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器具信息技术

2014-03-25

关键词:器具范式载体

肖 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科学与公共事务研究所,北京 100089)

如果一般的技术可区分为身体技术和器具技术的话,那么信息技术也可以区分为身体信息技术[1]和器具信息技术。我们日常谈论信息技术,说的就是诸如电脑、网络之类的器具信息技术,或者还包括印刷、泥版、竹简之类的历史上的器具信息技术。

器具信息技术可以简称为“信息器具”(与其对应的用于物质生产的器具生产技术类似地就可以简称为“生产器具”)。信息器具的分类或探讨的视角可以多种多样,本文分别从载入设备、载体和媒介三个侧面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并认为它们在不同时代所形成的不同形态集合为了各个信息时代的信息装置范式,信息装置范式的演变就是信息器具或器具信息技术的进化历程。

一、作为载入设备的信息器具

信息载入就是使信息(严格地说是符号或信号)附着或承载到信息载体之上的过程,这是信息品形成的初始阶段。信息的载入过程体现了信息运作的方式,使用不同的载入设备使得信息呈现出不同的运作形态,由此也影响到信息的不同存储、处理和传播形态,以及还决定着人的不同的“信息劳作”或“信息生产”方式。

需要一定设备才能进行信息载入的时代是人工信息从口传的听觉信息发展出手写的视觉信息之后,所以最初的载入设备就是广义的笔,包括树枝之类的原始形态的笔,也包括用于雕刻的刻刀之类笔的衍生形态。

我们知道,人类的技术时代,或者更严格地说,人类的器具技术时代,经历了手工工具时代、机器时代和计算机(自动机器)时代,与此相关,作为载入设备的信息器具的发展也经历了与此相关的三个时代,这就是:

手工载入设备,以笔为代表,对应的是“手写”的信息载入方式,所形成的是“手稿”、“手迹”、“墨宝”一类的信息品;

机器载入设备,以印刷机为代表,对应的是“印刷”或“印制”的载入方式,所形成的是“印刷品”(尤其是有大量复本的书籍等)一类的信息品;

电子载入设备,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对应的是“录入”的载入方式,所形成的是“电子文档”(包括“超文本”)一类的信息品。

三种信息器具形态可以说代表了三种“信息生产方式”,或信息产品的生成方式。

手工信息器具与手工性的生产器具同属于一个技术时代,也同属于一个文明时代,无论是信息的“生产”还是物品的制造,此阶段都是人所“身体力行”的活动;用笔来生产信息,就如同用手工工具生产物品,是人的“亲手”所为,是信息生产的手工劳动方式,其特点是个体化、低效率、对身体信息技术或身体技艺的依赖性极强,因此人对于自己“产品”的“主体”地位较为显著,个性的痕迹极为明显,“运笔”甚至成为一种高超的艺术,其中真正体现了作为“工艺”或“艺术”的技术之含义。

用印刷机来生产信息品,就如同用大机器来生产物品,其生产过程由人所操作,但信息产品的生成则是在印刷机的转动中完成的,是信息劳动的机器生产方式,其中操作者不再像用笔那样具有艺术性,操作规范成为共性的要求,信息产品的形成过程表现出大机器生产的特点:高效率、大批量;所形成的信息产品则相应地具有齐一化、标准化的特点,即所谓“千篇一律”,其中不再有或极少有个性化的痕迹。

用电子计算机来生产信息品,是信息劳动的数字化生产方式,它可兼具先前两种信息生产方式的特点,如信息生产的高效率(而且是比印刷时代更高的效率)且兼具个性化,但同时也形成一些新特点,如信息储存和显现技术的飞跃性发展使得信息品走向了多媒体化,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与巨量性以及与此相伴的信息的碎片化,还有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的一体化、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互动性、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的高度融合,如此等等。

