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语食物隐喻比较

2014-03-24黄兰堞

关键词:喻体英汉隐喻

黄兰堞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系,广西桂林 541004)

食物涉及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方面,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首要前提和物质基础,人们常常通过隐喻,用食物范畴里的具体概念来理解和表达各种抽象概念。英汉两种语言均有极其丰富的食物词语,且食物作为喻体的隐喻现象出现得非常频繁,但到目前为止,对英汉食物隐喻的对比研究相对来说并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

一、隐喻

“metaphor”(隐喻)一词源自古希腊语“metapherein”,其中“meta”意为“across”(超越)、“pherein”意为“to carry”(传送)。从字面上看,“metaphor”一词的意思就是“carrying across”,即“由此至彼”之意。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作一种语言现象,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美国当代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在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指出“隐喻的实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1]。这里所说的“另一类事物”指的就是“始源域”(即喻体),通常是具体概念;而“某一类事物”指的就是“目标域”(即本体),通常是抽象概念。隐喻就是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跨域映射,“是认知主体通过想象和联想(心理意象),发现和创造两个事物之间相似性而产生的,而想象和联想的认知主体是具体文化语境之下的社会语言人。因此,隐喻认知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2]。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3]

二、英汉食物隐喻的异同

莱考夫(Lakoff)指出:“隐喻映射有些是普遍存在并具有普世性的,而有些则是特定文化所独有的。”[2]对比英汉语中有关食物的隐喻性语言,可以发现,英汉食物隐喻既存在共性,又存在诸多差异。

(一)英汉食物隐喻的共性

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相似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能力和结构,又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对于自身及外部世界的感知也必定大致相同,这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隐喻表达可能重合,即“同一喻体喻指同一事物”,这种现象可从英汉食物隐喻中得到管窥。例如:桃这一水果因其外形优雅、色泽白里透红而惹人喜爱。在英、汉语中,桃(peach)可以用来形容女性白里透红的肤色,尤指少女双颊颜色,汉语有“桃腮”一词,英语对应的说法是“peachy cheeks”。一个变质的蛋从外表看不出坏的样子,却奇臭难闻,所以英、汉语中都用“bad egg/坏蛋”来喻指“坏家伙、卑鄙小人”。因零分酷似鸭蛋的形状,故英、汉语中都用“eat a duck’s egg/吃鸭蛋”来比喻考试、比赛等得了零分。《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家喻户晓,“sour grapes”指“假装瞧不起自己想得而得不到的东西”,汉语中直接借用了“酸葡萄”的说法。

其他例子还有:forbidden fruit/禁果(因遭到禁止而更想得到的东西),to pass fish eyes for pearls/鱼目混珠(以伪乱真),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to pour oil on the flame/火上浇油(使事情越变越坏),rub salt in/into someone’s/the wound(s)/伤口上撒盐(使某人痛上加痛),pie in the sky/天上掉馅饼(渺茫的希望),the carrot and stick/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等。

值得注意的是,英汉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沟通中,互相借用了对方有特色的隐喻表达,借来的隐喻被广泛采纳使用,最后固化为本民族语言中的用法,丰富了本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

(二)英汉食物隐喻的差异

英汉民族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反映在民族语言中,特别反映在蕴涵深厚文化意义的隐喻之中。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社会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英汉食物隐喻在更多情况下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喻体相同,喻义不同

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即使对同一事物,也往往会有不同的视角和好恶,由此产生不同的联想。因此,英、汉语中存在着相同的喻体,但在各自语言文化中的喻指含义却各不相同,甚至会大相径庭。

肉(meat)是西方人餐桌上主要的食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英语“meat”一词“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抽象特征‘重要性’或‘主要内容’”[3],如:The chapter contains the meat of the writer’s argument(这一章包含着作者论证的主要部分),meat and potatoes(最基本的部分),be meat and drink to sb.(对某人是无上的乐趣;某人精神上的寄托)等。在中国,肉一度被普通民众视为稀罕之物,是享乐品、奢侈品,只有在节庆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能吃到。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已成为寻常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但以蔬菜为主导的意识却仍然植根于人们的观念中。“肉”在汉语中以贬义居多,如酒肉朋友(一起享乐的朋友)、鱼肉百姓(对老百姓的搜刮和剥削)、弱肉强食(弱的被强的吞并)、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妄想得到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挂羊头卖狗肉(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等。

醋(vinegar)是中西方饮食中常用的调味品,但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隐喻意义截然不同。英语中“vinegar”一词的喻义是“尖酸”、“刻薄”、“乖戾”,如:The smile couldn’t disguise the vinegar in her voice(她的笑容无法掩饰她尖刻的语气),She spoke with a touch of vinegar(她说得有点刻薄)。而汉语中“醋”一词则通常表示“在男女关系上怀嫉妒之意”,如吃醋、醋意、醋劲、醋坛子、醋性大发等,这个含义源自唐代宰相房玄龄的夫人“吃醋”的历史典故。

值得注意的是,英、汉语中有一部分关于食物的隐喻性习语字面上看似一样,实际却表达了不同的隐喻意义,往往给人造成一种似是而非、貌合神离的假相,例如:

英语“fish in troubled waters”不等于汉语“混水摸鱼”。有不少工具书都将这对习语视为等值,其实二者并非总是那么完全对等。前者比喻“干预或卷入一件并不能得利的事情”;后者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攫取利益”。

