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原则在非目的语国家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26鲍丽娟
鲍丽娟
(长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兴趣原则在非目的语国家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鲍丽娟
(长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非目的语国家的汉语教学由于无语言环境的使用练习使得课堂教学成为重中之重。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设计和实践的重要内容,而将兴趣原则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原则加以运用无疑是保证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为此,课堂教学可以从设计和制造悬念与情节,把握和考量层次与节奏,讲究和注重吸引与记忆,引发和活跃兴趣与气氛等方面具体实践。
非目的语国家;汉语教学;最佳效果;兴趣原则
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在非目的语国家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在非目的语国家的汉语教学也蓬勃开展起来。非目的语国家的汉语教学,由于学习汉语的直接目的性不强、无情景交流运用的刺激以及汉语本身的超大难度等,使得部分汉语学习者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会产生厌倦和寡味的情绪,课堂上会出现无兴致、溜号、不跟随老师的进度等表现。这些无疑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完不成教学任务,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会出现学生掉队和流失的情形。目前国际上流行赏识教育的理念,不提倡批评和勉强,因此寻求最佳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在非目的语国家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所应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将他们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保持在最佳状态,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充分地把握兴趣教学原则,把它作为最为重要最为突出的教学原则和目标来遵循和实践,无疑是保证非目的语国家汉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最早将兴趣原则纳入教育学范畴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是19世纪被称为“科学教育之父”的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赫尔巴特。他认为,“所谓‘兴趣’,是心理上的积极活动,也意味着自我活动,是人的意识的内在动力,是同‘漠不关心’相对立的。”赫尔巴特在《教育学教授纲要》中提到:“兴趣就是主动性”“兴趣代表智力追求的能量”。赫尔巴特将兴趣,看成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注意力就会被吸引,也就有了行动的积极性,同时能激发人的潜在能力并达到最好的效果。
20 世纪现代教育的领袖杜威也对兴趣教学做了深入的分析,他说:“兴趣是成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我相信,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也就是说,兴趣的作用可以体现能力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实践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
这些观点都说明兴趣是学习并且取得好的效果的重要动力。兴趣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必须充分理解、把握和实践。赫尔巴特还将兴趣视为教学的基础,一方面他把兴趣作为教学手段,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和形成儿童的兴趣,使得他们能够轻松愉悦地获得他们希望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他把培养兴趣作为教学的目的。因此,在非目的语国家的汉语课堂上,一方面要让学生轻松愉快喜欢汉语课堂,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喜爱汉语,喜爱学习汉语。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
1 设计和制造悬念与情节
小说、戏剧具有吸引人的注意力并使人欲罢不能的魅力,究其原因就是在小说和戏剧作品中有一个或几个悬念始终贯穿在情节中,吸引你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汉语教师的课堂也应借鉴这样的设计和构思,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赫尔巴特说:“兴趣来源于使人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多方面的兴趣产生于这些事物和活动的富源中。”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活动的内容中寻找兴趣的源泉。
那么怎样在汉语课堂上设计悬念呢?那个悬念是什么呢?那个悬念就是本课所要解决的交际功能项和语法项以及词汇语音等内容。我们设想,当老师问学生“问路”“打车”这样的功能任务用汉语怎样完成时,学生在没学过之前一定不知道怎样表达,但是这样的内容又是生活中必需的话题,是学生急于想掌握和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词语和语法,需要了解汉语的表达习惯。比方说,汉语要表达想下车的话,得对司机说:“下一站请停一下!”汉语要求突出动词的中心语作用,因为要下车就得“停”,所以汉语强调“停”这个动词的作用。但在俄语中因为词的粘着性比较强,有些意思可以在一个词中存在,所以俄语就说:“下一站请”,“请”这个词在俄语中含有“做”很多事的意思。这就是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需要教师教学中加以强调。