我们也可以借用当代美国技术哲学家伯格曼“装置方式”来进一步提出“信息装置范式”,以其来表述不同形态的信息载入设备。在伯格曼那里,“装置”就是技术人工物,“装置范式”就是技术范式,其中也包括技术作为一种背景、生活方式、文化影响力的扩展蕴含,还包括技术所影响的经验观察。不同的装置范式造就了不同时代和形态的社会。不同的信息装置范式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我们把信息装置范式视为以信息载入设备为核心、集合了后面所要讲到的信息载体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媒介)而形成的每一时代的信息器具系统。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笔、印刷机和计算机所凝聚的是不同信息器具的运作方式,即对信息品的手工制作、机器制作和数字化制作的运作方式,而这些不同的运作方式也蕴含了相应时代人们的信息生产和劳动方式,由此扩展而影响到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文化文明差异甚至社会的整体区别,所以才具有了“范式”的意义,才成为我们把握信息技术、尤其是器具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视角。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器具的出现,也可称为信息的“装置方式”的转换。在不同的信息装置范式中,人与信息器具结成的不同关系,也就是身体技术与器具技术结成了不同的关系,这既成为技术变革的标志,也成为技术主体的不同生存方式的标志。因此信息装置范式所蕴含的意义是:信息技术具有扩散变化的功能,其变化或更替可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甚至形成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

信息器具作为载入设备或信息装置方式从简单的机器形态发展到复杂的机器形态,即计算机的形态,是一次重大的飞跃,这种信息的“电子机器”本身就意味着机器形态的划时代飞跃,它本身不仅是机器的崭新形态,甚至是“后机器”形态,视为对机器和机器时代的“革命”,使人类在技术时代上从机器时代进入电子时代,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器具这一次划时代发展,使得人们借助器具所延长的信息能力,不再主要局限于信息的载入或复制能力,而是信息的处理能力。由此辐射开去,极大地延长了人的信息传播能力、信息显现能力、信息储存能力等,是人的信息能力的全方位增强。

信息器具作为一种装置方式发展到今天的形态,其神奇的威力甚至不再局限于扩展人的信息能力,而且也扩展了人的生产能力,因为信息器具与生产器具的结合,亦即生产器具的信息化,形成了自动生产系统;随着信息器具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还是生产系统升级为智能产生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等等,由此形成了对所有器具系统的覆盖,人类的整个器具技术被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所以,信息器具作为载入设备和装置范式的发展,就是信息器具的进化历程,充分体现了人类信息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整合提升;更广义地看,这个过程还是文明形态的变迁,这已为媒介思想家麦克卢汉、信息哲学家波斯特等人所揭示。

二、作为载体的信息器具

由信息的特性可知,任何信息都必须依赖一定的载体才能存在,信息也必须从载体入手。信息器具一定意义上都可称为信息的载体,信息载体表达了信息对物质的依赖,进一步表达了人工信息对于人工的物质载体即信息器具的依赖。从载体来看待信息器具,也是侧重于从信息是如何存在和保留的方面,即信息的储存方面来看待器具信息技术,它是揭示信息器具之哲学含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信息载体也可以走向“动态”的一面,那就是信息的载入过程和从载体中提取(读出)信息的过程,前者由引出了前面所说的信息载入技术;后者引出了信息的检索和显示技术,所以信息器具也可以以载体技术为中心,辐射到其他所有的信息器具。由此也形成了信息器具的一种哲学分类。

简单地说,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物质,这样的物质如果被有目的地进行了空间移动,就行使了信息传递的功能,于是载体也可以被视为用于传递信息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前者称为天然信息载体,后者称为人工信息载体。

提到载体是某种“物质时”,我们常常想到的就是纸张、计算机的硬盘、微缩胶卷等物质材料,或延伸到纸前时代的泥板、甲骨、树皮、青铜器、竹木简等等,其实这些载体都可以统称为“硬载体”,或“第二载体”,抑或“载体的载体”;作为与其对应的“软载体”或“第一载体”则当属语言文字、符号、声波、光波、电波等与载体材料相结合的各种符号系统。软载体常常被我们所忽略,或者认为某些软载体(如文字)直接就是信息本身。其实文字符号本身并不是信息,其包含的意义才是信息;文字符号总有可感的物质形式,例如纸张上特定的墨迹,或电子屏幕上特定的光彩,音响器材传出的特定声波,这些视觉或听觉中的特定物质形象就是运载信息的软载体,其中所表达出来的“内容”才是真正的信息。

