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境外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2014-03-25王禄佳
王禄佳,杨 琳
(常州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境外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王禄佳,杨 琳
(常州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语境下,加强境外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高校党建工作重要课题之一。境外学生党员管理存在着管理分散、受西方价值观念冲击、境外党组织缺失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了加强境外党员理想想念教育,高校要采取健全教育长效机制、加强沟通交流,提供人文关怀以及建设网络信息教育平台等措施。
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对策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力量的源泉,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理想信念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重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德才兼备的业务骨干,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1]随着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加快,境外留学生增速较快,截止2013年9月,中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1979个,出国学生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学生出国人数接近40万,到12年底在境外留学生总数为113.69万人。[2]在出国学生群体当中,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境外学生党员占据了较高的比例,境外学生党员今后将必然呈规模化且分散的态势。在2006年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3]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在境外学习的流动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队伍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信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于境外学生党员。所以,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需要寻找新的方法,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传输给境外学生党员,是目前高校党建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境外大学生党员的特点与现状
高校选派到境外深造的学生党员呈现出三方面的特点:
(一)党龄短,可塑性强
由于中外办学合作机构或者项目绝大多数与国外采取的是 “3+1”或者 “2+2”模式,即学生在国内学习时间一般是2年或者3年,学校党组织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进行各个环节的考核,最终发展确定其成为预备党员或者正式党员。这些学生在发展前后的培养考察时间较短,因此学生对党的认识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待加强,党性修养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这个群体处于青年阶段,也是他们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接受外界事物能力强、速度快,虽然他们具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要形成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因此这也要求学校基层党务工作者要不断教育与引导他们,有助于帮助他们提高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
(二)分散广,流动量大且快
高校的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多元文化的推动下,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深入。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合作的模式下到境外进行学习,而且逐年递增,近几年增长率在20%以上。由于我国高校与世界各国家、地区进行合作办学的范围广泛性,导致出国学习的境外学生党员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即使到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学校继续学业,也会因为居住地的不同而比较分散,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党员交流机会少,集体组织生活匮乏。学生在合作院校学习时间也都较为短暂,1年或者2年就能毕业,部分党员在国外继续深造或者工作,还有部分党员回国深造或就业,导致合作办学模式下境外学生党员流动的快速和复杂多变。
(三)学业压力大,深受网络信息影响
学生出国学习后,面临着的是不同的世界里操着不同口音与语言的人群。他们进行专业学习压力较大,除了和国内的父母及亲密好友联系外,和学校党组织联系较少。网上浏览的信息资料也都是和学习相关或者是国外的实时动态,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时间上无限制、空间上无边界、道德上无约束的环境,各种社会观念与信仰逐渐进入他们脑中,使大学生思想向多元化层面发展,他们在国外生活时间久了,就会由言行上的“自由”逐渐演变为思想上的无约束,很少有同学关注国内的党政重要文件精神,自己的生活学习动态也不会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部分学生党员会将在国内建立起来的理想信念随之抛之脑后。
二、境外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入发展,境外流动学生党员日益增多,各高校也在不断的加强对其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但对境外党员理想信念的教育与灌输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松散式的组织管理使境外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系统性
近年来境外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以赴美国留学为例,中国连续四年成为美国留学生总数最多的国家,2012年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占美国全部留学生的25.4%。很多高校输送出的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与管理制度如组织生活制度、后续培训制度、有效的监督制度等等不够规范与完善。据调查,境外学生党员大家居住地点比较分散,相互之间联系也不够密切,留学党员的自主性、流动性、分散性明显增强,由此产生了大量无组织、无组织活动、无归属感的“三无”党员。[4]
(二)境外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缺乏,教育不能与时俱进
虽然近几年各高校加大了对境外学生的管理力度,但是在对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仍存在认识不足或认识不清的问题。目前,留学党员在每个学校党员队伍中占比例较小,绝大多数党建基层工作者认为出国学生党员远在国外,人员分散情况复杂,教育管理难度大、嫌麻烦,因此,他们对这个群体党建工作采取的是能做则做的态度,不够重视。学生在出国后面对的是中外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理念,学生思想政治观点的形成总是处于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比较、判断、选择甚至冲突的过程中,从而表明学生自身思想和理想信念形成的复杂性。这一特殊群体,在较为长期的境外生活中,“自由主义”倾向较为明显,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倡导的理想信念教育,他们逐渐表现出不解与迷惑。
(三)负面网络信息引导境外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日益“西化”
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成功同行”的境况。对于身处国外的学生党员而言,他们更多地是浏览、查看国外网站,网络上西方敌对势力一直试图对他们进行“西化”,通过各种路径加紧进行其理想信念的渗透,在自由、民主、人权、民族等各方面进行施压,试图通过“没有硝烟的战争”,想方设法对学生党员信念进行“和平演变”。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党员尤其是“90后”党员在出国前加入党组织,他们入党时间短,接受党组织教育的时间还不长。通过对南京、常州部分高校出国1年后返校学生党员访谈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受到“网络力量”的影响后,对中外理想信念选择产生动摇。少数境外流动党员不同程度的存在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下降的现象,产生了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人生信念也开始变得模糊与迷茫。
(四)理想信念教育规范制度及长效运行机制缺乏
在党组织分配任务给境外流动的学生党员时,他们就应付一下,当没有任务时,较长时间也不会主动与组织联系,在没有规范制度的制约下,学生党员思想上找不到归属感。在境外学生返校日活动中得知,学生身处崇尚自由主义的发达国家生活学习一段时间后,组织观念弱化,加之学习压力较大,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业方面,国内支部组织不找自己,他们感觉没必要主动向组织汇报工作、学习动态,学生党员出国后,如同断线的风筝。理想信念教育制度的缺失,加大了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
三、加强境外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加强境外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客观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建立联系,真正做到“管到”;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坚持做到“管住”;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努力做到“管好”。[5]
(一)健全境外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长效机制
