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auma China 2014在冬雨中且行且珍惜 犹暖还寒 新常态下的新希望

2014-03-25摄影王宇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4年21期
关键词:机械行业工程机械常态

文、摄影 / 本刊记者 王宇

bauma China 2014在冬雨中且行且珍惜 犹暖还寒 新常态下的新希望

文、摄影 / 本刊记者 王宇

今年bauma China展期间的天气像极了调整中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布展前几天太阳高照让人感觉到暖意融融,但开展前后的两天沥沥细雨立刻又让人体会到什么是寒冷的冬天。尽管顶风冒雨,但展场内外依然人潮涌动,撑着伞开新闻发布会的场面比比皆是。正所谓“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的市场会像展会后两天那样阳光普照吗?

bauma展期待市场回暖

两年一届的bauma China于2014年11月25日~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展德国bauma在中国的延伸,自2002年首演至今,已经迎来了第7届,见证了中国,乃至亚洲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兴衰沉浮。

来自主办方的数据显示,尽管行业形势依然严峻,发展仍处低迷期,但依旧吸引了来自149个国家和地区的191 000名观众(2012年:180 000名)前来参观,其中国际观众数量较上届展会增长12%。除中国本土观众外,观众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海外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印度尼西亚。

本届展会再次覆盖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室内外全馆,展示面积达30万平方米。汇聚了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3 104家展商(2012年:2 718家来自38个国家),展商数量再创新高,增幅达14%。其中,中国参展企业数量为2,097家,他们向全球展示了各自的拳头产品与高水平的技术标准。此外,海外展商同样是本届展会的亮点,他们的创新产品与先进技术十分受欢迎。本届展会海外展商数量再度增长,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韩国和日本的海外企业分列前五。奥地利、芬兰、德国、意大利、韩国、西班牙、土耳其、英国及美国展团悉数亮相,进一步强化了bauma China的国际化定位。

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董事总经理Eugen Egetenmeir评价说:“bauma China经历了12年的发展,已不仅仅是企业展示产品的平台,更是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交流探讨,共谋发展的行业盛宴。”

自2011年开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已经在低位运行了四年,销量持续下滑,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降幅扩大,尽管也出现过短暂的升势,但都昙花一现,一些企业被淘汰出局,坚持下来的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吗?

行业资深投资分析师李坤龙在展会三天内开了17场会议,忙碌的他告诉《交通建设与管理》记者说,全部会议中听到最多的三个问题是:明年市场到底怎么看?行业整合会加剧还是放缓?远洋战略的风险与机遇到底在哪里?

“新常态”告别粗放增长

要回答这三个问题恐怕还得梳理一下中国的经济形势。今年以来,我国政经领域最流行的词语无疑是“新常态”。什么是经济新常态?它从何而来?

自2010年中国GDP规模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不同于前30年的特征,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自2010年至2012年经济增速连续11个季度下滑,2012年至2013年,GDP年增速连续三年低于8%,今年更是向7%靠近。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广西柳工集团总裁、柳工机械股份公司董事长曾光安“从2012年开始,我们主要做了几件事情:一是抓紧技术投入;二是进一步加大国际化;三是产品种类逐步由中型向大型发展;四是整合代理商体系;五是柳工的内部整合。这些改革一个基本逻辑就是创新驱动。”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告别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划句号。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至少蕴含以下几个政策寓意:一是经济增速正式告别8%的快速增长,潜在增长率在2020年前后回落至7.5%左右;二是宏观政策告别常态的调控和刺激,如果经济增速在7.2%以上的合理区间,不会采取非常规的刺激措施;三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悄然转换,政府投资让位于民间投资,出口让位于国内消费,创新驱动成为决定中国经济成败的胜负手;四是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使命的同时,强力扶持服务业,经济结构避重就轻;五是告别货币推动型增长模式,控制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泡沫和债务杠杆优于经济增长本身。

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再也回不到过去拿着现金到工厂买机器设备的疯狂岁月了,那种年增长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更高的年代也一去不复返了。

广西柳工集团总裁、柳工机械股份公司董事长曾光安说:“未来几年内我们工程机械行业仍然会在相对比较低迷的市场中艰难前行,这不是工程机械行业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使得对基础设施投资依赖较大的工程机械行业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今年的展会徐工定位高端引领,很多新产品是和国际最高水平同步诞生的,有的还是全球首创,有许多的自有专利技术。面向未来,全球化必将带给徐工两大改变:一是全球顶级产业资源的深度整合并为我所用、补我所短、扬我所长;二是以创新驱动和凭产品实力与技术实力说话来实现徐工‘淬火’式的战略转型。”

从2014年工程机械板块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也可以看出,2014年上半年中国工程机械全行业销量下滑,其中装载机销量同比下降幅度超过20%,挖掘机、推土机销量同比下降超过10%,压路机、平地机等产品销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时大部分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量均同比下降。虽然国家采取了定向降准,加快批复铁路建设的措施,但在已经过去的第三季度,行业下降幅度仍在扩大。怎么办?