在作为器具信息技术的软载体和硬载体中,有两种载体需要特别提出来加以讨论,这就是作为软载体的文字和作为硬载体的纸张。它们分别是作为人类第二次信息革命和第三次信息革命的标志,其实质就是人类的信息技术发展中所实现的两次最重要的“载体革命”,其哲学含义也是极为丰富的。

文字作为信息软载体,较之先前的口语作为信息的软载体,使得信息的软载体可以依附于固态的硬载体而存在,改变了口说的语言即言语只能依附于气态的声波而存在的情况,它使人的体内信息可外化为视觉形象,或者说将听觉信息变成了视觉信息,并在硬载体上形成固化的痕迹,从而有可能在体外得以保存和传递,致使人类的文化成果,尤其是信息形态的文明成就能够传承。

软载体的发展导致硬载体的革命,纸的出现是硬载体的一场重要革命;硬载体的发展又导致载入方式的革命,印刷术将人类带入印刷时代,以及相关联的工业时代,或文明形态中“现代性”的到来。

在文字这种软载体之后,则是电子计算机能“理解”的机器语言的发明,也就是数字化的0和1数码。数字化软载体所运载的信息可以形成具有控制计算机硬件运行之能力的软件程序,此时如果视计算机的硬件为硬载体,就使得原先那种文字与纸张之间的软硬载体关系,演变为计算机程序与计算机器件之间的软硬载体关系。如果再将文字以前的图形符号等视为软载体的“前文字”阶段,那么我们可以将人类信息的软载体形态的发展,以文字为轴心区分为“前文字形态”、“文字形态”和“后文字形态”三种,其中关键是对文字的出现及其所具有的意义。

文字作为信息器具中的软载体,使得我们对“器具”的认识有了哲学上新理解。即使是信息器具,我们心目中的印象常常是那些“硬邦邦”的物件;而当文字纳入信息器具的范畴之后,器具的含义就大为扩展,只要是人体之外存在且由人造的、用于服务于人达到某种目的的、有可感的物质存在形态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器具。像文字这种器具由于其“物质性”的隐蔽性(不易识别且易和非物质的信息混淆)、灵活性(其物质形态可以多样化)和对另外物质形态(硬载体)的依赖性,所以也称其为“软器具”。

如果软载体的发展以文字为轴心来划分,那么硬载体的划分就需以纸为轴心来划分,由此形成“前纸载体”、“纸载体”和“后纸载体”三大形态或三个硬载体时代。

前纸载体包括原始时代的岩画所依附的岩石,以后陆续有泥版、龟甲、兽骨、树皮、竹简等。在电子时代之前,人类能找到的综合效能最佳(如兼具信息的存储、传送功能且具有便捷性、经济性等)的一种信息硬载体就是纸质载体,因此,纸质载体对纸前载体的取代是一种较为彻底的取代,这种彻底性甚至是我们今天力求用电子载体取代纸质载体、力求进入所谓“无纸社会”而并不能如愿时所无法比拟的。人类有了纸质载体后,信息的保存和传递水平取得质的飞跃,并借助印刷术而实现的信息载入效率的极大提高,纸和印刷术的相得益彰,使得“纸质文明”或“印刷文明”将人类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传播的新时代,科学逐渐发展起来的理性时代,因为它和负载其上的文字使得凝神聚思成为可能,从而从感性深入到理性成为可能,也使思想的系统性成为可能,这些都是理性成为可能的条件。这个时代也是机器技术走向大规模应用的工业时代,也是人类因科学和工业的力量装备起来后更加自信从而走向主体性觉醒的时代。所以马丁·路德如此说到:“上帝给我们最大的恩赐就是纸和印刷术。”

电子信息时代正在将我们带入“后纸时代”或“纸后时代”;虽然谈不上是无纸时代,但这个时代的作为信息储存手段的日趋以电磁载体为主,它与电子形态的信息器具相伴,其物质材料是硅,所以也称“硅载体”。硅是地球上含量极为丰富的元素,由于它的原子结构使它能够成为很好用的半导体。把代表某一个信息的复杂电路印刻在一小块硅片上,再把这个硅片通上电,这个硅片就成了与在纸上书写或是图画一样有效的信息载体;它的出现使得所有信息都可以为硅片所承载,由此而导致信息的硬载体发生着从纸片到硅片的跃迁。由于纸载体还具有不可完全取代性,所以在今天,从硬载体上看,我们已经步入了纸质载体与电子载体并存的时代,也是电子载体逐渐取代纸质载体主导地位的时代。