英语“like a fish out of water”不等于汉语“离水之鱼”。前者指“处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到不自在”;后者有“面临困境和危险”之意。

英语“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不等于汉语“小塘容不下大鱼”。前者比喻“在小范围内出名的人;矮子中的的巨人”,实与汉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意思相近;后者比喻“一个人在小场所难以施展才能”,二者意思正好相反,不可混为一谈。

英语“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不等于汉语“旧瓶装新酒”。前者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这里的“bottle”并非“瓶子”而是“皮袋”,因为古代盛酒的东西是用兽皮制作的,盛过酒的旧皮袋伸张过度再装入新酒就会破裂,该习语引申为“两件事物格格不入,互不协调”,含贬义;后者在多数情况下用作褒义,泛指“用旧形式表现新内容”。

上述貌合神离性隐喻现象的出现,势必会造成英、汉语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除了要挖掘目标语各自的深层含义,还必须深入了解英汉文化差异,才能清楚地辨别出“神离”之处。

2.喻体不同,喻义相同

由于英汉民族在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其自身对外界的感知就呈现出不同的视角倾向,突出表现为对同一喻义往往选用不同的喻体来进行表达。

面包(bread)是西方人日常生活的主食,被看作是生存的第一需要,《圣经》中也将面包称作“天上所赐之粮”、“生命之粮”[4];米饭是中国人的一大主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意在强调吃饭的重要。英语的“bread”和汉语的“饭”常常与“工作、生存、生计”联系在一起,例如:bread-winner(养家人),earn one’s bread(养家糊口),one’s daily bread(每日的粮食;生计),out of bread(失业),take the bread out of sb.’s mouth(抢走某人的饭碗);吃闲饭(没有收入,靠别人养活,也指光拿工资不干事),吃现成饭(自己不出力,只享受现成的利益),吃白饭(光吃饭不做事),讨冷饭吃(向别人乞求),找碗饭吃(找工作)等等。又如,牛奶(milk)是英语民族的典型食物;米饭是汉民族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故要表达“事已做成,不能再改”,英语用“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lit milk.”,汉语则用“生米煮成熟饭”。蛋糕(cake)是西方国家的日常食品,而小菜在中国人的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故要表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英语用“a piece of cake”,汉语则用“小菜一碟”。由此可见,由于英汉饮食风俗习惯的不同,英、汉语中使用不同的喻体来表达同一喻义。

英语用“mushroom(蘑菇)”来比喻“事物迅速增加、快速发展”,如“spring up like mushrooms(像蘑菇一般涌现)”,这和汉语“雨后春笋”的意思相近。这是因为英国是典型的岛国,气候潮湿多雨,很适合蘑菇生长,蘑菇长得快且产量高;而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国家,许多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竹子生长,竹子被广泛种植。由此可见,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英汉民族接触到的事物有所不同,对于事物的感知和认识也就不同,于是在表达同一思想时,不同地域的人们选择了不同的喻体。

3.一种语言文化所特有的隐喻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某种喻体形象在一种文化中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但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只是一个语言符号,缺乏相应的隐喻意义,即隐喻意义在另一种文化中出现空缺的现象。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各自饮食文化习俗的影响,英汉民族在认知体验上也具有独特性,均倾向于选择各自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家常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作为喻体,形成了很多在另一语言中无法找到对应语的特有的隐喻表达。

面包(bread)、蛋糕(cake)、牛奶(milk)、奶酪(cheese)、黄油(butter)、果酱(jam)等是西方人喜爱的家常食品,围绕这些食品产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隐喻性习语,辐射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bread and butter(谋生之道),icing on the cake(锦上添花),cakes and ale(吃喝玩乐;物质享受),the milk of human kindness(人类的善良天性),come/go home with the milk(彻夜不归),big cheese(大人物;大官),hard cheese(倒霉),butter up(巴结,讨好),butter both sides of one’s bread(可以在同一时间从两件事中获利),have jam on it(好上加好),money for jam(容易赚的钱;容易做的事)等。

中国人的主食以米食和面食为主,米食和面食的做法丰富多样,最常见的有米饭、面条、馒头、花卷、包子、饺子等,以这些食物为映射对象,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承载着深厚隐喻意义的独特表达法,例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必要的条件什么也干不出来),生米煮成熟饭(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一锅粥(一团糟),老油条(处世经验丰富而油滑的人),土馒头(坟墓),土包子(没有见过世面的人),香饽饽(很受欢迎、非常抢手的人或物),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有学问但不善于表达),空心汤圆(没有内容而徒有形式的事)等。

三、结束语

英、汉语中与食物相关的语言极其丰富,人们可以借助饮食对象来认知人类自身和周围世界。一方面,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以及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本身的相似性等决定了食物隐喻在不同文化中的共性特点;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食物隐喻的文化差异性。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食物隐喻的异同,对深化认识隐喻、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内涵、促进英语语言的习得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1] 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5.

[2] 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J].外语教学,2006(5):25.

[3]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9.

[4] 杨雄琨,夏莉.汉英饮食隐喻比较简论——隐喻与英语教学研究系列之一[J].岁月:下半月,2012(7):104.

[5] 殷莉,韩晓玲.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79.

猜你喜欢

喻体英汉隐喻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