在外语教学法中强调每节课要有中心,要突出完成一个任务,而我们说的设置悬念就是这个中心、这个任务。当导课时你交代了这个任务并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就是制造了悬念,让学生一直沉浸在对悬念的探索中你就发展了情节,吸引了学生。因此,这是一个设计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需要精心设计和完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对教学环节和内容的细致研究,只是跟着教材走,不太去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注意自己的讲解和说明,缺乏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兴趣的基础是要与实际相结合,当你学习的东西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你就会产生兴趣。所以悬念与情节的设定和制造要与实际相结合,要能在学习中得到应用。
2 把握和考量层次与节奏
我国对兴趣教学原则做了充分研究的学者郭戈在总结前人对兴趣原则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使学生学有兴趣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学会、会学和爱学。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和爱学。爱学也是兴趣的一个突出方面。
从课堂教学来说,为了保证学生爱学,首先要注意方法的趣味性。
第一,每次课所完成的内容要适度。在国外,课堂教学内容不能设计得太多,太多容易造成贪多嚼不烂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但中心要明确。在完成每一个任务项时都要考虑如何完成这一项目,具体包括对生词、语法、表达习惯、文化内涵等要素内容的理解、掌握和使用。每一部分内容的进行要清晰分明,要讲解清楚、练习透彻、讲练结合、学以致用。
第二,从方法上求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不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疲劳,就要张弛有序,将紧张和舒缓结合,从课堂抢效率。紧张就是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和理解,并且要记忆使用的部分即学习的中心内容。所以这一部分一般来说可以在授课开始的时候进行,此时学生精力比较集中,效果会好。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散进行,避免学生因一直紧张而降低学习效率。什么情形算是松弛呢?比方说,让学生自己准备一段对话,让学生写写汉字,练习练习发音等,也就是可以不必绷紧神经稍稍放松一下来完成的内容和步骤。当讲完了一个语法项目,可以让学生读读课文,理解理解使用。生词讲完后进行记忆练习,比方可以用卡片、游戏强化记忆,这是紧张的时候;然后让学生写写生词,这又是放松的时候。这时的写,是找几个重点词让学生写一下,不仅可以对重点加深印象,也练习了书写,既突出了重点,又使学生在轻松的节奏中习得语言。因此,紧张是为了使学习的重点内容得到深入充分的把握,松弛是为了更进一步地使学习的中心内容得到巩固和理解。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要突出每次课的教学中心内容,紧紧围绕中心内容展开。
3 讲究和注重吸引与记忆
赫尔巴特指出:“兴趣就是专心所随的、深思所聚的对象。清楚与联想、系统与方法都是属于被注意与期望的。”也就是说,兴趣能使你聚精会神地关注某一事物,并且能把你所关注的进行清楚的分析和扩散性联想,使你思维活跃,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涨,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好。
语言学习是从记忆开始的,没有记忆就没有生词的积累,没有记忆就没有对目的语语言规则的掌握,没有记忆也就没有新的语言系统的生成,更无从运用,所以记忆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保证。基于此,在课堂上就要保证一定的记忆量。那么这些记忆从哪儿生成呢?那就是要讲练结合,学记结合。老师讲是理解的部分,同时也是记忆的基础。生词的学习和记忆是汉语学习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对于母语是拼音文字的学习者,汉字的学习如同一道坎儿一样,进展缓慢有时让人却步。因为母语是拼音文字,所以学生记忆拼音及理解词语的含义相对比较容易,而记忆汉字的形状及书写却是困难的,这时老师的引导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汉字的创造主要是“六书”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形象地来分解汉字,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比方说“我”字,就是一只手握着一个“戈”来保护自己;“哭”字是一个人嘴张得大大的还留下了眼泪;“蒸”字,想想就知道要蒸东西下边要有水,然后要有屉,屉里均匀地摆上蒸的东西,然后再盖上草编的盖子,就可以蒸了;“桑”字,因为是养蚕的树,要有很多的树叶,所以上边是3个“又”。形象化地解释汉字的构成对于学生来说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便于理解和记忆汉字的门。汉字其他的造字方法也都可以使用。不要怕花时间,这是给学生减少记忆时间的最好方式,课堂上一带而过让学生课下自己去死记硬背可能会让学生事倍功半。
语言习得更为重要的是运用,在运用中记忆是最好的习得方法。比方说学习“把”字句,可以采取步骤式学习,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情形下汉语要使用“把”字句。比如,老师手里拿着一本书,现在要写粉笔字,必须要把书放在桌子上,这时就要求用“把”字句;黑板上有很多知识点,要求学生写在本子上以备复习,那么这种情况就要求你用“把”字句。第二步,有时我们为了强调要处置的内容,也要用“把”字句,比方说,“很热,想把窗户打开”;“人走了要把门锁好,把窗子关好,把灯关掉”等。这样学生就会理解什么情况下必须用把字句,什么情况下为了表达强调而要用“把”字句。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反复练习。老师可以先给出情景让学生使用,比方说,“上课了,把门关上”;“下雨了,把窗子关上”;“天黑了,把灯打开”;“妈妈把菜做好了端到桌子上”;“我把手机放在包里”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就生活中的情景自己造句子,这样学生就能掌握了。这样的课堂是轻松的也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不要一次把“把”字句的规则都教给学生,那样会让学生觉得非常难且无法运用,要一步一步地进行,才能不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其他的“把”字句规则可以在以后的课堂上再练习。当学生分步地把这些要求都掌握了,最后再总结,那样的效果会更好。轻松的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一定要避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4 引发和活跃兴趣与气氛
