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桂戏剧《香莲佩》关中方言词语释读*
2014-03-25韩佳蔚
韩佳蔚
(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重庆 408100)
李芳桂,又名李十三,是清代乾嘉时期陕西渭南籍杰出的碗碗腔皮影戏剧作家,其丰富的戏剧作品,被群众称为“十大本”[1](1),《香莲佩》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本。有研究者论断:“李十三戏剧最本质的特点是草根性”,这种“草根性”,与作者的一生都深浸在“社会的底层”,洞察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掌握着丰富的生活语言以及绵密如织的生活细节”[2](2)有关。李芳桂戏剧作品的语言不仅典雅优美、意蕴丰富,而且“地方色彩浓郁”。作品中“充满泥土味”和乡村生活气息的关中方言俗语,是研究关中方言和关中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3](2)。本文尝试解读李芳桂戏剧作品《香莲佩》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方言词语,选择一个特定的视角观察关中方言蕴涵的民俗文化特点,也为李芳桂戏剧研究做一些添砖加瓦的工作。
一 克性
第三回《捡柴》中继母张氏唱道:“不是红颜多薄命,克性颇费男子多。”[4](7)
旧时乡村迷信,认为某人、某事对其他人或事有冲撞,会带给其灾难,就说是“克”,有“克性”。《香莲佩》中的继母张氏残忍地杀害继子呆迷,虐待、迫害继女魏绛霄,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歹毒继母。剧本写道,张氏的两位前夫,一个活了三、四年,一个活了四、五年,与他们相比,第三任丈夫魏家老汉活了七、八年。在传统的乡村社会的人们看来,张氏显然是一个“克性”大,连续“撞克”、致死三任丈夫的“不吉”之人。可以说,在这个令人生厌的人物身上,“克性”大,是作者塑造其反面形象的有意之笔。
二 熬煎
第四回《赠镯》中继女魏绛霄唱道:“他还想回家去用膳,还亏你懵懂不熬煎。”[4](9)唱词反映了魏绛霄对继母张氏对他们姐弟的迫害有清醒的认识,对傻子兄弟不知生活忧患而心存担忧。
“熬”、“煎”本为动词,词义指向饮食烹饪范畴。《辞源》:“熬,文火慢煮。”[5](1056)“煎,烹饪法之一。……〈方言〉七:‘煎,火干。凡有汁而干谓之煎。”[5](1049)
《辞源》收有合成词“熬煎”,其字面含义表示“煎煮”,也属于饮食烹饪范围。词义引申、转移而指向社会生活领,“比喻苛税杂捐的压榨”,或“忍受折磨痛苦”[5](1056)。在关中方言里,“熬煎”表示人的心理活动,比喻因生活极为艰难而发愁担忧。魏绛霄的兄弟呆迷生性痴傻,对继母的迫害毫无知觉,不懂得担忧发愁,所以绛霄说他“懵懂不熬煎”。在语言表达中,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熬”和“煎”原本的字面含义使该词的词义携带着鲜明的形象色彩。
三 主 儿
第四回《赠镯》中吕庚娘问拣芦柴的魏绛霄道:“不知姐姐许与谁家?”绛霄云:“尚未受聘。”庚娘云:“怎么还没有主儿哩?……”[4](13)
“主儿”在关中方言中是常用词,多表示财物、物品的主人,也特指未婚女子的婆家。女子尚未找婆家,就说她“还没有主儿”。女子已有婆家但尚未出嫁,其未来的夫家就是她的“主儿家”。在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对于女子来说,生养她的娘家将她看成“客”,她是“外姓人”,她将来嫁往的夫家才是其“家”。
在汉字的本义里,女子出嫁曰“归”。“归”,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女嫁也。”[6](17)《诗经·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7](279)“之子于归”的意思是“这个女子出嫁了”。
未嫁女在娘家是“客”,与她已订婚约的婆家才是她的“主儿家”。女嫁曰“归”,女子出嫁前往夫家才是她真正意义的“回家”。这种风俗源远流长,自《诗经》的时代绵延到李方桂戏剧《香莲佩》呈现的清代关中乡村风俗中,其实承载这一风俗的方言词语直到现代依然活跃在关中人的口语交际中。
三 酱水(浆水)
第五回《出首》中当阳县令曹也参道白:“下官,曹也参,山东济宁府人氏,皇榜进士。因我做官过于宽厚,人都称我曹酱水。”[4](13)
“酱水”,当写成“浆水”。“浆水”本谓一种关中饮食。夏季将洗净的芹菜等蔬菜放在罐、瓮、盆中,将滚烫的面汤或开水浇入,汤汁淹没蔬菜,呈汤多菜少状。发酵几日后,蔬菜和汤汁变酸而有香味,蔬菜称“浆水菜”,汤汁称“浆水”。“浆水”既是饮食作料,又是可口的饮料,有消暑解渴的功效。由于“浆水”的特点是汤汁粘稠、不清爽,所以用来比喻人脑子糊涂,判断事情不清晰果断。方言里常说,某人是“浆水”,是个“浆水罐罐”,某人做事“浆浆水水,一点也不利落”。曹县令云“人都称我曹酱水(浆水)”,意谓因自己“做官过于宽厚”,办公断案不甚果敢清晰,给人留下做事糊涂的印象。
四 瞎
第七回《钉呆迷》中魏绛霄的继母张氏害死呆迷,又给她捏造因私情杀害兄弟的罪名。她悲愤地唱道:“你的儿今死故全不哀痛,却反来与孩儿造这丑名。看起来真好似豺狼心性,似你这瞎心肠天理何容?”[4](19)在普通话与关中方言中,“瞎”都表示人的眼睛失明,眼目失明者被称作“瞎子”。在关中方言中,“瞎”引申表示坏、不好,与“好”是反义词。如关中人常说:“这娃瞎得很。”“瞎人遭报应。”“瞎心肠”是骂张氏心眼坏。
五 瓜物
第八回《掳秀生》中曹县令之子曹秀生被贼人擒获,女贼王麻也清看上曹秀生“风流出众”,欲与之做成夫妻,命属下慧定劝说招亲。慧定道:“瓜物,我就不信你愿死。”[4](19)
关中方言,人智力欠缺、傻呆,谓“瓜”,是形容词。如常说“这娃瓜得很”,“看这娃瓜的”。由“瓜”组成的合成词有“瓜子”、“瓜娃”、“瓜蛋”、“瓜物”等,都是名词,词义相同,意思为“傻子”,是詈骂词。
