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L oSONE发表的中国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

2014-03-26邹丽雪赵云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发文科技期刊影响力

■邹丽雪 赵云鲜

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100190,E-mail:zoulx@mail.las.ac.cn

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100101,E-mail:zhaoyx@ioz.ac.cn

PLoSONE是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2006年创办,是一个经国际同行评议、开放获取、在线出版的期刊,发表科学和医学任何学科的研究成果。由于选题范围广泛,该刊发文量增长迅速,2013年发文量超过30 000余篇,目前已成为全球发文量最大的典型开放获取刊物的代表[1]。该刊在2010年被SCI收录,首次影响因子达到4.351,2013年影响因子为3.534。

该刊认为对论文的评价应基于论文本身,而不应以发表在哪个期刊上为依据,论文的重要性体现在发表后被关注和被引用的情况,因此该刊提供了一系列的基于论文水平的影响力指标,包括引文指标、使用统计、博客报道、社会书签、社区评级和专家评估,利于网络来提供新的有意义的和有效的评估机制研究。2009年,该刊开始为每篇论文提供论文计量信息(Article-Level Metrics,ALMs),包括阅读、引用、保存、讨论、推荐信息来帮助读者确定论文的价值。其中,引用数据主要来自第三方,包括Scopus、Web of Science、PubMed Central和 CrossRef,同时也收集在Wikipedia的引用数据。2014年6月的最新数据显示,PLoS ONE期刊中按阅读量排名前2%的论文已被阅读近3 900万次,在Scopus引用超过80 000次,在Wikipedia中被引用2 800次,在F1000 Prime中被推荐300次[2]。

目前关于PLoSONE的研究报道多集中于剖析其出版模式、同行评审制度、质量控制机制、学术评价方式[3],学术编辑遴选模式[4]以及网络出版现状如信息密度、信息广度、信息深度等[5]。曾有学者统计了2011年PLoS ONE发文的国际机构和中国机构数据[3],PLoSONE首页上的学科分布和国家地区分布[5],而关于PLoSONE期刊基于论文的统计分析及其被引情况则少有研究涉及。本文对PLoSONE发文的主要国家或地区,论文的被引频次、零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分布进行了统计,从发文量、被引用方面将中国与世界其他发文大国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全面了解PLoSONE论文特别是中国论文在发表后的受关注程度及学术影响力情况。

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数据收集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 Web of Science(SCIEXPANDED)数据库,具体方法为在数据库中检索出版物名称为“PLoS ONE”,出版年为2006-2013年的所有论文作为分析的数据集,被引频次数据截至2014年3月31日。

高被引论文的数据处理和界定方法采用历时法和百分比法,根据文献计量学中的“二八现象”,把被引频次较高的前20%的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依照这种方法确定不同年度的高被引论文[6]。

1.2 数据分析方法

本文的数据分析主要采用Thomson Data Analyzer软件。 Thomson Data Analyzer(简称 TDA)是美国Thomson Reuters公司开发的一个具有强大分析功能的文本挖掘软件,可以对文本数据进行多角度的数据挖掘。由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的数据中,同一机构、同一基金资助机构名称存在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对数据不加以整理或合并,在统计分析时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影响结果的准确性。TDA能够帮助分析者进行数据清理,通过TDA中内置的叙词表或人工建立叙词表,对机构、基金资助机构等字段加以清理,将不同名称进行合并,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度。TDA还能够帮助做二维矩阵分析,省去了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做二次分析,节省数据处理的时间。本文运用TDA主要进行了中国机构、基金资助机构数据的清理、发文及被引用次数的二维矩阵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本文检索到PLoSONE期刊在2006-2013年发表论文共83 948篇,文献类型包括论文、综述、编辑资料、会议论文和校正资料,其中2006年137篇、2007年1 230篇、2008年2 717篇、2009年4 404篇、2010年6 724篇、2011年13 786篇、2012 年23 452篇、2013 年31 498篇。 根据发文量的变化可以将PLoSONE的发展划分为两个时期:2006-2009年是前期积累期,发文量缓慢增长,2010年PLoSONE被SCI收录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发文量大幅增长。

