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商贸流通发展方式研究现状
2014-03-26荆林波
荆林波/文
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已成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流通业的积极参预,而流通业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合格的服务,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进取,转变自身的流通发展方式。
近年来,国内商业经济理论界围绕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形成了许多理论观点。其中,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做好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这篇大文章”一文,具有较强的理论系统性和实践针对性。
一、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定位
流通业是服务行业,服务于生产和消费。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战略任务,不可离开这个宏观全局“自拉自唱”。其次,需要认真审视并转变本行业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做法,明确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具体方向和工作内容,这又需要“自找问题”、“自我革命”。
二、流通业的质量和效益效率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这个要求不仅是针对整个经济讲的,也切中流通业的时弊。多年以来,与生产部门一样,流通业一直也实行的是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发展模式。其表现是,以销售额的增长为最大关切,很少关注销售额背后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政府部门最关心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流通业增加值,流通企业最关心的是营业额和毛利率。
近年来,国内专门研究流通质量或流通效益的文献不少,这方面撰文研究较深入的是宋则。另外,今年黄国雄题为“流通效益是社会效益,流通实现是社会价值的实现”的文章,也具有代表性。
质量和效益是流通业的“生命”,客观地看,在这方面我们离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期待仍有不小的距离。因此,流通业必须转变发展的立足点,要转变过分追求销售规模、轻视服务和效益的偏向,使销售额的增长与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合理的利润率保持同步。
关于流通效率的研究,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文献还有荆林波(2013)“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一文。高铁生(2013)“完善匹配机制,提高流通效率”一文。此外,还有对我国农产品、林产品流通效率的分析文章,例如:欧阳小迅(2011)、张磊(2011)、柳思维(2012)。
三、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中央已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目前,流通业在参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着服务能力不足和自身进取不够的情况。例如,为什么海尔、联想要自建物流体系?为什么许多优质的农产品却无法有效进入城市市场?说明流通业确实存在能力和进取心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流通业的总体规模已经很大,但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角度看,流通产业内部的结构并不合理,重商品销售、轻服务供给的倾向比较明显。商品销售在全部消费中比重高达80%,购销业即批发零售业竞争十分激烈,不少地区存在总量过剩、竞争过度现象;而生活性服务业在总消费中比重畸轻,发展水平偏低,不仅主体“小散弱”,一些行业经营不规范,而且有许多居民需要的生活服务项目未能有效提供。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中咨询、设计、创意等商务服务发展不充分,物流业存在着专业化物流供给不够、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供应链管理水平低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中认真分析研究,妥善加以解决。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问题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新焦点。主要表现在以下研究方向:一是对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总体研究,如高煜等(2011)“我国流通产业转型的内涵与方向”、王晓东等(2011)“新时期流通结构优化升级之再认识”、田伟(2012)“我国流通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对策初探”。二是从一个角度对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进行研究,代表性文献如马龙龙(2011)“中国商品流通虚实结构演进研究”、孙敬水等(2010)“流通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探析”;其他文献有丁润健等(2012)“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流通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龚晓菊(2011)“贸易强国视角下的流通产业结构调整”、王晓东等(2010)“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李明义等(2010)“以流通产业结构创新促京城老字号腾飞”等。
四、流通业与扩大内需(消费需求)
“十八大”强调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拉动,提出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需要指出,虽然在扩大消费中流通业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仍有着不小的“用武”空间,主要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放心、更称心、更便利、更实惠、更诚信、更多选择的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欲望和交易预期,从而满足现实需求,释放潜在需求,创造未来需求。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与扩大内需关系(消费需求)的研究,比较以往有了较大增加。其代表性的文献有刘晴等(2013)“贸易成本、异质性企业与扩大内需:理论框架与中国经验”一文。依绍华(2013)“流通业对扩大内需的促进机制及对策研究”、毛中根等(2012)“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还有对流通与扩大内需(消费需求)某个具体主体的研究,如李骏阳等(2011)“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汪旭晖(2010)“农村消费品流通渠道对农民福利的影响”、梁雪松(2009)“扩大内需中旅游业独特贡献的探究”等。
五、流通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微观细胞。“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提高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显然,这个要求不仅是针对生产企业的,也适用于流通企业。
客观地看,虽然我国流通业中的大中型企业有一些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但与跨国连锁零售巨头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中国大型的连锁零售企业充其量在国际上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零售公司。但这并不是最令人忧虑的,毕竟中资大中型零售企业在“与狼共舞”中不断地成长壮大,形成了与外资商业良性互促的竞争局面。
