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当代启示

2014-03-25赵霞管华

关键词:苏俄列宁共产主义

赵霞 管华

(1.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2.长江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列宁在探索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一统世界的格局,同时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此出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引起了本国及其他国家资产阶级的敌视和反抗,十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了武装进攻,国内也爆发了战争。在国家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为了保卫政权,被迫临时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正如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指出:该政策是由于“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实行的。[1]这一政策采取余粮收集制,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货币流通,使国家在短期内掌握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内商业活动全部停止,市场、货币不复存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予以革命战争有力的支撑,并成功捍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积极作用,甚至被认为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捷径。苏俄政府也曾想利用这些方法,跳过某些过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到了1920年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非但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取消,反而进一步加强。这引发了农民及工人的不满,1921年俄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和士兵叛乱。

上述情况说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在这万分紧要的关头,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农民经济所处的较为和平的时期不再适合了[2],列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现实说明我们错了”,因为“我们计划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3]

列宁毅然决定要改变政策,通过其他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在1921年3月苏维埃召开的俄共(布)十大上,列宁做出了推行新经济政策的重大决定,其重要内容如下。

在农业生产上,采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采用粮食税后,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税后留下的剩余农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积极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

在工业生产上,停止推行公有制,同意让私人建立小工业企业运营,并把一些原本国有化了的企业返还给原企业主运营。这样不仅极大减少了少数个体经营者和中小企业主的反抗情绪,而且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在流通领域,新经济政策把商业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摒弃了战争时期禁止一切自由贸易、工商业收归国有、实物交换替代货币流通等措施,苏俄政府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存在,允许私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商业资本活动,允许在流通领域中进行自由贸易。没有了对商品交易的限制,这样不但将工业和农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工农业产品的流通,还积极刺激了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家还通过租让、租借的形式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把国内一些暂时无法经营的厂矿、企业通过订立一定的合同租让给外国资本经营,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最早实施的对外开放形式。这些资本主义成分的发展,对推动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4]

新经济政策实质上就是从小农占优势的实情出发,通过中间环节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该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人民紧密团结,政治局势稳定。列宁把马克思有关经济理论同苏俄国情相结合,使得新经济政策既允许商品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又保证了苏维埃国家的本质。

二、新经济政策的当代启示

第一,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正是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而导致失败。新经济政策允许农民自行支配税后的余粮,满足广大农民利益要求。因此极大地改善了苏维埃政权同广大人民关系,使苏维埃政权更加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社会主义事业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迅猛,但我们的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收入增长过缓,城乡收入差距日趋扩大,这样会对国家的安定和团结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把老百姓的利益需求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将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列宁从苏俄实际出发,认为想要用另外一种方式建成社会主义是不行的,贫穷落后国家要充分吸收、利用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有利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采取这样迂回过渡的形式。[5]

第三,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发展经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逐步剥夺剥夺者,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在公有制条件下,商品和货币不复存在。列宁认为,在苏俄这样的一个小农占据优势的贫穷国家当中建设社会主义,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把商业作为小农经济同社会主义工业经济的结合点,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以及自由贸易。新经济政策改变了苏俄原本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政府调控下的自由贸易;促进商品和生产,着眼于发展,搞活了苏俄的经济建设。主张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发展经济的思想,是列宁关于苏俄所有制改革中极具价值的内容,在实践中证明了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结合,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和突破。邓小平同志在搞好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问题上,充分肯定了列宁的思路,并对列宁这一主张做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指出: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并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市场调节,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计划控制。[6]从而进一步打破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了人们思想,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对相关问题做了清楚、全面的回答。

第四,社会主义建设、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列宁正是对苏俄国情有了清醒的认识才实施新经济政策。中共十三大得出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结论,中共十五大上又总结性地提出了这一阶段的九大特征,提升了对国情的认识。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正是基于我们对国情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取得辉煌成果,今后我们也要继续高度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7]

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思想,对于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想,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建设、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姚春林.论邓小平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创新[J].人民论坛,2013(35).

[5]有林.重读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论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周玉.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贡献与当代价值[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猜你喜欢

苏俄列宁共产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信与疑:鲁迅如何看苏俄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另一种“以俄为师”:民国基督徒苏俄观的转变(1918—1937)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