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景点英译失误与对策探讨
——以顺德为例

2014-03-25李伟容

关键词:顺德英译译文

李伟容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广东 顺德 528300)

目前顺德景区有无英文翻译的比例约为55%:45%,各景区还存在翻译不太完整、不够严谨准确等问题。[1,2]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就改进策略进行探讨,为提高其英译质量提供参考。

一、各景区英译失误分析

德国功能学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将翻译视作一种交际行为,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它从交际功能角度,将翻译失误定义为:如果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某种服务于译文预期读者的功能,那么任何妨碍实现该翻译目的的翻译方法(或结果)就是翻译失误。显然,顺德各大景区旅游资料英语翻译的预期读者是外国游客,提供英译的目的,是为了让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顺德的旅游特色与文化,使其旅游体验产生来而忘返、返而欲来的感受。可是,以翻译目的论有关翻译失误的标准来衡量顺德旅游资料的翻译时,发现其存在相关失误。

(一)忽视翻译的目的性

根据目的论,目的决定手段;相应的,翻译策略也必须由翻译目的以及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译者是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根据各种因素,选择最佳翻译方法的。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总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目的论包括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这三条法则的关系是:忠实法则服从于连贯法则,而这两者都服从于目的法则,目的法则是最高法则。以目的论的三条法则来观照顺德各景区旅游资料的翻译,可以明确其英译的目的法则是,翻译应该传递各景点所蕴涵的语言与文化信息,并注重其传递的效果;其连贯法则是,翻译应该符合英语语内连贯的标准,在英语交际环境中有意义,易于外国游客理解;其忠实法则是,翻译应该确保英语与汉语之间语际的连贯,即忠实于汉语原文。由于目的法则是第一位的,所以有效传递各景点所蕴含的语言与文化信息,应是顺德旅游景点英语翻译的首要准则。翻译目的制约着整个翻译过程,影响我们对原文文本的分析、翻译策略的选择、译文成品的修正等翻译步骤。据此审查顺德景区内的英译,可以发现,其中忽视翻译目的性的失误还不少,如:在清晖园的旅游指引图中,“学海书楼”被译为“XueHai ShuLou”,这种全拼音翻译,并没有达到有效传递该楼名所蕴含的语言文化信息的目的,不便于外国游客理解,改译为“Book House”,即可清楚地告知游客该景点的特别之处,也使得该翻译与指引图上面的其他翻译(如碧溪草堂Bixi Cottage、木楼Wooden House)相协调。另外一处“小姐楼”被译为“Boat House”,而相对应的“丫环楼”却译为“Slave Girl House”。“Boat”一词的使用,只是为了说明该楼的外形像一只小船,“像船一样的楼”虽能吸引游人注意,但从翻译目的的角度来看,却不如译为“Miss’ House”更能突出该楼所蕴含的文化特色;相应的,将“丫环楼”改译为“Maid’s House”,使游客一看便知“Miss’House”与“Maid’s House”是古代中国年轻女主人与丫环之间相对应的住所,同样会引起其一探究竟的兴趣。

其他景区的翻译,同样存在忽略翻译目的性的问题。如李小龙乐园里,指示语“机动游乐场”被译为“childrens playground”(很明显childrens有误,应为children’s),译者似乎为了突出游乐场是专供孩子玩乐的,却忽略了该游乐场里的机动游戏大人小孩都适合玩。翻译的目的应该是突出小龙乐园里的这一处机动游乐场,是给所有人带来欢乐的地方,这正是小龙乐园所吸引人之处,因而直接译为“pleasure ground”即可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以上所分析的翻译失误,虽然也有翻译方法运用不对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缺乏翻译目的对翻译方法的指导,或者忽略翻译的目的法则对连贯法则、忠实法则的主导作用。