作为信息器具的载体中包含着许多的哲学问题,例如软载体通常需要依附于某种硬载体才能存在和得以保存,这是软载体离不开硬载体的一面;但是硬载体之上如果不负载软载体,一方面它就不是信息的载体,另一方面它也失去了作为硬载体的价值和意义。再有,软载体都是人工制造的产物,但硬载体通常被区分为天然载体和人工载体,像纸张就是明显的人工载体,而泥板、龟壳、羊皮之类的就视为天然载体。然而,即使是所谓的天然载体,只要成为了载体,就不再是“纯”天然的了,其中总会结果人为的加工和改变,即使是经过人的挑选,也是一种人为的作用,更何况在其上留下了软载体的痕迹后,就更是一种既被物质性地改变、又被附加上人为的信息之后的“人工物”了。还有,如果超出“固态”载体的范围,那么有的信息载体究竟是属于硬载体还是软载体,就存在界限上的模糊性。拿口耳相传的语言来说,作为空气波动的声音就是语言信息的载体,这种空气波动本身似乎就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从而就是语言信息的软载体;但这种软载体又不是依赖于另外的硬载体而存在的,它自身就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也行使着硬载体的功能,此时,既可以认为硬载体和软载体的界限是模糊的,也可以认为有的载体是可以“一身二任”的:既充当硬载体,也充当软载体,这类载体还有运载信息的电磁波信号等等。

无论是软载体还是硬载体,我们都区分出了三大发展阶段,如果倒推地看,软载体的后文字阶段与硬载体的后纸时代是对应的,都属于同一个时代,且进一步和信息装置范式中的电子信息器具时代相对应,或者说它们都是当代信息技术的器具标志物,从而也是我们进入当代信息社会的技术标志。但在第二个阶段中则出现复杂的情况,例如作为软载体的文字阶段和硬载体的纸时代基本是对应的,且与信息装置范式的印刷也是基本对应的,但又不是完全重叠的,因为在纸张出现之前就有了文字,且在印刷术出现之间就有了纸张,只不过三者都是集合于印刷术出现之后,其各自的功能才综合地发挥到极致,在这个意义上,三者可视为同一信息技术范式的要素。对于第一个阶段来说,则情况更为复杂,作为硬载体的前纸阶段,如果主要是指固体材料做成的载体,那么所对应的软载体就不包括口耳相传的信息活动中所使用的有声语言;为了将语言这种软载体也囊括进去,就必须将硬载体的“前纸”范围扩大到诸如“空气波”之类的“亦硬亦软”的天然载体,且将信息装置范式扩展到非器具性的“口”和“耳”,由此才能形成与麦克卢汉等人所区分的历史上媒介形态的三阶段:口耳相传型、文字印刷型和电子型。但为了保持“硬载体”和“软载体”概念的严格性和精确性,笔者在这里所区分的三大阶段或三大形态,主要界定于视觉软载体出现之后的信息器具的发展,因为在这之前的口耳相传阶段,可以说是不依赖于体外信息器具的阶段,因此可以暂时无需纳入这里的分析,于是,由于前纸时代和前文字阶段,由于不可能与印刷相关,所以在信息装置范式上就只能与广义的“笔”相关了。这样,载体发展的三种形态就和信息装置的三种范式形成了基本的对应关系,反过来也使得“信息装置范式”的含义更加丰富和完整。

三、作为媒介的信息器具

从传播学的角度,信息技术可以视为传播的工具,即媒介。由于媒介的重要性,我们这个社会也称“媒介社会”、“泛媒时代”、新媒体或全媒体时代等等,媒介的重要性还导致所谓“万物的传媒主义”。

