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2014-03-24刘岩
刘岩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化脓性角膜感染,一般临床表现成角膜溃疡症状,该症状在所有的感染性角膜炎病症中占到的比例通常会超过50%,特别是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真菌性角膜炎溃疡的发病率较高,且近几年来,其发病率也不断地攀升[1]。因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周期比较长,各种抗真菌药物都不可以完全地将病情的进展有效地控制住,这就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五官医院在2006年7月~2008年7月接收治疗的84例真菌性角膜炎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该84例患者中,共有90只眼出现真菌性角膜炎溃疡症状,男54例58只眼,女30例32只眼;其中左眼有48例,右眼有42例;该84例患者的年龄在19~69岁,平均年龄为48.5岁。该84例患者的病情程度各有不同,其中化学烧伤晚期合并真菌感染有10只眼,植物性角膜划伤有38只眼,合并干眼症有21只眼,合并单疱病毒感染有24只眼。
1.2 治疗时间 该84例患者在就诊时,其病史最短有2d,最长有2个月,并且患者均存在抗生素使用史,并且在病症出现暂时的缓解之后又显著地加重,且患者的视力急剧下降。
1.3 临床表现特点 自觉症状较轻,在发病早期眼中只有异物感,流泪现象不够严重,视力轻微降低,没有出现眼睑痉挛现象,但是眼部的体征比较严重,溃疡形态的范围也各不相同,病情严重的患者的眼部前房积脓,呈灰白色浆糊状,一般溃疡呈黄白色或者灰色,表面是呈牙膏状的坏死物,并且范围不同,一般是圆形,早期有轻微的松软感,比较容易就擦除,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又还原。
1.4 治疗方法 对病情程度较严重的患者,就采取抗生素、抗生菌药物、睫状肌麻痹剂以及口服维生素等联合治疗,并且在结膜下注射氨基糖甙类药物,同时有效地控制细菌混合感染,这就能够遏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在治疗后的3~5d,治疗药物主要是抗真菌药物。加频点眼(如1%5-氟胞嘧啶和0.11%~0.13%两性霉素B,1%KI,弱蛋白银滴眼剂,氟康唑等),散瞳。有些患者存在明显的刺激症状,就可以指导口服消炎止痛药物,或者局部和全身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再加频点眼3~5d后,再按照患者的病情程度适当地调整点药的时间间隔,一直到病灶完全康复,并且依然要坚持服药1个月以上,中途不能停止用药。如果通过点药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就可以在检测肝功能的状况下口服酮康唑1~2个疗程,根据病情程度可增加疗程。此外,还要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消毒,每个星期1次,总共不能超出3次,这将有利于减少真菌性角膜炎溃疡的病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1周的治疗后,有56只眼的病症得到显著的好转,溃疡局限,病灶的边缘也变得平坦,向内部收缩,边缘处也变得洁净。有72例患者经过1~2个月的治疗后完全康复,成功率达到85.7%,剩余的12例患者经过为期3~5个月的治疗后也基本康复。
3 讨论
该组84例90只眼通过药物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但是病情程度较为严重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致盲率比较高,不管是进行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最终能够挽回视力的概率都比较低,这也证实医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1%5-氟胞嘧啶已经有20多年的临床应用史,联合0.11%~0.13%两性霉素B就将会起到良好的抗真菌作用,并且采用重金属盐类滴眼药(例如1%~3% KI、弱蛋白银等)也有着良好的疗效,消炎止痛和散瞳都可以缓解色素膜反应。此外,病灶的碘酊烧灼是整个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步骤。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性非常严重的眼科疾病,伴随着各种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肆意滥用,其发病率也不断地提升,在很多地区几乎是感染性角膜疾病中致盲的最主要因素。并且,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致病菌类型多、临床表现繁杂,这就增加了临床中药物治疗的难度[2-3]。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真菌性角膜炎进行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采用抗生素、抗生素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杀菌,将会有效地缩短治疗周期。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要有效地控制激素类药物使用,因为激素将会降低组织对真菌感染的灵敏度,很容易就造成病灶扩散,进而加速穿孔。当然,人们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健康,做好疾病的防范工作,以免遭受疾病的折磨,尤其是要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
[1]张雷.14例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及观察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7):91.
[2]史伟云,牛晓光,王富华,等.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后转归的共焦显微镜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05,41(7):614-619.
[3]傅振和,陈颖,陈遐.57例(60眼)真菌性角膜炎的药物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3):221-222.