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是加强境外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保障,是保证他们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规范化、经常化的前提。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建设,制度是关键。”健全境外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体系是构筑境外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保障。[6]一要坚持和完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成立境外学生党小组,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党小组领导干部带头执行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自觉参加组织生活。二要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牢固确立党组织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原著的学习,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加强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境外党员都要编入一个党小组参加党组织生活,要定期汇报在国外的学习体会、生活状况、以及思想上遇到的困惑,不断追求思想意识的进步。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创新学习方式,与时俱进,在国外经常浏览网页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关心母校发展动态,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建立健全境外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机制,重点在于规划好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考核机制。考核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拟建立多维度的考核模式、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活动考核相辅相成、量化考核与抽象化考核相互结合、直接考核与间接考核相互支撑等综合考评境外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品质素养、政治理论素养,让他们始终感觉既与党组织的密切联系又有无形的压力约束他们,以考核促使境外学生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和理想信念的不断提升。
(二)给予境外学生党员人文关怀,保障其主体地位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讲,在党的事业发展中,党员是具有创造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行为结合体,是权利与义务相互统一的实践者。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在长期的党建工作实践中发现:境外流动性学生党员,其权利很容易限于地域关系和自身的学生身份受到国内党组织的忽视。他们理想信念素养不高产生的原因,同党组织尊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不够,没有给予充足的人文关怀有很大关系。在对境外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关心境外党员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他们的主动积极性,尊重他们的主体性。不仅关心学生物质层面的需求,更要关心他们精神文化、学习层面的需要。要经常与之保持联系,简简单单的嘘寒问暖几句话,也许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也会主动倾诉在国外体验到的快乐与困惑,这样我们既可以在分享他们快乐的也能结合学生遇到实际困难给予关怀与指导帮助。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同时又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他们才会发挥积极能动性,不易受国外不良思想与意识形态的侵蚀,保障与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才能做到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同学、带头遵纪守法等几方面,传递自身的“正能量”。
(三)与时俱进,以网络信息媒介为平台创新境外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模式
在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已覆盖到世界各个角落,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正是符合当前现实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作为新时期党建实践领域一项重要创新,本质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传统党建在信息传播与沟通交流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种拓展。以“网络党建”为平台可以打破地域、时空界限,有效整合党的组织资源,有利于增强境外党员的归属感和身份意识,通过将经典著作、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等文献资料上传网络,把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集成在一起,以图文并茂、直观新颖的形式展示党建工作、推介先进典型,用现代手段开辟网络虚拟空间的党建新领域,使之成为广大境外学生党员理想的学习平台,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党在互联网上的“喉舌”作用,帮助境外学生党员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可采用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创建网上党校,并定期发布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党的政策、制度和信息,要求境外学生浏览学习,并上交学习心得。二是建立红色微博,就网络某些热点问题如党中央倡导的厉行节约、反腐倡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公款吃喝等问题,进行境内外师生党员的互动。三是建立党支部QQ群,使党支部成员之间可以做到及时沟通与互动。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是顺应新时期党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对境外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与管理的新需要。高校党务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建立网络党建,以有效合理的方式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传输给境外学生党员,使他们成为不断实现“中国梦”的事业接班人。[7]
四、结语
进行境外学生流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项新任务。加强对境外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他们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不仅有利于他们个人的成长,而且对我们国家“中国梦”的实现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纲领,按照教育管理、疏通思想与关心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规范境外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管理机制。逐渐建立以境外学生党员为主体、以党小组为主导、以加强延续性教育机制为保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境外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模式,使境外学生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培育党员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04-08-26)[2013-10-15]http://zzb.nxtu.cn/info/news/info/4328.htm.
[2]王辉耀,苗绿.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72.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6-06-29(5).
[4]郭强,孙秀成.信息化视阈下境外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创新模式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1.
[5]喻礼怀,杨海明.加强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5):42—43.
[6]马伟,姚婷.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151.
[7]周彩根,刘锁娣.对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若干认识[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27.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 of Overseas Students of Party Members in the context of Sino-foreign School Running Cooperation
WANG Lu-jia,YANG Li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xchange,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
The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university Party construction is to strengthen the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 of overseas students of Party members and to keep their advanced nature in Sino-foreign school running cooperation mode.At present,communists studying in foreign universities are scattered,receiving more western values.Communist organizations haven′t been set up in most western universities and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s not sound.Therefore,we should perfect the long-term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al system,communicate with overseas students of Party members with our hearts,take humane care of them,innovate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mode on the platform of Internet,in order for the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ir Party spirit voluntarily besides academic study,to foster their communist awareness and consolidate their ideal and faith.
Sino-foreign school running cooperation;overseas students of Party members;ideal and faith;education solution
D261.1
A
2095—042X(2014)02-0107-04
10.3969/j.issn.2095—042X.2014.02.024
(责任编辑:朱世龙,沈秀)
2014-02-08
王禄佳(1983—),男,山东青岛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杨 琳(1973—),女,山东茌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研究。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SJBFDY002);常州大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会2012-2014年度课题(12LLSJ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