(二)忽视译文交际功能的切合性

译文文本能否传递原文文本的交际功能,也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旅游资料具有多种交际功能,对译文有制约性,要求译文文本与其交际功能相切合。景区内的旅游资料具有信息功能,如公示语提供景区位置、旅游指引、导游图、景区内人物与花草、饮食、洗手间等各类信息,使游客的游玩更便捷;具有表达功能,旅游资料通过文字、图形等元素组成的信息并对游客进行有效地传达,以表达景区的特色与文化内涵;具有呼唤功能,如配备精美图片的景点介绍册,以简明扼要、生动优美的介绍来吸引游客进内参观,起到诱导和说服游客接受其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作用;具有感染功能,如景区内对某一个历史人物事迹的介绍,或许能勾起游客对其背景文化的向往;具有宣传功能,如旅游宣传册和网页对景点具有介绍和推广的作用。具备这些功能的旅游资料,能极大地吸引游客,而其翻译自然也应该有效地传达这些功能,使其对象——外国游客能获得更多旅游信息。但顺德有些景区的英语翻译却未能很好地传达这些功能,例如:宝林寺介绍册上面的句子“据史籍记载,‘太平春雨’是清·雍正年间的凤邑八景之一”被译为“In the Qing Dynasty,‘Taiping Spring’is regarded as one of local eight places of interests”,此处“太平春雨”实指“春天的雨水”,译文“Taiping Spring”未能准确地传达原文文本的表达功能;另外“清·雍正年间”仅译为“In the Qing Dynasty”,也没能够传递原文的信息功能,可改译为“In the Yongzhe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Taiping Spring Rain’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local eight sceneries”。更具体的信息,便可更好地实现译文的信息功能、表达功能以及呼唤功能,起到吸引游客的作用。又如宝林寺导游图上面的“万佛堂(在建)”附有英语“Hall of Ten Thousand Buddhas”,“在建”二字却没有英语。这点欠缺,可能会使外国游客在观光时产生误解,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兴致盎然地前去参观,却会败兴而归。这也是忽视译文文本交际功能的切合性的例证。

再如李小龙乐园的一处“在美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权威杂志《时代周刊》评选‘20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位名人’的活动中,李小龙作为世界唯一武术家、唯一亚洲人和华人,荣登‘英雄与偶像’组别名人榜(仅20人)”,被译为“He was named by Time Magazine as one of the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of the 20thcentury in the category of ‘Heroes and Icons’,the only elected material art master,the only Asian person and Chinese”。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该句子中的重要信息“作为世界唯一武术家、唯一亚洲人和华人”自然放在状语从句“在……中”之后,但翻译成英文后,复制这样的汉语句序,却损害了译文的表达与感染功能,而“仅20人”被删去后,也减弱了原文的信息功能与感染功能。因此,可改译为:As the only elected kongfu master,the only Asian and only Chinese,Bruce Lee was included in the Time magazine’s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of 20thCentury” list under the category of “Heroes and Icons”(20 people only)。如此,便使译文取得了与原文同等的交际功能。

(三)忽视翻译策略的灵活性

对翻译目的以及译文文本功能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与使用上不够灵活,如某个地方的翻译用了直译的方法,但或许用拓译能更好地体现其翻译目的。有效的翻译策略,能使我们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更灵活,更好地服务于翻译目的。旅游资料各类交际功能的实现,同样需要多种翻译方法来体现,因为对原文文本交际功能的对等翻译,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每一处翻译,其方法的选择,都应以翻译目的为指导。应不拘泥于某一种翻译方法,充分考虑译文文本的交际功能,灵活运用直译、意译、创译、拓译、音译等方法,以满足景点翻译的要求。

如小龙乐园的一条横幅“全国武术冠军——麦腾龙大师文武图片展”被译为“National wushu champion——wheat tenglong master wenwu exhibition”,其中的“武术”、姓氏“麦”、“文武”被生硬地分别译为“Wushu”、“Wheat”、“Wenwu”,显然忽视了翻译策略或方法的灵活性:“武术冠军”可意译为“Martial champion”,“麦”可用拼音直译为“Mai”,考虑到向游客传递文化信息的翻译目的,“文武”不宜用拼音翻译,可拓译为“Both art and kongfu”。又如长鹿农庄里一处 “因坡斜,残疾车通行时,需有正常人扶助”被译为“SLOPING RAMPS,DISABLED CAR USE,THE NEED FOR ASSISTANCE TO NORMAL”。该翻译亦步亦趋地照搬中文词意与句序,显得笨拙累赘,忽略了翻译方法的灵活性与译文文本的可读性,可改译为“RAMPS. DISABLED VEHICLES MAY NEED ASSISTANCE”。可见,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才可更好地满足翻译目的的要求。

