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健康宣教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2014-03-26李茹红
李茹红
目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孕产妇大部分是初产妇,缺乏自然分娩的经验,对自然分娩信心不足,临产前常会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顺利分娩[1]。当觉得疼痛不能忍受时即要求行剖宫产[2],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增加,大大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必须在15%以下的规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剖宫产率急剧升高,不但不能降低围生儿病死率,而且增加了剖宫产术后孕产妇的患病率与病死率。本文探讨产前健康宣教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长短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4月在本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并自愿接受产前宣教的200例孕妇作为实验组,以同期仅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188例孕妇为对照组。选择标准为:年龄20岁~30岁之间的初产妇,骨盆测量、胎位检查正常,无明显需剖宫处理的高危妊娠病情。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文化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医学模式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则采取文字、示范、交谈等多种形式进行产前健康教育指导,要求将医学护理知识通俗化,护理技术简明化。在门诊进行产前检查时应按照各不同孕期采用不同方法,接受不同的产前知识的教育。在孕早期(12周以前)主要让孕妇了解孕早期可能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产生的原因,致畸的因素及预防流产的措施等;孕中期(13~27周)应让孕妇及家属了解孕妇身体的变化以及改善饮食、保证营养的必要性。孕晚期(28周以后)让孕妇了解分娩过程、自然分娩的益处、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准备、产前的各种肌肉功能锻炼和呼吸运动锻炼、产时的配合方法等等。护士应有针对性地与患者沟通,鼓励家属与孕妇一同接受宣教,增进护患之间信任,增强其自然分娩的信心,让待产妇以愉悦自信的心理状态迎接产程,顺利分娩[3]。
2 结果
2.1产前宣教对孕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 见表1。
表1 产前宣教对孕产妇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注: 与对照组比较,a,P<0. 05
2.2产程时间 两组自然分娩孕妇的第1、2产程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自然分娩孕妇第1、2产程时间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分娩是妇女的一个自然、正常的生理过程,由于对分娩缺乏正确的认识,95%的产妇对分娩有恐惧感,临产时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导致产程延长等[4]。产妇在分娩期的精神心理状况是影响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使产妇在分娩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认识分娩的自然性,以积极自信的心态进入分娩期,顺利完成分娩是产科护理工作的重点[5]。
产妇及其家属缺乏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正确认识导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很多人以为自然分娩会影响夫妻性生活,分娩时间长且痛,而剖宫产时间短,不需要承受分娩的疼痛并且更安全,而实际并非如此。自然分娩过程中子宫有规律的收缩能使胎儿肺脏得到锻炼,肺泡扩张,胎儿发生肺透明膜病几率低;有规律的宫缩及产道的挤压作用,可将胎儿呼吸道内的羊水和黏液挤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这个过程还能提高胎儿脑部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有利于新生儿出生后迅速建立正常呼吸。分娩时腹部的阵痛会使产妇的垂体分泌一种叫催产素的激素,能促进母亲产后的乳汁分泌,甚至在促进母儿感情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6]。
在实验组,由于孕妇在产前接受了系统的产前知识教育,不仅充分了解和感受到婴儿在体内慢慢孕育成长的奇妙过程;还掌握了孕早期、中期、晚期和分娩期的各种应对方法,并及时得到医护人员热情、耐心的指导,孕妇及家属的紧张心理能得到减轻,能更加坦然地面对生儿育女这一最自然的人生经历。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达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5%,两组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第1、2产程时间分别为(6.48±1.23)h和(0.60±0.21)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孕妇进行两种分娩方式优缺点的介绍和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正常反应的宣教,可明显改变孕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意向,宣教后自然分娩意向明显增高;产妇通过产前宣教获得了分娩技巧,产前健康宣教可缩短产程。同时我们体会到,有家属陪伴的孕妇接受教育的效果较无家属陪伴者更优。
综上所述,初产妇实施产前健康宣教不仅可以消除其不良心理,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而且可明显缩短产程,有助于产后恢复。
[1] 陆龙勤. 孕妇产前教育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 广西医学,2005,27(2):272-273.
[2] 高玲玲,张美芳,刘可.分娩教育对 160 例产妇的影响.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693.
[3] 华嘉增.导乐陪伴分娩.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 (1):19.
[4] 朱敏荔.孕期教育及产前培训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2):50.
[5] 张慧,张缨,周杏仙.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807.
[6] 郭会平,李玲,赵素萍,等.产前宣教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基层医学论坛,2010,14(5):41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