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小板抗体产生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2014-03-24任虹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白细胞

任虹

[摘要] 目的 观察血小板抗体产生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100例输血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输注的血小板没有滤除白细胞,B组患者输注的血小板滤除白细胞。检测两组血小板相关抗体(HLA抗体)阳性率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抗体)阳性率,评估两组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 A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为48.9%,B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为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HL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6%和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HPA抗体阳性率是15.6%和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注滤除白细胞的血小板,可以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效果。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输注;白细胞

[中图分类号] R45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c)-0184-03

血小板功能缺陷或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疾病患者血小板严重减少,可能会导致多脏器出血,危及患者生命[1]。临床在治疗血小板功能缺陷或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疾病时,常采用血小板输血支持疗法[2]。不少患者多次输血后,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主要是HLA抗体),影响血小板输注的效果,甚至造成输注无效。本院选择反复多次输血的患者,再次输注血小板时,观察血小板相关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多次输注血小板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按输注血小板不同分为两组,A组45例患者输注的血小板没有滤除白细胞,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急性白血病12例,恶性肿瘤10例,慢性白血病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B组55例患者输注的血小板已经滤除白细胞,其中,急性白血病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4例,慢性白血病10例,恶性肿瘤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例。两组均排除脾脏肿大、发热、败血症、严重感染、活动性出血等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机采血小板由河南省南阳市中心血站提供,每袋标准含血小板(2.4~2.6)×1011/L,200 ml/袋;血小板抗体筛查试剂盒由美国GTI公司提供;白细胞过滤器由上海铭凯高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患者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检测采用GTI公司提供的试剂盒,严格按照说明书标准操作。对输注无效且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者,需要再次输注血小板时,分别采用SEPSA技术和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LCT),行血小板交叉配血。

1.3 输注效果评价

采用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值(CCI)作为判别依据,在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l h和24 h分别进行血小板计数,计算CCI。CCI=输注后血小板增值(PI)×体表面积(BSA)/输入血小板总数(PD),血小板增值PI单位为109/L,体表面积BSA单位为m2,输入血小板总数PD单位为1011/L。输注后1 h CCI<7.5,输注后24 h CCI<4.5则认为血小板输注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的比较

A组血小板输注45例,无效22例,输注无效率为48.9%;B组血小板输注55例,无效7例,输注无效率为12.7%。两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HLA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A组HLA抗体阳性25例,阳性率为55.6%;B组HLA抗体阳性8例,阳性率为14.5%。两组HL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HPA抗体阳性率的比较

A组HPA抗体阳性7例,阳性率为15.6%;B组HPA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为10.9%。两组HP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小板输注是临床治疗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常用措施[4],同种异体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是常见的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两个因素[5]。患者反复多次输注血小板,可导致血清中产生同种抗体,主要有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抗体)和血小板相关抗体(主要是HLA抗体),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血小板抗原抗体免疫反应。输注血小板的次数明显影响抗体产生的频率,输注的次数越多,产生抗体的频率也就越高[6],白细胞的输入量与HLA抗体的产生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发现不少患者在反复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不升反降,其增加值明显低于预期值,表现出血小板输注无效,影响血小板输注的效果,导致疗效明显降低。反复输注血小板患者,行HL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31%~63%[7]。临床应尽可能减少输血次数,减少HLA抗体阳性率[8]。有研究表明[9],输注高剂量血小板能够提高患者输注后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延长患者再次输血的时间间隔。常见的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非免疫因素有脾脏肿大、发热、败血症、严重感染、活动性出血和DIC等。在反复输注血小板患者中,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和血小板输血性紫癜的比例是30%~70%[10]。本研究排除了非免疫因素病例,研究HLA抗体和HPA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输入的血小板中含有大量HLAⅠ类抗原,患者接受血小板输注时,机体容易对外源性血小板产生HLA抗体,这是由于异体间HLA的差异所造成的,同种异体免疫因素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免疫性因素[11]。输注已经滤除白细胞的血小板时,HLA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没有滤除白细胞组(P<0.01),提示输注已经滤除白细胞的血小板能显著降低HLA抗体的阳性率,减少HLA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明显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本文输注没有滤除白细胞的血小板时,HPA抗体阳性率为15.6%,而已经滤除白细胞组的HPA抗体阳性率为10.9%,两组HPA抗体阳性率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都明显低于相应的HLA抗体阳性率(55.6%和14.5%)。提示HPA抗体的产生也是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因素之一,而临床输注滤除白细胞的血小板不能减少HPA抗体的产生。少浆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比普通血小板制品更佳[12]。

当临床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时,应立即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查,对抗体阳性患者,行血小板交叉配血试验,选择配合型血小板输注,减少颅内出血或DIC等并发症,以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13]。

[参考文献]

[1] 郭萍,董伟群,佟力.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J].云南医药,2009,30(2):138-139.

[2] 徐学新.血小板抗体产生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9):31-32.

[3] 李敬兰,曹金霓.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与防治[J].中国输血杂志,1994,7(4):217.

[4] 陈晓军,孙景春,段生宝,等.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143-144.

[5] 李子俊,吴家新.164例血小板输注效果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6):103.

[6] 夏世勤,苏莉,刘秋洪,等.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82-84,86.

[7] 张工梁.白细胞血型与输血反应[J].中国输血杂志,1988, 1(3):144.

[8] 饶美英,叶水文,张楠,等.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输注效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9):891-892.

[9] 陈雪,王莉,傅雪梅,等.不同剂量血小板输注效果的Meta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5(4):314-317.

[10] 刘建忠,陈方祥,何静,等.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其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7,36(24):2484-2485.

[11] 骆群,刘景汉.输血引起的免疫排斥、耐受与抑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2):152.

[12] 宋翔宇,殷国美,俞丽,等.少浆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9):917-918.

[13] 韦庆文,蓝宇萍,肖庆.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临床相关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7):851-852,854.

(收稿日期:2013-12-23 本文编辑:魏玉坡)

猜你喜欢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
为何对血液进行“滤白”?
正确看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值
白细胞减少还能用抗菌药吗
警惕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总是低是有病吗?
巧用鸡血藤治白细胞减少
体检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