二、对策探讨

翻译目的论将翻译作为一种基于原文的文本处理过程,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翻译目的论为我们进行景区英语翻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目的、功能、策略三者的相互作用,指引着我们的翻译。旅游资料作为一种实用性与交际性兼备的应用文体,具有传播、吸引、呼唤等功能。其翻译目的,就是通过另一种语言来实现此类功能,以满足另一类读者迅速了解景点概况与特色的需求,而译者的任务,就是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来满足这种需求。外国游客来到顺德旅游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开阔视野,体验新鲜事物,希望了解不同国度、宗教、文化背景以及生活方式下人们的不同之处,自然热切期望尽可能多地了解到顺德的自然风景、生态、民俗、艺术及宗教等方面的特色文化。因此,景点资料的翻译,要接受、适应这种翻译目的的导向作用,既体现出浓烈的文化色彩,也充分考虑到外国游客的反应。正如陈敏所指出的那样,译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译文明白晓畅,清晰易懂,满足读者的欣赏习惯和心理认知环境,让他们乐于接受这些异国风情,从而达到对外宣传招揽游客的目的。[3]总之,始终坚持翻译目的的导向性、译文功能的切合性、翻译策略的灵活性的三性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旅游景点的英译质量。这启发我们,需要从翻译目的、文本的交际功能以及翻译策略等方面,对现有翻译进行审视、修改,才能进一步提高各大景区的英语翻译质量。首先,应该对网站、景点介绍册、公共标识语、旅游指引图、门票、景区内人物及树与花等中英文简介旅游资料的文本特征和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如景点介绍册的文本具有全面性,公示语具有简洁性,旅游指引图具有便捷性等,翻译时候应充分考虑这些文本特征;其次,译者在翻译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译后检查等阶段,都应该时刻运用翻译目的来督促、指导、检测自己的翻译,而且,翻译时要考虑的对象不仅限于原文文本,而应扩大至景点的实际情况,乃至原语文化,尽量做到清晰易懂,符合游客的欣赏习惯和认知心理环境,使其受到异国风情与文化的吸引、感染、熏陶,从而起到对外宣传招揽游客的目的。另外,针对介绍册、标识语等具体文本,应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选择、对比,在目的论指导下,对语言、文化、文本功能进行权衡,充分发挥译者的自主性,以求得出最合适的翻译。最后,有些中文的介绍并没有把景点的精华表达出来,如果直接翻译,则不能突出吸引外国游客的地方,这时,需要创译、拓译,添加吸引外国游客的内容。要做到这些,应由顺德旅游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业翻译人员,对各景区的译文进行审查,并对各种旅游资料进行全面纠错,方可全面提高其翻译质量。

旅游景点的翻译,作为对外展示一座城市的形象与文化特色的重要方式,在国内诸多景区已经逐渐普及,但其翻译质量却不容乐观。其所运用的翻译理论与方法,也没有统一标准,这也是造成目前景区翻译质量良莠不齐的原因之一。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所探讨的目的、功能与策略三者互动的翻译路径,不仅为顺德旅游景点的英译策略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提高国内其他景点的英语翻译质量,做出了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李伟容.顺德旅游景点英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李伟容.旅游景点英语翻译的适应性分析——以顺德旅游景点的英译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2(s2).

[3]陈敏.旅游资料的翻译目的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怀化旅游指南》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3(6).

猜你喜欢

顺德英译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摘要英译
7.1声道定制影院+KTV案例 顺德华侨城
摘要英译
译文摘要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世界美食之都——顺德
I Like Thinking
顺德糖厂改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