目前多媒体是公认的优秀的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化、立体化地展示新知识,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理解接受知识,因此要充分利用。而在非目的语国家多媒体的使用更应该成为重要的手段,因为在非目的语国家会有各种母语存在,老师不可能都娴熟地运用学生的母语,所以使用ppt是最好的帮助。比方说生词,如果能用母语标注出意思和使用要求,对学生来说是最直接的、可以尽快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再辅以合适的练习,则可以使学生尽快地掌握。还有像卡片、图片以及游戏等方式,都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卡片是记忆生词的最好办法,它体现的是反复记忆,同时也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好办法。还有像游戏,尽管有的是成人学生,对游戏似乎不太感兴趣,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玩的心理,而且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比方说,我们可以把击鼓传花的游戏和课堂的复述或改写等活动结合起来,既可以使学生兴奋又可以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这样会活跃课堂气氛。就课文的学习而言,课文的内容要和实际相结合,比方说课文里有这样的句子,“公园里风景很漂亮,有一个很大的湖,还有很多树和花,空气非常好”,这时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就学校的环境以及了解的所在地的公园等进行描述。这个过程中可以分组讨论,让大家找到更多的词和更丰富的表达内容,学生能在自己的练习中回忆和记忆生词及表达方式,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非目的语国家的汉语课堂教学一定要重点突出、方式多样、松紧相宜、节奏分明、趣味横生,让学生轻松地上课,同时又获得知识、习得语言,达到教学目标,从而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赫尔巴特.教育学讲授钢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2.
[2]郭戈.关于兴趣教学原则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2(3): 119-124.
[3]吴常顺.也谈寓教于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 (8):86.
[4]郭戈.学习兴趣与教学理论[J].外国教育动态,1990(2):5-58.
[5]刘松浩.关于对外汉语教材趣味性的几点认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5):1-7.
[6]叶苗.从“兴趣”的角度解读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J].现代交际,2012(2):236-237.
[7]孟国.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6):54-60.
[8]郭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的见解和做法[J].比较教育研究,1984(6):43-47.
责任编辑:沈玲
Application of Interests Princip le in Chinese Teaching of Non-target Language Countries
BAO Liju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In Chinese teaching of non-target language countries,the lack of the use of non-language environmental practice makes classroom teaching become important.How to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n classroom to achieve the best teaching effec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and to take the interests principle as themost important teaching principle and put it into us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teaching.For this reason,classroom teaching can start from designing and making suspense and plots,holding and considering levels and rhythms,stressing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attraction andmemory,initiating and arousing interests and atmospheres,etc.
non-target language country;Chinese teaching;the best effect;interest principle
H195
A
1009-3907(2014)11-1630-04
2014-06-18
鲍丽娟(1963-),女,吉林辽源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