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协同—跟进”模式探索
2014-03-25朱文夫浦玉忠
朱文夫, 浦玉忠
(1.常州大学 档案馆,江苏常州 213016;2.常州大学 校长办公室,江苏 常州 21316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钱学森也指出:“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可见,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十分迫切的任务。但是因循守旧,人云亦云,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必须采用新的理念,探索新的模式。“协同——跟进”模式就是我们力图探索的新模式。
一、“协同——跟进”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协同理论
协同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上》:“咸得其实,靡不协同。”意思是双方或多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共同合作。协同这个词在汉语里一直沿用至今。但是中国虽然有协同的思想,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形成系统理论的是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
赫尔曼·哈肯1969年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1971年他与格雷厄姆合作撰文,介绍了协同学,1977年出版了《协同学导论》,随后又出版了《高等协同学》,系统论述了协同理论。协同学主要研究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出现时空、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协同学认为,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甚至广阔的宇宙,无论简单系统还是复杂系统,只要存在联系、合作甚至竞争的行为就存在协同。系统千差万别,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关系,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协作、相互竞争,单位内各部门间关系的协调,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在一个系统内,若各种子系统或要素不能很好地协同,甚至互相拆台,必然呈现无序状态,发挥不了整体功能而瓦解;相反,若系统中各子系统或要素能很好地配合、协同,那么多种力量就能集聚合成一个总力量,形成大大超越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1]
协同学有三个效应:协同效应、伺服效应和自组织效应。伺服效应,即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两个变量,快变量和慢变量,慢变量起决定作用。
(二)跟进理论
“跟进”一词多见于经济商业领域,表示“及时介入,采取进一步行动”、“作进一步处理完善”的意思。但是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和“创新”。“跟进式教育”肯定了个体全面发展的主体性需要,主张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和教育规律,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和科学获知提供人本服务。“学生的思想、兴趣、需要走到哪里,我们的教育就跟进到哪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爱心品质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跟进式教育”认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以育人为中心,涵盖教育、管理、服务、活动四个方面的跟进。强调根据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倡导及时、主动、有效跟进,全方位、全过程跟进[2]。
跟进式教育从大学管理者的角度强调教师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及时主动有效的服务。其实,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主动跟进老师,这是跟进式教育的基本内涵。作为一个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总有一个子系统占据整个系统的主导地位,或子系统的构成要素中总有一个居于主导地位,构成了子系统间或要素间的不平衡状态。居于落后地位的子系统或要素为了实现与优势子系统或要素的平衡,会自觉采取仿效学习优势子系统或要素的策略,以达到跟随优势子系统或要素前进甚至超越,出现相互追赶的竞争状态。
(三)“协同—跟进”模式的哲学基础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的与外界有着密切联系的系统如何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跟进理论研究的是在一个充满层次性的开放系统中劣势系统如何通过学习和仿效优势系统实现超越,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这两个理论的结合使我们发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规律性的模式,即“协同—跟进”模式。其基本解释是协同产生有序,结构产生层次,层次产生跟进,跟进实现超越。
“协同—跟进”模式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发展的,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事物由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构成,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是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内容,同时又是事物自我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在肯定自身存在的同时又包含着促使自身消亡的否定的方面。辩证的否定构成从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发展往往是一个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的过程,一个个有限的过程就组成了无限发展的世界。[3]“协同——跟进”模式将主导系统变化的变量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慢变量起决定作用。
二、“协同—跟进”模式的影响变量
“协同—跟进”模式的影响变量很多,如所在省市的高校格局,学校的办学环境、定位,办学思想,组织架构、学科体系、管理制度、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和学校发展阶段等。但是根据伺服效应,高校“协同——跟进”模式的主要影响变量有三个,即系统、重点学科、制度。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结构。大学的系统包括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外部系统,指大学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同类高校与家庭。大学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对稳定,属于慢变量。大学的内部系统指大学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大学的党、政管理系统(职能部门、学院、系部),群团组织,民主党派及研究机构。作为大学核心要素的学科系统没有凸显而是隐含在这个组织架构里。
重点学科是“协同——跟进”模式的第二个变量,也是主导变量。重点学科是大学长期积累形成的,是大学的慢变量。一个大学的重点学科数量总是有限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很多新的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的变动会直接导致系统的变动。一个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它的学科水平,尤其是重点学科水平。大学的实力和影响力主要通过重点学科或学科群体现出来,重点学科或学科群地位和影响力通过高水平的教授,高水平的毕业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体现出来。这种地位和影响力为校内其他学科承认,也得到校外同行专家的认可。大学的优势学科与劣势学科之间,甚至学科内部存在协同跟进。
制度是指大学的重点学科及所在的学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供其它学科及所在院系参照使用的制度,这些制度往往会发展成为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属于模式里的慢变量。学校职能部门与院系部之间的运转靠的就是这些制度。
三、“协同—跟进”模式的运行设计
(一)高校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协同跟进