2.1 PLoSONE发文的国家或地区分布

由表1可知,到2013年总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其次为中国,但中国与美国仍有较大的差距。总体上,各国发文量逐年增加,特别是2010年之后均保持着快速上升的趋势,但年增长率最高的为中国。发文量的变化导致各国在PLoSONE发文比例的变化。变化最明显的是美国和中国。2006-2008年,PLoSONE美国发文比例接近50%,中国只占3%-5%;2010年之后,美国发文比例逐年下降,而中国发文比例快速增加,并于2011年成为PLoS ONE第2发文大国,其他国家在PLoSONE中发文比例则基本保持稳定(表2)。

表1 PLoSONE发文前10国家或地区的年代分布

表2 PLoSONE发文前10国家或地区的发文比例分布

2.2 PLoSONE论文被引频次分布

被引频次常用来评价论文的学术影响力[7],由表3可知,截至2014年3月31日,2010-2013年随着论文数量的大幅增长,中国在这期间发表论文积累的被引频次贡献了总被引频次超过80%,而美国只有63.61%,接近40%的被引频次由2010年之前的论文贡献。

从篇均被引角度分析,PLoS ONE篇均被引为5.94次,其中美国最高6.98,中国在前10发文大国中最低,为3.51,中国和日本论文篇均被引低于总体均值(表4)。

表3 PLoSONE发文前10国家或地区的被引频次

表4 PLoSONE发文前10国家或地区的篇均被引频次(2006-2013)

2.3 PLoSONE论文的高被引论文分布

高被引论文是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核心[8],按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从数量上,各国高被引论文数量均随着论文量的增长而逐年增多(表5),按各国高被引论文比进行统计,各国高被引论文的比例均在缓慢增多(表6)。但2010年之后加拿大、日本、意大利年均高被引论文比增长较快,而中国年均高被引论文比增长为1.68%,落后于美国、英国等其它发文大国,仅高于澳大利亚。

表5 PLoSONE发文前10国家或地区的高被引论文分布

表6 PLoSONE发文前10国家或地区的高被引论文比分布

2.4 PLoSONE期刊零被引论文分布

零被引率是期刊的反向评价指标,与高被引相对应。只研究高被引而不研究零被引或低被引是不完整的[9]。

按零被引论文统计分析,受发文量和发表时间因素的影响,2006-2009年各国零被引论文数量较少(表7),零被引率较低(表8)。 2010年后,各国零被引论文增多(表7),零被引率大幅增加,其中增长最快的为中国,特别是2013年,中国论文的零被引率最高,超过70%的论文还没有被引用过。2010-2013年,中国的零被引年增长率高于PLoSONE期刊总体论文的年增长率,且在发文前10国家中最高。

表7 PLoSONE发文的零被引分布(2006-2013)

表8 PLoSONE发文的零被引率分布(2006-2013)

3 PLoSONE中国发文分析

有研究指出,作者机构分布情况和基金论文比可作为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指标,研究机构的水平越高,其产出高质量论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10],是否是基金论文以及基金论文的等级也会与其学术影响力有一定的关系[11,12]。

3.1 中国发文研究机构分布

按中国发文的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发文量最多的前20家研究机构中有3家机构是研究院所,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其他机构均为大学(表9)。由表9可知,中国科学院在2010-2013年发文比例逐年下降,而其他机构则基本保持稳定。按机构的高被引论文比进行统计,中国科学院虽发文比减少,但其高被引论文比却在增加,同样增长的还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几家机构(表10)。

3.2 中国基金资助机构分布

本文的研究显示,PLoSONE上发表的中国论文绝大部分都是由国家部委或国家级科研院所的基金项目资助发表,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最多,超过50%(表11)。按基金资助的高被引论文统计,除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的高被引论文比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外,其他基金资助的高被引论文比变化基本一致,呈逐年上升趋势(表 12)。

