚姻的枷锁。表面看来,她似乎跌回了黑暗婚姻生活的深渊,实际上,体现了她对成长过程中所犯下的婚姻错误的一种负责任的勇气与决心。接受欺骗的婚姻能够直接给奥斯蒙德以打击,使得奥斯蒙德不仅不能在精神上控制伊莎贝尔,而且在生活中也控制不了伊莎贝尔。伊莎贝尔在成长的道路上其不幸源自于欺骗的婚姻,但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她在众多人的帮助下,曾经追求过自己独立自由的生活。

在跨文化背景下,在对自由的博弈中,伊莎贝尔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2 成长主题的跨文化博弈背景解读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建构在欧洲与美国的文化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在作品中无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下面就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去探究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作品人物的成长。

美国是一个没有历史文化的国家,从其独立之日起就开始寻求自身文化上的独立性,但是取得成就的领域仅是在经济和工业领域。在这些新兴的国度里,美国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君主、没有贵族的国家。从另外一个特征来说,美国最为主要的特点便是民主、自由、独立。但是美国在历史上是英国的殖民地,许多有素养的美国人对欧洲大陆的古老与文明都极其羡慕。正如作品中欧洲化的美国人,都是曾怀着艳羡之情登上欧洲大陆的。可是19世纪的欧洲文化是空洞、没落的,欧洲人过于强调表面现象以至于他们都生活在虚伪之中。他们过于遵循传统而无法证实自己的身份。

伊莎贝尔生活在詹姆斯建构的复杂的文化背景中,这种复杂让她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心理。从小伊莎贝尔就被欧洲古老而优雅的文化所吸引,怀揣“欧洲梦”,正是这种思想在她的身上形成了两种文化的融合。在跟随杜歇夫人来到欧洲之后,她的周围充斥着欧洲文化,但从始至终也未能逃脱美国文化的影响。姨母一家是定居在欧洲的美国人,甚至奥斯蒙德和梅尔夫人也是旅居在欧洲的美国人,甚至可以说伊莎贝尔与这些人都是美国同胞,但是她的这些同胞又因为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可以说,杜歇一家代表了欧美文化中积极的一部分,而奥斯蒙德和梅尔则代表了欧美文化中的消极一面。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对于一个无知少女来说,想要准确无误地去辨别和接受这些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才会使得伊莎贝尔走入生活的陷阱。

从故事建构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我们可以发现,这部小说是围绕在跨文化背景下美国人的行为表现来展开的。作品中的场景自始至终都围绕在美国与欧洲大陆上,从这些场景的设置,读者便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旨在描绘的是生活在欧洲的美国人的生活经历与思想状态。作品开始便是一幢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国房子,而这幢房子的主人是定居在英国的美国人,从该场景的设置便可以看出明显的“跨文化主题”的烙印。

伊莎贝尔到了巴黎后,在杜歇夫人的引荐下,进入了生活在巴黎的美国人的生活圈子内。通过作品可以发觉,这个圈子中呈现的是一幅旅居欧洲的美国人的众生相。伊莎贝尔在佛罗伦萨遇到了奥斯蒙德,她本以为获得了独立自由的爱情,殊不知却掉入了奥斯蒙德与梅尔夫人精心策划的婚姻陷阱中。最终伊莎贝尔与奥斯蒙德结合并且定居在罗马。作者通过对意大利文化的描述,来表明伊莎贝尔对欧洲文化的深深痴迷和向往,同时这种古老的文化正是没有文化背景及底蕴的美国人选择生活在欧洲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作品中国际主题所要反映的新旧两个大陆之间冲突的本源。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大部分故事情节的发展都紧紧围绕着故事发生的地点展开。这些地点背景的设置正是表现亨利·詹姆斯作品中跨文化主题的主要原因。在作品中,詹姆斯一直对欧美关系的探索痴迷,特别是通过作品中的美国人伊莎贝尔在欧洲成长生活的经历来重新透视整个欧洲大陆,并且以真切细腻的语言记录美国人的独立自由与欧洲人的世故以及欧化美国人思想迷失之间的博弈。

在跨文化的博弈中,伊莎贝尔对自己婚姻的选择仍然受到极其强烈的混合文化的影响。作品中的沃伯顿勋爵代表了传统的欧洲文化,戈德伍德代表了新兴的美国文化,而奥斯蒙德代表的是欧美文化的结合。对于伊莎贝尔来说,她是欧美文化融合的新人物,如果她选择任何一种单一的文化都是对另一种文化的排斥与逃避。因此,沃伯顿勋爵与戈德伍德不可能成为伊莎贝尔理想的伴侣,而只有代表欧美文化融合的奥斯蒙德才符合伊莎贝尔的文化特征。这种环境给予的选择也是造成她婚姻悲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3 结语

詹姆斯以美洲和欧洲为舞台,以现代性体验为载体,在跨文化博弈中重现认知的冲突[4]。语言所负载和表达的是极其复杂的人类的思想感情[5],文学话语只有激活潜在的心理因素,才能实现审美再造[6]。成长小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一位女士的画像》通过伊莎贝尔在成长中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实现了自我认知。在这部成长小说中,詹姆斯向我们展现了欧美大陆文化的矛盾与冲突,也向我们展现了生活在欧洲的美国人的众生相,在这些美国人中,我们看到了博爱,也看到了罪恶。詹姆斯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背景向读者建构出一幅欧洲大陆上的一道风景线。纵然女主人公在成长的道路上遭受欺骗,但是她的顿悟与成长也向人们昭示出她对自由的渴望,当一切都回归平静的时候,才能够在这繁琐的生活中得到精神的净化与提升。这也是我们被詹姆斯建构主题深深吸引的原因所在。独立自由、乐观自信的美国人在一个异化的欧洲大陆上,试图用自身自由来获得英国古老文化的青睐,但是在不属于自己的国度中,他们遭受到众多的困惑与挫折。这从另一个层面表明,旅居的美国人的生活遭遇反映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文化差异、道德差异以及风俗的差异。如何跨跃文化博弈中的各种交锋,构建和谐的国际和谐是人们关注的又一主题。

[1]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84.

[2]巴赫金.小说理论[M].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1.

[3]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M].项星耀,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李静.空间叙事理论下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主人公的成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26-128.

[5]杨劲松.语言的突围:论偏离的理据[J].中国外语,2012(1): 31.

[6]杨清波.叙事视角·叙事话语·叙事性:美国成长小说艺术张力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6.

责任编辑:柳克

Interpretation of Initiation Theme in the Game of Inter-culture —Taking The Portrait of a Lady as a Case

LIU Fanghong,YANG Jinsong

(1.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Trade,Guangdong Engineering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520,China; 2.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Dongguan 523808,China)

The Portrait of a Lady,an American initiation story,reveals the game between Europ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aswell as the lives of Americans in Europe.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initiation theme of thework from the growth of Isabel and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lict.

inter-culture;game;initiation theme

I712.074

A

1009-3907(2014)11-1552-04

2014-09-26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项目(SK20120014);广东医学院博士启动项目(XB1318)

刘芳宏(1981-),女,湖南娄底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杨劲松(1970-),女,江西上饶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修辞与写作研究。

猜你喜欢

伊莎贝尔跨文化欧洲
双胞胎幼崽
欧洲“芦笋季”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22个“生命之吻”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依莎贝尔·普瑞斯勒:这一世,只需负责貌美如花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