高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作为开放系统的大学必然与它的外部系统——与政府、企业、家庭、同行高校等发生联系,形成四元一体系统。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大学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应该协同跟进,争取在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科研项目及招生就业等方面获得政府的支持。大学是人民的大学,关系到千家万户,因此大学应该与学生的家长协同跟进,通力合作,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校要与企业协同跟进,加强合作,通过实习、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大学的大门就是企业的大门,企业的车间就是大学的教室。”[4]事实证明,校企协同跟进,产学研合作不但是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行高校既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伙伴。同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水平有可比性,因此彼此互要相学习、互相促进。同行高校应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学术氛围。高校也要和外资企业、国外大学开展交流合作,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例如常州大学近年来与政府密切联系,协同跟进,不仅成功升格为常州大学,还争取到江苏省与三大石油公司共建常州大学,开拓了晋江校区,实现了跨江联合办学,为学校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学校与地方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了鲜明的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学校与学生家庭密切跟进,以育人为中心,以跟进式教育理念为指导,实现了学生管理模式创新,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良好的人文关怀。
(二)学科建设协同跟进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活动方式,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都是通过学科实现的。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学科建设必须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校企协同跟进,共建共享学科基地。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包括学科方向、学术梯队、科学研究、学术条件、学科基地、人才培养等,必须协同跟进。常州大学在从工科性的教学型大学向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协同跟进,学术队伍、协同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学科创新协同跟进。学科创新的主要领域是学科前沿领域、渗透领域和多学科交叉融合领域。学科创新不是个别人的事情,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甚至多学科的力量,协同跟进。关键是重点学科建设,追踪学科前沿,扶植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促进学科融合。[5]
学术梯队建设协同跟进。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要根据学科建设的层次和目标,引导和促进学术队伍优化组合,围绕重点学科,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通过鼓励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访名家拜名师、出国访学等方式培养导师队伍;在企业和科研单位聘请高水平的兼职教授,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推行集体指导和联合培养研究生制度,吸引校外、国外专家参与;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优化队伍学缘结构,避免近亲繁殖、学术思想僵化,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科学研究协同跟进。科学研究是学科特色和优势形成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动力。国家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高水平科研项目,往往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取得的,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协同跟进,联合攻关。
创新平台建设协同跟进。创新平台指的是实验室、图书馆和信息基础设施等。创新平台是学科创新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学科创新平台投入大,建设周期长,要以学科发展为方向,建设特色鲜明、机制灵活、运行高效的中心式创新平台,支撑和促进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
人才培养协同跟进。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紧密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校制宜,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6]。专业设置要契合市场需要,大力发展紧缺专业,逐步淘汰难就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通过优化配置必修课与选修课,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建设精品课程、精品教材,适当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利用好网络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同时加强过程管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人才培养主要环节的质量监控点,形成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建立严格的学位论文评阅、评审制度,加强培养环节的监管和考核,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常州大学人才培养协同跟进,在环境安全、石油石化等专业领域形成了五元创新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安全素养、责任意识、系统思维、工程能力[7]。
(三)制度建设协同跟进
制度是大学的运行规则,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套规则体系,是大学的慢变量。大学的制度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高等教育要与基础教育协同跟进,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高校要协同跟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围绕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大学在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管理制度。
科研制度,应以院系为依托建立科研组织,鼓励跨学科组织科研创新团队,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要对青年教师进行科研资助,鼓励到高水平科研院所深造,支持申报青年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到产学研基地开展研究,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
教学制度,应发挥好教师考评制度的引导作用,避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促进教师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以科研促进和带动教学。当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对教师科研和教学工作量可以有不同的权重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师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也应有所分别,对科研或教学方面特别突出的也需要个性化的管理空间,不能搞一刀切[8]。把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是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学生培养制度,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等,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学生评价侧重学生能力和素质考核。
参考文献:
[1]郭治安.协同学入门[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前言.
[2]浦玉忠,韩晓庆.“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浅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8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58-183).
[4]史国栋,浦玉忠.弯道超越:新办地方性大学快速发展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22-23.
[5]陈吉忠.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1-83.
[6]张德高,浦玉忠,邹海燕. 协同跟进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 :55.
[7]史国栋,邵辉,李定龙,等.基于教育哲学视野下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五元创新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与实践解析[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9-63.
[8]黄德宽.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