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于中资连锁商业的经营模式,基本上是从外商那里学来的,完全是模仿追赶型的发展方式,缺乏通过创新形成的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确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企业的竞争力问题的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纪宝成(2010)“流通竞争力与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文,该文认为流通竞争力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包括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流通竞争力;宏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拥有重要商品的定价权、渠道网络的控制权,从而赢得国家竞争优势。从微观层面看,流通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切实转变盈利模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为渠道的合作竞争以及服务竞争,从分享价值转变为创造价值。二是吴小丁(2010)“对零售业过度竞争解释的理论缺陷”一文,用现有理论即低利润率和激烈竞争手段这两个判断标准,来解释零售业的过度竞争。其他这类题目的研究文献还有霍淑娟(2012)、卢美丽(2009)、谷晓等(2009)、薛峰(2009)等学者的文章。
六、商业活动中绿色低碳流通问题
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的推动”,是党的“十八大”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又一项要求。流通业在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过程中必须落实这项要求,促进生产和消费节能降耗;同时流通业在经营活动中体现资源节约和低碳化,也是自身转变运行方式的重要行动。
近年来,流通业在节电、节水、简化包装、限制塑料袋使用、产品回收再生利用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零售企业还出现了一批节能店,总的来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大部分中资企业这方面工作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行动不积极、措施不系统、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许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开展节能降耗,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新途径,从而把这项工作真正摆上重要位置。
特别是在节能店的发展上,我们看到,一些外资零售企业起点高、步伐大、进展快、措施也是系统化的,而中资企业往往投入少、起点低、措施也多是局部性的改造,由此形成与外资商业在节能效果上的明显差距。
近年来,国内对绿色低碳流通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中国商业联合会课题组(2012)的文章“绿色商业与消费发展研究”,文章从绿色商业的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发展绿色商业的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二是杨浩哲(2012)的“低碳流通:基于脱钩理论的实证研究”一文,对中国流通产业1996-2009年间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并基于脱钩理论对流通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低碳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他文献有研究总体的, 如欧阳泉(2011)、张国玲等(2011),有研究具体方面的,如李爱华(2012)、徐旭(2011)、周培红(2011)、洪涛(2011)等。
按照中央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中资流通企业在这些方面需要加快补上一些工作缺项。例如,开展绿色采购,引导生产部门制造低材耗、低排放、易回收、可再生利用的生活用品;经营低碳绿色产品,引导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物流运输的节能减排和降低空驶率,商业建筑的节能等,也都有待深入研究,加快实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七、流通业的创新驱动
“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这一要求的实质,是要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为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而做到这一点,从经济理论上说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具体来说,粗放型的生产流通主要靠增加资本和劳动,而这两方面的要素虽然可以增加产出,但却无法提高效率,甚至可能出现边际效益递减。而强调全要素生产率是指资本和劳动之外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等所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增进,这就为我们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化发展指明了三个方面的切入点。
近年来,国内对流通业的创新驱动问题的研究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丁俊发(2013)“流通创新驱动的十大对策”一文,该文提出了进行理论、制度、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结构调整、生活与商务服务、就业、消费、市场、商业文化等十大创新驱动的思考。二是荆林波等(2012)“中外零售企业在农村市场创新扩散的比较研究——基于沃尔玛与苏果的案例分析”一文。三是从流通创新的某个方面作用来分析的论文,如丁宁(2013)“流通创新与中国居民消费率提升”、徐从才(2011)“坚持流通创新,构建生产者服务体系”、周长富(2011)“基于流通创新的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内在机制分析”。此外,这个题目的文献还有刘刚(2013)、盛朝迅(2012)、郝爱民(2012)、朱丽萍(2011)、张宏等(2010)等论文。
与传统流通企业不同,现代化的流通企业一般都具有技术密集化、人才高端化和创新常态化三大特点。从世界范围看,最先实行信息化并在应用上达到各行业领先水平的,正是以沃尔玛为代表的现代零售商。
近三十年来,全球流通业特别是零售业的管理创新,无论是就其频繁程度还是丰富性比较,都不逊于甚至超过了工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
近年来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购物呈现“爆发式”增长,对实体流通企业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在此种情势下,实体流通企业确有一个如何转变固有的发展模式,以适应网络购物电商挑战的问题;而网络电商也面临着如何转变“烧钱”血拼价格的非理性发展模式,回归可持续健康发展模式的问题。
八、流通方式的研究更加深入、广泛
除张志刚关于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专文外,国内有不少学者也对同一命题撰写专文加以论述。其代表性的文献:一是黄国雄(2010)“论流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文,该文认为,流通发展方式转变应从七方面入手:从重视产值向重视价值实现;整体提高流通产业的社会效益;充分发挥连锁经济规模效应;重视提高潜在市场的有效供给;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走中国化的连锁商业道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商品流通体系等。二是刘海飞(2010)“对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思考”一文,该文提出了发展理念、评价标准、流通功能、技术路线、制度供给、环境建设、节能减排、行政职能等八个转变。三是俞晓松(2011)“十二五期间中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一文,该文提出,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应通过六方面进行,即做大做强连锁经营、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建立流通业征信体系、构建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培养流通业人才和开展流通科技研发与推广等。其他文献有,上创利等(2013)“基于产业链整合视角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郭馨梅等(2011)“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基于资源利用视角的研究”、孙敬水等(2010)“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国际经验及启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