调结构从创新要转型动力

习近平主席在谈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时着重指出: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公司CEO道格·奥伯黑尔曼2014年11月9日在参加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表示,增长除了速度以外,质量更加重要,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需要不断推进改革来驱动增长。

曾光安对此非常赞同,他说:“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必须要从过去比生产数量,比销售额,比销售量,比市场份额,这种粗放的数量增长模式到更加注重效率、质量的可持续内涵式增长模式。从2012年开始,我们主要做了几件事情:一是抓紧技术投入,到2016年,柳工的产品将实现全新换代,新一代产品不仅要满足中国和发展中国家需求,核心是满足欧美市场的需求;二是进一步加大国际化,全球工程机械市场里,中国占三分之一,最成熟稳定的欧美市场占三分之一强,而高价值的产品占比则更高。调结构就是要求我们尽量往产业链高端靠拢,而不是在低层次里打价格战。柳工的国际化已经进入一个良性轨道,海外销售占比超过30%,还将进一步提高;三是产品种类逐步由中型向大型发展,这次展示的970E挖掘机和全新发布的8128H12吨装载机都是中国大吨位装备的杰出代表,也是柳工参与欧美成熟市场竞争的利器;四是整合代理商体系;五是柳工的内部整合。这些改革一个基本逻辑就是创新驱动。”

事实上,每一次危机来临之时,那些肩负行业责任的企业总是沉下心来练内功,抓管理,搞研发,促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参加本次展会的徐工则抓住绿色环保大做文章,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和全球用户代表共同开启绿色创想倡议。此次展示的是在 “三高一大”(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吨位)产品创新战略指导下,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思路,加大技术创新和高端引领力度,大力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规模发展目标形势下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和绿色节能与成套性解决方案。

据《交通建设与管理》记者现场观察,最引人瞩目的有“矿山双雄”——400吨挖掘机和240吨电传动自卸车,还有全球首创的XCWT30轮履两用概念起重机、XCD300新概念牵引轮式起重机;重磅推出的全面融合德国施维英技术的HB67K泵车等新一代成套混凝土机械及升级版12吨装载机,国内最大39吨压路机,国内首创脉冲式同步洒布摊铺机,技术最先进、转场效率最高的450吨全地面起重机,XGTL750动臂式塔机和智能城市渣土车等。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次调整对企业和行业都有好处,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三一也随着行业在调整。未来三一将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还将加强产业链建设,加快调整步伐适应新常态。”

王民表示,今年的展会徐工定位高端引领,很多新产品是和国际最高水平同步诞生的,有的还是全球首创,有许多的自有专利技术。面向未来,全球市场的开拓奋进必将带给徐工“两大改变”:一是全球顶级产业资源的深度整合并为我所用、补我所短、扬我所长;二是以创新驱动和“凭产品实力与技术实力说话”来实现徐工“淬火”式的战略转型。

作为行业标杆的三一集团展出了43款全系列创新产品,其中首发车型和全新产品超过26款,展现了三一集团全球领先的创新精神和研发实力。首发车型包括了C9泵车、新一代LNG搅拌车、矿山型挖掘机、铰链式矿用自卸车、C8系列入岩旋挖钻机、号称驭风使者的新一代全地面600T起重机、三一帕尔菲格高空作业车等。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表示,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他认为,目前行业正处于调整期,产能过剩,市场萎缩。市场倒逼企业转型,这次调整对企业和行业都有好处。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三一也随着行业在调整。未来三一将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还将加强产业链建设,加快调整步伐适应新常态。

在产品大型化方面,山东临工也发布了两款全新产品:L9120F装载机和LG6460E挖掘机,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客户的眼光。同时,在发布会上山东临工的两款铲运机械产品获得了既符合欧洲市场的CE认证,又满足北美市场的准入标准,展现了山东临工进军欧美高端市场的决心。

山东临工执行总裁于孟生告诉记者说:“进军西欧、北美市场,证明山东临工具备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015年,山东临工将在保持现有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全面进军海外市场。欧美市场是除中国外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山东临工有产品,有技术,也有信心在这片市场取得成功。”