媒介和前面的“信息载体”有含义上的交叉重叠,其实载体中无论是作为软载体的符号,还是作为硬载体的纸张磁盘等等,都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媒介;当然,如果我们更强调物态媒介的话,那么只有“载体的物质类别被称为媒介”[2](P123)。两者的不同则在于,当我们将某种信息器具表述为载体时,侧重的是其储存信息的功能,而将其表述为媒介时则强调的是其传播信息的功能,是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或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渠道”。所以对于“媒介”,人们日趋“用来指涉传播方式”[3]。

媒介的“核心价值”在于信息传播的功能,信息的传播和信息的储存一样,必须依赖于载体,随着载体技术的变迁,人类的传播手段或方式也随之发展。目前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已发生的“五次信息革命”实际上就是信息媒介技术的五次大发展,因此也被称为人类的“五次信息传播革命”;除此之外还有“三种说”的媒介历史发展分期法:感性的感觉媒介,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就属于感觉媒介;符号交互媒介,符号化的音乐、语言、图像和特定的形体动作等;技术性的传播媒介,收音机、印刷物、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电话等。或者将五次信息革命中的后三次归结“三次传播革命”。无论何种区分方法,我们都可以看到人类借助媒介的传播经历了形成从口头传播到手写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网络)传播的发展,从手写传播开始,传播就成为依赖于信息器具的过程,就成为与媒介技术紧密相关的现象。

如果将手写传播和印刷传播视为一个阶段,那么传播的三大阶段也就是媒介的三种历史形态,这也是基于麦克卢汉和波斯特观点之上的共识:“面对面的口头媒介的交换;印刷的书写媒介交换;电子媒介交换。第一阶段是符号的互应;第二阶段是意符的再现,第三阶段是信息的模拟。”[4]其实,我们还可以将这种分析进一步延伸:三种不同的传播媒介也造就了三种不同形态的信息,这就是“气态信息”、“固态信息”和“电态信息”。

气态信息是人和人面对面直接交流时形成的信息形态,它不依附于人工载体,以空气为自然载体,口耳相传,无信息器具的参与,也无人工储存信息的手段,偶有以天然材料为硬载体、以前文字符号为软载体的信息表达和储存方式,由于几乎没有人工装置,可称之为信息的“前装置范式”。

固态信息以文字和纸张为软硬载体,包括从手写到印刷的信息载入方式,由于以印刷机为显著标志,故称其为“印刷装置范式”,以广义的“笔”为工具的手写范式此时归入其间作为附属部分或前奏阶段;由于纸质载体与空气载体的区别是明显的,所以固态信息与气态信息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它们将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截然分开,虽然可以有转译,但又并不能完全互换,就如同纸质歌谱与乐队演奏出来的音乐之间的关系一样。

电态信息以计算机作为信息机器,以电子手段来储存、传递和显示的信息,在其数字化阶段,其信息装置系统中还增加了自动处理信息(即广义的“计算”)功能;今天的电态信息通常以硅片为载体,以网络为媒介;由于以电子设备为电态信息的技术基础,故可称之为“电子装置范式”;由于作为其技术特征的数字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造成了“数字化浪潮”,带来了“数字化生存”等等,所以它在当今也表达了信息的数字化存在方式;电态信息超越了感受器官的单一性,可以为听觉和视觉同时感受。

从媒介的角度我们还需要看到的是,传播方式的变革对于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化、人类的进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至于有传媒学者认为“使文明成为可能的并不是文字本身,而是能够有效而全面地记录信息的媒介”[5](P4),例如印刷传播的出现,打破了知识被少数人垄断的局面,文明的成果可以普惠大众。

在依赖媒介技术的传播中,媒介的装置范式的跃迁带来的是传播方式的根本变革,这尤其表现在当代的电子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的关系上,其间的变迁是:从实物传送到电信号的传输,从“运输”到“发射”。

