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事业单位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4-03-24邵青
邵青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财政管理体制的不断健全,事业单位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范围、方式、范畴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理解,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重要意义不断凸显。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当前,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严重阻碍了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快解决。
关键词:事业单位审计 存在问题 对策 探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财政管理体制的不断健全,事业单位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范围、方式、范畴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理解,外部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重要意义不断凸显。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当前,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严重阻碍了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快解决。
一、当前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服务意识不强
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审计工作始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当前审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对象、方式、目的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审计工作的性质逐渐由权威、指导向服务转化,尤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审计工作更应该突出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企业运营、服务宏观经济决策方面,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当前,审计工作服务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一是立项不清,对社会上的焦点、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把握不准,使审计项目导向性不明显; 二是审计项目多事采取事后审计和分析,建议的参考意义不强; 三是对苗头性的问题把握不准,审计情况流于表面,为决策提供参考的作用发挥不足。
(二)对审计成果运用不充分
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于审计成果的分析研究运用上。审计工作能否真正发挥作用,主要看审计成果是否得到了高度重视,是否对决策起到了参考作用,是否实实在在落到了实处。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存在着“两层皮”的现象,那就是审计工作开展与审计结果运用毫无关联,审计工作流于表面,审计成果被高高挂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是审计机关没有对审计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存在着就事论事的现象,审计结果的作用被大大低估,审计工作资源被大大浪费。同时,也存在着审计工作结果的落实涉及到了相关部门的利益,因此在落实的实际过程中很难真正地落到实处。
(三)开展事业单位绩效审计任重道远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逐渐提出了绩效审计的工作方式,这种审计方式更加科学、合理、权威性更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绩效审计的开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一是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审计质量和审计结果运用很难取得实效。二是审计数据的获取方式、取证水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三是绩效审计的作用没有得到最大发挥。当前,我国设计工作体制中,审计机关在收到上级机关的领导的同时,也会受到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这就导致审计机关在开展工作的时候畏首畏尾,诸多掣肘,不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作用。
二、有效开展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科学进行审计立项
对审计工作进行科学立项,是确保审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着眼宏观经济发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要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高度关注,选取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领域和问题进行审计,采集真实的审计信息,并根据审计成果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其次要体现民生视角。审计要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突出位置,要围绕人们关心的、期盼的热点民生问题进行立项,跟踪民生工作的落实情况,体现服务民生的价值取向。再次,是对审计资源要合理分配。要对现有的审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要将主要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重大问题进行倾斜,使审计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让审计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拓宽审计视野
审计工作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作为事业单位审计工作来讲,一定要将自己的领域拓宽,将自己的视野放大,尤其对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专项审计,最大限度地发挥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最大效能。要加强对于职能部门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尤其对专项资金的延迟拨付和挤占挪用情况进行重点审计,查找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漏洞,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制度和措施,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同时,对个别部门私设小金库等现象,要进行重点审计,从源头上避免各种经济问题的产生。
(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审计工作能否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关键还在于人的因素,在于是否有一支政治敏锐性强、专业素质高、富有敬业精神的优秀审计队伍。因此,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审计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于审计队伍的打造,注重对年轻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加强专业人员的再培训和再学习力度,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首先要加强业务培训。通过定期开展外出培训、邀请专家和学者讲学,开展专业竞赛等方式,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其次,要进行定期轮岗。建立有效的内部交流工作机制,让工作人员进行多岗位锻炼,成为业务的多面手,能够熟练掌握不同业务,实现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三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对先进的审计经验和审计动态进行合理分享,实现整体素质的共同提高。四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在单位内部要进一步弘扬敬业精神,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并将那些工作努力、办事敬业、专业素质高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之上,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计镇海.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 2008(08)
[2]沈煜霆.搞好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 2006(08)
[3]王文华.对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探讨[J].现代商业. 2007(16)
[4]贾小霞.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J].中国商界(上半月). 201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