六 丢
第十回《赶脚》中赶脚人牛二道:“过了西坡,就是东坡,过了东坡,再丢七八里,就是石桥寨,这十两银子就到我腰里了。”[4](22)
“丢”在普通话和关中方言中,都可以表“放下”、“丢失”的意思。在关中方言中,“丢”引申表示“剩余”、“余下”的意思。“再丢七八里”,意思是再剩下七八里的路程就可以到家。
七 处
第十一回《借尸》里,小吏乡约诸葛暗和地方蒋松路遇醉酒躺在席子下面的吕思望,误以为是死人。蒋松道:“只说这该咋处?这该咋处?快用计来。”[4](23)
“处”读上声,含动词义,表示“处置”、“办理”之义。在普通话里“处”表示该义不用作单音节词,而是作为语素出现在“处理”、“处置”、“处分”等合成词里。在关中方言中,“处”用作单音节词,口语里常说:“这娃不听话,看把你咋处!”
八 见觉
第十一回《借尸》中,乡约诸葛暗和地方蒋松处理乡村事务,整晚没睡觉。蒋松唱道:“整整一晚莫见觉。”[4](24)
“见”是动词,“觉”是其宾语。“见觉”就是有机会睡觉。“莫见觉”就是没时间睡觉。
九 跷
第十一回《借尸》中诸葛暗道:“步子跷得宽,两步到门前。”[4](24)
《辞源》:“跷,举足。”[5](1635)“跷”在关中方言中是常用词,为动词,意思指人或动物抬脚向前迈。如口语常说“朝前跷了一大步”。“步子跷得宽”,是说人脚步向前迈得很大。
十 灶火爷饦饦
第十一回“借尸”中蒋松对张氏道:“那一年腊月二十四,你往你娘家看戏去,不是我给你赶的吊吊驴儿,到你娘家,你二嫂还给我一个灶火爷饦饦。”[4](25)
关中人把如锅盖大小的烙饼叫“锅盔”,或“锅盔馍”,把如碗口大小的烙饼叫“饦饦”,或“饦饦馍”。关中风俗,腊月二十三祭灶,各家各户都要烙“饦饦馍”祭献灶王爷。对于生计艰难、饮食匮乏的乡下人来说,“灶火爷饦饦”可谓美食。所以蒋松腊月二十四赶驴车送张氏回娘家,吃到张家嫂子给的“灶火爷饦饦”,自然留下很深的印象。
李芳桂长期执教乡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对广泛流行于关中农村、农民喜闻乐见的碗碗腔皮影戏有浓厚的兴趣,在与皮影戏艺人的密切交往中创作了《香莲佩》等大量皮影戏剧本。皮影戏是直接面向大众的民间戏剧,李芳桂戏剧的观众首先是关中东部渭北平原上的广大农民,剧本中“那些饱蘸着生活琼浆的戏剧故事,再加上苍翠欲滴的情节、细节枝叶”,以及口语化、生活化、乡土化的语言,培育出根植于关中地区乡村文化沃壤的戏剧艺术之“参天大树”[2](2)。二百多年来李芳桂戏剧活跃在乡村皮影戏舞台上,贴近生活的俗语方言加强了李芳桂戏剧作品的“草根性”和“乡村性”,在“高台教化”的艺术实践中实现了扬善抑恶、教育群众的社会功能,获得了崇高的艺术价值。
李芳桂戏剧不仅是研究清代关中地区社会政治、乡村生活和民间风俗的珍贵文献,而且是研究清代关中方言及其流变的“活化石”。今天,当现代文明的疾风骤雨席卷而过,传统正走向“非主流/边缘化”,即使在曾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汪洋大海”的乡村社会[8](49),传统文化也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特别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民族共同语的强劲推广,几乎所有的汉语方言都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急剧变化、萎缩和消亡的过程之中”[9](16)。“文化生态语境的变化”,使曾经盛行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李芳桂戏剧“与其它民间习俗一样正在面临消失或濒危的境遇”[10](169),所以整理、研究、承传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李十三史料研究室编.高泽、王禾、辛景生执笔.李十三评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2] 陈彦.序——根深叶茂李十三[A]//王相民.李芳桂剧作全集校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3] 段国超.一部填补空白的陕西地方戏语言研究力作——序田晓荣教授《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A]//田晓荣.李芳桂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
[4] 王相民.李芳桂剧作全集校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5] 辞源(修订本)(1-4合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6] 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段注[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7.
[7]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 王均林.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J].学术月刊,1995(10).
[9] 曹志耘.关于濒危汉语方言问题[A]//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言学文萃·方言卷[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10] 袁联波.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秀山花灯[J].文艺争鸣,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