从“各种媒介的角度而言,都是以物理存在的形式携带信息的。……随着19世纪40年代电报的出现,话语被转化为电子脉冲,即摩尔斯电报码的点和横杠,然后穿过网络最终发往各地。这项发明使传播在理论上脱离了运输模式。这样的突破所带来的影响现在依然存在。例如,通过使用传真和电子邮件,信件不再依赖邮递而能迅速地被传送。”这就是从所谓的传播中的“运输”(transportation)模式到“发射”(transmission)模式的飞跃[5](P150),今天,由于数字化的强大功能,只要能够把要传送的信息(无论是声音的、文字的还是图像的)加以数字化,那么就可以用有时导电、有时不导电的半导体电路来把这个信息传递到远端。从总体上看,电态信息的传播,是通过电和电磁波的运动来实现的信息送达,作为信息载体的电和电磁波不是一般的电流或电磁运动,而是作为电子符号而存在的,是特定信息的电子代码,或者是通过特定编码之后的电磁形态。在电态信息的传播中,虽然也是通过载体的传送来实现信息的传播,但由它只传送“软载体”,可以视为“符号流”从而“信息流”的直接传播;在这样的传播中,只有电或磁的波动在流动,而没有硬载体的位移,所以它和先前的固态信息的传播方式有了本质的区别,使得信息传递的速率和成本都大大优于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

媒介技术发展到今天,信息的传播与获取成为无处不可、无时不可的事情,人被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包围就成为一种日常现象,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人的影响就被视为媒介对人的世界的建构,如同克莱默尔在《传媒具有建构功能吗?》一文中所说:“所有在人们的感觉、交往和认知中‘被给予’的东西,都是在传媒中被给予的。”传媒不仅传递信息,也建构信息——这就是“完成行为式”的特点。随着传媒的改变,我们的世界也随之改变,如果我们接受到一个信息,那么它是“在”一种传媒中被给予的。某物是浸入到一种传媒中的,并且如此浸透,以至它在传媒之外根本不可能存在。如果整个世界都是传媒给予我们的信息,那么我们就根本不可能在传媒之外还会碰到别的什么世界。计算机和别的工具一样,首先是一种“器具”:电话、照相机、留声机、电影、收音机、电视、影碟机都是如此;但是它们同时是我们接触世界的传媒,没有它,我们就不会拥有我们的世界,而只能拥有比如古代人那样的世界[6]。

四、几点归结

经过以上的分析,从信息器具的角度我们对信息的装置范式有了更为宽广的理解,例如将口耳相传的信息时代称为信息器具的“前装置范式”,这样就可以涵盖广义的信息技术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并且看到,一部信息技术史,就是从信息器具的前装置范式到各种装置范式形成的历史,而信息器具的装置方式,则是集合了不同形态的信息处理技术、信息载体技术、信息载入技术、信息传播技术等等,是作为工具、机器、载体和媒介的信息技术在不同时期相互依存、相互匹配而形成的系统形态,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产器具水平,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整体技术状况,更广义地看,还是那个时代相应的文明形态的写照。

就前文讨论的信息器具来说,我们还可以归结出如下的总体特征:

(一)作为“物”的特征

信息器具是人的一种“身外之物”,因此首先表现出“物”的特征,无论是作为信息的载体还是信息处理的装置,都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点。再进一步看,信息器具不仅是物,而且是“人工物”,不是自然存在的物。前面提到的所谓“天然载体”虽然可由自然物来充当,但也是被人“赋义”或“变形”之后的人工物。随着“造物”技术的发展,信息器具作为人造物的人工性越来越强,距离自然物的原初形态越来越远,而且在表现形态上越来越多样化,从非金属到金属,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简单器具到复杂装置,从机器到电子设备,以后还有生物材料和人工神经网络等等,都陆续或将要成为信息器具的物质形态。例如仅仅在计算机的领域,就因为量子计算机、光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包括DNA计算机、蛋白质计算机等)、神经网络计算机等等的发展前景,就显示了信息器具在人造物的拓展上存在着无穷的空间。

(二)折射人的特征

信息器具和一般技术一样,是围绕人而形成的,也是人之所为而产生的,如同海德格尔所说,器具“是通过我们人自己的制作而进入存在的”,从事制作的人“参与了一个器具进入其存在的方式”[7];信息器具也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技术,是为了人而存在的东西,即“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是人为他人的定在”[8];信息器具还是人与信息世界的中介(故称“媒介”);它是人创造信息产品的工具,是人接收信息的装置,是外界信息向人显示的设备,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导线”是人的信息能力的增强方式,是人的信息目的的外在实现;它外在于人,但又内在地与人连为一体,从而不断走向与人的更高程度的亲和性。总之,信息器具是“人为”之物,也是“为人”之物,是人造性和为人性的统一。