厦工机械股份公司总裁白飞平在HN系列轮式装载机、W系列轮式挖掘机发布会上说,这是厦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最新系列化产品,品质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今后,厦工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在核心技术上谋求新突破,不断追求厦工的卓越品质,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从现代重工9V系列新产品、斗山工程机械9C系列新产品,到沃尔沃最新概念机型 Gaia X挖掘机、P6820C ABG摊铺机和EC170D履带式挖掘机;从小松8MO系列挖掘机、第2代混合动力挖掘机,到中联重科的“机制砂+干混砂浆两位一体混凝土机械”、世界上臂架最长的三桥56米碳纤维臂架泵车……创新产品在整个bauma展现场无处不在。

《交通建设与管理》记者在现场注意到,除了产品创新外,一些企业还在服务价值链、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创新。比如,柳工、沃尔沃展示的再制造不仅契合了循环经济的时代潮流,还延长了产品生命周期,提升了性价比。徐工展示的混凝土成套设备信息化运营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工程机械车联网第一品牌。

山东临工执行总裁于孟生“进军西欧、北美市场,证明山东临工具备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015年,我们将在保持现有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全面进军海外市场。欧美市场是除中国外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山东临工有产品,有技术,也有信心在这片市场取得成功。”

看明年在走出去中寻机遇

对于新常态下中国工程机械明年的走势,尽管大家的看法并不统一,但谨慎乐观是主流。

曾光安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主要理由是中国目前还处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的三期叠加中。尽管中国的“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对工程机械行业形成利好,但要想让海外工程项目大量采用国内工程设备还需要在产品可靠性,服务便捷性等方面下功夫。

王民表示,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给中国工程机械带来巨大的商机,今后要加强这些网点的建设和投入。从当前市场的种种回暖和上升的迹象来看,明年肯定是工程机械一个非常好的年份。

于孟生表示,中国产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最大的问题不是产品,而是服务,山东临工明年在非洲的工作重点将是大力推动后市场的建设,而今年山东临工已经在迪拜建立了专门的培训中心。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则用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2015年有望实现7%左右的增长。他说:“眼下,虽然中央的预调微调稳增长策略在工程机械行业没有充分显现,但是在各项改革措施深化和相关政策逐步落实到位的配合下,中央的各项稳增长措施将逐步在工程机械行业见效。今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幅。特别是在交通、能源、水利、新型城镇化和棚户区改造等,大部分项目将在今明两年得到实施。”

在公路建设方面,2013年全国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占交通运输(公路、铁路、民航)投资的62%,完成投资12500亿元;2014年1~8月完成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0.2%。在铁路方面,年初以来,中央三次调整了铁路投资计划,铁路投资增加到8000亿元,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启动较晚,上半年仅完成2352亿元,同比增长8.93%,比2013年全年增幅(5.20%)高出3.73个百分点。水利方面,在继续抓好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有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利部优先安排国务院确定的172个节水供水重大水利项目,在目前在建40个项目的基础上,今明两年将新开工建设44个重大水利工程。同时对尚未立项的88项工程加快前期论证和立项审批,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全部开工建设。房地产投资今年1~8月,完成5.90万亿元,同比增长13.2%。虽为近两年最低增幅,但仍有两位数的增长。在能源建设方面,预计到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规模1800万千瓦。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到2015年实现装机10000万千瓦和2100万千瓦。

厦工机械股份公司总裁白飞平“HN系列轮式装载机、W系列轮式挖掘机是厦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最新系列化产品,品质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今后,厦工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在核心技术上谋求新突破,不断追求厦工的卓越品质,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事实上,资本市场已经对明年基建和工程机械板块的预期做出了正面反应。当所谓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被媒体热炒的时候,中国交建、中国铁建等股票开始拉升。再加上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期间重点阐述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除了与20多个亚洲国家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外,中国还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有专家指出,这是中国利用外汇储备和技术优势,通过投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消化过剩产能的绝妙招数。

正当我们加足马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时候,先是委内瑞拉对华债务违约,接着墨西哥高铁撤标,可见海外项目风险很大,尤其是政府更替常常造成重大损失。曾光安表示,中国工程机械走出去不能简单地搭中国海外承包商的便车,而是要通过投资建厂、兼并重组的模式在海外进行产业本地化。在国际化过程中要有战略自信,不能只管出钱,而是要输出技术、人才和管理,充分借鉴和吸收彼此的长处。由于大家的资源越来越趋同,行业整合的价值越来越低,未来不是行业整合加剧,而是洗牌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缺乏创新优势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尽管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目前仍然面临重重困难,但A股市场的基建和工程机械板块已经开始感受到春意盎然了。不过,在这个微信、微博盛行的时代,传统行业已经进入了微增长、微利润的新常态。只有加强产业创新步伐,加大国际化战略力度,才会在新常态下获得新机遇。

猜你喜欢

机械行业工程机械常态
机械行业新标准介绍
机械行业新标准介绍
机械行业新标准介绍
工程机械自动化中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工程机械雄安遇冷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