4 结论与建议

4.1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PLoS ONE发表论文快速增加

PLoSONE是一个快读、高容量、高效的开放获取期刊,由于其发表周期短,保证了科研成果的时效性,吸引了很多优秀作者积极投稿[1],而自2010年成为SCI源期刊后,PLoSONE各国发文量逐年迅速增加,可见PLoSONE对于各国作者都是有吸引力的,只不过各自表现强度不同。由于期刊影响因子在中国科研评价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又是论文产出大国,PLoS ONE吸引了大量的中国论文,平均年增长率为141.92%,远远超过其他发文大国,并在2011年成为PLoSONE发文量第2位国家。

表9 PLoSONE中国发文的机构分布(前20)

表10 2010年后中国发文机构的高被引论文分布

表11 PLoSONE中国发文的基金分布

表12 中国基金资助发文的高被引论文分布

4.2 中国在PLoSONE发表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表现为篇均被引低、高被引论文少、零被引率高

近年来,中国在PLoSONE发文量上虽然增速最快,但篇均被引低于美国等其他国家,究其原因,超过80%的被引频次是由2010年后新近发表的文章贡献的,由于被引频次的高峰时间一般是在论文发表后的第2-4年[9],因此大量新发表的论文可能会严重压低我国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

中国在PLoSONE上发表的论文高被引比虽然有所提高,但落后于加拿大、日本、意大利和美国,增长的速度也不及论文数量的增长。由于各国高被引论文的确定采用了历时法,排除了时间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论文高被引比增长落后于大多数发文大国的原因不是时间因素,而是论文的学术水平。2010年后中国发表的论文零被引率大幅增加,年增长率高于总体论文的年增长率,这也可能是导致中国论文篇均被引较低的原因。PLoSONE开放获取会使文章更多地被阅读,从而有机会被引用,但并不是所有论文都会被引用。可见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仍是决定是否能受到更多引用的关键。

中国发表的论文有50%以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的,且研究机构也多是国内高水平的机构,可以说这些论文的作者是代表中国科学研究水平的,PLoSONE吸引了大量中国优秀作者,这些机构和基金的高被引论文比有所提高,但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并没有因高水平机构或者基金论文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关系。

4.3 对国内期刊的启示

各国在PLoSONE上发表的论文,高被引论文比例均逐年提高,这说明PLoSONE期刊的开放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论文的被引大有裨益,但论文本身学术水平仍是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关键。国内期刊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同行评审制来控制论文的质量,使稿件的质量经得起学术考验。另一方面期刊实行开放获取也不是一劳永逸,应当借鉴PLoSONE的成功模式,论文实行即时发表,发表周期短,保证了科研成果的时效性,同时PLoSONE拥有强大的论文推送功能,其网站与Twitter、LinkedIn等媒体链接,将发表的论文向全世界用户进行推送,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进行学术传播,来提高论文的受关注程度和学术影响力,并吸引更多优秀作者投稿和关注,形成期刊发展的良性循环。

1 韩婧.《PLoSONE》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研究.编辑学报,2014,26(2):202-204

2 Damian Pattinson.PLoSONEPublishes its100,000th Article[EB/OL].[2014-06-23].http://blogs.plos.org/everyone/2014/06/23/plos-one-publishes-100000th-article/

3 陈爱香.开放存取期刊PLoS ONE网络出版模式研究.现代情报,2012,32(9):69-71

4 刘浩,张正光.PLoSONE期刊学术编辑的遴选及其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162-165

5 吴卓晶,刘君,王应宽.Nature、Science及PLoSONE网络出版现状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44-48

6 刘雪立.基于Web of Science和ESI数据库高被引论文的界定方法.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975-978

7 方卿,王珏.开放存取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一)——基于总被引频次视角的分析.出版科学,2011,19(6):67-70

8 韩维栋,薛秦芬,王丽珍.挖掘高被引论文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514-518

9 付晓霞,游苏宁,李贵存.2000~2009年中国SCI论文的零被引数据分析.科学通报,2012,57(18):1703-1710

10 盛丽娜.作者机构分布情况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应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 585-588

11 刘雪立,方红玲,周志新等.科技期刊反向评价指标——零被引论文率及其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525-528

12 李贺,周金娉,李春好.我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2):77-81

猜你喜欢

发文科技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