由于信息器具是身体信息技术的延长,所以脱离开人的身体,器具信息技术就没有价值和意义。如纸张和印刷,就是“写”这种身体信息技术的延长。书写既是身体信息技术的表现,也是使用器具信息技术的过程,当运笔的技术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时,作为信息器具的笔就可以与人的身体融为一体,难分彼此,显示出信息器具与人的身体信息技术具有相互“纠缠”的关系,使得人和信息器具之间的界限常常变得较为模糊。这样的关系还进一步体现在电子信息技术中,借用对麦克卢汉思想观念曾产生过深刻影响的法国学者夏尔丹说法,电子网络技术就是外在于人类肉体的神经系统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进化”;上帝在20世纪为人类引入一个凭借广播、电视和电脑等技术可将一切神经系统和一切灵魂的合而为一的“灵生圈”。广播电视网络将人类结成一张巨网,即人类意识的“以太化”网;电子计算机为人类提供了“思想运演的速度”。这些外在于人体的技术正在为人类创造一种神经系统和意识网络,是人类神经系统自然而然的进化[9]。

(三)指向“信息”的特征

如果只具备以上两个特征,则一般的人造器具尤其是生产器具也是与其符合的,所以将信息器具与其他人造物区别开来的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它是指向信息的,它是以“信息”为核心的器具技术,是“围绕”信息、“为了”信息而存在的器具技术。

美国学者唐纳德·斯特昂断定技术意味着“任何的工具和技艺,任何的产品或过程,任何的物理设备或制造方法,经过它们人们的能力得以拓展。”[10]从技术的这种“能力拓展说”来区分,信息技术侧重的是拓展人的信息能力,而生产技术侧重的是拓展人的物质性的身体能力,即体能。从生产器具到信息器具,人从肢体到感官到思维器官得到了外在的延长,技术形态也由此呈现出越来越高级复杂的进化,这也是人与技术的协同进化,也是人的肢体器官到信息器官的协同进化。如果说技术的总特征是对人的功能的替代或增强,那么生产器具替代或增强的是人的体能方面的功能,而信息器具则是增强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

伯格曼也从其装置范式说的视角揭示了信息技术的这种“技术信息”特征:“信息技术是目前占有统治地位的最有影响的器具方法范式的特殊版本。”物质生产技术聚焦于物品上,而信息技术聚焦于“技术信息”上,前者聚焦的是“实在”,后者则聚焦于作为“超实在”的虚拟实在,物质生产技术和信息技术虽然都使我们生活于“人工的”而非“自然的”世界中,但前者将我们带入的是人工物品的世界,后者将我们带入的是人工信息的世界。

对此做“更强”的表达,就是类似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我们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说“信息器具就是信息”,当然是在它被人造出来是服务于人的信息需求的,而且信息器具作为信息的承载、处理、显示和处理手段,对信息内容本身起着越来越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例如,今天有如此之多的信息,就是新的媒介所催生出来的。

总之,在信息器具上,集合了物-人-信息这三大特征,并由载体、媒介、运作的器物手段等集合为信息装置范式,其演变体现着人的信息能力的提升,也标志着人工信息形态的发展,亦即建构出不断翻新的信息世界。

[1]肖峰.论身体信息技术[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1):65-71.

[2]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美]约翰·菲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61.

[4][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3 .

[5][加]戴维·克劳利,[加]保罗·海尔.传播的历史[M].董璐,何道宽,王树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孙和平.传媒哲学与科学研究的虚拟交互性[J].哲学研究,2007(9):88-95,128.

[7][德]马丁·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A].倪梁康,主编.面对实事本身[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361-36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2.

[9][加]斯蒂芬妮·麦克卢汉,戴维·斯坦斯.麦克卢汉如是说[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原序)6-7.

[10]Schon Donald A.Technology and Change[M].New York:Delacorte,1967:1.

猜你喜欢

器具范式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融资租赁在汽车零部件包装器具领域的应用探索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古代器具灌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